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729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关键环节.doc

创新工作思路 抓好关键环节

在服务经济发展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中共新安县委组织部部长于晓惠

近年来新安县结合新时期、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特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福民强县大业为平台,切实找准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结合点、着力点和切入点,积极探索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以服务发展为中心,选准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结合点。

在人才工作中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方向,以区域支柱产业和人才重点项目为载体,着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一是围绕经济发展确定人才工作思路。

在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确定人才工作思路,找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点,把握做深做实人才工作的着力点,研究创新人才工作的生长点。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增加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和高层次人才支撑工程两项人才工作重点工程。

在人才队伍培建设过程中,结合工业强县,新农村建设目标,先后在无锡、杭州,河南大学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分批开展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在县内多渠道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每年安排4-5期主题班次,累计培训科级干部1800余人次。

组织开展“天下讲堂新安行”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知名专家27人授课30余场,培训近万人次。

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0期,年培训农民实用人才2万人次。

连续选拔县管拔尖人才九批,累计200余人。

以抓人才工作项目为载体,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努力建设了一支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是立足为经济建设服务选准人才工作重点项目。

抓经济建设关键在于抓项目,抓人才工作也离不开重点项目的拉动。

为此,我县在实施人才项目时努力找准经济发展的需求热点,着力为重大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突破、民营经济壮大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服务。

近三年来,新安县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以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多次在全县公开选拔专职招商人员,并使其在实际工作中磨练成长,培养了一大批善于在市场经济中搏击的人才。

在民营经济方面,通实施全民创业活动,为一批民营企业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如自主创业的中超非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裴广斌,在企业发展的趋势一直向好的情况下,果断转型了,把原来普通工业用的氢氧化铝转型为超细超白生活用的氢氧化铝,使企业发展前途更加光明。

闻洲瓷业有限公司靠积极吸引人才,促使企业转型搞多晶硅,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和去年的待大洪水的冲击,目前已达到年产500万吨的规模。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新安先后选派两批8名科技副乡(镇)长到乡(镇)挂职工作。

通过科技副职为新安县引介各类专家20余人,引进科技成果14项,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个。

从而在推进人才项目中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人才工作与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的齿合联动,一体化发展。

三是结合工业项目建设开发人才资源。

根据支柱产业和人才重点项目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等方面在人才和技术上的需求,采取调动、借用、聘用、兼职、短期服务等灵活的方式,为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引进优秀人才。

通过技术合作、聘请技术顾问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20余人,各领域人才完成重大科研技术开发、改造等260多项,其中获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0多项,规模以上企业依靠人才完成新产品研制开发200余种。

例如新安万基铝业有限公司“以开发人力资源为手段,以员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人本管理理念和模式,为人才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创造了条件,全面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

公司与贵阳铝镁院、武汉科技大学经过3年合作研发,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化阴极技术,并率先在国内采用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和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建成了年产19万吨的电解铝生产线,交流电耗、直流电耗、电流效率、单槽出铝四项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注重引导各企业建立企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对外与国内高校建立常年联系,加强互动,使院校能够根据企业需要,提供订单式培训和各类咨询服务。

对内开办职工培训中心,通过外出进修、岗位培训、适应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才和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作业能力。

二、强化党管人才功能,找准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着力点。

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首先从党管人才的要求入手。

近年来,新安县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管宏观、管协调、管服务、管政策”的要义,着力构建有利于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和领导体制,使人才工作服务经济建设需要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是在服务上加力度。

为促进人才资源向经济建设第一线流动,为经济发展服务,县里坚持完善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变“管人”为服务.近年来新安县先后成立专家人才医疗保健中心,为全县2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办理医疗保健证,为市管专家和县管拔尖人才办理了景区免费游览证,坚持每年组织一次专家人才外出考察活动,并将县管拔尖人才年度津贴从300元提高到1000元。

坚持每年开展一项人才工作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创办《新安人才工作》简报,在县电视台播发人才强县专题节目、开办《专家人才风采录》电视专栏、举办专家人才科技成果图片展、编印《新安英才录》、在《洛阳日报》、《河南日报》刊登文章宣传人才事迹等活动,充分展示优秀人才风采,在全县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是在落实责任上做文章。

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检查督导职能作用,通过实施人才重点项目增强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解决人才工作相关部门职责不清、任务不实的问题。

树立抓好人才工作就是抓好经济工作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摆上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

对县管拔尖人才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各单位人才工作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制度。

要求各部门做到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与制定人才工作规划同步、谋划产业发展项目与谋划人才项目同步、研究部署经济工作任务与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同步,确保人才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在强化管理上求实效。

在人才重点项目建设上,强化对人才项目的科学管理和责任落实。

从人才重点项目的科学规划、审验立项、任务分解、跟踪服务、督导检查、考核验收以及总结评比上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人才重点项目经营质量。

立足于掌握详情,完善人才信息化管理和责任考核机制,建立了民营企业人才档案和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坚持每年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要求各类人才结合自身专长和新安实际定目标、定项目,发挥自身能量,届满后由县人才办进行综合考核,表先促后,激励其干事创业。

三、建立保障机制,选准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

用活人才,提高人才工作为经济工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从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入手,切实为人才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

按照这一思路,新安县重点落实四个保障。

一是落实组织保障。

为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在人才工作上的责任,抓好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的落实,新安县先后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办公室,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人才引进、流动、创业中的人为阻力。

通过制定完善领导与拔尖人才联系制度,确定结对名单,经常联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目标考核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有效提高了人才工作管理水平。

二是落实政策机制保障。

县委、县政府结合新安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引进人才加快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拔尖人才管理细则》、《科技副乡镇长管理办法》、《中共新安县委、新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引进安排和管理使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为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新安创业,2009年,县委制定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为人才引进工作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给予外来人才异地安家补助费、工作经费资助和贡献奖励。

用人单位按月为引进人才发放不低于1500元的生活补助。

此外,在职务安排、养老保险缴费和家属子女安置等方面也明确了优惠政策。

三是落实载体平台保障。

为解决好人才载体建设的瓶颈问题,新安县重点围绕本地的支柱产业和人才重点项目积极寻找载体、搭建平台,促进人才工作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服务。

一方面加快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以园区为依托集聚人才,以项目为纽带吸引人才,推动人才工作上质量上水平。

另一方,在全县常年开展“百名专家服务三农”活动,“科技人才三下乡”活动,建立了专家人才与农村之间的长效服务机制。

同时,从2007年开始,在县管拔尖人才中开展“3+1内帮外联”活动,即:

每名县管拔尖人才对内服务一个基层单位,帮带培养一名年轻科技工作者,开展一个科研项目,县外联系一名优秀专家。

三年来县管拔尖人才通过内帮外联与中青年科技新秀“结对”,加速了中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县管拔尖人才与76名省市和国家级专家保持常年联系,引进了一大批新技术,有效提高了本县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技术水平。

拔尖人才先后完成科研、技术开发、改造等项目4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四是落实资金投入保障。

资金保障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和后盾。

新安每年由县财政拿出300万元重奖经济建设功臣及科技人才,选出优秀科技人才200名奖励每人2000元。

每年投入阳光培训资金200万元,投入党政人才培训经费200万元,充分发挥了政府在人才投入上的导向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强化企业在人才投入上的主体作用,保证了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

事业造就人才,人才推动事业。

近年来,通过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安各项事业保持了健康较快的发展势头。

教育上实现了在全市各县(区)高考成绩六连冠;文化上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荣誉称号,呈现出文艺人才涌现、艺术创作繁荣的良好局面;工业上形成了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和机械制造业五大产业体系;旅游上成功打造出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品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农业上形成了“南椒、北药、川区菜、东区樱桃、丘陵烤烟”五大产业基地。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258.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亿元,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5年末的218.8%、241.2%,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大县和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县市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