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60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docx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

【胡治洪】《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

【摘要】先秦时期诸多典籍都曾引述《尚书》,由此表明《尚书》古已有之。

秦朝禁毁诗书,致使《尚书》失传二十余年。

西汉时期重出的《尚书》有伏生今文本、孔安国整理并传注的孔壁古文本(孔传本)、河间献王征藏本、张霸“百两篇”以及单篇《泰誓》,至两汉之际又出现杜林古文本。

伏生今文本通过欧阳和大小夏侯三家传授,在汉晋之世一直立于学官,地位显赫,但于永嘉乱中绝迹;河间献王征藏本于征藏者去世后也不知下落;张霸“百两篇”在当时就被核实为伪书;单篇《泰誓》起初被归入伏生今文本,后经诸儒与经传比勘,也认定其非本经;杜林古文本因贾逵、马融、郑玄等传注而流传久远,但至宋代仍归亡佚;唯有孔传本,虽在西晋末年也曾短暂消失,但不久便由梅赜献出而流传至今,弥足珍贵。

但自南宋开始,梅赜所献孔传本却被斥为“伪书”,疑《书》者们认为该文本的风格“平缓卑弱,殊不类先汉以前之文”,并认为其传承脉络茫昧无稽,由此构成怀疑的前提;又以“吹毛索瘢”的方式寻找该文本的“破绽”,由此构成怀疑的证据;进而确指或泛指某人拼凑缀合古籍中的引《书》文句以作成伪书,由此构成怀疑的结论。

然而梅赜所献孔传本的风格不足以成为怀疑的前提,其传承脉络并非茫昧无稽,所谓“作伪”的证据没有可信度,被指控的诸多“作伪者”一概没有作伪的必要和可能;梅赜所献孔传本就是孔子后人为避秦火而藏于旧宅壁中的百篇遗存,也就是孔子亲手删定的先圣教言和华夏古史。

不过这一文本并非都是其所标系时代的成品,而当是西周至春秋早期的文化精英们根据传述或书写的上古史料编成的经典,这种成书方式根本不存在所谓“作伪”问题,而是轴心时代各大文明之经典产生的共同方式。

【关键词】《尚书》;《尚书》史;《尚书》真伪

《尚书》是儒家基本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唐虞以迄春秋时代圣王贤臣以仁德为核心的政治理念、政治言教及其政治实践,

1并广涉天文历法、舆地形势、疆域划分、物产贡赋、宗教礼仪、人伦规范、家国制度、律令典刑、职官序列、礼器用物、王朝谱系、历史事件等多方面内容,对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社会观、历史观、自然观、宗教观以及认同意识之形成、巩固与传续发生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和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来源。

但是,从西汉以至当今的两千多年间,《尚书》的真伪却一直是个问题;特别是经清初考据家乃至民国早期“古史辨派”的“辨伪”和“疑古”,《尚书》(特指梅赜所献孔传本,又特指其中的古文二十五篇)为“伪书”的观点竟俨然成为定谳,也成为学界的主流意见,这对中国历史、文化、学术、思想乃至现实社会政治影响至巨,故极有必要对这一问题重新予以辨析。

一、从先秦典籍引述可证《尚书》古已有之

作为六经之一的《尚书》在先秦时期径称“书”,故《庄子·天下》基于先秦诸子的共认而归结道: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2《庄子·天运》又假托孔子谓老聃曰:

“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3都只称“书”而不称“尚书”。

4将先秦之“书”称为“尚书”,大概始于西汉早期,或以为即由伏生定其名,孔安国《尚书序》曰:

“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

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

”孔颖达疏曰:

“既言‘以其上古之书’,今先云‘以其’,则伏生意之所加,则知‘尚’字乃伏生所加也。

5司马迁《史记》已屡称《尚书》之名,且云“言《尚书》自济南伏生”,

6可为上说提供最为切近的文献根据。

至于为何将“书”改称为“尚书”,除孔安国所谓“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外,另有王充曰“《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

7刘熙曰“《尚书》,尚,上也,以尧为上而书始其时事也”,

8马融曰“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郑玄曰“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王肃曰“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书》”,

9乃至孔颖达曰“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

10综合诸家解释,不外是说,《尚书》是远古流传下来的、由唐虞夏商周历代史官所记述的关于二帝三王(或三代)伦理政治实践的非常重要的经典,亦即孔颖达《尚书正义序》所谓“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策”,

11当然这些解释都有推想的成分。

据记载,《尚书》原有三千多篇,由孔子删定为百篇。

孔安国《尚书序》曰:

“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謨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12《汉书·艺文志》也说“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郑玄《书论》依《尚书纬》云:

“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

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13《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贞《索隐》的说法大致同于郑玄,其曰:

“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三百三十篇,乃删以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这些说法多少含有传说性,但也与《史记·孔子世家》所谓“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的记载基本相符。

孔颖达《尚书正义》中保存了百篇题目,其为《虞书》之《尧典》、《舜典》、《汩作》、《九共》九篇、《藳饫》、《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夏书》之《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商书》之《汤誓》、《夏社》、《疑至》、《臣扈》、《典宝》、《仲虺之诰》、《汤诰》、《明居》、《伊训》、《肆命》、《徂后》、《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咸有一德》、《沃丁》、《咸乂》四篇、《伊陟》、《原命》、《仲丁》、《河亶甲》、《祖乙》、《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高宗肜日》、《高宗之训》、《西伯戡黎》、《微子》;《周书》之《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牧誓》、《武成》、《洪范》、《分器》、《旅獒》、《旅巢命》、《金縢》、《大诰》、《微子之命》、《归禾》、《嘉禾》、《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蔡仲之命》、《成王政》、《将蒲姑》、《多方》、《立政》、《周官》、《贿肃慎之命》、《亳姑》、《君陈》、《顾命》、《康王之诰》、《毕命》、《君牙》、《冏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14这或许就是孔子所删定的百篇之目。

无论先儒的说法有多少推想成分或传说因素,先秦时期实有《尚书》却是毫无疑问的,这是西汉以降所有《尚书》学者的共识,这种共识的根据就在于先秦诸多典籍曾频繁引述《尚书》。

笔者曾从《论语》、《左传》、《礼记》、《孟子》、《墨子》、《荀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勾稽引《书》文句凡八十余条,涉及《虞书》之《尧典》、《舜典》、《大禹谟》、《益稷》,《夏书》之《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商书》之《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咸有一德》、《盘庚上》、《盘庚中》、《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书》之《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牧誓》、《武成》、《洪范》、《康诰》、《洛诰》、《无逸》、《君奭》、《蔡仲之命》、《君陈》、《君牙》、《吕刑》、《秦誓》诸篇,文繁不录。

对于先秦典籍引《书》情况做出相当周详研究的有今人陈梦家和刘起釪。

陈梦家《尚书通论》第一章《先秦引书篇》列举《论语》、《孟子》、《左传》、《国语》、《墨子》、《礼记》、《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九种典籍所引《尚书》凡168条。

15刘起釪《尚书学史》第二章《〈尚书〉在先秦时的流传情况》不仅以文字表述先秦典籍对《尚书》的征引,而且制作“先秦文籍十八种引用汉今文十五篇情况表”、“先秦文籍三种引用古文逸十六篇中四篇情况表”、“先秦文籍九种引用《书序》百篇中七篇情况表”、“先秦文籍十六种中引用逸《书》逸篇情况表”、“先秦文籍引用《尚书》篇数次数总表”、“《尚书》存佚各篇先秦引用情况总表”,条列《诗》、《论语》、《国语》、《左传》、《墨子》、《孟子》、《荀子》、《管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周礼》、《礼记》、《大戴礼记》、《孝经》、《公羊传》、《榖梁传》、《尸子》、《吕氏春秋》、《逸周书》等20种典籍所引《尚书》传世以及后佚之诸多篇章的文句凡335条。

16如果说上述证据都只局限于文献的范围,那么《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一)》所收两篇《缁衣》以及前者所收《成之闻之》,则以先秦实物形式提供了当时典籍征引《尚书》之最为坚实的证据。

17郭店简《缁衣》征引《尚书》凡九条,依次为“《尹诰》云‘惟伊尹及汤咸有一德’”,“《君牙》云‘日傛雨,小民惟曰;晋冬耆沧,小民亦惟曰’”,“《吕刑》云‘一人有庆,万民赖之’”,“《君陈》云‘未见圣,如其弗克见,我既见,我弗迪圣’”,“《吕刑》云‘非用,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康诰》云‘敬明乃罚’”,“《吕刑》云‘播刑之迪’”,“《君奭》云‘昔在上帝,割绅观文王德,其集大命于厥身’”,“《君陈》云‘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

18上博简《缁衣》征引《尚书》的条数、篇目及次序都与郭店简相同,唯文字略有差异,故不烦赘述。

19郭店简《成之闻之》篇征引《尚书》三条:

“《君奭》曰‘唯冒丕单称德’”,“《君奭》曰‘襄我二人,毋有合才音’”,“《康诰》曰‘不还大,文王作罚,刑兹亡’”。

20凡此均更加确凿无疑地表明《尚书》存在于先秦时期。

二、《尚书》真伪问题的由来

《尚书》之所以发生真伪问题,起因于嬴秦禁书。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奏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秦始皇“制曰‘可’”!

21可以想见,在专制暴政的权力几乎覆盖整个疆域的秦帝国,这项政策必然导致《尚书》在公开场合迅速绝迹,其大部分当被焚毁,虽然肯定会有一些藏匿,但这些藏匿文本也会因人世的无常以及自然的消磨而亡佚大半。

不过,从李斯所谓“非博士官所职”云云推断,当时民间私学之诗、书、百家语虽然被禁,但朝廷职官还是合法地保存着包括《尚书》在内的所有典籍的。

22更具毁灭性的灾难来自“楚人一炬”,史载:

秦子婴元年(前206),“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23在这场浩劫中,本来作为“内部保存本”、当然也应该是完整的定本、尚有重新行世之希望的官藏《尚书》,也就“可怜焦土”了!

咸阳大火之后,先是楚汉相争,及至汉朝初建,又有藩乱边患,兵连祸结,救死不暇,直至惠帝四年(前191),才始顾及文化政策,下《除挟书律》,

24此时距嬴秦禁书已二十二年,典籍之损耗可知,但民间藏匿或据经师记诵而笔录的《尚书》毕竟又陆续出现。

最先重新传授《尚书》的是济南伏生,据《史记》载:

“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

其后兵大起,流亡。

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

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按即晁错)往受之”。

25但孔安国《尚书序》的说法有所不同,其曰:

“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

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

”《史记》与孔《序》的共同点在于都肯定伏生最先重新传授《尚书》,但前者以为伏生有壁藏残存之书,后者则认定伏生根本无书而仅凭口授。

以孔安国相对于司马迁的年辈及其《尚书》研究的功底而言,当信孔《序》之说较之《史记》更为确切。

26晁错用当时文字将伏生口授的《尚书》记录下来,这就是后世所谓“今文《尚书》”。

据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云:

伏生“年九十馀,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晁)错。

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也”,

27可以想见晁错本的质量不高,故后来也就未见流传,而伏生之学乃是通过传授给张生和欧阳生以渐至盛大。

28

今文《尚书》形成之后民间发现的另一种重要的《尚书》文本,是孔子旧宅藏本。

孔安国《尚书序》说:

“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

”《汉书·艺文志》亦载:

“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29鲁共王将这些古籍都交给孔子后裔孔安国,安国参照伏生所传今文《尚书》,对古文《尚书》进行解读,用汉隶写定古文,即所谓“隶古定”,

30一共整理出五十八篇,其中与今文《尚书》相同者凡二十八篇,其为:

《虞书》之《尧典》、《皋陶谟》,《夏书》之《禹贡》、《甘誓》,《商书》之《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周书》之《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又有五篇在今文《尚书》中被归并于其他篇章,其为:

《舜典》被归并于《尧典》,《益稷》被归并于《皋陶谟》,《盘庚》三篇被归并为一篇,《康王之诰》被归并于《顾命》,这样,实际上古文《尚书》有三十三篇与今文《尚书》相同;另为古文《尚书》独有的篇章凡二十有五,其为:

《虞书》之《大禹谟》,《夏书》之《五子之歌》、《胤征》,《商书》之《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咸有一德》、《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书》之《泰誓上》、《泰誓中》、《泰誓下》、《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冏命》。

31还有一些实在无法辨识的简文,大概就是孔子删定百篇之书的其余四十二篇了。

孔安国将“隶古定”的五十八篇和无法辨识的文简全部呈交朝廷收藏,朝廷诏令安国为五十八篇作传,但到传成之时,恰逢巫蛊之祸,孔《传》也就压下来了。

32

当时重出于民间的《尚书》文本,主要还有河间献王征藏本和张霸“百两篇”。

《汉书·景十三王传》载: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

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由于河间献王“经术通明,积德累行,天下雄俊众儒皆归之”,引起武帝猜忌,史载:

“孝武帝时,献王朝,被服造次必于仁义。

问以五策,献王辄对无穷。

孝武帝艴然难之,谓献王曰:

‘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

’”河间献王“知其意”,由此自污避祸,“归即纵酒听乐,因以终”,

33其所征藏的“古文先秦旧书”再也未闻下落,想必不久便风流云散了。

至于张霸“百两篇”,当时就辨明为伪书,《汉书·儒林传》载:

“世所传‘百两篇’者,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

篇或数简,文意浅陋。

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之,非是。

”另外还可一提的是民间所出单篇《泰誓》,刘向《别录》云“武帝末,民有得《泰誓》书于壁内者,献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