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55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

第一课时

老师: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济南的冬天

课时:

第1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读出文中的情感;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3.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的重音和停连,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把握景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多种朗读形式的综合运用

难点突破策略

继续训练朗读的重音和停连,巩固上一课习得的能力。

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发音正确,语流顺畅,读出重音和停连,还要运用朗读中的变化读出语言中的感情。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如放录音、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散读等。

在反复朗读中积累字词,赏析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PPT第1-14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给我们描绘的春天的图景,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与春天相对的是冬天,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凛冽的,是肃杀的,北方的冬天更是呈现出“燕山雪花大如席”,是“瀚海阑干百丈冰”的景象,而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

现在,让我们追忆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气息。

二、作者简介(2分钟)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三、整体感知,听录音朗读,划出写济南冬天的词语。

(3分钟)

四、听读欣赏,疏通字词。

(10分钟)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读准字音:

镶上(xiāng)肌肤(jīfū)

水藻(zǎo)贮蓄(zhùxù)

澄清(chéng)髻(jì)

看护妇(kān)济南(jǐ)

薄雪(báo)

解释词语:

响晴:

很晴朗,晴朗无云。

温晴:

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响亮:

很明亮。

安适:

安静而舒适。

肌肤:

肌肉皮肤。

秀气:

美丽而柔弱。

贮蓄:

存放,储藏。

澄清:

清亮、透明。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

水墨画: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蓝汪汪:

蓝得发亮。

四、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朗读第一段,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5分钟)

1.济南冬天的特点什么?

(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明确:

济南的冬天在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

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清的。

2.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明确: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对比方式。

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二)朗读第二、三段,组织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5分钟)

1.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什么?

明确: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

城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

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

突出了济南小山的像一位慈善可爱的母亲一样,呵护济南的人们,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2.山尖全白了,为什么会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明确:

这与前文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的描写相联系,绵亘的山脉覆盖了雪,远远看去自然就成了镶在蓝天上的一道银边。

既然济南的冬天这样温晴,下不下雪?

它的雪景如何?

(三)朗读第四、五段,组织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5分钟)

1.全段写“小雪”之美妙,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划出表顺序的词语。

明确: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城外远山。

按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表现了薄雪覆盖的小山的秀气雅致。

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2.雪后山景“妙”在哪些地方?

明确:

“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济南的山景如此的秀美,如此的动人,那么济南的水色如何呢?

(四)朗读第六段,组织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5分钟)

1.文章用了哪些词语写济南的水?

表现了济南水什么特点?

明确:

绿萍、绿水藻、绿柳、照影:

衬托水的清澈。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突出透明。

表明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济南真是块宝地。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写得好的句子,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5分钟)

课堂小结(3分钟)

本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游览了“宝地”济南,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美妙景色。

冬天是美的,而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有一种纯净的、独特的美。

课文融情于景,作者一方面深入细致地写景状物,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欣喜、热爱的情感,同学们在阅读时要兼顾这两个方面。

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字词三遍。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

(可选择《济南的冬天》中的任一景点写)。

板书设计

季节特征(温情--------宝地)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小摇篮)

济南的冬天

景物特点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淡雅——小水墨画)

暖而绿的河水(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第二课时

老师: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济南的冬天

课时:

第2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体会语言表达技巧; 

2.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景的融合;

3.阅读迁移,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难点突破策略

首先,训练学生赏析景物描写的能力,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一些精彩语句,体会写景句和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查找直接写景句,比喻句、拟人句;其次,训练学生赏析抒情性语句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分类查找间接抒情句、直接抒情句,认真朗读,反复朗读,体会句中之意、语中之情,体会作者优雅、高尚的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和审美情怀。

课前准备

PPT第15-29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8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课文的结构,对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有了基本的了解。

在开始今天这节新课前,我们先来齐读一遍课文,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

1.字词检测

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

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

2.问题探究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文章的脉络结构是什么?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语言品析

品析课文的精美语句,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训练朗读能力,在上一课朗读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朗读,通过做标记,准确地读出课文的语言节奏,读出遣词造句的技巧,读出语句中的情感。

朗读指导:

有两个要点,一是重音和停连,一是读出文中的情感。

要求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有提高。

作者常选取很有表现力的词,经过提炼,很有生气,掩卷细品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其神韵。

请仔细品析下列句子的美妙之处。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2分钟)

明确:

“小摇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2分钟)

明确:

连续的拟人手法:

睡、唤醒,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环境。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2分钟)

明确:

“卧”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分钟)

明确:

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分钟)

明确: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征。

6.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2分钟)

明确:

“有的……有的……”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覆盖不均和小山本色的若隐若现;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色彩斑驳的山坡比作“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生动形象地将山坡上斑驳的色彩和风儿吹动下的小山描绘得富有动感和美感,显得更加秀丽迷人,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7.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分钟)

明确:

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8.“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不可以?

为什么?

(2分钟)

明确:

不可以。

“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

如果说“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三、写法探究

分小组探究,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1.文章用怎样的方式突出济南“温晴”的天气的?

(2分钟)

明确:

通过三组对比:

北平的寒与济南的暖对比;伦敦的暗与济南的明对比;热带的热与济南的温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2.作者描写济南的山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分钟)

明确:

按照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

3.纵观全文,本文在写景上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

(3分钟)

明确:

(1)以动写静: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写出雪动人的形态。

(2)想象:

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12分钟)

学生自主思考,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师生共同交流、点评。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请你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景。

注意抓住特点来写。

(200字以内)

范文领路:

甲:

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小溪中的石头上都覆盖着白雪:

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幼狮在雪地里沉睡;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乙:

冬天到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下,西北风怒吼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

早上,我开门一看:

房顶白了,草地也白了,树上挂满了雪白雪白的冰凌,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片银白。

冬天真美啊!

丙:

我的家乡是湖北的一个山区,这里一年四季分明。

时值初冬,北风利飕了,满山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阔叶树的叶子基本落光了,那些坚强的针叶树绿中带褐。

河水还在不停地奔袭,只是水变浅了,变得更冷了,水草枯萎,那嬉戏的鱼儿早已不知去向。

惨白的太阳有气无力地露露脸后,马上躲进灰蒙蒙的云里去了。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感觉只是阴冷。

课堂小结(3分钟)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绘山景、描水色。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体悟了写景句和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抓住事物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训练赏析景物描写的能力。

作业布置

1.完成《评价》相关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段,做好摘抄,并对语句进行赏析。

板书设计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小摇篮)

秀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淡雅——小水墨画)

城外的山(素淡雅致)

济南的冬天

丽水暖绿清

 

第三课时

老师:

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济南的冬天

课时:

第3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2.进一步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感悟景物描写中情景的融合。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1

难点突破策略

引导学生查找比喻句、拟人句,师生共同分析。

例如,找出课文中写山景、水景的句子。

这些描写,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间接地表现景物给作者的主观印象,传达出特定景物的神韵。

可以让学生细读,体会这些语句浓厚的文学意味,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力。

课前准备

PPT第30-40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3分钟)

本文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写得精妙,在于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上节课的句子赏析中,我们已经初步体会了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比喻使句子生动形象,而拟人则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作者的深厚感情无不通过这些手法加以体现。

在《春》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喻修辞,在本课应该继续巩固;比拟修辞是新的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济南的冬天》中比喻和比例修辞方法的运用。

二、前知回顾(8分钟)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1.说说这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明确:

1.善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准确而恰到好处,予人美感。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或直接抒情,或创设意境,流露深情,或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3.语言质朴、生活化,自然活泼。

4.布局精心,层次井然.

三、合作探讨

全篇多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意味无穷。

比喻的突出例子,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课文中比拟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5分钟)

1.关于“比喻”

我们在《春》中已经学习过“比喻”这种修辞方法了,先来回顾一下有关“比喻”的知识:

比喻的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却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

(1分钟)

比喻的结构:

本体比喻词喻体(1分钟)

比喻的作用:

(2分钟)

一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加深体会。

比喻的分类:

(3分钟)

(1)本体﹢像(好像、如、如同、似的、仿佛、像什么一样、如同……一样)﹢喻体﹥明喻

例如: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2)本体﹢是(就是、成为、变成)﹢喻体﹥暗喻

例如:

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3)(无本体)(无比喻词)喻体代替本体﹥借喻

例如: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比喻句赏析的方法、步骤:

(2分钟)

①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②说明内容(事物特点)

③指出表达作用或者作者的情感

例: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①这一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②将我们之间感情的冷漠喻作“隔了一层厚障壁”,

③形象地表达了“我”难过的心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关于“比拟”

比拟的类型:

拟人、拟物(1分钟)

拟人的定义: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1分钟)

拟物的定义: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5分钟)

如:

我最喜欢的是“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

①修辞手法:

使用拟人的手法,把花朵人格化,

步②内容特点:

形象生动地写出花朵繁茂、生机勃勃的特点,

骤③作用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演练(10分钟)

PPT出示例句,学生根据比拟句的赏析步骤,回答问题。

(l)“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①拟人,②用“晒”“睡”“醒”,把“老城”人格化,③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①比喻、拟人,②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把济南人格化为揺篮里的婴儿,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③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3)“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①比喻、拟人,②把薄雪比喻并人格化为害羞的少女,

③写出薄雪娇美的情态。

课堂小结(3分钟)

读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对济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到一个大作家的温润情怀。

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散文卓然自成一家,写景状物、写意抒怀无不精妙,遣词造句无不妥帖,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语文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吸收文中的精神营养,培养人格、气质。

语文的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每课的学习中。

作业布置

1.修改《家乡冬景》,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并做好赏析摘抄;

2.预习《雨的四季》,查字典、词典解决“读读写写”的字词,完成预习练习。

3.搜集吟诵四季的古诗词,抄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小摇篮)

秀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淡雅——小水墨画)

城外的山(素淡雅致)

济南的冬天

丽水暖绿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