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7642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手册电子版文档格式.doc

(二)突发事件的分级与预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第2款规定: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二条第2款规定: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三)警报系统

警报系统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报警的装置和机制。

(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1、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2)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3)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4)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4、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

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5、大风预警信号

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2)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3)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4)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

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6、沙尘暴预警信号

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2)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3)沙尘暴红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7、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

C以上。

(2)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

(3)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

8、干旱预警信号

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1)干旱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2)干旱红色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9、雷电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2)雷电橙色预警信号

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3)雷电红色预警信号

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10、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1)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2)冰雹红色预警信号

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11、霜冻预警信号

霜冻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

(1)霜冻蓝色预警信号

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

(2)霜冻黄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可能持续。

(3)霜冻橙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12、大雾预警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2)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3)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13、霾预警信号

霾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

(1)霾黄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2)霾橙色预警信号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14、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2)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3)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五)遇险求救信号

1、火光信号

(1)燃放三堆火焰。

(2)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间隔相等。

(3)保持燃料干燥,一旦有飞机经过,尽快点燃求助。

(4)尽量选择在开阔地带点火。

2、浓烟信号

(1)在火堆中添加绿草、树叶、苔藓或蕨类植物产生浓烟。

(2)潮湿的树枝、草席、坐垫可熏烧更长时间。

3.旗语信号

(1)将一面旗子或一块色泽亮艳的布料系在木棒上挥动。

(2)左侧长画,右侧短画,做“8”字形运动。

4、声音信号

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5、反光信号

(1)利用镜子、罐头盖、玻璃、金属片等反射光线。

(2)持续的反射将产生一条长线和一个圆点,引人注目。

6、信息信号

(1)将碎石或树枝摆成箭头形,指示方向。

(2)用两根交叉的木棒或石头表明此路不通。

(3)用三块石头、木棒或灌木平行竖立或摆放表示危险或紧急。

(六)撤离路线

应急疏散通道主要包括地铁、公路隧道、人行地道、人防坑道、大型管沟等,一般分布在城市主干道。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通过警报系统,根据指引,就近选择疏散通道撤离。

(七)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一般建设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坦空旷地上,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体育运动场等;

设有各类应急功能区,配套相应应急救助设施和储备应急物资。

(八)紧急呼救

1、110报警服务电话

发现刑事、治安案(事)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事)件时,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应急指南

(1)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事)件,应立即报警。

(2)若情况危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

(3)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免费拨打110报警。

特别提示

(1)110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均可直接拨打。

(2)拨通110后,会听到语音提示:

“您好,110报警服务台。

”然后会有接警员受理您的报警求助。

报警时请讲清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

(3)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电线杆号码等。

(4)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

(5)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实施正当防卫时,应避免防卫过当行为。

(6)谎报警情或恶意滋扰110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惩处。

2、119火警报警电话

发现火情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无偿为报警提供方便。

(1)拨打119免费电话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

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也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

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

(2)应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扑救时需注意自身安全。

(1)119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均可直接拨打。

(2)119还参加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

各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救援;

水灾、风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

空难等重大事故的抢险救援;

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抢险救援;

恐怖袭击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

单位和群众遇险求助时的救援救助等。

(3)谎报警情或恶意滋扰119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惩处。

3、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电话

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可以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

(1)拨打122或110时,必须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

(2)双方认为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故,应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协商处理;

其他事故,需变动现场的,必须标明事故现场位置,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交通警察处理。

(3)遇到交通事故逃逸车辆,应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

如没看清肇事车辆车牌号,应记下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

(4)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同时不要破坏现场和随意移动伤员。

(1)122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均可直接拨打。

(2)找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3)在交通警察到达现场之前,应注意保护现场。

4、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120是急救求助电话。

需要急救服务时,可拨打。

(1)拨通电话之后,应说清病人的所在方位、年龄、性别和病情。

如:

在XX路X号楼X单元X层XXX室。

病人的症状是……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

(2)如果不知道确切的地址,应说明大致的方位,比如在哪条大街、哪个方向、哪幢建筑物附近等。

(3)尽可能说明病人典型的发病表现,如:

胸痛、意识不清、呕血、呕吐不止、呼吸困难等。

(1)120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均可直接拨打。

(2)如果了解病人的病史,在呼叫急救服务时应提供给急救人员参考。

(3)如果是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并报告受害人受伤的身体部位和情况。

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并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

(九)应急准备

1、制订家庭应急计划

(1)疏散线路

•了解住所周围疏散线路。

简单画出家里各房间至所住楼层安全出口的快速撤离线路图,保证儿童一目了然。

•熟悉周边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和位置,设定会合地。

防止突发事件造成联络中断,导致家人无法在短时间内会合。

(2)家庭联络表

制订家庭联络表、包括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外地重要联系人电话(含移动电话)号码。

(3)特殊人群

紧急情况发生时,优先考虑残疾人、老人、孕妇和儿童的特殊要求。

(4)重要单据

妥善存放保险单、房契、合同、财产清单、存折等重要单据,并准备复印件。

(5)家用设施

熟悉水、电、气总阀的位置和关闭程序。

(6)安全救护

学习应急救护常识,掌握灭火器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2、装配应急箱

(1)物品清单

•食品。

至少够每个人用一天的食品和饮用水(瓶装饮用水、罐装食品、饼干、面包、方便面等,定期更换)。

•物品。

锤子、便携式收音机、备用电池(定期更换)、手电筒、火柴、哨子、一次性餐具、备用衣物、身份证复印件、现金、硬币、餐巾纸、婴儿或病人的特殊用品、眼镜、助听器、应急逃生绳(承重力不小于200千克,绳直径为25毫米至30毫米,外裹阻燃材料)、简易防烟面具(当遭遇火警或遇到其他有害气体侵害时,取出面具戴在头上)等。

•医疗急救包。

医用材料:

胶布、消毒纱布、体温计、剪刀、酒精棉球、口罩;

外用药:

碘酒、眼药水、烫伤药膏、消毒水;

内服药:

退烧片、止泻药、保心丸、止痛片、抗生素、催吐药等。

(2)保存与更新应急箱

将罐头食品置于干燥、阴凉处;

将食品贮藏在密封袋或罐内;

留意保质期,注意更新;

每6个月更新一次应急箱中的食品和水;

选择易搬运的塑料箱、背包或露营包作为应急箱。

(3)根据实际情况装配应急箱

家:

物品齐全,可供全家用一天。

工作地:

主要准备食物和水。

私家车:

主要准备食物、水、医疗急救箱、手电筒等。

自然灾害篇

高温

在气象上高温通常指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的天气现象,常州的高温天气大都出现在盛夏季节特别是7-8月份;

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

高温酷暑天气会给人体健康,同时也会给交通、农(林)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1)安装空调、电扇,以改善室内闷热环境。

但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以防止产生头疼头昏等所谓“空调病”。

电扇不能直接对着头部或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吹,以防身体局部受寒。

(2)保证睡眠;

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

(3)汽车驾驶员要趁夜间气温低时休息好,保证睡眠时间,以防因疲劳引发交通事故。

(4)饮食宜清淡;

多喝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

(5)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人体的耐热能力,提高适应高温环境的能力。

(6)在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7)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

(8)如有人中暑,应立即把病人抬至阴凉通风处,并给病人服用生理盐水或“十滴水”等防暑药品。

如果病情严重,需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救治。

(1)高温天气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应注意调节情绪。

(2)室内利用空调降温时,温度不宜过低。

(3)大汗淋漓时,切忌猛饮冰水、冰冻饮料;

切忌立即用冷水冲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4)老人、体弱者或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应减少活动;

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大风

大风是指平均风力大于6级、阵风风力大于7级的风,会对农业、交通、水上作业、建筑设施、施工作业等造成危害。

城市中,大风及其在建筑物之间产生的“强风效应”时常会刮坏房屋、广告牌和大树等,并会妨碍高空作业,甚至引发火灾。

(1)大风天气,在施工工地附近行走时应尽量远离工地并快速通过。

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或大树的下方停留。

(2)及时加固门窗、围挡、棚架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损坏的室外物品。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应减速慢行。

(4)立即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

立即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并疏散人员。

(5)不要将车辆停在高楼、大树下方,以免玻璃、树枝等吹落造成车体损伤。

(1)应密切关注火灾隐患,以免发生火灾时火借风势,造成重大损失。

(2)留意天气预报,做好防风准备。

(3)老人和小孩尽量不要在大风天气外出。

暴雨

暴雨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到5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3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对城市交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3)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4)农田、鱼虾塘应及时排水,降低水位。

(5)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1)密切留意天气预报,做好防范准备。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马路下水道、河道等城市中的重要排水通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4)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

(5)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6)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滑坡和泥石流。

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