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584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第一单元教学案

明山中心学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教学安排(2011.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四年级数学,共有学生104人。

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

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情况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五、教学进程

周次

内 容

必备课时

机动课时

1

四则运算

2

1

2

四则运算

例4——例6

测试

4

1

1

3

试卷分析和位置与方向

5

4

位置与方向

测试及分析

2

2

1

5

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

5

6

简便计算和营养午餐单元复习

5

7

测试及分析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4

1

8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和生活中的小数

3

2

9

生活中的小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5

10

整理和复习和测试及分析

5

11

期中测评和分析和三角形

3

12

三角形 三角形图形的拼组

测评及分析

2

1

2

1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5

1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及分析

5

15

统计

测评及分析

2

2

1

16

数学广角

4

1

17

小管家

测评及分析

5

18

总复习

2

2

1

19

期末测评

 

明山中心学校预学案(教师用)

学习内容

只含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班级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善于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准确描述解题思路。

学习过程

一、我会学

1、观察教材第4页插图,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表述能力,活动的图景也能引发学习兴趣。

2、自学例1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简单的加减法,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无论列式还是计算都应该问题不大,直接让学生尝试解答,“大胆放手”。

3、自学例2:

1)怎样理解“照这样计算”?

(强调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不变,这是计算6天接待人数的前提,体现数学的严谨之美。

2)用线段图表示3天接待987人,怎样表示6天接待的人数?

(注意两线段的长度)

(在“照这样计算”的前提下,通过提示学生注意两线段的长度,让学生明确后者应是前者长度的两倍,为弄清本题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列式做好铺垫。

6÷3×987设计坡度,发展智力的同时也教给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3)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通过列式让学生清楚的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思维过程。

计算的过程也是思考运算顺序的过程,与例1的计算过程一起为下面的观察、归纳提供依据。

4)观察例1、例2的计算过程,我归纳:

在没有()的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都要按()的顺序计算。

(归纳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之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把握本堂课教学重点。

二、我的疑惑

(记下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以便课前与同学交流,探求后仍解答不了的问题可在检测前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学贵有疑”,寻疑、质疑后的探疑、解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三、我会做

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

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2、一箱橙汁12瓶48元。

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两种方法解答)

(1、2两题为达标题,意在检测、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全体学生特别是潜能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我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概括、拓展,达到再现重点、梳理知识;感受方法、优化策略;养成习惯、增强信心的目的。

明山中心学校预学案(教师用)

学习内容

含有两级运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班级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思维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多思多想、优化方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准确描述解题思路。

学习过程

一、我会学

1、观察教材第6页插图,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表述能力,活动的图景也能引发学习兴趣。

2、自学例3:

1)爸爸妈妈购门票需要()元。

(列式表达)

2)玲玲购门票需要()元。

(列式表达)

3)玲玲一家购门票需要()元。

(列式表达)

(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同时也是设置梯度、降低难度)

4)正确的计算过程是:

(让学生尝试计算,探索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5)你还有其他算法吗?

(注意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6)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如何解答?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编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作准备。

 

观察例3的计算过程,我归纳: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法和()法,要先算()法,再算(   )法。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概括出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概括、表述的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要注意掌握方法。

 

二、我的疑惑

 

三、我会做

1、我当小判官。

(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2×9÷3  2)36-6×5  3)56÷7×5

2+9-3 36÷6×5    56+7×5

(   뼉(   )(   )

(基础练习:

通过对比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2、星期天,6名学生去参观卡通画展,共付门票费30元,每人乘车用2元。

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变式练习:

通过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拓展练习:

通过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理解到上下层相差2个8本。

用144减去2个8本得到上层本数的2倍。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我的收获

 

 

明山中心学校预学案(教师用)

学习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班级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2、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中的美感。

学习重点及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我会做

1、计算下面各题

152-248÷859+23×475+68-97

64÷4×1297-12×6+4326×4-125÷5

 

2、说一说没有括号的算式应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是同级就按左右顺序)

 

3、根据计算过程,写出综合算式。

12

96

7

15

49

7

9

÷×÷

×-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

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更加明白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及计算步骤。

4、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坡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

哪一年植的树多?

多多少棵?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四则运算应用题,先求2003年共植树多少棵,再求2003年比2002年多多少棵。

这道题目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熟悉运算顺序。

5、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

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设计意图:

这道题目的关键是让学生先求出鸭有多少只?

然后就知道了一共有多少只?

 

6、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3○3○3○3=13○3○3○3=7

3○3○3○3=23○3○3○3=8

3○3○3○3=33○3○3○3=9

(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巩固混合运算顺序这一教学重点,虽然有难度,但学生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

优等生信心满满,收获满满;潜能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发散思维、增长兴趣。

二、我的疑惑

(学生通过自主练习,会有很多疑问,带着疑问听同学讲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还有课堂以外的问题,可以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解答)

 

三、我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概括、拓展,达到再现重点、梳理知识;感受方法、优化策略;养成习惯、增强信心的目的。

 

明山中心学校预学案(教师用)

学习内容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班级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和计算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我会学

1、观察教材第10页例4图画,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人们在干些什么呢?

适时对学生时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2、自学例4。

①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②小组交流讨论:

怎样计算要多派几名保洁员呢?

先算什么,再计算什么?

 

③列式计算,说解题思路。

方法如下:

分步计算:

270÷30=9(名)270-180=90(名)

180÷30=6(名)90÷30=3(名)

9-6=3(名)

综合算式:

第一种:

270÷30-180÷30第二种:

(270-180)÷30

=9-6=90÷30

=3(名)=3(名)

 

④讨论:

为什么第二种方法中,270-180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⑤归纳概括:

在有()的算式里,要先算()里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两道算式的比较和同一道算式中不同情况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括事情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我的疑惑

(记下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以便课前与同学交流,探求后仍解答不了的问题可在检测前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学贵有疑”,寻疑、质疑后的探疑、解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三、我会做

1、算一算,比一比。

56+25-1724÷8×2

56-25+1724-8÷2

56-(25+17)(24-8)×2

设计意图:

(每组题目中算式的数字相同,而得到的结果不一样,让学生明确,算式中运算符号不同和运算顺序不同,都会使计算结果不同,因此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2、妈妈用100元,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还剩多少钱?

设计意图: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计算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要求还剩多少钱,可以从100元里分别减去一件冬衣和一副手套用的钱,也可以先求出一件冬衣和一副手套共多少钱,再计算还剩多少钱。

 

3、王老题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

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设计意图:

(这道题目体现了括号的重要性,先求还有多少篇没有批改,48-12必须打括号,再求没批改的还要几小时。

四、我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概括、拓展,达到再现重点、梳理知识;感受方法、优化策略;养成习惯、增强信心的目的。

 

明山中心学校预学案(教师用)

学习内容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科

数学

授课老师

班级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

1、总结归纳四则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了解有关0的运算,掌握有0的运算方法。

3、会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及难点

会正确地进行四则运算。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学习过程

、我会学

1、自学教材11页例题5。

思考:

1)这两道算式中各含有哪几种运算?

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议一议:

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

2、总结归纳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我们已经学了哪几种运算?

2)什么叫四则运算?

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自学教材13页例6。

1)讨论有关0的运算。

在我们的运算中经常会出现0,那么有那些有关0的运算?

运算时又应注意些什么?

2)在除法算式里,除数能为0吗?

为什么?

二、我的疑问

三、我会做了

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0÷(20-5)

(2)(37-15)×(8+14)

==

==

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

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3、50+0=124-0=

345÷0=567+345×137×0=

四、我的收获

学习后记:

明山中心学校预学案(教师用)

学习内容

练习课 

学科

数学

授课老师

班级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2、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及难点

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用图形代替数的运算。

学习过程

、我会学

 1、自学教材14、15、16页。

 

二、我的疑问

三、我会做了

1、口算下列各题。

25×3=75+28=4×6÷3=25-16+28=

42-63÷7=130+120×3=154-76=(45-15)÷6=

14×(45-38)=32÷(2×4)=128÷8=75-(23+32)=

2、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2÷3×(17-7)64-125÷5

(78-18)÷5×436+(24-15)×3

3、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

估一估用哪种方案购票合算,再分别算一算,比一比。

4、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1题。

小组讨论:

哪各算式正确?

为什么?

5、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14题。

怎样将图形表示的一组算式改写成一各算式。

6、根据计算过程,写综合算式。

(64)(36)(12)(8)(12)(8)

++-

(25)()()()

×÷

()()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四、我的收获

学习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