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77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保养维护说明书.doc

全封闭压缩垃圾中转站

说明书(附本)

郑州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使

1.使用本设备前,应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待熟悉各部操作步骤后方可进行操作。

2.启动设备的总电源,用钥匙打开操作台上的电源开关,启动液压泵站进行预热10分钟左右,再进行作业。

3.作业前应先检查设备的各部位油缸是否运动灵活,操作按钮是否灵活。

4.当压缩垃圾时,应先观察压缩箱内垃圾是否基本平整,箱体内部是否有异物。

5.垃圾箱放回地坑之前应用高压水枪冲洗地坑凸台上残留的垃圾。

预防残留的垃圾支撑住箱体使垃圾箱放不平整,预防箱体扭曲变形。

6.作为安全考虑,当需要下到地坑清理垃圾时,提升垃圾箱体至升降柱的最高行程,启动限位装置,固定箱体,以防止箱体滑落,作为安全考虑。

7.当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先用操作台上的钥匙关闭操作台上的电源,然后再关闭总电源。

8.垃圾沉淀池内的污水要定期用污水泵进行排污,池内的污泥要定期进行清理。

9.要严格按照手册中有关维修保养规定对设备进行保养,如需维修或更换设备零部件,请务必联系我公司技术部。

10.在进行保养工作时,务必先切断设备电源,以免造成人员损伤。

11.及时更换缺损或字迹不清楚的写有安全提示或操作说明的警示胶贴。

12.在使用中发现任何会造成人身伤害的设备故障或不安全因素,应及时通知本公司。

作业装置的保养一般情况下依照下列规定进行:

1.日保养:

日保养主要以清洁、观察为重点

(1)保持工作台清洁,妥善保护设备;

(2)保持设备整体清洁,随时对设备进行清洗;

(3)随时清洗设备地坑;

(4)及时清理堵塞滤网的杂物及垃圾;

(5)时刻注意设备发出的异常声音;

(6)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2.作业70h保养:

作业70h保养以紧固、润滑为重点

(1)压缩油缸各法兰连接螺栓、机架各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2)检查紧固液压系统中的各部位的连接螺栓、接头和管箍、管夹等,并检查有无油液渗漏现象;

(3)液压油的数量,应当确保液压油的油面在液位计中线以上的位置,如发现优位明显减少时,应检查油箱、阀门、油管是否损坏,及时维修,直到可以正常工作为止;

(4)检查压头、压缩储存箱的导向装置、油缸活塞杆、支撑架轴承等滑动部件是否灵活,应定期注入标准牌号的润滑油。

3.作业500h保养:

作业500h保养以调整为重点

(1)检查导向滚轮间隙是否合适,必要时予以调整;

(2)检查推板及猾道滚轮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3)各作业装置中的零部件是否有轻微变形,必要时给予校正;

(4)检查液压元件是否能正常工作,必要时应拆检或更换,如果有油液渗漏现象,应更换密封件;

(5)液压油:

观察其是否脏了或变质了,如果液压油状况很差,应更换液压油;

(6)重新拧紧机器上的所有螺栓;

(7)绝缘测试:

应当让专业店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让该领域的专家来检测油泵驱动电机。

4.作业2000h保养:

作业2000h保养重点是对作业装置进行全面技术检查和调整,消除隐患

(1)检查行程开关是否可靠,必要时予以更换;

(2)检查并修复各处焊逢,特别是各重要部位的焊缝;

(3)检查各装置零部件的磨损和操作情况,对磨损和操作严重者应予更换;

(4)由熟悉液压传动技术人员进行拆检各液压元件,拆卸时严格按其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拆卸。

检查零部件损伤情况,对损伤严重者予以更换,无条件者应

更换整个元件。

如果元件性能下降严重,也应更换整个元件。

液压元件中各密封件视情况而定,必要时更换;

(5)清洗液压油箱,各滤油器、空气滤清器和液压管路,更换液压油,对有磨损伤的各密封件和软管应予以更换。

5.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

(1)严禁不同类型液压油混合使用;

(2)定期检查液压油清洁度;

(3)定期检查滤芯堵塞报警电发讯系统是否正常;

(4)定期清洗滤芯,第一年每6个月更换一次滤芯,以后至少每一年更换一次滤芯;

(5)液压油至少每年更换一次;

(6)加注新液压油时,应用20μm以上精度的加注机进行;

(7)油缸活塞杆应保持清洁,垃圾等杂物将损坏密封;

(8)定期检查各液压油管、接头等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

(9)液压软管如有老化、破损现象应立即更换。

使用5年有无破损都应全部更换。

当遇见设备有故障的时候,应当让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液压技术人员或专业店完成这项工作。

1.压缩机构不能产生足够的有效负载

(1)检查油箱液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系统是否漏油。

向油箱加油,紧固油路管接头,更换损坏的油管;

(2)检查系统压力,本设备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21Mpa,系统压力过低,调整压力阀。

2.系统动作缓慢,不稳定,甚至不工作

(1)系统中无液压油或油箱液面低:

向油箱加住加注油,并检查系统泄漏;

(2)液压油粘度不符合使用要求:

换本使用手册推荐用油;

(3)细滤油器/粗滤油器脏或堵塞:

更换新的,并找出污染原因;

(4)系统油流不畅、受限、受阻:

可能由液压管路内部太脏或内壁损坏引起,清洁管路或更换油管;

(5)油泵严重磨损:

维修或更换,并查找原因,如安装不对中或油脏;

(6)元件严重磨损:

检查和测试泵、阀、油缸等内、外部的泄漏,如有异物磨损,查出原因;

(7)压力管路液压油泄漏:

拧紧管接头,更换损坏的管子或接头。

检查相配件结合表面是否凹凸不平;

(8)元件调整不正确:

参见相应的技术手册,了解元件的正确调整;

(9)压力阀存在故障或太脏:

检查压力阀能否在额定压力下打开,是否有损坏的密封件,清洁压力阀。

检查弹簧有无松动;

(10)油泵转动方向不正确:

更换转向正确的油泵;

(11)系统工作超载:

查出车辆负载标准规定,按规定极限负载使用系统;

(12)油管连接不当:

更正安装状态,固定好软管;

(13)油泵不工作损坏:

维修或更换;

(14)系统内有空气:

检查系统吸油管路有无泄漏,油箱液面高度是否正;

(15)液压油温度低,开始工作时液压油黏度太高:

应在系统工作前,使系统油温达到工作温度;

(16)电机转速不够:

维修或更换。

3.系统中油温过高

(1)控制阀工作时间过长:

引起压力阀打开或泄漏;

(2)选用的液压油不符合要求:

应采取本手册推荐用油,保证油的黏度正确;

(3)压力阀压力设定的不正确或压力阀脏:

清洁压力阀,调整压力阀压力;

(4)内部泄漏:

检查测试油泵、阀及油缸的内、外泄漏,若有异常磨损,查找原因;

(5)控制阀的阀芯运动受阻或处于全开位置:

应保证阀芯自由滑动,以便能返回中位;

(6)系统散热性不好:

清洗油箱、管路及其它部件上的淤积泥和脏物。

4.系统的液压油中有泡沫

(1)油箱液面低:

将油加注到要求高度,检查系统泄漏;

(2)油箱有水:

更换新油;

(3)选用的油牌号不对:

应采用本手册推荐用油;

(4)油箱到泵之间的管路漏气:

紧固管接头或更换油管;

(5)液压软管扭结或挤扁,限制了油的流动:

更换油管;

(6)油泵轴上的密封件磨损:

清洁密封封面,更换密封件。

检查油泵安装的是否对中及液压油的清洁度。

5.工作油泵噪音大

(1)油箱液面过低:

向油箱加注油至要求高度,检查系统泄漏;

(2)油的黏度太高:

换用黏度低的油;

(3)吸油管受堵塞或挤压:

油流不畅,清洁或更换吸油管;

(4)油泵内脏或积油泥而受堵塞:

拆卸油泵和管路,清洁液压系统,找出污染原因;

(5)油箱呼吸器堵塞:

取下呼吸器盖,冲洗、清洁呼吸器;

(6)液压油内有气:

紧固或更换吸油管,检查系统泄漏,更换泵轴上的密封件;

(7)油泵轴承或轴磨损或有刮痕如果零件严重磨损或刮伤:

更换零件或油泵,并查找引起刮痕的原因;

(8)粗滤油器的堵塞:

清洁滤网;

(9)油泵零件断裂或损坏:

修理油泵,找出损坏原因是否由污物或压力过高造成;

(10)零件有互卡现象,修理互卡零件,清洁零件,必要时更换。

6.控制阀处于中位时,负荷下降

(1)控制阀到油缸之间的油路泄漏或断损:

紧固油管接头或更换油管,检查接头配合面密封状态,接触面是否凹凸不平;

(2)油缸泄漏:

更换密封件,更换磨损件,磨损若由油脏引起,清洁液压系统;

(3)控制阀或压力阀漏油:

清洁或更换阀,磨损可能由脏油引起,清洁液压系统,找出污染原因;

(4)控制阀不返回中位:

检查阀杆是否弯曲变形了,连接部位是否有卡阻;检查是否有断裂零件。

7.控制阀漏油

(1)阀体连接螺栓过松:

紧固螺栓,达到制造厂要求的扭矩,更换阀体之间的O形密封圈,若由污物引起O形密封圈损坏,清洁液压系统,找出污染原因;

(2)控制阀零件断裂:

修复或更换阀,检查造成损坏原因。

8.油缸漏油

(1)缸筒损坏:

更换缸筒,找出损坏原因;

(2)活塞杆密封件漏油:

更换密封件,找出引起磨损原因,内外部污物均可能引起密封件的损坏,检查活塞杆是否有刻痕或不直,即时修复;

(3)油缸零件松了:

紧固零件直到不漏油为止;

(4)活塞杆损坏:

检查有无刻痕或划伤,更换损坏的活塞杆。

9.平衡阀常见故障

(1)平衡阀控制失灵:

控制活塞卡死或主阀芯卡死,清洗去除杂质,清洗主阀芯;

(2)平衡阀闭锁不住

①单向阀密封不住:

清洗、轻轻敲击单向阀尾部或配研好;

②密封圈损坏:

更换密封圈;

③主阀芯密封不住:

清洗或将主阀芯与阀套锥面配研好。

(附注:

推荐液压油:

HL—32(或HL--46)液压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