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16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docx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

课题一: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

(二)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三、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陶冶法、讨论法 、比较法

五、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

 

( 二)、设问引入 

    1.上个世纪,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你知道他是谁吗?

(生答) 

    2.出示课题,板书: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4.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5.师小结:

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

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

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

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家。

 

    (三)、欣赏 感悟 畅想 

    1.欣赏P2右下:

齐白石花鸟鱼虫作品,小组交流:

 

   

(1)你最喜欢哪幅?

 

   

(2)画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表现的?

 

   (3)怎样才能表现得这样生动?

 

    生汇报,师小结:

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

它笔下的这些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在众多的花鸟鱼虫作品中,白石老人所画的虾、蟹堪称一绝。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齐白石最擅长画的虾吧!

 

    2.欣赏P2左上《群虾》,小组交流:

 

   

(1)你觉得白石老人的虾画得如何?

(鲜活、有生命力) 

   

(2)他是怎样把虾表现得如此鲜活的?

 

    生汇报,师小结:

白石老人潜心钻研画虾几十年,他画的虾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绚丽世界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有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

下面分组欣赏以下几幅画,讨论后汇报:

 

   

(1)P3下《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写意与工笔结合。

师简介:

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乃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

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

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2)P3右《蛙声十里出山泉》 

     ①画作是如何表现诗句的?

看着蝌蚪,仿佛随着流水,听到了蛙鸣,使人产生联想。

 

     ②说说你看画的感受。

展现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简意远。

 

    师补充简介:

这是51年老舍持清人查初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白石老人作的一幅画。

 

   (3)P3左《竹楼荷塘》 

     ①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宁静、朴实、深远,诗一般的意境。

 

     ②读一读P3中的这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这幅画。

 

    4.诗书画印的全才 

刚才第三组读到的诗也是出自齐白石之手。

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欣赏P3书法、诗文、篆刻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书法:

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 

    诗文:

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篆刻:

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

 

    5.欣赏了齐白石的诗书画印,我想问问大家,他如何能从普通的木匠变成艺术大师?

他一生又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

(勤奋刻苦) 

    小故事: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6.你知道白石老人最喜欢表现什么吗?

(花鸟虫鱼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 

    7.他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

(画简意深、生动质朴、鲜活而有情趣) 

  (四)、运用色彩 体验创新 

    1.作业要求:

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写写自己独特的观后感(可从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谈谈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2.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七、小结

    1.请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观后感或收获。

 

    2.齐白石一生有上万幅作品,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课题二: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马蒂斯作品,感受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马蒂斯剪纸技法,尝试使用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剪纸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传统剪纸与外国剪纸的不同,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二、教学重点:

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

感受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

尝试用剪纸的手法表现大师风格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陶冶法、讨论法 、比较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稳定学生情绪,做好课前准备。

(二)、资料交流

1、学生自主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提炼后作简短交流。

2、教师结合幻灯片,简介马蒂斯的生平。

(文字呈滚动式动感播放)

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

189021岁患盲肠炎住进医院,为打发无聊时间,母亲送来一箱画具让他临摹箱盖上的图画。

未料想,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其一生的转折点。

随后,他不间断地临摹各地艺术大师的作品,探索着自己的艺术道路。

189627岁他的4幅油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获得成功,被评为“野兽派”代表人。

1896-1904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时期。

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注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汲取营养。

190334岁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便提前出现在他的笔下。

1906年之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

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

他也借机旅行欧洲、北非,巡礼各地艺术寻求新的灵感源泉。

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

1920年之后马蒂斯扩大了创作领域,他在雕塑、版画、壁画、插图方面的造诣同样展示出过人的才赋。

1930年之后他的艺术达到高峰,他被同行推为本世纪最负盛名的美术巨匠。

1937年首次以剪纸方式为芭蕾舞团设计屏风与戏服

1941年71岁的马蒂斯在肠癌手术后,只能在床塌或轮椅上从事创作。

然而,就在不懈的追求中他登上了艺术新的高峰。

他说:

剪刀是一种美妙的工具,纸张也很美丽,利用剪刀在这样的纸张上工作是一件能够进入忘我境界的事情。

1948年,马蒂斯完成了汶思小教堂堂内设计。

其中礼拜堂的彩色玻璃令人耳目一新。

1954年11月3日,马蒂斯逝世在长期居住的法国尼斯,享年85岁。

(三)、赏析作品,感悟艺术特点及风格。

1.出示马蒂斯的绘画作品,师生同赏析。

教师引导学生先标注《戴帽子的妇人》、《金鱼》、《蓝衣女人》、《百老汇的爵士音乐》这几幅作品的作画时间,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发现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设问

(1):

这些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

造型早期偏向写实、后期更为简练、概括、夸张。

设问

(2):

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他是“野兽派”画家?

小结:

敢于大胆使用夸张装饰色彩,善于运用色块组合去平涂画面。

《戴帽子的妇人》这幅肖像作品,人物面部使用了我们平时不太用的绿色、黄色、红色、并且人物后面的背景也出现了大量的没有调和的色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美术作品展揭幕时,一位批评家被他这一幅幅用纯色随意涂抹成的油画惊得目瞪口呆。

戏言说犹如野兽,使西方美术史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流派——野兽派,作为这个潮流的灵魂人物,马蒂斯的大名也不胫而走,蜚声世界。

野兽派的画家热衷运用鲜明、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使用直率、粗放的笔法大色块的组合给人最强烈的色彩感觉。

《金鱼》画面非常写实,更为注重色彩的和谐,但是整体画风较为平淡。

《蓝衣女人》已经能体现他风格的转变,我们更多地看到了造型的简练,用色的夸张以及画面内容与内涵的体现。

(过渡语:

马蒂斯从早期的写实绘画转变为简练、夸张、独特的剪纸艺术,而且剪纸艺术是他艺术创作的高峰期,那我们沿着他的艺术足迹,一起细细来感悟他的剪纸艺术的美吧!

2、欣赏剪纸作品《常春藤与花》和《王者之悲》

设问:

在《常春藤与花》这幅画中,你看到了花和常春藤了吗?

(学生讲述后,教师小结)

小结:

规律的的圆形红色块面表现的花,蓝色、绿色的椭圆形表示的叶,橙色的方格线条则表示的藤。

画面颜色既协调,又很具装饰美感,给人以轻松、舒适、宁静之美。

设问:

《王者之悲》这幅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

我看到了有一个人在弹琴。

还有一个人在跳舞。

还有很多纷飞的落叶……

师:

结合画名《王者之悲》,感悟作品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结:

这幅作品是画家晚年的剪纸作品,表现的是《圣经》中的一则寓言故事,画面色彩鲜明,造型看似随意,但是又可见到马蒂斯对人体雕塑的刻画。

这就是他一生追求的艺术表现形式。

3、说说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不同?

马蒂斯的剪纸:

造型简练、夸张、较为抽象;颜色鲜艳、丰富:

方法多样(画、拼、剪、贴)。

中国剪纸:

造型生动、具象;颜色单一;方法一气呵成。

小结:

同学们欣赏完了马蒂斯独具一格的美丽剪纸作品,他追求最简单的色彩和线条,没有任何束缚,正像同学们的作品一样单纯,可爱,充满幻想你们想不想学习他的剪纸艺术手法也制作一幅漂亮的剪纸作品呢?

4、教师小结后,做示范作业提示指导:

制作步骤:

(1)、选出自己喜欢的彩纸3-5张备用。

(2)、拿出其中一张彩纸任意剪形。

(3)、根据形状进行联想,同学之间可相互合作完成。

(4)、结合联想内容,继续创想,补充画面完整性。

(5)、粘贴整理完成后给画起名字。

(四)、学生实践练习,教师指导。

(五)、成果展示,欣赏评价。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对马蒂斯的艺术生涯有了了解,对于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也有了全新的感受。

马蒂斯以其独具一格的野兽派艺术风格与不同寻常的剪纸创作艺术为20世纪画坛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同时他在80岁高龄患病后仍然坚持艺术创作,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与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他的绘画与剪纸不仅成为被人们珍藏和赞叹的艺术品,也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装饰艺术!

也希望同学们也能把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课题三:

色彩的纯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色彩纯度的知识,尝试用不同纯度的色彩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尝试在色彩中调入或灰其他色彩,改变色彩的纯度,创作一幅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了解色彩变化规律,培养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受、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高纯度与低纯度的色彩。

四、教学方法:

陶冶法、比较法、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彩笔、作业纸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悟畅想

 播放音乐,一段旋律激昂、强烈,一段音色平稳、柔和。

随后出示教材第8页中两幅纯度变化的作品。

提问:

你能为这两幅作品配上合适的音乐吗?

提问:

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这两幅作品中的色彩给你什么不同感受?

学生感到第一幅色彩鲜艳、强烈、活泼,而第二幅则给人以柔和、平稳、安静、低沉的感觉。

(二)、探究新知:

“识”纯度

教师运用课件将刚才两幅画中的主要色彩提取出来:

红色——暗红色  黄色——土黄色  蓝色——蓝灰色

提问:

观察这两组色彩,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发现:

第一组与第二组色彩色相相同。

提问:

你觉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学生猜想:

添加了一些灰色、黑色。

提问:

像这样的色彩变化,你能试着给它起个名字吗?

教师小结:

这种变化在美术中叫做大色彩的变化。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色彩的色相、明度一起,被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你身边还有哪些地方色彩的纯度运用的好?

组织学生小组试验,怎样改变色彩的纯度?

(三)、欣赏作品

(四)、体验表现创新

教师示范

创作实践:

用色彩纯度的变化画一幅画。

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交流

1、自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是怎样运用色彩的纯度的,有哪些发现和收获。

2、互评,说说水的作品色彩的纯度运用得好。

七、小结:

(一)、反思拓展再创新

欣赏名作中色彩纯度的变化。

 

课题四:

让色彩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三、教学难点:

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对比法、评价法

五、教学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等。

六、教学过程:

(一)、启发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设想咱们的生活如果没有了色彩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黑白两色、感到恐惧、可怕﹚

可见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因为有了色彩才变得如此美丽!

(二)、复习旧知识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色彩的对比,现在我们一起看色相环,哪个同学能说出几

组对比色呢?

﹙出示色相环﹚          

学生回答:

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在色相环中互为150°—180°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2﹑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的两幅作品,这两幅作品是同一幅内容,但色彩不同,

请同学们看后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出示两幅作品﹚ 

学生观察后回答:

﹙1﹚第一幅画颜色太单一,色彩对比弱,没有跳跃的感觉。

﹙2﹚第二幅画颜色很漂亮,画面效果非常动感,对比强烈。

教师: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并且还运用了咱们上节课的所学知识,那么你们想不想也画出这样一幅让画面产生动感效果的画呢?

﹙想﹚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让色彩动起来。

出示课题板书:

让色彩动起来

(三)、讲授新课

1、共同欣赏课件图片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斯大桥》

教师:

这幅画是法国著名画家安德烈·德兰的代表作《查灵克罗斯大桥》,表现的是城市清晨的风光。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地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产生动感,无论是树,还是路,更不用说街上的车和行人都和着一种旋律在动,表现了画家面对城市的清晨产生的激动心情。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来欣赏这幅作品﹙组织小组探究﹚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对比色?

给你什么感受?

小组反馈:

色彩对比:

红与蓝、蓝与橙、黄与紫等

        画面很强烈,有动感,活跃、醒目

板书:

 强烈

       动感

      活跃

       醒目

教师总结: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这幅作品运动了大量的对比色,表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环境的赞美。

2、现在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哪些画面的色彩富有动感,对比强烈?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画﹙课件出示图片﹚

边欣赏边感受丛中的美丽之处,图片中对比色的运用以及产生的效果。

(四)、学习创作

1、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是紧密联系的,画家通过不同的色彩来变现自己的思想。

同学们看到自己身边的卡纸了吧,今天我们就来利用这些卡纸做一幅有强烈色彩对比的作品。

那如何利用手中的卡纸进行创作呢?

老师带来了一幅自己做的作品《花卉》﹙教师展示作品﹚,这幅作品老师运用了大量的强烈对比色,使画面有一种活泼、跳跃、醒目的感觉。

﹙展示范画,激发学生动手兴趣﹚

2﹑布置作业

老师看同学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试一试了是吗?

下面的时间就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彩色卡纸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进行创作。

要求:

利用强烈的对比色

      画面要有动感

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钢琴曲音乐﹚。

(五)、作业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七、小结

同学们,你们这一张张美丽富有动感的作品让我们的教室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感受到色彩带给我们富有动感的美,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个同学都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来热爱生活吧!

 

课题五:

提袋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认识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并了解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

(二)、:

过程与方法:

认识提袋的结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发挥想像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和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

提袋的造型设计,启发学生在基本结构基础上对形状、提手处加以变化。

三、教学难点:

款式新颖有创意,提袋的结构,一般为四个面与袋底,梯形或其他形状需计算精确才能做出来。

四、教学方法:

探究法、合作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剪刀、双面胶、绘画常规用具、粗毛线(或绳子)

 (教师)教学课件、包装纸、旧挂历纸、剪刀、双面胶、范作(包括礼品、鞋服的拎袋)等

六、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整理用具、准备上课    集中注意力   

引入新课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

(出示提袋范例)

师:

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提袋?

师:

提袋有哪些种类?

       学生回答。

生:

购物、送礼、广告……

生:

布艺手提袋、塑料手提袋、纸类手提袋……

师总结:

提袋在生活中不但应用广泛,本身还是一件艺术品。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提袋的设计”

师:

请同学们看图片,猜猜这个提袋是装什么的?

为什么这样设计?

欣赏提袋的图片,了解提袋的外观设计。

师小结:

提袋的功能主要就是方便携带物品,要盛东西。

所以提袋要舒适方便,结实牢靠。

提袋外形、图案要与所盛放的物品吻合,也可以起到宣传、广告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2、拆一拆、说一说。

教师拆开一个提袋,让学生观察。

了解方形提袋的结构。

师:

拆开的纸袋是什么形状的?

分为几个部分?

哪两个部分一样大?

      

学生小组合作,拆开带来的提袋,平面展开研究一下,观察后回答问题。

        3、折一折,粘一粘。

师:

看谁能快速、准确地把纸折出5个部分。

教师演示折叠的方法

先做袋身,再做袋底,袋身要预留粘贴部分。

       学生动手折纸袋。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4、欣赏提袋的作品,感受提袋的形状。

师:

纸提袋的还有很多不同的形状,我们再来看看。

(出示课件)

教师演示梯形提袋的制作步骤。

       学生观看课件。

观看示范了解异形提袋的结构。

       引导学生发现提袋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

拓宽思维

       5、欣赏不同样式的提袋。

        提手的设计有刻挖、粘贴、绳等。

       6、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欣赏课件展示,简单分析提袋结构及装饰的方法。

       通过学生作品的欣赏,拉进学生与设计的距离、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创作埋下伏笔。

设计制作       用挂历纸、包装纸、彩绳设计制作一个新颖、时尚的手提袋。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明确作业要求,小组规划分工。

自由选择各种材料和方法(剪、贴、折、画等)来创新设计制作,大胆进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

展评作业       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从设计制作、方法材料、色彩搭配、创新点、遇到的问题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评选出:

创新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造型、装饰、色彩美观、制作精美)       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创作的自信心与评议能力。

七、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