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47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doc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报告

冷冻冷藏食品工业是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利用制冷设备及工艺将食品中心温度降至食品的冰点或低于食品冻结点,采用低温技术工艺控制产品品质,并在冷链环境中生产、流通、销售的产品。

产品特性:

由于低温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成长,冷冻冷藏食品具有安全、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的特性。

行业范畴包括:

冷冻冷藏屠宰及肉制品行业;水产品行业;水果蔬菜行业;速冻米面制品行业;冷饮制造业;冷冻调理食品等行业。

相关行业包括:

冷机、冷车、冷库等流通贮运行业。

冷藏食品温度范围:

0℃至10℃,冷冻食品:

0℃至-18℃及以下。

近年来,全国冷冻冷藏技术水平提高,城乡冷链建设逐步完善,消费市场日臻成熟,为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倒逼冷冻冷藏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力。

截止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冷冻冷藏食品工业企业9260家,共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占全国食品工业比重达到20.7%,基础民生产业地位得到巩固。

2015年我国冷冻冷藏食品工业推进技术装备进步,加速迈向现代新型工业的步伐,全年产业运行呈现五大发展方向。

一、宏观环境进一步向好,冷冻冷藏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蓄势待发;二、是全行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订单模式加工,创新研发成效显著;三、贯彻执行新食品安全法,食品质量安全提升;四、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参与国际食品市场竞争;五、龙头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业务贯穿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经营。

一、冷冻冷藏食品工业蓄势待发

2015年是全国冷冻冷藏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效的一年,全年冷冻冷藏食品工业稳定发展,增速放缓。

在工业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利润稳步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冷冻冷藏食品企业共9260家,其中盈亏相抵后利润呈现亏损企业767家,行业亏损面8.3%。

全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5万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1304.4亿元,同比增长4.9%。

表1:

2015年全国冷冻冷藏食品工业企业个数

企业数

(个)

亏损企业数(个)

亏损面

(%)

总计

9260

767

8.3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3940

374

9.5

水产品冷冻加工

1416

159

11.2

蔬菜加工

2193

107

4.9

水果和坚果加工

1100

67

6.1

速冻主食品制造

424

32

7.6

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

187

28

15.0

(一)、速冻主食品制造业成为全年行业发展一大亮点。

全国规模以上速冻主食品制造企业424家,市场品种达600多种,主营业务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0%,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

行业利润率6.2%。

全国生产速冻米面食品524.2万吨,从速冻主食品的品种看,从包子、饺子、油条等传统产品,到烧麦、比萨饼坯、蛋糕、米饭等新产品更迭,各类产品一应俱全。

冷冻烘焙食品一支独秀。

全国有各类烘焙食品门店、咖啡店约十万多个,遍布全国广大城乡。

大型冷冻烘焙企业采用规模化生产冷冻面包坯、面团等产品,全国购置冷冻面团设备上升态势;连锁烘焙企业通过建立中央工厂,利用冷冻烘焙技术生产冷冻面包坯,蛋糕,比萨,派等产品,采用速冻工艺生产冷冻烘焙食品,经冷链送至各门店销售,规格标准化,简单加工方便食用,花式品种多样,应用十分普遍。

极大满足了消费市场需求。

表2:

2015年全国冷冻冷藏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同比增长(%)

总计

23520.6

4.5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13291.0

4.4

水产品冷冻加工

3723.2

-1.4

蔬菜加工

3499.2

8.4

水果和坚果加工

1767.5

6.7

速冻食品制造

831.0

13.4

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

408.7

4.1

(二)、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业绩回升

2015年全国鲜冷藏肉产量形成了年产3761.2万吨的生产规模,产量同比下降1.8%;同期全国肉类产品进口总量244.8万吨,占当年生产量6.5%。

受猪、牛、羊肉价格上涨拉动,2015年牲畜屠宰业实现利润261.8亿元,同比增长6.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每百元比上年增加9分,呈上升态势。

各类冷冻调理食品新产品不断面世,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67.5亿元,同比增长7.1%,主营业务利润率6.0%,每百元比上年提高3分。

食品企业采用订制模式生产,减少库存积压,提高了产品利润率。

受2013年、2014年H7N5流感疫情影响,2015年禽类屠宰业仍未走出寒冬,市场相对疲软,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增长36.3%。

2015年行业亏损面10.5%,经济效益下滑,全年实现利润129.2亿元,同比下降2.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3.9%,每百元同比下降0.15元。

表3: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亿元)

行业名称

企业数(个)

主营业务收入

同比增长

利润总额

同比增长(%)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3940

13291.0

4.4

658.4

5.0

牲畜屠宰

1365

5522.4

4.6

261.8

6.7

禽类屠宰

855

3314.3

1.3

129.2

-2.3

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

1720

4454.3

6.6

267.5

7.1

(三)、冷冻水产品加工业波动中发展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冷冻水产品加工企业1416家,受国际水产品价格波动及外需下降影响,冷冻水产品加工行业经济效益走低,亏损企业个数增加,行业亏损面达到11%,处于较高水平。

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23.2亿元,同比下降1.4%,利润197.4亿元,同比增长0.5%,与上年持平。

全年冷冻水产品产量844.1万吨,同比增长1.3%,经济效益受挫。

表4:

2015年全国冷冻冷藏食品工业利润总额(亿元)

利润总额

同比增长

(%)

利润率

(%)

总计

1304.4

4.9

5.6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658.4

5.0

5.0

冷冻水产品加工

197.4

0.5

5.3

蔬菜加工

246.4

7.7

7.0

水果和坚果加工

125.8

2.7

7.1

速冻食品制造

51.5

10.0

6.2

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

24.8

13.0

6.1

速冻果蔬加工业生产形势良好,冷藏保鲜、速冻半成品蔬菜、冷冻果汁等是我国出口主打商品,全年出口蔬菜668.3万吨,数量增长2.0%,金额增长12.7%。

在出口同时,越来越多的速冻果蔬制品大量进入国内餐饮、集体餐,受到市场欢迎,成为行业又一新动向。

经洗净、切丝(块)、速冻加工,提高果蔬附加值,果蔬行业利润率处于较高水平。

表5:

2015年主要冷冻冷藏食品产量万吨,%

产品名称

2015年产量

(万吨)

同比增长

(%)

鲜、冷藏肉

3761.2

-1.8

冷冻水产品

844.0

1.3

速冻米面食品

524.2

0.4

乳制品

2782.6

4.6

其中:

液体乳

2521.1

4.7

冷冻饮品

306.9

0.0

食品添加剂

790.0

11.9

(四)、全国冷链物流建设取得成效

冷链物流是指采用综合设施和管理手段,让农产品、食品、药品能够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各个环节始终处在一个规定的温度的环境下,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我国冷链物流开始于上世纪70-80年代。

2015年加快布局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需求快速增长,2014年冷链物流市场的总需求达到1.1亿吨,增长22%;2015年增幅超过20%。

2、基础施设不断完善,据行业协会统计,2015年全国冷库能力达到3700万吨,增长12%,公路冷藏及保温车辆约9万辆,增长18%。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较快,2014年百强企业收入同比增长36%,呈现出网络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势头。

4、行业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生鲜电商、跨境电商、OTO市场快速崛起,冷链宅配、生鲜供应链,冷链资源交易依托OTO平台的交易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部分冷链运输仓储企业向综合化服务商转型。

5、冷链流通水平大幅度提升,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达到22%、34%、41%,达到了规划规定目标。

6、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

2012年以来发布了7项国家冷链物流标准。

国际化先进管理技术标准在应用。

二、冷冻冷藏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2015年全国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订单模式生产加工,创新研发成效显著,全年实现产品创新升级、技术装备升级、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产业升级”成为全年行业运行主旋。

(一)、冷冻冷藏食品产业技术装备升级

80年代,我国引进了隧道、螺旋式、流化床等冷冻技术,大大缩短了冷冻的时间,提高了冷冻食品的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

伴随工业技术进步,科技水平提高,当前新的冷冻技术研发应用(超声冷冻技术、高压冷冻技术、冰核活性细菌冻结技术、生物冷冻蛋白技术、即时冻结系统等),通过均匀分布并细化冰晶颗粒,达到减少速冻工艺对食品组织内部的损伤,极大改善了速冻食品的品质,保持原有食品品质的冷冻食品。

对开发冷冻冷藏新产品提供技术保障。

在流通和贮存运输领域,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建造智能化立库,多温层冷藏运输车,各种智能化、自动化、高科技装备,技术进步高度发展,符合当前减人工,提高产品标准化、精准化的要求。

(二)、催生新型冷冻冷藏食品品类

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催生了冷冻冷藏新食品类别和门类的出现。

速冻中式菜肴、西式菜肴、炒饭等各类调理品,从早餐、中餐、晚餐到各式点心、汤料、甜食,还有低盐、低糖、低脂肪的病人食品、老年食品等冷冻食品,一一得到研发,应有尽有。

市场上充实了冷冻蔬菜、速冻中式菜肴制品或预制品、保健食品、调味品和复合调味汁、冷冻烘焙食品生产及冷冻浓缩果汁加工业等,极大丰富冷冻食品种类。

(三)、市场渠道延伸与拓展

在冷冻冷藏食品进入千家万户百姓家庭的同时,群体消费冷冻冷藏食品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速冻食品的免清洗、免前加工、简单易操作等特征,促进冷冻食品市场渠道延伸至餐饮业、单位、学校、军营、般空、船舶、旅游、火车、快餐业等领域。

越来越多的餐饮饭店建造中央工厂,集中生产加工食材,低温运送到门店,速冻食品与餐饮渠道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中餐标准化水平。

(四)、经营模式创新升级

冷冻冷藏食品工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方开拓市场经营新市场渠道。

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运用,“订制”生产成为市场新态。

随着生鲜电商、跨境电商、食材配送、餐饮外卖及020市场的快速崛起,新的市场营销模式为冷冻冷藏食品提供了崭新市场天地,传统企业+互联网重新塑造冷冻冷藏食品企业。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冷冻食品工厂生产的冷冻预制方便菜,通过互联网定单送至消费者,是传统企业+互联网经营模式创新的表率。

北京三益真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福成五丰食品有限公司三河速食品分公司主要供应餐饮渠道,产品毛利率高达68%以上,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三、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参与国际食品市场竞争

冷冻冷藏食品是我国食品进出口的主要商品,据海关统计,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进出口总值188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占同期全国食品进出口总额比重18.9%,冷冻冷藏食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同期全国冷冻冷藏食品主营业务收入8.1%。

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冷冻冷藏食品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发展。

2015年全国冷冻冷藏食品出口974.6亿元,下降0.9%;进口908.8亿元,增长6.3%。

年未12月份进出口208.3亿元,增长14.3%;出口113.6亿元,增长10.7%;进口94.7亿元,增长19%,是全年各月度贸易量最高值。

(一)、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长。

2015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冻品1349.4亿元,增长2.8%,占同期我国冻品进出口总额的71.6%;其中出口707.2亿元,下降0.4%;进口642.2亿元,增长6.6%。

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337亿元,下降15%,占17.9%;其中出口212亿元,下降3.6%;进口125亿元,下降29.1%。

(二)、民营企业进出口小幅增长。

2015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冻品1278.2亿元,增长2.7%,占67.9%;其中出口720亿元,增长3.2%;进口558.3亿元,增长2%。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60.2亿元,增长3.7%,占24.4%;其中出口224.7亿元,下降7.6%;进口235.5亿元,增长17.4%。

国有企业进出口145亿元,下降2.9%,占7.7%;其中出口29.9亿元,下降29.9%;进口115.1亿元,增长7.9%。

(三)、与东盟贸易增长,与美国贸易下降明显。

2015年,东盟为我国最大冻品进、出口贸易伙伴,进出口360.4亿元,增长2.7%,占19.1%;其中出口193.9亿元,增长1.9%;进口166.6亿元,增长3.6%。

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出口256.4亿元,增长13.1%,占13.6%;其中出口116.2亿元,下降0.9%;进口140.2亿元,增长28%。

美国是第三大冻品贸易伙伴,进出口206.5亿元,下降14.2%,占11%;其中出口104.1亿元,下降3.5%;进口102.4亿美元,下降22.8%。

(表1)。

表6:

2015年我国对主要冻品贸易伙伴进出口表单位:

亿元,%

国别或地区

进出口合计

出口

进口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东盟

360.4

2.7

193.9

1.9

166.6

3.6

欧盟

256.4

13.1

116.2

-0.9

140.2

28.0

美国

206.5

-14.2

104.1

-3.5

102.4

-22.8

日本

149.2

-4.9

143.7

-3.4

5.5

-32.9

香港

127.3

-3.8

127.3

-3.8

.

.

俄罗斯联邦

100.5

-11.2

29.6

-18.9

70.9

-7.5

新西兰

77.5

-1.2

1.7

9.3

75.8

-1.4

巴西

76.8

53.8

14.6

-9.1

62.2

83.7

澳大利亚

75.2

-1.7

7.8

-12.3

67.4

-0.4

韩国

72.0

11.9

68.5

11.5

3.5

22.1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更趋集中。

2015年,出口额位居首位的为水产品,出口214.5万吨,减少6.5%,价值540.3亿元,下降7.1%;蔬菜出口668.3万吨,增加2%,价值354.4亿元,增长12.7%;上述2项商品合计占冻品出口总额的91.8%。

进口值位居首位的为肉制品,累计进口268.6万吨,增加9.5%,价值420.9亿元,增长17.5%;其中牛肉进口大幅度增长,全年进口牛肉48.5万吨,重量同比增长40.7%,金额同比增长59.2%;其他种类进口同比回落。

禽肉进口39.3万吨,重量同比下降17.8%,金额同比下降0.86%;羊肉进口23.6万吨,重量同比下降24.8%,金额同比下降35.7%;猪肉进口133.7万吨,重量同比下降12.1%,金额同比下降9.1%。

水产品进口216.9万吨,减少7.6%,价值336亿元,下降3.7%;上述2项商品合计占冻品进口总额的83.3%(表6)。

表7:

2015年我国冻品分类统计表

商品

出口

进口

第一数量(万吨)

数量同比(%)

人民币值(亿)

值同比(%)

第一数量(万吨)

数量同比(%)

人民币值(亿)

值同比(%)

合计

932.6

-0.2

974.6

-0.9

1444.4

6.0

908.8

6.3

肉制品

33.9

-1.6

65.2

-9.5

268.6

9.5

420.9

17.5

水产品

214.5

-6.5

540.3

-7.1

216.9

-7.6

336.0

-3.7

蔬菜

668.3

2.0

354.4

12.7

954.9

8.5

143.2

1.9

水果

15.9

4.3

14.7

-3.2

4.0

19.4

8.7

26.9

四、贯彻执行新食品安全法,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2015年4月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会议讨论修订了《食品安全法》。

进一步规范了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各项法规更加严格。

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2015年共抽检17万批次,食品合格率达到96.8%,比上年提高2.1%。

数据显示粮、油、肉、蛋、乳等大宗食品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肉及肉制品抽检数量18344批次,样品合格批次17713,合格率96.6%;蛋及蛋制品抽检数量2339批次,样品合格批次2291,合格率97.9%;蔬菜及制品抽检数量5482批次,样品合格批次5241,合格率95.6%;水果及制品抽检数量4615批次,样品合格批次4400,合格率95.3%;水产及水产制品抽检数量6560批次,样品合格批次6251,合格率95.3%;冷冻饮品抽检数量1045批次,样品合格批次983,合格率94.1%。

2015年冷冻冷藏食品行业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

行业门槛不断健全。

为了规范全国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品质量安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积极开展冷冻食品行业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牵头组织行业产、学、研力量,制定了《冷冻食品术语与分类》、《冷冻调制食品技术规范》、《冷冻调制食品检验规则》,《冷冻烘焙食品》等项行业标准,为冷冻冷藏食品安全、规范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五、龙头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球化发展战略

全国冷冻食品企业以外向型企业为主,最早整合全球资源,制定全球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市场竞争,做大中国市场。

大型冷冻冷藏食品企业广泛应用HACCP、GMP等国际先进管理标准体系,肉类屠宰企业从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低温处理起步,逐渐向储藏、运输、批发和零售环节延伸,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冷冻冷藏技术发展也推动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等农产品市场兴起,生鲜食品配送也发展迅猛。

2013年双汇控股母公司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创造了中美史上最大的并购案,2014年由“双汇国际”更名的“万洲国际”,整合全球200多个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企业实现了国际化、公众化。

“万洲国际”股票被列入英国富时指数、香港恒生综合大型股指,《财富》(中文版)发布2015年中国500强排行榜,万洲国际排名快消品行业第一名。

未来的双汇将坚持全球化扩张战略、全球化资源整合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全球化管理团队战略五大发展战略,巩固和发展在全球猪肉行业最大的地位,加速国内外扩张的步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动物蛋白食品,为股东创造稳定的收益,为社会创造永续价值,永葆双汇品牌信誉,永做社会信赖的企业。

光明食品集团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大全球资源整合,提升核心主业的能级。

2010年11月,光明乳业就并购了新西兰新莱特,成为中国乳业史上第一次海外并购。

此外先后并购澳大利亚领先的品牌食品分销商公司玛纳森公司,英国早餐麦片的领先企业维多麦公司,法国品牌葡萄酒经销商DIVA波尔多公司,意大利橄榄油领先企业斯罗瓦公司,香港万安公司等。

最近在今年3月31日,光明食品集团成功完成并购以色列最大的乳品企业特鲁瓦公司。

目前,光明并购的这些海外企业运行状况良好。

2013年新西兰的新莱特乳业在海外成功上市。

中国光明食品海外销售已经达到13%。

山东得利斯集团是我国猪肉生产龙头企业,近来采用“猪+牛”两条腿走路战略思路,与澳大利亚宾得利集团合作,联合澳州牛肉加工肉类制品更具竞争力。

全国冷冻冷藏食品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市场竞争,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涌现出一批现代化领军食品企业:

畜肉加工重点骨干企业:

河南双汇集团、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得利斯集团、荣成泰祥集团等;

肉禽加工重点骨干企业:

诸城外贸集团、正大集团、大成食品(大连)有限公司、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光聚集团、河南省潢川华英禽业总公司等;

水产品加工骨干企业:

山东好当家集团、汕尾市五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阿掖山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等;

牛羊肉类重点骨干企业:

长春皓月集团、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庄园实业集团、蒙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恒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速冻米面类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美国通用磨坊(中国)投资公司、郑州胖哥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速冻方便菜肴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

江苏好得睐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如意三煲,上海新雅食品有限公司、福成五丰速冻食品分公司、苏州知味香食品有限公司、广州蒸烩煮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

六、行业发展趋势判断

我国冷冻冷藏食品产业取得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在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面有差距,与国家现代农业及保障居民消费食品安全要求相比存在差距。

目前全国冷冻冷藏食品行业生产集中度偏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新产品开发相对滞后,产品品种结构单一;人均消费量较低,市场开发有待提高;品牌建设薄弱,严重制约行业发展;法律法规标准化建设不健全,还不能满足消费市场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

冷链基础设施发展快,但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冷库容量只有0.1立方米,美国人均0.36%立方米,日本人均达到0.33%。

许多冷库设备陈旧,建设标准不达标,尤其是西部地区冷链薄弱,冷链技术推广不足。

综合以上,我会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以下判断:

2016年全国冷冻冷藏食品工业将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冷链市场将继续走高。

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在市场需求拉动下,冷链基础施设将得到加强,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将成为热点。

与农产品无缝对接,产业链条逐步健全。

2.市场渠道有效拓宽。

生鲜电商带来崭新销售模式,冷冻冷藏食品电商渠道销售的比例将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冷冻冷藏预制食品将进入餐饮、酒店、集体餐领域,业务用量进一步上升。

3.订制精深加工产品走俏。

在当前订制化市场中,冷冻冷藏新产品不断出现。

保健冷冻食品,特殊膳食冷冻调理食品,中式制品或预制品、调味品和复合调味汁、冷冻面团生产及冷冻浓缩果汁加工业等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4.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冷冻冷藏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将更加健全,出台行业标准规范,提高冷冻冷藏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5.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伴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国与更多国家签定自贸协议,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运营,冷冻冷藏食品进出口业务进一步发展。

国外牛、羊、猪肉进口量持续上升,冷藏保鲜蔬菜水果进出口贸易增长。

冷冻冷藏食品继续承担食品对外贸易的骨干力量。

文稿提供: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