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857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中学生的大姆指指甲面积约为

A.1mm2B.1cm2C.1dm2D.1m2

2.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

3.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已知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长λ微波>λ红外线>λ紫外线,则它们的频率

A.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B.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

C.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D.f紫外线<f微波<f红外线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

C.纳米技术是大尺度范围内的科学技术

D.超导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6.以下描述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7.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2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A.摩擦力B.分子引力C.分子斥力D.大气压力

8.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确定适宜制作保险丝的是

A.铅B.铜C.铁D.钨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鞋底、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美观

B.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是应用了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性质

C.锤柄往下撞击板凳,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贴在墙面上的吸盘受到拉力也不易脱落,是由于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

10.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

A.手的拉力:

F甲=F乙;机械效率:

η甲=η乙

B.手的拉力:

F甲<F乙;机械效率:

η甲<η乙

C.手的拉力:

F甲>F乙;机械效率:

η甲<η乙

D.手的拉力:

F甲>F乙;机械效率:

η甲>η乙

11.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12.图5所示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插座发生短路了

B.进户的火线断了

C.进户的零线断了

D.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直接将答案填写在横向线上)

13.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的.探究这个现象应选用如图6中(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这个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的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制成,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4.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之一是用太阳电池把能转化成能;另一种方式是用集热器加热。

从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来看,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来增加水的内能,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储有300kg的水,若水温从20℃升到70℃,这些水吸收了J热量.(水的比热容4.2×103J/(kg·℃))

15.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cm.

16.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8所示,该物质的密度是kg/m3.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4×10-5m3的实心物体,重是N,把它放入密度为1.0×103kg/m3的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排开水的体积是m3.(g=10N/kg)

三、作图题(共9分)

17.根据图9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虚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8.如图10,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9.如图11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四、计算题(共15分)

20.(6分)要使“6V3W”的灯泡接在8V的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21.(9分)如图12,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求卡车:

(1)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爬坡时的牵引力;

(3)爬坡时的速度.

五、问答题(5分)

22.在广州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课室的墙壁、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

(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

(2)提出一个防止课室内“出水”的方法.

六、实验 探究题(共19分)

23.(6分)

(1)如图13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14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

首先将,接着调节使平衡.

24.(6分)某同学将完好仪器连接成如图15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用来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合上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填写代号)

a.G与C相连,F与H相连

b.G与C相连,D与H相连

c.G与E相连,F与H相连

d.G与E相连,D与H相连

(2)该同学发现了

(1)中的问题并作了改正。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

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3)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U—I图线.

 

25.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6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

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17所示。

①根据图17的实验,可以判断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17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D

6.C

7.B

8.A

9.C

10.D

11.D

12.C

13.法拉第(1分)甲(1分)ab棒的运动方向(1分)

发电机(1分)

14.太阳(1分)电(1分)热传递(1分)6.3×107

15.放大(1分)倒立(1分)改变光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分)20(1分)

16.0.8×103(1分)0.32(1分)0.32(1分)

3.2×10-5(1分)

17.如图所示(3分)

18.如图所示(3分)

19.如图所示(3分)

20.(6分)

解:

电路图如图所示

UR=2V

IL=0.5A

IR=0.5A

R=4Ω

21.(9分)

解:

(1)6.4×104Pa

(2)

F牵=2×104N

(3)v=4.8m/s

22.

(1)回南天一般发生在天气比较闷热,且空气湿度大(空气.

中所含的水蒸气比较多)的时候。

较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地砖、墙壁、黑板,放热,液化成水(1分)

(2)如果课室里有空调的,可以关起门窗来抽湿(2分)

如果课室里没有空调的,同样是尽可能少开门窗,可以在地面上、墙壁上铺一些报纸(2分)

23.

(1)ml.(1分)2mL(1分)偏大(1分)

(2)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线处(1分)平衡螺母

(1分)横梁(1分)

24.

(1)bc(2分)

(2)如图甲所示(2分)

(3)如图乙所示(2分)

25.

(1)方法一:

所用器材:

弹簧测力计(1分)

操作方法:

分别测出A,B的重GA和GB(1分)

现象及结论:

若GA>GB则甲猜想正确;若GA

猜想正确;若GA=GB则丙猜想正确;(1分)

方法二:

所用器材:

天平(1分)

操作方法:

分别测出A,B的质量mA和mB(1分)

现象及结论:

若mA>mB则甲猜想正确;若mA

猜想正确;若mA=mB则丙猜想正确;(1分)

方法三:

所用器材:

天平(1分)

操作方法:

分别将A,B放到已经调好平衡的天平的左右两个盘中;(1分)

现象及结论:

若左盘下沉,则甲猜想正确;若右盘下沉,则乙猜想正确;若平衡,则丙猜想正确;(1分)

(2)①甲(1分)

②a.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1分)

b.当弹簧测力计不是在竖直方向拉时,如图所示,向右下方拉时,会发现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可判断这个结论错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