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74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

202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

1.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

组成,请从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1)装置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回答)

(2)A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省略你所选择的第二个装置,则不能验证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4)你所选择最后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小刚同学要配制8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小刚在称量氯化钠时把氯化钠和砝码弄反了,则实际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1g以下用游码):

    。

 

(5)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

(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

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KNO3溶液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指出图中的错误:

               ,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操作会导致最终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3)量取水时,应选择       (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          。

 

(4)实验中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       (填序号)。

 

①将硝酸钾研碎   ②用热水溶解   ③加入更多的水   ④用玻璃棒搅拌

5.某兴趣小组对4瓶无色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进行鉴别。

【方法一】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液进行鉴别

【方法二】乙组同学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

(1)小敏实验时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乙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根据小红与小敏的实验现象,______的结论是错误的.如果小刚所滴加的是NaOH溶液,则他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6.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

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

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

_________;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

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______

_______

证明猜想Ⅳ成立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

______(选填“是”或“否”).

7.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氯化钙、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向其中滴加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

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人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人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8.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现在实验室需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2)计算: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是    mL。

 

(3)称量:

分别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    (填字母)。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氯化钠,再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4)量取:

量取水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

 

(5)溶解:

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和蒸馏水混合溶解,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6)误差分析:

以下情况可能会导致所配制的某一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变化,请在横线上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 

③天平的砝码生锈    ;    

④称好后的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少量撒在烧杯外    ; 

⑤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⑥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左未调平    ; 

⑦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    ;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⑨用天平称取氯化钠时,药品、砝码放反,且使用了游码    。

 

9.小明的大爷是种植蔬菜专业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看不清,只记得是硫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一种,大爷正为此烦恼。

(1)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帮助鉴别化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嗅到       

该化肥不是硫酸钾

(2)小明假期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会消失,同时闻到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

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收集资料: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设计: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省略)。

①根据现象: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实验后生成了  。

 

②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装置B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写一条)。

通过探究找到了鉴别化肥的方法。

10.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了解金属铬和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和小涛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分别取三支试

管.向其中加

入等质量、等

浓度的稀硫

酸,然后将铝、

铬、钢三种金

属片分别插入

三支试管中

铝片表面产

生气泡较

快,铬片表

面产生气泡

较缓慢,溶

液变蓝色,

钢片无明显

现象

猜想_威立

铬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蓝色的硫酸

铬(CrSO,)溶液。

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猜想一:

Cr.AI.Cu猜想二:

AI.Cr.Cu

猜想三:

[实验和探究]

(1)小娟的实验:

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滑)

(2)小涛的实验小涛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可能是

[归纳和总结]由上述实验得出的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

(1).

(2).

11.欢欢同学对金属铁的相关知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1)实地调查铁制品锈蚀情况如下:

调查内容

掉漆的自行车

露天堆放的钢筋

洗净并擦干的菜刀

镀铬的铁质水龙头

铁制品锈蚀情况

长时间风吹雨淋掉漆的地方出现锈迹

时间长了钢筋表面出现锈层

菜刀放置较长时间也不生锈

龙头较长时间不生锈

由调查结果可知: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和________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2)她提出了保护金属资源的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防止铁制品锈蚀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3)通过进一步探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可以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12.如图1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探究工业炼铁原理实验,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整套装置还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__.

(3)B中得到的黑色产物W,该活动小组同学根据图2对产物W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W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等,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

②铁的氧化物中四氧化三铁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③铁的氧化物都难溶于水,却都能与稀盐酸反应而被溶解.

④铁的氧化物通常情况下不与CuSO4溶液反应.

【进行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黑色粉末W全部是铁粉.请写出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利用了CO的________性.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黑色粉末W中不含Fe2O3,理由是________.丙同学提出如下猜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充完整.

猜想1:

黑色粉末W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2O3)组成;

猜想2:

黑色粉末W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3:

黑色粉末W由________.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取适量黑色粉末W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

猜想1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W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猜想2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R用加入足量稀盐酸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

猜想3正确

取适量黑色粉末R用磁铁吸引

________

猜想3正确

【得出结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可生成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

【反思提高】

丁同学认为方案②和方案③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

查阅资料知道:

Fe3O4溶于稀盐酸生成FeCl3、FeCl2和水,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

Fe3O4也能溶于稀硝酸(HNO3),反应生成Fe(NO3)3、NO和水,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