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23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docx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2019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

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

(地壳)、(地幔)、(地核)。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5、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

7、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8、地幔主要是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9、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

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10、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12、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13、(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4、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

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15、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16、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是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17、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19、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20、(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21、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2、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2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

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4、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

25、(耳)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26、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

27、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2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

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

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

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0、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全天

共分为(88个)星座.

31、(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是W形),

好像一个美丽的往后坐在宝座上。

32、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

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33、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七千)年前。

34、所有的导线都用金属制成,这是因为金属易(导电)。

35、对材料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再按材料的(不同)给材料分类。

3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

37、(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

(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38、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39、在高压线杆上用到陶瓷,是因为陶瓷有(不导电)的特点,应用于航天飞机上是因为陶

瓷有(耐高温)的特点,应用于地下管道是因为陶瓷有(耐腐蚀、不怕水)的特点。

40、把金属勺放入热水中,金属勺很快就会变热,这说明金属易(导热),用铁锤砸钉子,

钉子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折断,说明金属有(延展性)。

42、我们用玻璃器皿盛酸、碱溶液,是因为玻璃有(耐腐蚀)的特点。

43、金属中的(钢铁)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被称为有色金属。

44、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45、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上会感到很冷,因为(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46、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

气泡迅速膨大,

上升到液面后放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

47、水加热到100℃时,会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的明显特点是:

水迅速变成(水蒸

气),并不停地(翻腾)。

48、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上升)。

49、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

50、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点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51、医药上可以利用水和水蒸气之间的互相变化制取(蒸馏水)。

52、在装有热水的两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在(冷)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

53、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

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54、冬季,有时候在草木、砖瓦、地面上会看到一些冰晶,这些冰晶叫(霜)。

55、学来自云中的(小冻晶)。

56、从材料是否可提供(能量)看,材料可以分为能源材料和非能源材料两类。

57、把干燥的木材放入水中,它体积会(膨胀),重量增加。

这说明它具有(吸水性)。

5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赫兹

的是(超声波),人们一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59、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60、水分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风速)有关,加快蒸发的办法是:

(加热)

(增大蒸发面积)、(通风)。

二:

判断

1、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对)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对)

3、火山爆发和地震一样只能造成破坏。

(错)

4、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对)

5、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对)

6、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错)

7、风化现象是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的变化。

(对)

8、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料都来自于铁矿石(对)

9、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对)

10、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

(对)

11、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和外耳在头的内部。

(对)

12、耳郭可以放大声音。

(对)

13、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对)

14、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错)

1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对)

16、我们能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对)

17、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对)

18、次声波不依靠其他辅助设备,能在地球上传播很远的地方。

(对)

19、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医院用B超探测病灶,潜水艇利用声纳导航。

(对)

20、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对)

21、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

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对)

22、卵石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是:

高山上的卵石风化、崩塌;第二是:

在河水的

搬运过程中磨圆。

(对)

23、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对)

24、观察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对)

25、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做书写材料。

(对)

26、陶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有很高的鉴赏和艺术价值。

(对)

27、纸使用后还可以收回加工变成新的纸张,这说明纸是可再生材料。

(对)

28、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星就是天狼星。

(对)

29、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一种物品也可以由不同种类的材料制成。

(对)

30、对铝盒进行回收利用,需要多道工序,所以不比采铝土矿节省资源和能源。

(错)

31、木头、金属盒塑料三种材料,木头的吸水性最强。

(对)

32、可燃、绝缘、吸水都是木材的特点。

(对)

33、各种各样的金属矿石都是天然材料。

(对)

34、用湿布擦黑板时会在黑板上留下一片水迹,但一会儿水就干了,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蒸发。

(对)

35、水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的速度就越快。

(错)

36、即使没有水的循环,陆地上的水也足够使人类生存。

(错)

37、水加热沸腾后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错)

38、湿衣服晒在太阳下比晒在阴凉处干的快,(对)

39、抬头仰望北天星空,左边是西,右边是东,上面是南,下面是北。

(对)

40、石油、天然、沙子都是天然材料;砖、水泥、胶水都是人工材料。

(对)

41、以是否是木材为标准,可以把我们所知道的材料分为木材和非木材两类。

(对)

4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对)

43、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错)

44、股模式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

(对)

45、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德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

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对)

46、陶瓷从发明到现在,已由生活用材料发展成为多种用途的材料,其中有建筑陶瓷(瓷砖

磁瓦等)、耐酸陶瓷、电陶瓷、高温工程陶瓷等。

(对)

47、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

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

(对)

三:

选择

1、地震发生时应立即(ABC)

A:

切断电源B:

关闭可燃气源C:

打开逃生出口

2、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有(CDE)

A:

开凿大运河B:

修建三峡水电站C:

停止毁林开荒

D、不过量抽取地下水E、恢复天然草场

3、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D)

A:

内核、外核、地幔B:

地核、地壳、地幔

C:

地核、地幔、地壳D:

地壳、地幔、地核

4、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D)

A:

拦河筑坝B:

围海造田C:

开采矿石D:

种植庄稼

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

A:

地壳的运动B:

地下的温度太高C:

人类的活动

6、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C)

A:

基本上都在海中B:

沙漠或荒野中C:

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7、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仪器是(A)

A:

地动仪B:

地震仪C:

指南针

8、凡是卵石,都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B)

A:

青灰色,没有纹理B:

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

9、地壳的厚薄不一样,高山处地壳较(A),海洋下面地壳较(B)

A:

厚B:

10、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B)

A:

没有变化B:

产生波纹C:

迅速上升

11、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C)

A:

眼B:

鼻C:

耳D:

12、:

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B)

A:

可以大声讲话B:

控制自己讲话声音C:

无所谓

13、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C)

A:

耳道—听小骨—耳蜗—大脑B:

耳道—鼓膜—听小骨—大脑

C:

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

14、植树造林是一种(A)的方法。

A:

降低噪音B:

消除噪音

15、下列属于噪音的是:

(A)

A:

电锯锯木头的声音B:

演奏钢琴的声音C:

树林中的鸟鸣声

16:

做音叉发声实验时,用手按住音叉,使它停止振动,这时音叉(B)

A:

继续不停的发声B:

马上停止发声C:

可能继续发声,也可能停止发声17:

、我们所见到的有线电话,都是用金属线传递声音的,这说明在固体的物质中(C)A:

只有金属才能传播声音B:

金属是最好的声音传播的固体物质

C:

金属是一定条件下最适宜的传播声音的物质

18:

、科学探究表明,声音在真空(B)

A:

能够传播B:

不能传播

19:

、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在(C)

A:

20赫兹以下B:

20000赫兹以上C:

20—20000赫兹之间

20、保护听力要注意:

(ABCDE)

A:

避开噪音B:

不能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C:

及时治疗咽炎

D:

听到巨大声音要张口E:

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21、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有(DE)

A:

开凿大运河B:

修建三峡水电站C:

停止毁林开荒

D:

不过量抽取地下水E:

恢复天然草场

22、(C)属于能源矿产,(B)属于金属矿产,(A)属于非金属矿产。

A:

石英、石膏B:

铁、铜C:

煤、石油

23:

、下面(ABC)应用了超声波,(D)应用了次声波。

A:

雷达探测障碍物B:

潜水艇声纳导航C:

B超探测病灶D:

预报自然灾害

24、向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声音,这声音主要是(A)振动产生

A:

空气B:

瓶子C:

声带

25、天狼星是(D)星座

A:

大熊B:

仙后C:

猎户D:

大犬

26、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B)

A:

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

B:

竹子木材石油棉花美

2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

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B: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8、应用于航天飞机的隔热陶瓷是(B)

A:

陶土制作的一般陶瓷B:

具有高度耐热性能的合金陶瓷

29、下列可作电的绝缘体的材料是:

(B)

A:

铁丝钢丝铝丝B:

瓷瓶木材瓷砖石纸

30、使用一次性木筷(B)

A:

有利于环境保护B:

不利于环境保护

31、造纸术是(B)

A:

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B:

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发明的

32、陶瓷是电的(B)

A:

良导体B:

绝缘体

33、下列材料中,具有明显光泽的是(C)

A:

木材B:

牛皮纸C:

金属

34、人类生产的第一张纸是用(B)制造的?

A:

再生材料B:

天然材料

35、夏天,当你刚从游泳池的水里上岸,身上感到很凉快,这是因为(C)A:

岸上有风B:

空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C:

身上的水珠蒸发时需要吸收皮肤表面的热量

36、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这种现象叫做(B)

A:

蒸发B:

凝结C:

升华D:

凝华

37、晾晒衣服时,有风和无风时比(A)

A:

有风时干得快B:

无风时干的快C:

没有区别

38、农民伯伯在晒粮食时,总是把粮食摊得凹凸不平,这是因为(B)

A:

利用空气流动晒的快B:

增加蒸发面积晒的快C:

没时间摊均匀

39、人工降雨是在(A)条件下进行的。

A:

运量比较大B:

晴空无云

40、夏天,再教室里洒一些水后,会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B)

A:

水石凉的B:

水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4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水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水面B:

水蒸发现象发生在水面和水体内

4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

液体的沸点都是相同的B: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4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凡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现象都叫凝结

B:

只有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现象才叫凝结

44、雨和雪状态不同是由于(A)造成的

A:

气温不同B:

季节不同C:

地域不同

45、北极星是(B)中的一颗星

A:

大熊星B:

小熊星

46、在汉朝以前,人们的主要书:

写材料是(C、D)

A:

纸B:

帛C:

竹木简D:

龟甲兽骨

47、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D)

A:

拦河筑坝B:

围海造田C:

开采矿石D:

种植庄稼

48、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A)A:

地动仪B:

地震仪C:

指南针

49、科学探究表明,声音在真空(B)

A:

能够传播B:

不能传播

50、冬季星空,我们看到了一些在秋季星空未看到的星座,这是(B)

A:

地球自转的结果B:

地球公转的结果C:

星座运动的结果

5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用陶瓷器肌盛装盐碱等调料,这是因为陶瓷能(C)A:

防潮B:

防渗漏C:

防腐剂

52、水德冰点是(B)℃

A:

4B:

0

四:

简答题(60分)

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

答:

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答:

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声时间、地点,可以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

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弱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大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

卵石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是高山上的卵石风化、崩塌;2.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

5、什么叫风化?

答:

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6、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

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7、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答:

1.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如:

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

2.破坏地表形态。

例如:

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8、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

答:

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地、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9、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你从固体、液体、气体三个方面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答:

声音是因为振动产生的。

(各举一例)

10、生活中人们为控制声音的大小采用了哪些方法?

答:

1.增大振动或利用扩音器增大声音;2.采用减少或停止物体的振动来减少声音

11、在学校里,要减少噪音,你是怎样从我做起的?

答:

1.轻声关门;2.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3.楼道里放轻脚步等

13、噪音有哪些危害?

答:

1.影响听力;2.影响工作、学习;3.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

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14、耳朵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5、怎样保护听力?

答:

1..尽量避开噪音。

2.避免乱挖耳朵。

3.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

4.是鼻、咽部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

5.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16、如何消除噪音污染?

答:

1.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消除噪音源。

2.将噪音源与生活区分开。

3.采用吸音与隔音系统来降低噪音。

4.植树造林

17、噪音的来源有哪些?

答:

1.交通运输2.工业生产3.建筑施工4.社会生活

18、人类对矿产的开采方法有哪些?

答:

1.露天开采;2.地下开采;3.钻井开采

19、煤可以提炼制造什么?

答:

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煤

20、铁矿石可以提炼制造什么?

答:

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

21、金属的特征有哪些?

答:

1.有金属光泽2.有延展性3.易传热4.易导电

22、纸的特征有哪些?

答:

纤维柔韧、吸墨较强等特点

23、木头的特征有哪些?

答:

1.在水中能沉浮;2.有年轮有花纹;3.能燃烧;4.有硬有软;5.干木头不导电

24、我们周围有哪些材料?

答:

木头、金属、矿物质等

25、哪些地方用到金属?

答:

锅、窗、手机、钥匙、音响等

26、你是怎样对待用过的各种纸的?

答:

放一个循环箱,专门收集两面都用过的白纸,可以卖给废纸市场;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把用过的纸进行在改造,重新利用,做成新的物品。

27、玻璃和塑料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答:

1.玻璃的透明度高,塑料的透明度低;2.玻璃易碎,塑料不易碎;

3.玻璃较硬,塑料较软;4.玻璃柔韧性低,塑料柔韧性较高。

28、什么事天然材料?

举出五种。

答:

木材、石头、矿物质、植物、动物等

29、用棉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

答:

温度计的温度下降。

这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30、对着镜子哈气会有什么现象?

这是什么原因?

答:

镜子表面会模糊不清。

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31、冬天,结了冰的湿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哪些状态的变化?

答:

衣服里的水经历了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变化。

32、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1.有利方面:

净化空气、浇灌农作物、提供淡水。

2.不利方面:

造成水灾、干旱、冻坏动植物。

33、简述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答:

地表的水一部分流到海洋,一部分蒸发到空中。

海洋里的水不停地蒸发到空中,空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云,云层加厚,又变成雨、雪等降落到地表。

水就是这样在地表、海洋、空中循环运动,永不停止。

34、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答:

尽管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但淡水资源却极为贫乏,所以必须节约用水。

35、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答:

1.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滴下形成雨。

2.云层中德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聚集落下形成雪。

36、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

说说你的方法?

答:

1.提高水的温度;2.增大蒸发面积;3.加快空气流通

37、水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1.有利方面:

晒粮食,晒湿衣服;2.不利方面:

造成干旱

38、为什么说秸秆一次性餐具是绿色、环保餐具?

答:

因为这种餐具使用后,入土是肥料,入土为鱼饲料,弃之路旁就化为乌有。

39、目前地球气温逐渐升高,使南北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下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答:

引发洪水,陆地毁灭。

40、金属从哪里来?

答:

1.来自金属矿,经开采、冶炼获得

2.来自回收站,将废旧金属冶炼,加工获得。

41、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答:

1.有利方面:

带来好处和方便

2.负面影响:

造成环境污染,使资源贫乏

42、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人为什么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