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推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397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推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数字推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推理.docx

《数字推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推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字推理.docx

数字推理

 

做题原则:

第一凭感觉(明显是废话,但想真做到一定要下功夫),

第二秒特殊数列(现在几乎不存在了),

第三才是考虑做差(一次不行多做几次),

第四考虑分组(长数列),

第五看趋势,最后才是不得已的蒙。

 

纯递进数列且幅度不大,考虑做差或三项推理。

大到小再到大,且有31,18,8等敏感数字出现(尤其是31)考虑可能是幂次修正。

 66,24这些都是典型的幂次敏感数字

 

平方数列与连续数列的乘积

质数列变式

做差后出现和数列2134711

幂次数列修正型:

检查数列中数字的周围所包含的完全平方数

幂次数列敏感数字:

31,18

2的5次-1=31

2的4次+2=18

2的3次-3=5

2的2次+4=8

2的1次-5=-3

66,24这些都是典型的幂次敏感数字,

8的2次+2

6的2次+4

4的2次+8

2的2次+16

0的2次+32=32

9和35是突破口,

1的3次方+2的3次方=9

2的3次方+3的3次方=35

3的3次方+4的3次方=91

4的3次方+5的3次方=189

所以5的3次方+6的3次方=341,选C。

-1的3次方+6=5

0的3次方+6=6

1的3次方+6=7

2的3次方+6=14

3的3次方+6=33

所以4的3次方+6=70

0=2^0-1

0=2^1-2

1=2^2-3

4=2^3-4

()=2^4-5=11

注:

2^n为2的n次方。

三项推理常见组合:

检查各项之间有无倍数关系

(A-B)/2=C

(A-X)(B-X)=C

(A+B)*2=C 

3(A+B)+2=C

A的平方-B=C 

A=B+C-N

3B-A=C

A/2+B=C

A+B-C=D

A*B/X=C

A+2B=C 

2A+3B=C 

2A+B=C 

0,0,1,5,23,各项乘以项数加上一个自然数等于后项

 

题型

1.普通等差数列:

递进型又一眼看不出规律的,请做差。

 

2.多级等差变式(包括多级和数列、差数列):

同上。

 

3.自拆型:

一般数值比较大,多注意点,靠感觉完全可以秒杀。

 

4.长数列:

一看间隔,二看首尾,三分组。

 

5.质数列:

20以内的连续质数列,请务必背得滚瓜烂熟。

 

6.分数列

(一):

数列每项最简化,约分到最后都为同一数。

 

7.分数列

(二):

通分成分子分母依次有规律排布的新数列。

 

8.幂次数列

(一):

纯幂次数列的规律变化。

 

9.幂次数列

(二):

纯幂次数列的修正,幂次数列与自然数的加减

10.幂次数列(三):

不同幂次数列的相互交错。

 

再次强调,幂次数列同样请务必非常熟悉20以内的平方,10以内的立方,还有5以内的多次方!

 

11.前后两项规律:

前后两项之间能出现规律的无非是相互之间的加减乘除,或者依靠某个中间数值来充当两项的“桥梁” 

12.三项推理

(一):

最常见的A+BX=C或者B+AX=C型(或者有些题目是由第一项跟第二项来推出第四项也不一定) 

13.三项推理

(二):

A+B=C型及其变式。

如果单纯只是A+B=C的那种,其实也就是和数列了,再简单不过,一般都可以看得出,比如最出名的莫过于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13....典型的第一项加第二项等于第三项。

因此这里只介绍它的一些变式。

14.三项推理(三):

A的平方+B=C或者A+B的平方=C(后面还可能有什么跟这种相似的类型,请大家自己思考,我举一个例子:

A的平方+B的平方=C,当然你还可以拓展到立方)这种类型有很特殊的特征,因为有平方的存在,所以一定会出现数值较大的情况,比如如果是A的平方+B=C,那数列很明显就会刚开始很小,后面数值越来越大,而且跳跃不是一般的大,立方在这方面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原因大家想想就很清楚了,要是刚开始就弄个100+的数字,一平方下来那就得上万了,不把考生吓死才怪-- 

15.四项推理:

算是三项推理的一个拓展吧,其实思路差不多,只是难度会稍微大一点,整个数列一般项数都会比较多

分解类型:

(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加减乘除,组成的两个新的有规律的数列) 

阶乘:

 

质数:

在100内共有25个质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正宗多级等差:

 这种递进式又不能一眼看出规律的题目,最好就是先做差。

 

   5,12,21,34,53,80,()                        

   A.121  B.115 C.119 D.117 

   做一次差:

7,9,13,19,27,(37) 

   二次差:

2 ,4,6,8,(10)   

   所以答案选117。

 

多级等差变式:

简单来说就是做差后有明显规律,第一次不行,就再多做几次。

 

  1,2,6,15,40,104,() 

  A.273 B.329  C.185  D.225 

老规矩,递进式题目做差:

 

一次:

1,4,9,25,64,(169) ------------别告诉我你看到这些数字没有感觉?

 

分别是1,2,3,5,8,(13)的平方------------第三项是前两项和。

 

所以104+169=273,选A。

 

友情提醒:

多级等差及其变式可以说是在各大真题里出现频率最多的了,09加10两次国考总共才10道题目好象就考了5道这些。

 

 

自拆型:

咱们省考最喜欢出的题目,国考也有,特征是每项数位都很均匀,差距也不是太大,这个是很明显的感觉题,一般一看就知道了。

 

168  183  195  210  (  ) 

A.213     B.222    C.223   D.225 

后面数字是前项加上它本身所有数字:

 

183=168+1+6+8 

195=183+1+8+3 

.................... 

(213)=210+2+1+0 

所以选A。

 

 

长数列:

数字特别多的数列。

 

(),75,30,150,170,300,460,600 

A.-35  B.-40  C.-45   D50 

长数列最普遍的解答方法:

分组、间隔、看首尾。

 

这里两两分组,75-(-35)=(110) 

              150-30=120 

              300-170=130 

              600-460=140 

所以答案是选A。

 

 

质数列:

这个在数推题目里经常可以见到,不懂概念的请先XX,起码100以内所有质数要很清楚,20以内的要达到熟练的程度 

最典型的一个:

4,6,10,14,22,() 

             A.30  B28 C26  D24 

连续质数列2,3,5,7,11,(13)的2倍, 

所以是13*2=26,选C。

 

 

分数列

(一):

分数列最常见的两种思路,一是最约化(约分到最后其实每个数都一样) 

133/57,119/51,91/39,49/21,28/12,7/3 

A.28/12B.21/14C.28/9D.31/15 

解:

这种数列很容易误导人,甚至把它想得复杂化,其实是最简单却也最容易错的,全体约分到最简,都是一样的数字:

7/3 

所以选A。

 

 

分数列

(二):

第二种思路是通分成分子分母依次有规律排布的新数列:

 

2,11/3,28/5,53/7,86/9 

A.12B.13C.123/11D.127/11 

解:

把2看成2/1,这样所有分子组成新数列:

2,11,28,53,86,(127) 

前一期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种形式的题目,实际就是二级等差数列, 

做一次差:

9,17,25,33,(41) 

再做一次差:

8,8,8,(8); 

分母也是组成新数列:

1,3,5,7,9,(11)这是很明显的等差数列了, 

所以选D无悬念。

 

 

幂次数列

(一):

这种题目在数推题目中无比重要,在第一期微笑的数字敏感性训练中已经强调了,如果你真心想参加公考,请务必非常熟悉20以内的平方,10以内的立方,还有5以内的多次方!

 

第一种介绍的是纯幂次数列的规律变化(平方,立方或多次方):

 

6,25,64,81,32,() 

A.1     B.16   C.36  D.49 

解:

这是09广东省考的题目,但是当时是放在一个圆圈,所以把很多人唬到了,也包括俺--不过最后还是蒙对了, 

    其实都非常简单的,就是所有数字分别化成6的1次方,5的2次方,4的3次方,3的4次方,2的5次方,(1的6次方) 

所以就是选择A。

 

个人还是觉得这种纯粹的幂次方题目,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是只准备国考的,出现的几率应该非常小,因为只要你敏感性够好,这种题目几乎就是送分的被秒题。

当然这毕竟是幂次数列的最基础知识,还是要把它掌握好,而且各地省考出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幂次数列

(二):

第二种是在纯幂次数列的基础上,各个数字加减某同个数字,或者一一个有规律的数列,说的简单点就是纯幂次数列的修正型:

 

2,10,30,68,(),222 

A.130   B.150    C.180    D.200 

解:

这个还算比较简单的,还记得我之前数推原则怎么说的吗,做数推题第一一定要靠感觉,如果你练得多,相信当你第一眼看到30,68这些数字就会马上在脑海里浮现一堆东西的,比如30可能是27(3的3次方)+3,68可能是64(8的平方加4,或者4的3次方)+4之类的,这都是在大脑瞬间完成的事,总之就是一定要对幂次数字包括它周围的一切数字都非常敏感,所以我才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它们的练习。

 

而这里正是1的3次方+1 

          2的3次方+2 

          3的3次方+3 

          4的3次方+4 

          (5的3次方+5=130) 

          6的3次方+6 

所以选择A。

 

PS:

请务必深记-7,126,26等这些特殊数字,考试中经常会出现!

通常都会成为幂次数列的征兆!

 

 

十.幂次数列(三):

第三种是数字化成不同幂次数列的相互交错,比如拆成平方加立方,立方+多次方,等等....这种题目难度非常大,有时大脑突然反映不过来,很容易就会掉进各种陷阱:

 

7,29,73,97,57,() 

A。

37  B.39   C。

43  D45 

解:

   6,25,64,81,32,1这个数列第一种类型的时候已经看过,再分别加上1,4,9,16,25,(36),则得出题目,所以选A。

 

这种题目其实并不是偏题,做为国考压轴拉分的题目也不奇怪,所以有心想冲高分的同学,各种小漏洞小变式都绝对不能放过。

 

总结:

今天主要是讲了分数列两种思路还有幂次数列的三种思路,这只是最普遍,当然还有其它各种不同的变式,其实也就是把它转化成平常题目去思考就行了,不要被数列本身吓到,这个大家在平常练习中要多注意归纳总结。

 

 

十一.前后两项规律:

前后两项之间能出现规律的无非是相互之间的加减乘除,或者依靠某个中间数值来充当两项的“桥梁” 

7,15,29,59,117,() 

A.227B。

235C.241D.243 

解:

首先这是一个全奇数,然后又是一个递增型。

其实这种题目如果不是很熟练的,我想一般都会选择去做差,看看是不是等差数列,当然这样很正常,不过如果你口算还不错的话,同样会发现做差还是没办法进行下去的。

但数字敏感性比较好的,一眼就可以看到每两项之间都是接近2倍的关系了。

 

所以可以发现7*2+1=15 

15*2-1=29 

29*2+1=59 

59*2-1=117 

接下去的自然就是117*2+1=235。

因此选B。

 

先说明一点:

这里的A代表第一项,B是第二项,C第三项.... 

 

十二.三项推理

(一):

最常见的A+BX=C或者B+AX=C型(或者有些题目是由第一项跟第二项来推出第四项也不一定) 

22,36,40,56,68,() 

A84    B。

86   C90  D92 

解:

虽然是递增型,但做差明显到第二个就卡住了,因此要换其它种思路,往幂次数列想又没很明显的敏感数字,两项之间也无特定规律,所以往三项方面想,取22,36,40来看,其实这里我是建议对于纯偶数的数列,先进行最简化来看会比较容易点,因此就是变成11,18,20,这样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11跟20之间的差是中间数18的一半了。

再往后随便拿3个数来验证,发现也符合。

 

所以:

22+36/2=40 

      36+40/2=56 

      40+56/2=68 

      56+68/2=90,选C。

 

 

十三.三项推理

(二):

A+B=C型及其变式。

如果单纯只是A+B=C的那种,其实也就是和数列了,再简单不过,一般都可以看得出,比如最出名的莫过于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13....典型的第一项加第二项等于第三项。

因此这里只介绍它的一些变式。

 

4,9,15,26,43,() 

A.68  B.69  C.70  D.71 

解:

前面的那些尝试就略过不说了(试做差那些),这里随便取三项来看,无非也同样是寻找和差积商。

可以很容易发现4+9(+2)=15,后面的也同样,因此 

    4+9+2=15 

    9+15+2=26 

    15+26+2=43 

    26+43+2=(71),选D。

 

 

十四.三项推理(三):

A的平方+B=C或者A+B的平方=C(后面还可能有什么跟这种相似的类型,请大家自己思考,我举一个例子:

A的平方+B的平方=C,当然你还可以拓展到立方)这种类型有很特殊的特征,因为有平方的存在,所以一定会出现数值较大的情况,比如如果是A的平方+B=C,那数列很明显就会刚开始很小,后面数值越来越大,而且跳跃不是一般的大,立方在这方面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原因大家想想就很清楚了,要是刚开始就弄个100+的数字,一平方下来那就得上万了,不把考生吓死才怪-- 

3,2,11,15,136,() 

A.27  B.65   C.213  D.361 

解:

一下子大,一下子小的情况,就可以往平方的方向去思考,取3个数来看,3,2,11------>可以是3+2的3次方=11,或者3的平方+2=11,再随便取另外3项来看,明显前者不符。

 

因此:

3的平方+2=11 

      2的平方+11=15 

      11的平方+15=136 

      15的平方+136=361,选D。

 

PS:

呵呵这里它一般都不敢再继续出下去了,因为如果再有下一项,数值就要上万了(136的平方=?

)正常考试几乎不会出现这种超大数字的题目,所以这种数列一般项数也不会太多。

 

 

十五.四项推理:

算是三项推理的一个拓展吧,其实思路差不多,只是难度会稍微大一点,整个数列一般项数都会比较多。

 

1,3,7,11,21,39,(71) 

A.57  B.63   C.71   D.77 

解:

其实这道题我一看上去,第一反应就注意到7*2-3=11这里,所以在猜想会不会是三项推理,尝试了一下才发现不是,后来才看到1,3,7,11这4个数之间的联系。

 

1+3+7=11 

3+7+11=21 

7+11+21=39 

11+21+39=71,因此选C。

 

总结:

多项推理最重要的始终还是对数字的敏感性(虽然很简单,也可以说是废话,但也是真心话)寻找某3个或4个数之间的联系,再尝试往后一一验证,得出答案。

 

分解类型:

(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加减乘除,组成的两个新的有规律的数列) 

(一)15,65,175,369,() 

A.671B.690C.675D.717 

解:

原数列分别化为3*5 

                  5*13 

                  7*25 

                  9*41 

左边是一个等差数列,右边是一个二级等差, 

因此下一项就是11*61=671,选A。

 

(二)3,7,14,23,36,() 

A.42B.46C47D.49 

解:

原数列分别化为1+2 

                  4+3 

                  9+5 

                  16+7 

                  25+11 

左边是咱们最熟悉不过的平方数列,右边则是质数列, 

所以下一项就是36+13=49,选D。

 

 

还有最后一个就是阶乘:

 

这些是必记的内容:

 

6!

=6*5*4*3*2*1=720 

5!

=5*4*3*2*1=120 

4!

=4*3*2*1=24 

3!

=3*2*1=6 

2!

=2*1=2 

1!

=1 

看一道题目:

 

-1,0,4,22,() 

A.98   B.123  C118 D.116 

解:

原数列分别是1!

-2 

                2!

-2 

                3!

-2 

                4!

-2 

                5!

-2=118 

所以选C。

  

 

练习:

 (参考时间10分钟) 

1.    87,57,36,19,(),1 

      A  17  B  15  C  12  D  10 

解:

这个属于第三类自拆型题目,纯粹的感觉型,我相信很多题目做得多的朋友都能秒掉:

前项十位乘以个位的积,加1等于后项 

  8*7+1=57, 

      5*7+1=36 

      3*6+1=19 

      1*9+1=(10) 

      1*0+1=1 

所以选D。

 

2.    21,27,40,61,94,148,() 

      A  239    B  242    C  246    D  252 

解:

递进型直接看不出规律,优先做差,这其实是个多级等差变式。

 

      第一次做差:

6,13,21,33,54,(91) 

      第二次做差:

  7,8,12,21,(37) 

      第三次做差:

    1,4,9,(16)--------看到这些数字了,别说你还不知道是怎样。

 

所以148+91=239,选A。

 

3.  1913,1616,1319,1022,() 

      A  724    B  526    C  725    D  726 

解:

同样是自拆感觉型题目,每个数字从中间拆成两边,变成两个新的等差数列:

 

      19,16,13,10,(7) 

      13,16,19,22,(25) 

所以选C。

 

       

4.    2,3,7,16,65,321,() 

        A  4542    B  4544    C  4546  D  4548 

解:

去年国考的题目,典型的等差数列变式。

 

      做差:

1,4,9,49,256,(4225) 

很明显分别是1,2,3,7,16,(65)的平方 

所以现在要找这个新数列的规律:

第一项的平方+第二项=第三项 

即:

1^2+2=3  (^2代表平方的意思,以后有^3就是立方,其它的递推) 

      2^2+3=7 

      3^2+7=16 

      7^2+16=65 

所以4225+321=4546,选C。

 

5.    227,238,251,259,() 

        A  263      B  273        C  275  D  299 

解:

07广东省考题目,又是典型的自拆感觉型,跟例题差不多,前项加上它自身所有数字就等于后项:

 

      227+2+2+7=238 

      238+2+3+8=251 

      251+2+5+1=259 

      259+2+5+9=(275) 

所以选C。

 

6.    3,4,6,8,12,14,() 

        A  17        B  18            C  19    D  20 

解:

之前我说20以内的连续质数列要很熟悉就是这个,一般很熟练的第一眼看过去就会很有感觉的:

 

      2,3,5,7,11,13,(17)这个质数列全体加1就等于原来题目 

所以17+1=18,选B。

 

7.    5,24,6,20,(),15,10,() 

        A  7,15      B  8,12    C  9,12    D  10,10 

解:

两个括号这种题目算是长数列了,还记得我说过怎么解答吗,1分组2间隔3首尾, 

这里是每两个分一组,乘积都是120,即5*24=6*20=(8)*15=10*(12)=120 

所以选B。

 

8.    153,179,227,321,533,() 

        A  78        B  919          C  1079      D  1229 

解:

09国考题,多级等差变式, 

      第一次做差:

26,48,94,212,(546) 

      第二次做差:

22,46,118,(334) 

      第三次做差:

24,72,(216)------------前后都是3倍 

所以533+546=1079,选C。

 

9.      2,5,20,12,-8,(),10 

        A  7          B  8            C  12        D  -8 

解:

长数列首尾型,从首尾两数向中间看,和都是12, 

即:

2+10=5+(7)=20-8=12 

所以选A。

 

10.    -2,4,0,8,8,24,40,() 

        A  104      B  98          C  92      D  88 

解:

长数列间隔型,间隔着分成两个新数列:

 

    -2,0,8,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