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730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docx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

公务员考试计算题常用基本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注:

韦达定理

判别式b2-4a=0 注:

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

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注:

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

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

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

(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

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π(R+r)l球的表面积S=4π*r2 

圆柱侧面积S=c*h=2π*h圆锥侧面积S=1/2*c*l=π*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π*r2h 

斜棱柱体积V=S'L注:

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π*r2h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完美复习计划】

申论主要以考生是否具备作为一名政府公务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为考察标准,这方面写作有进步对以后的工作都大有裨益。

申论考试其实是模拟了公务员的日常工作,这就要求应试者在考试时首先应该具有鲜明的角色认定,也就是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始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名公务员。

今年,恰逢建国六十周年,而去年年底又恰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因此申论考试的考察目标涵盖范围也将较为广阔,考试内容和资料素材将大都取自关系国计民生、经济政治的重要事件和政策,一般最终会聚焦在社会热点问题上。

什么是社会热点?

有人说社会热点何止千万,难道都得一一了解吗?

其实不见得。

其实申论热点不完全是社会热点,更多的体现在时政热点上。

就是时政方针所关注的社会热点。

比如,黄金周休假问题是社会热点,但不是申论热点;炒股现象是社会热点,但不是申论热点。

所以复习一定要紧紧抓住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逐一了解,做到胸有成竹。

看了哪些不是申论热点,那真正的申论热点是哪些?

今年的申论热点应该包括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这三个方面。

社会问题诸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经济问题主要在于自主创新、经济转型、产品质量,文化问题主要在于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等。

这些都是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反复报道的时政热点,当一名公务员不了解时政不行,选拔公务员考的就是这个。

讲完了总体的,下面详细讲讲复习的过程。

复习过程一定要讲究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要过于悲观而放弃,申论提高的速度是很快的,并且明显大于行侧。

总体来说,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对时政要有充分的了解。

这一点最不费力,但却要用心和坚持。

时政分为时政新闻和时政评论,时政新闻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这方面推荐大家每天看看【时事一点通】网站总结的时事日志,在考试前下载网站的试题测测,基本上对天下时政也就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而时政评论则是高水平的申论,它会启发大家的写作思路和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这方面大家可以定期阅读《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等主流杂志的专题分析、热点观察等栏目,以此提高申论写作的高度和深度。

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考生反映过于枯燥,而且整天面对一些政策性的文字,遇到重要的语句还要做下笔记,因此产生出懒惰的情绪。

这种情绪可以说很正常,一些抽象的概念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这就要求做到耐心,并且适当背诵一些重要文献,如《十七大报告》中的社会建设部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民生片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

其次,应该有消化能力,能够把文章的对策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要明白申论写作中对策论的一些套路,比如“加大投入”完了就要“完善政策”,接着“健全法制”,最后“加大宣传”等等。

其实申论试卷里考到的热点问题在答题模式上都是类似的,熟练掌握了其中一个,其他的就很轻易拿下了。

所以不必担心资料不足,只要深入地领悟了申论热点资料的内涵,就可以下笔有神了。

最后,得多练多写,把消化的内容用文字写下来。

一些东西消化后只是口语,写成书面文字就大不一样了。

申论不是挂在口头上的,它需要考生朋友们动笔多加练习,以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申论写作水平。

高质量的申论文章不是一日之功,但只要有付出,就必定有收获,而且让你将来受益无穷。

查看全文:

本人近两年考了两次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两次都在82分左右,虽然与最高分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也算中上水平,并终于在第二次考试中改进了申论的写法,获得录取。

所以斗胆在这里讲讲心得:

  1、小学学数学时打好基础

  实践证明,公务员考试中的考生最怕,浪费时间最长的,就是数字推理和计算题。

而这些题,基本上都是小学生至初一学生都能解决数学题,有些人书越读越糊涂,所以很怕这些小学题。

如果当年学好一点小学数学就好了。

本人曾是某市重点小学的科代表,所以数学题能在考卷建议时间内完成,且基本保持百分百的得分率(有时会出现有一条数字推理题不会的情况,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去想,随便选个便是,一般来讲,选C的机会大一点),所以考公务员者,真的不行的话,适当复习一下小学至初一时代的数学课本与习题,可能有帮助。

  2、初中语文打好基础

  从公务员考试的语文部分,相当一部分是考语文语法语病和歧义等知识,这些知识,在小学和初中语文书的最后部分有语法、语病、歧义的详细讲解,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由于本人不幸曾被指定为某市重点中学语文科代表,当年被迫学好语文知识,连附在课本后的东西也看了,故此,语病题有无歧义题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且准确率为百分百。

  小结:

以上两种心得,均是许多考生头痛之处,失分失时之处,根源来于小时读书根基太差。

一部分考生以为用题海战术就能熟悉提高成绩,这只是治标之法,效果不大。

治本之法,当是重捧书本,从理论上重新学习,对以上两种考题能起到奇效。

  3、掌握时间心得

  近两年的行政能力测试是90分钟做100题,也就是说,平均一题用时小于一分钟,所以考生在做时,要带上一个带秒时间功能的表,心中有数,尽量按试卷上印的参考时间做,一条题用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或定下目标,一组10条题目用的时间绝不能超过10分钟,一旦发现差不多超过时,加快速度,以牺牲少少准确率为代价,完成该组题目,然后进入下一组题目。

我今年28岁了,老了,本来不够年轻人竞争了,但凭着这条,两次都能在最后一分钟前完成所有题目,原因就在于强制控制好时间。

  4、阅读文章理解题心得

  公务员的阅读理解题有个特点,就是文章又长又臭,如果真的读完,你的时间将被大大浪费掉,其实有时读一篇文章要几分钟,而题目才只有5条,即5分,看到题目再找文章内容,又要几分钟,一篇文章就有可能浪费你十分钟,实在太不经济。

所以,除非你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童,否则的话,建议先看了阅读理解的题目与答案,然后根据问题的关键字到文章中找答案,找到后快速选个跟文中差不多的便是,这种阅读理解很少要通过上下文来理解“阴人”,这样节约了全文阅读的几分钟时间,准确率一般在80%左右(即5题错一题,别担心,这种阅读题最多不超过10题)

  5、逻辑题、图形推理题心得

  这种题纯粹从西方的IQ测试移植过来,逻辑能力题*你平时对生活的积累。

而图形推理题则是考IQ的本质,全凭父母所赐,这是没有决窍的,唯一的补救方法也很老土,多做模拟题。

因为很搞笑,中国在图形推理方面的题库极少,你模拟题做得越多,发觉公务员考试中考试的题目将与你所做的模拟题一模一样,哈哈,我在两次公务员考试中,均碰到两题是我以前不会,但模拟题上有,我记住了答案的一模一样的题目,真是赚番了!

可见,对图形推理模拟题的题海战术确实对天资较笨的人有奇效。

关键是做模拟题时,做完后,一定要对答案,并理解答案,才能深刻记下来。

  6、图表资料分析题

  通常做到这部分是,已经是考试的最后阶段,这种图表分析题比起实际工作中的资产负债表、各种统计报表、资料等,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我一般都能在参考时间内提前5分钟完成(因为我比较笨,前面的题目我一般要用多5分钟)。

这部分题目,*题海战术不行,因为你再怎么做也是这水平。

“功夫在诗外”,平常多接触一下复杂的图表,资料,在网上看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有关国民经济的数据表,分地区公布的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关的分析报告等等什么的,难的都能看熟了,考试的就变容易与快速了

查看全文:

 

1.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重庆列为中国排名第四的最具___________潜力、____________潜力和_______________的城市。

参考答案:

投资,发展,竞争力

2.重庆简称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

参考答案:

3.重庆雨季集中在_______________,也有“雾都”之称。

参考答案:

夏秋

4.重庆市常年雨量充沛,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降水量集中在_____月至____月。

参考答案:

分配不均,4,9

5.古代重庆名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宋朝时,重庆的名称由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渝州,恭州

7.重庆市树为_______________,市花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黄葛树,川茶花

8.重庆共______个区县(自治县、市)。

参考答案:

40

9.重庆既以山城著称,又以_______________扬名。

参考答案:

江城

10.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首先要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11.把重庆建设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志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资源配置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市政建设现代化,城市管理规范化

12.________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中央直辖市。

参考答案:

1949

13._________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参考答案:

1997

14.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参考答案:

1949,12,11

15.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城市。

参考答案:

内陆城市,经济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重庆新世纪前20年的战略目标。

考答案:

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17.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貌组合差异大,在地貌构成上,最典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山多河多

18.重庆在民族结构上,全市有________个少数民族。

参考答案:

51

19.重庆境内江河纵横,除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主要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外,还有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____条,流域面积在30到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36条。

参考答案:

长江,嘉陵江,乌江,10

20.重庆季节变化的特点是:

一是冬____,二是春_______,三是夏______,四是秋_____。

参考答案:

暖,早,热,迟

21.重庆位于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陆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

参考答案:

副热带,中亚热带湿润季风

22.重庆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参考答案:

猪肉

23.重庆主城区是重庆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建筑集中,消耗能源多,人均绿地少,形成了城市的特殊气候: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雾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年均50天左右),但其化学成分复杂,污染物质增多,对人的危害增大,其水平能见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参考答案:

城市热岛,城市干岛,城市气候中的降雨

24.重庆全市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____个区、____个县级市、18个县、____个民族自治县,共40个区县(自治县、市)。

参考答案:

14,4,4

25.________年3月14日,决定设立重庆为直辖市。

参考答案:

1997

26.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是在________年____月。

参考答案:

1997,6

27.建设“枢纽重庆”,近五年要完成的目标任务之一是:

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达工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畅通工程,奠定沟通东西、联接南北的西部交通枢纽地位。

参考答案:

8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

28.重庆是我国西部最大的_____________重镇。

参考答案:

工商业

29.重庆简称渝,是源于______朝。

参考答案:

30.重庆土地类型呈现_______________特点。

参考答案:

多样化

第2题、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庆的历史变迁,说法正确的有()。

A.古代重庆名为“巴国”

B.战国时期,吴委张仪在巴国筑江州城(今重庆),以统治巴国,距今2200多年

C.隋统一中国后,实行州、县二级制。

开皇三年,改江州为渝州

D.明朝,在全国实行省、府、州、县四级行政建置,重庆府为四川省所辖13府之一,含3州、17县。

其中,重庆府直辖11县参考答案:

CD

2.下列关于重庆的历史变迁,说法不正确的有()。

A.古代重庆名为“巴国”

B.战国时期,吴委张仪在巴国筑江州城(今重庆),以统治巴国,距今2200多年

C.隋统一中国后,实行州、县二级制。

开皇三年,改江州为渝州

D.明朝,在全国实行省、府、州、县四级行政建置,重庆府为四川省所辖13府之一,含3州、17县。

其中,重庆府直辖11县参考答案:

AB

3.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要求之一为功能定位要求,包括()。

A.支撑功能

B.分散功能

C.强化生产功能

D.服务功能参考答案:

ACD

4.新世纪,重庆被赋予进一步发挥(),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

A.区位优势

B.窗口作用

C.强化生产作用

D.辐射作用参考答案:

ABD

5.关于重庆人口的年龄构成的突出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年龄构成为老年型,并继续向老年型方向发展

B.目前重庆市人口的生育高峰期尚未结束

C.劳动适龄人口缓慢增长

D.育龄妇女人口比重有所上升参考答案:

ACD

6.以下哪些属于重庆的特色旅游区,()。

A.大足石刻艺术旅游区

B.芙蓉洞猎奇旅游区

C.万县科考旅游区

D.近郊温泉湖泊度假旅游区参考答案:

ABCD

7.以下哪些属于重庆的主要旅游景点?

()。

A.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B.红岩革命纪念馆

C.歌乐山烈士陵园

D.朝天门广场

参考答案:

ABCD

8.关于重庆信息产业“21129”工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2”是指一个通信网、一个信息网

B.“1”是指1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C.“12”是指12个方面的应用系统

D.“9”是指9个信息资源库参考答案:

BCD

9.下列关于重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

B.重庆的地貌以丘陵、高山为主,坡地面积大,层次性明显

C.重庆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

D.重庆既以山城著称,又以江城扬名参考答案:

AD

10.下列关于重庆的矿产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是我国城市中矿藏资源最丰富地区

B.重庆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

C.重庆的天然气资源在全国城市资源排名中具有突出地位

D.重庆的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在全国名列前茅参考答案:

BC

第1题、填空

1.重庆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

参考答案:

七个一批

2.重庆是依托_______________逐渐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__港口城市,本身具有较强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长江水运,商业性,开放性

3.直辖六年,重庆_____________主体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不断优化。

参考答案:

外贸经营,出口商品

4.直辖以来,重庆市把________________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使全该产业呈现出“快速扩张,持续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参考答案:

旅游业

5.重庆的经济发展呈现很强的_________________特点,即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板块,各板块发展差异较大。

参考答案:

地域分布,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6.________________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峡工程涉及的最大的社会重组与经济重建工程。

参考答案:

百万移民

7.1994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工程正式动工。

三峡工程坝址在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湖北宜昌

8.三峡水库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水库,水库面积___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平均水面宽度约1.1千米,水库蓄水175米时,回水末端在重庆________________。

据1991年9月至1992年5月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按175米正常蓄水位方案,三峡工程淹没涉及现重庆市_______个区、县(自治县、市)。

参考答案:

峡谷型,1084,江津市,16

9.今后15年,新重庆肩负着四大任务:

________________、消除贫困、发展经济、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百万移民,保护环境

10.重庆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位是:

保护________________、保护资源的持久利用、保护生态平衡,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意识和行动指南,经过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努力,到205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示范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国土环境,现代大都市

11.重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职权;依法行政,严格执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障改革;政协职能,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揽全局。

参考答案:

权力机关,公正司法,基层民主,党委领导

12.重庆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