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693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docx

骨骼系统实验教案讲稿

教师姓名

罗武华

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授课题目

骨骼系统实验

授课时间

2014年10月,第6周

授课对象

2014年级护理专业8班

学时

2学时

主要内容:

椎骨的数量、名称、位置、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特征、肋、胸骨

颅骨的组成、下颌骨的形态特征

颅的顶面观的形态结构

颅的前面观的形态结构

颅底侧面观的形态结构

颅底内面观的形态结构

颅底外面观的形态结构

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变化

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

下肢带、自由下肢骨

 

目的与要求:

掌握:

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理解:

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了解: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类别、学习人体解剖学应有的基本观点、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骨的发生方式及骺的骨化

 

重点与难点:

难点:

内侧与外侧,内与外的区别;骨的构造;各部椎骨

的特征。

颅底形态结构特点,主要的孔、裂、管道

重点:

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轴和面;骨的分类

媒体与教具:

全身骨骼标本、挂图、全身骨架模型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教案

教学内容与方法

时间分配

复习全身骨骼的形态和数量

中轴骨讲解

1、颅骨讲解

2、躯干骨讲解

四肢骨讲解

1、上肢骨讲解

2、下肢骨降解

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标本

小结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教案

授课中加强以下内容的举措

1、如何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肱骨中段骨折桡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尺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2、启示学生思维方面

尺神经在生活中刺激后的体会

3、指导学生自学方面

通过网络或者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学习了解全身骨骼形态特点和与临床的联系;

4、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通过多媒体展示三维立体在人体解剖中的应用的优缺点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教案

课堂设问:

1、运动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主要有哪些功能?

2、骨有哪几部分组成?

3、骨的形态有哪几类?

 

课后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1.试问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

2.比较常用的方位术语中内与内侧,外与外侧的不同?

3.运动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有哪些主要功能?

4.试述骨的构造。

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

授课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结构的解剖学知识,并运用临床来讲解相关知识点,同学积极性较高,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讲稿

骨骼系统实验

躯干骨(51)

中轴骨

全身骨206块颅骨(29)

上肢骨(64)

附肢骨

下肢骨(62)

第一节、人体骨骼形态学

按形态,骨可分为4类: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一体两端。

体又称骨干,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

两端膨大称骺。

短骨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在连结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附骨。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和肋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如上颌骨。

籽骨另有发生在某些肌位内的小骨,称籽骨,如髌骨和第一跖骨头下的籽骨。

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构成。

骨质:

分密质和松质。

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由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

二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

骨膜:

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

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髓:

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内含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称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活力。

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第四节、中轴骨

中轴骨由颅骨、椎骨、肋的胸骨组成。

后三者合称躯干骨。

一、脊柱

(一)椎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为不规则骨,典型椎骨由位于前方呈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构成。

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部椎孔相连成椎管。

椎弓左右对称,前部为椎弓根,其上、下缘为椎骨上、下切迹。

后部为椎弓板。

上、下两个相邻椎弓根的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根通过。

从椎弓板上发出7个突起,即一个棘突,一对横突,一对上关节突和一对下关节突。

2、各部椎骨的特点

(1)颈椎横突根部有横突孔。

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形,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构成。

第2颈椎又名枢椎,由椎体向上伸出一齿突。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长。

其下方凹陷处即“大椎穴”,临床上通常从第7颈椎棘突开始计数下位椎骨。

(2)胸椎在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各有一半圆形肋凹。

横突未端前面有横突肋凹。

(3)腰椎:

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即无横突孔,又无肋凹。

(4)骶骨:

由5个骶椎愈合而成,呈倒置的三角形。

男性长而狭,女性短而宽。

骶管裂孔、骶角—骶管麻醉的标志。

(二)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可见椎体从第2颈椎向下逐渐增大。

2、侧面观可见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

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3、后面观可见各部椎骨的棘突连贯成纵嵴。

(三)脊柱的功能

除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外,还可作前曲后伸、侧屈和旋转运动。

二、肋

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

肋骨可分为体和前、后两端。

三、胸骨

属于扁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胸骨角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四、胸廓

(一)胸廓的构成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

构成胸廓的关节主要有肋椎关节和胸肋关节。

(二)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

胸廓有上、下两口和前、后、外侧壁。

五、颅骨

(一)颅的组成

颅位于脊柱的上方,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

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成对的:

顶骨、颞骨

脑颅骨8块

不成对的:

颧骨、枕骨、蝶骨、筛骨

成对的:

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

面颅骨15块

不成对的:

下颌骨、舌骨、犁骨

(二)颅的整体观

1、颅的顶面

呈卵圆形,前宽后窄。

颅的上面称颅盖。

有三条缝,即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2、颅底内面

由前向后明显分为三个窝,颅前窝最浅,颅后窝最深。

颅前窝由额骨眶部、筛骨的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

正中线上由前向后有鸡冠、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有嗅神经通过)。

颅中窝由蝶骨体和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

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容纳垂体),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有视神经通过)。

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其两侧由前向后,依次有眶上裂(通眶、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通过)、圆孔(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通过)、卵圆孔(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通过)和棘孔(脑膜中动脉通过)。

颅后窝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等构成。

窝中央有枕骨大孔。

还有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通过)、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通过)、颈静脉孔(舌咽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通过)。

4、颅侧面

由额骨、蝶骨、顶骨、颞骨及枕骨构成。

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外耳门后下方的突起即乳突。

在颞窝内有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交界处所构成的翼点,此处最为簿弱,常构成H形的缝。

颞窝下方的窝称颞下窝,

5、颅的前面观

骨性鼻腔

位面颅中央,前口为梨状孔,后口为一对鼻后孔,外侧壁有向下突出的三个骨片,自上而下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的间隙,分别称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

鼻旁窦:

鼻腔周围有四对鼻旁窦,分别开口于鼻腔。

上颌窦:

位于上颌体内,开口于中鼻道

额窦:

位于额骨眉弓的深面,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

位于筛骨迷路内,开口于上鼻道和中鼻道

蝶窦:

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鼻甲后方)

第五节附肢骨骼

一、上肢

(一)肩胛骨位于胸廓后外侧的上份,是三角形的扁骨,可分为3个缘、3个角和两个面。

外侧角:

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

三角上角:

与第二肋相对应。

下角:

平对第7肋。

前面:

有肩胛下窝。

二面

后面:

有肩胛冈、肩峰、冈上窝、冈下窝。

内侧缘。

三个缘外侧缘。

上缘:

有肩胛切迹。

(二)锁骨

位于胸廓前上方,呈“∽”形。

锁骨对固定上肢、支持肩胛骨、便于上肢灵活运动起重要作用。

(三)肱骨

为典型的长骨,位上臂。

上端—有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解剖颈、外科颈(此处常可发生骨折)。

体—有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桡神经在此沟经过)、肱骨中段骨折可能伤及此神经。

下端—有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鹰嘴窝。

(四)前臂骨

1、桡骨

位前臂外侧,上细下粗。

上端—有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颈、桡骨粗隆。

下端—桡骨茎突、尺切迹、腕关节面。

2、尺骨

位前臂内侧、上粗下细。

上端—有冠突、鹰嘴、滑车切迹。

下端—有尺骨头、尺骨茎突。

(五)手骨

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二、下肢骨

(一)髋骨

是不规则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者愈合而成.在三骨愈合处的外侧面形成深陷的髋臼。

1、髂骨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体和翼两部分。

2、坐骨位于髋骨后下部,分体和支两部。

3、耻骨位于髋骨前下部,分体和上、下两支。

(二)股骨

位于大腿,是人体最长最粗的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有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前面转子间线、后面转子间嵴。

体—有粗线、臂肌粗隆。

下端—有内侧髁、外侧髁、内上髁、外上髁。

(三)髌骨

是人体最大的一块籽骨,位于膝关节前方。

(四)小腿骨

1、胫骨

位小腿内侧,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有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

下端—有下关节面、内踝、腓切迹。

2、腓骨

位小腿后外侧,细长、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有腓骨头,腓骨颈。

下端—有外踝呈三角形,较内踝微低一横指。

(五)足骨

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