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49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docx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稿件编辑加工规范

1一般注意事项

1.1加工稿件之前,应熟悉本刊稿约,明确对来稿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1.2加工文稿前需先通读全文、审稿意见及与作者的来往信件,对其中重要部分应精读。

确定加工意向后,方可动笔。

1.3加工文稿,应尊重作者原著内容和撰写风格,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讨论和结论不得随意改动,必要时提出意见请作者自行修改,或修改后征得作者同意。

1.4编辑的加工主要是文字和技术性的加工,包括文字的精简与修改,数据和参考文献的核对,名词的统一,法定计量单位的执行,编排格式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统计学的审核等。

文稿结构的重新安排和内容的增删,属重要的修改,必须与作者商讨,由作者决定。

1.5要注意文字的推敲,使表达确切严谨,通顺流畅,避免前后矛盾、重复、语意含混和歧义。

改字不要在原字上改,应将原字圈掉,然后在其上方写出加入的文字并画线引入。

添加字句可写在其上方的空行间或当页空白处,并画线引入。

删除原稿中的字或句,可用横线或方块划掉,但应保持被删除的部分仍可清晰辨认,切忌用墨笔涂掉。

1.6注意核对正文与有关图表内的数据和描述,以求准确和完全一致。

要正确应用标点符号,尤应注意勿在两个分号之间夹用句号。

例如:

……①×××××,×××××;②××××。

×××××;③×××××,××××。

1.7注意改正错别字和自造简化字。

简化字以《简化字总表(1986年版)》为准。

有关汉字的字形、字音及释义等,以新版的《新华字典》为准。

1.8正文、图表和参考文献删改后,应重新调整文章结构序号、图号、表号及参考文献序号。

1.9对文内的半字线、一字线、破折号、罗马数字、外文种类、大小写、公式、算式、特殊符号、角码、字体、文献号、上角码和下角码等,应注意做必要的标注。

110增删或改动较多时,应征得作者同意并请作者重新提供修改稿。

修改稿应以1.5或2倍行距单面打印,同时附修改稿软盘(纯文本或Word格式)。

2文题

2.1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使用标点。

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尽可能不设副题,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不同字体字号或加破折号将副题与正题加以区分。

2.2文题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文题中的外文人名用原文。

2.3文稿最好独立成篇。

有的作者在一个大题目下写多篇文章,每篇加副题。

遇此情况,应建议作者分别改写为独立的单篇。

若一篇文章很长,需要连载,于连载时在文题后注“(续)”或“(续1)”、“(续2)”,并应在连载的各部分结尾处注“(未完待续)”,最后部分结尾处注“(完)”。

2.4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

2.5论文若系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或者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可在题名页标注脚注。

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一般不必注明。

3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3.1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文稿关键内容,能对文稿全部内容负责,并同意文稿发表者,才可作为作者署名。

来稿决定刊用后,应请全部作者在《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上逐一签名,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2作者姓名的排列不分院所、科室,统一按对本文的贡献大小的顺序排列在文题之下。

作者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编辑也不得自行改动作者顺序。

3.3作者单位名称在文题页以脚注表示。

作者中如果有进修人员,或第一作者已经调转工作单位,可在脚注中注明,以便读者联系。

3.4若作者系文稿的整理、执笔、综合者,其姓名一般放在文末,并加括号,例如:

“(×××)”。

消息类文稿的作者署名也置文末加括号。

3.5作者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并具体到科室(例如: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

凡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头的单位名称,“中国人民”字样可以省略(例如:

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内科);军区总医院和军医大学名称可以进一步省略“解放军”字样(例如:

北京军区总医院,第一军医大学)。

省会及名城(如大连、鞍山、大庆、齐齐哈尔、锦州、唐山、保定、包头、大同、青岛、开封、洛阳、徐州、延安、宁波、苏州、厦门、瑞金、深圳、桂林等)的医院和所有医学院校均不加省名。

省、自治区等行政区划名要写全称。

例如:

“山东省某县”,“内蒙古自治区某旗”,不要写“山东某县”、“内蒙古某旗”。

3.6与国外人员共同研究完成的论文,应共同署名,并在文内注明研究进行及完成的单位名称。

外国作者姓名及单位,应标注原文。

4编者按

编委会欲向读者推荐某文章时,或者认为有必要提请读者注意或思考、探索某些问题时,均可加“编者按”。

“编者按”一般排在作者姓名和正文之间,其字号字体应与正文相区别。

5摘要

5.1论著文稿,应有中、英文摘要。

5.2摘要应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中文摘要一般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

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应一致。

5.3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的内容。

不要简单地重复文题中已有的信息。

5.4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5.5中文摘要中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注出其中文全称,无须同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对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新术语,可使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英文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

6关键词

6.1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论著文稿一般要求列出2~5个关键词。

6.2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写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

6.3应特别注意首标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

应注意勿将副主题词当作关键词列出。

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但排序应在最后。

6.4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下方。

7正文部分

7.1前言:

前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等。

某些研究还应说明该研究开始的年月。

7.1.1前言必须开门见山、简要、清楚,切忌套话、空话、牵涉面过宽、详述历史过程或复习文献过多等。

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

不要与摘要雷同。

7.1.2未经检索,前言中不可写“国内外未曾报道”等字样,也不可自我评价“达到××水平”或“填补××空白”等。

7.1.3前言通常不需要标题。

论著文稿的前言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7.2方法:

主要介绍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观察指标。

常用标题有“材料与方法”、“对象与方法”、“资料与方法”等。

7.2.1临床研究需交待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其他重要特征等,并应注明参与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交待干预方法的设计(随机方法)和所采用的盲法。

实验研究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7.2.2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复。

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

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7.2.3药品、试剂应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

7.2.4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

无须描述其工作原理。

7.2.5应说明统计分析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7.3结果:

结果的叙述应客观真实,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合乎逻辑,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若文稿设有图表,则正文不需重述其全部数据,只需摘述其主要发现或数据。

反之,若作者没有合理使用图表而文字描述冗长烦琐不易读懂,则应建议作者改用图或表来表达数据,以收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应认真核对正文和图表的数据,达到准确、统一。

统计分析应交待统计方法、统计值,仅有P值不能体现重要的定量信息。

7.4讨论:

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若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

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

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

不要过多罗列文献。

避免做不成熟的主观推断。

不应设置图或表。

7.5文内各类序号和层次标题

7.5.1论著文稿的“材料(或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各节标题的位置居中,不加序号。

凡居中标题,一律采用黑体字。

7.5.2各节内层次序号一般用“分层排序法”,即按一、

(一)、1、

(1)顺序逐级标明,以示区别。

在“一”等后要用顿号“、”,在“1”等后用圆点“.”,带括号序号后不用标点。

如标题层次仅2层,序号可隔层使用,即第1层采用“一、”系列,第2层采用“1.”系列。

如标题层次仅1层,可采用“1.”系列。

段落内接排的序号可采用“(l)”系列或“①”系列。

如已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11.11.21.21……2.1……)的杂志可保留原风格。

7.5.3层次标题是对本段、本条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应简短明确。

同一层次的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一致。

“一、”系列的标题后,一般不接排正文,其余各层标题后均可接排正文。

7.5.4论著摘要、简报类文稿均不采用居中分节标题,可加序号和标题分层或分段叙述。

7.5.5病例报告类文稿不设“病历摘要”或“病例报告”的标题。

病例为1例时,直接以“患者”或“患儿”等开头,接写病历摘要内容。

病例多于1例时,分别写“例1”、“例2”……(黑体字),后空1字距,不加冒号,接写病历摘要内容(白体字)。

“讨论”段也是黑体,“讨论”字样后空1字距,不加冒号,接写讨论内容。

7.5.6其他类型文稿的文内标题和序号,可参考以上规定进行加工。

例如综述、讲座,可分节将标题居中排,也可仅分层或分段叙述。

应根据文章层次的多少,适当掌握。

7.5.7同一种杂志,标题层次表达方式应统一。

7.6表格

7.6.1表格加工之前首先应确定表格的取舍。

表格的设置应有助于简洁、明了、直观地表达结果。

若表的内容简单,仅少数几个统计数字,用简洁文字可表达清楚的,可删去表格,选用文字;若文字叙述冗长烦琐,而用表格表达便于理解,则可建议作者选用表格。

表、图、文字描述三者之间应无重复。

7.6.2表格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性。

自明性即只看表,不阅读正文,即可理解统计或对比的意义。

一律采用三线表,即以表顶线、表头线和表底线3条横线为基本线条构架的表,模式见表1。

遇有合计行或表达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行,则在该行上再加1条分界横线。

加工表格时,应根据上述基本原则,对表格的表题、主谓语安排、标目设置、数据和注释等逐一进行审查。

表序—————表1×××××××××××××—————表题

————————————————————————————————

主语纵标目谓语纵标目谓语纵标目谓语纵标目————表头

主语横标目

主语横标目————表身

主语横标目表注

注:

××××××

7.6.3每个表均应有序号和表题,居中排印在表的上方。

表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全文只有1个表时,表序号为表1。

表题说明表的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中心,必要时可说明资料的时间、地点。

表题较长时,应在语气停顿处转行,转行的文字也应左右居中。

表题与表不得分排在2页上。

若表内数据性质相同(例如均为),或有共同的计量单位,可在表题后注明。

7.6.4表头由主语纵标目和谓语纵标目组成,表明表格内的项目。

7.6.4.1所谓主语、谓语,是根据表格所要表达的内容划分的。

被研究的事物的主要标志,或者说是分组标志,一般作为主语;而各类统计指标,一般作为谓语。

表格内容的表达同文字叙述一样,需要按照逻辑顺序合理安排。

阅读表的顺序是从左到右,所以主语一般安排在表的左侧,谓语一般安排在表的右侧。

应注意尽量避免主谓语倒置,影响表格的表达效果。

7.6.4.2主语纵标目列在表的左上角,其下列出体现主语标志的横标目,横标目说明各横行数字或文字的含义;谓语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说明各纵栏内数字或文字的含义。

纵标目一般要有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加括号写在纵标目名称后方或下方,表内数据不再附注计量单位。

各纵标目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将计量单位加括号写在表题之后,或不加括号写在表格顶线的右上方,但只应选用其中1种方式,不宜2种方式混用。

7.6.4.3主语横标目和谓语纵标目需要时均可分层。

横标目分层时,应在横标目下缩进1个字格排列;纵标目分层时,在2层标目之间加短横线。

示例见表2。

纵、横标目分层一般不超过2层,个别可至3层。

表2主语横标目和谓语纵标目分层示意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例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血清脑脊液血清脑脊液

———————————————————————————————————————

对照组

用药前

用药后

治疗组

用药前

用药后

———————————————————————————————————————

7.6.5表身多数情况下为各类数据,少数情况下为文字。

表身的各栏、各行一般不应有空白,应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不能用“同上”、“同左”、“H”和类似词。

若未测或无此项可填入符号(例如“…”、“-”等),并在表下注释。

结果为零的倒数或百分数均写“0”。

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同一栏上下各行的数字应按位次对齐,有效位数要一致,但不同栏内的数值不要求小数点后位数统一;若数值中有加减号(±)或起止号(~),则以“±”或“~”为中心对齐。

因表内无竖线,文字与数值间、数值与数值间至少要留有1个六号字的间隙。

7.6.6表中不设“备注”栏,若有需说明的事项(例如P值等),可在表内有关内容的右上角标注“*”、“△”、“①”或“a”等符号,在表下以简练文字注释。

表注不是表格的必要组成部分。

7.6.7表格通常应紧跟在“(表×)”或“见表×”文字的自然段落的下方,即先见文,后见表。

若自然段较长时,表也可插入正文行间。

有时该段文字下方所剩的篇幅不够列表,可继续排正文,而将表格排在下一页上,但排版时仍应排在该段文字之后。

还有的作者将所有表格另绘制,附在文后。

遇到这两种情况,应在“见表×”文字的一段与另起一段之间的稿纸右侧边白上注明“表×”,然后画一个箭头(←),指向这两段之间,表示该表应排此处。

通栏表力求顶天或立地排放,以免腰截文字。

7.6.8表中的数据、量、单位、符号及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

7.6.9根据表格内容的繁简,在“三线表”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变通表格的版式,以求得版面的和谐,并可节省篇幅。

a.直表转栏排:

凡谓语项目较少、全表横短竖长时,可转成2栏甚至3栏来排。

2栏之间用双线隔开(双线的间距为1mm),转栏后重复表头。

见表3。

表3××××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标化肺结核患病率和标化涂阳患病率(/10万)

行政区划 标化肺结核标化涂阳

      患病率  患病率 

行政区划标化肺结核标化涂阳

      患病率  患病率

北京

广西

河北

湖北

……

……

……

……

b.横表分段排:

凡主语项目较少、全表横长竖短时,可把表分成2段,上下重排,上下2段之间用双线隔开(双线的间距为1mm),下方的一段需要重复排主语横标目。

见表4。

表425只犬注入内毒素前后血液监测指标的变化

检测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抗凝血酶Ⅲ

注内毒素前

注内毒素后

检测时间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

注内毒素前

注内毒素后

7.7插图

7.7.1插图应主题明确,具有进一步说明和补充文字的功能。

有时插图可以把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较复杂的情况描绘得一目了然。

有的插图,如照片图,有提供实证的作用。

当作者同时用表格和插图来反映某事物时,编辑应向作者提供取舍的建议,一般地说,如果强调的是事物的行貌或是参量变动的总体趋势,以使用统计图为宜;如果讨论的重点是对此事项的隶属关系或对比量的准确程度,则以使用统计表为宜。

图、表、文字描述三者之间应无重复。

7.7.2插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即可理解图意。

7.7.3线条图应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

纵、横坐标轴线应垂直。

纵、横坐标标值线一般应标注在坐标轴线内侧,也可标注在坐标轴线外侧,但两种标注方式在同一种杂志中不应混用。

坐标名称与标值数列的间距在图形缩放后应约2mm,坐标标值与坐标轴线的间距在图形缩放后应约1mm。

图形高度与宽度之比一般以5:

7为宜。

作者原图常因不符合制版要求,需要重绘。

编辑应参阅正文,仔细审核原图,找出缺点,加以修正,再用微机制图。

图中文字与符号应排字,不用手写。

缩放后字的大小以处于6号与新5号(照排11~13级)之间为宜,同一期刊各篇文章选用的字号应统一。

7.7.4坐标图纵、横标目的名称一般为量或测试项目及其单位符号,分别居中置于纵坐标轴线的外侧和横坐标轴线的下方。

左、右纵坐标名称的书写均自下而上,顶左底右;横坐标名称的书写自左至右。

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

7.7.5条图各直条宽度以及各直条之间的间隙应相等。

间隙的宽度一般为直条宽度的1/2,或与之相等。

条图指标数量的尺度必须从“0”开始,等距,不能折断,否则会改变各直条长短的比例,使人产生错觉。

复式条图一组包括2个及以上直条,直条所表示的类别应使用图例予以说明。

同一组的直条间不留空隙,各组内直条的排列顺序应一致。

7.7.6半对数图的纵坐标没有零点,起点根据资料的情况可为…,0.1,1,10,……。

若起点为0.1,则第一单元为0.1~1.0,第二单元为1~10,……;起点为1,则第一单元为1~10,第二单元为10~100,……,即后一单元的对数尺标指示数值为前一单元的10倍。

各单元距离相同,但同一单元内不等距。

7.7.7点图的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

纵轴和横轴尺度的起点不一定从“0”开始,可根据资料情况来定。

点图的点一般用大小相等的实心圆表示,应注意核对图内画出的点数与图题中注明的总例(次)数相一致。

7.7.8照片图要求主要显示的部分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杂乱的背景。

人体照片只需显示必要部位,但应能看出是身体的哪一部分。

颜面或全身照片,如不需显示眼部和阴部,应加遮盖。

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例如:

HE×200)。

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

为便于读者理解,特别需标注的部分,可用箭头指示。

7.7.9每幅插图均应有序号和简明的图题,居中排印在图的下方。

图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全文只有1幅插图时,图序号为图1。

7.7.10图例一般标注在图形内的空白处,也可标注在图形与图题之间。

图内注字若太多、太挤,可予编号或加角标符号,在图形与图题之间以简练文字注释。

7.7.11中文版期刊图题、图例及图内其他文字说明可以只使用中文,也可以中、英文对照,不能只使用英文。

7.7.12插图一般随文排,即先见文字后见图。

插图集中排在铜版纸插页时,在正文末尾标明“(本文图××见插页第×-×页)”;插页内该图上方应标明文题,并在文题右下方标明“(正文见×页)”,以指导阅读。

集中排印插图的插页一般不编入正文连续页码,每期单独排序,以“期序号-插页序号”表示,期序号前加“插图”字样。

例如:

“插图1-1”表示该卷第1期第1页插页。

7.8量和单位

7.8.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以及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参考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对量和单位进行审核、修改。

7.8.2各种量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中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量和单位的国际符号。

非物理量的单位(例如个、次、件、人等)用中文表示。

7.8.3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都必须用斜体印刷(pH例外),符号后不加缩写点(圆点)。

表示物理量的符号作下标时也用斜体印刷。

7.8.4单位符号用正体印刷,无复数形式,符号后不加缩写点(圆点)。

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的首字母大写,例如Pa、Gy等,“升”一般用大写“L”,其余均为小写。

7.8.5SI词头的符号用正体印刷,它与单位符号之间不留空隙。

词头符号与紧接的单个单位符号构成一个新的单位符号。

106以上的词头符号大写,例如M、G、T等,其余为小写。

词头不能单独使用(例如:

“μm”不能写作“μ”),也不能重叠使用(例如:

“μm”不应写作“mμm”)。

7.8.6表示量值时,单位符号应置于数值之后,数值与单位符号之间留1/4汉字空。

惟一例外为平面角的单位度(°)、分(′)和秒(″),数值和单位符号之间不留空隙。

7.8.7一般不能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下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

但mmHg(毫米汞柱)、cmH2o(厘米水柱)等例外,书写时单位符号与化学元素符号之间应留1个字母的空隙。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人体和动物体内压力检测值的计量单位恢复使用mmHg、cmH20等,但在文中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与kPa(千帕斯卡)的换算系数。

7.8.8单位符号是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或移行。

例如,对“mmol/L”,不宜上行末排“mmol/”,下行排“L”,应将上行末的“mmol/”移至下行,与“L”连排成一行。

7.8.9在图、表中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对量的符号明确的物理量,可采用量的符号与单位符号相比的形式,例如:

m/kg,s/min。

鉴于医学专业领域中很多检测指标难以规范量的符号,仍然可以沿用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即列出检测指标名称,在括号内写出单位符号,例如:

甘油三酯(mmol/L),或在检测指标名称与单位符号之间隔以逗号。

可根据本刊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种表达方式。

7.8.10一般情况下,统一用L(升)作为表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单位的分母,而不使用ml(毫升)、dl(分升)、mm3(立方毫米)等作分母。

但当涉及高精度微量测试的问题,强调测试样品为微升、毫升等时,可以用ml、μl等作分母。

7.8.11单位符号可以与非物理量的单位(如:

件、台、人、圆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

件/d(件每天)。

7.812在1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应多于1条。

例如:

mg/kg/d应写为mg/(kg·d),或

mg·kg-1·d-1。

7.8.13时间的表示方法:

天(日)应用“d”,小时应用“h”,分钟应用“min”,上述3项的单位符号均用英文小写。

在描述第×天、第×小时、第×分钟时,不可用“第×d”、“第×h”、“第×min”;每天、每小时、每分钟,也不可用“每d”、“每h”、“每min”。

7.8.14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