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87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4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docx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共46页1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培养目标:

珍爱自尊、树立自信、关心他人。

单元结构:

自我意识产生于儿童期,进入中学后迅速发展。

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

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并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

因此,在上学期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从而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第1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一、设计意图:

知识目标:

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教学重点:

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

对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情感体验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课时:

2课时

二、板书设计: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快乐的自尊——什么是自尊?

自尊:

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自尊的特点:

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的爱护的心理。

自尊心的表现:

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且很注重维护这一尊严。

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我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同时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自己,还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

这就是自尊心的表现。

2、知耻与自尊——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但由于追求扭曲的自尊而产生的虚荣心理,会使人失去自尊,因此要学会自尊。

3、虚荣与自尊——区别虚荣与自尊。

扭曲的自尊会产生虚荣

 

三、教学过程:

A导课:

问导入单元教学:

问:

同学们,你想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

你知道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吗?

答: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要懂得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怎样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品味快乐人生三句话是个好办法。

那么,快乐人生三句话是那三句呢?

这三句话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所谓快乐人生三句话,就是“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吗”。

“太好了”:

就是遇事总是从正面来思考,总能从客观事物的种种变化中寻找到积极的信息和快乐的情感体验。

面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如意,你能欣然接受吗?

你还能说“太好了”吗?

“我能行”:

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本领,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功某件事,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能够大胆的、主动的承担自己的各种责任。

面对我们生活、学习、劳动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逆境和困难,你能坚强地说“我能行”吗?

“我能帮你吗”:

就是我关心你,也会尊重你和尽我的能力帮助你。

同学们,你是如何和你周围的人相处的呢?

你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吗?

当你周围的人身处逆境、遭遇困难的时候,你能够主动地尽你的所能去帮助他们吗?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

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就让我们从体验快乐人生三句话开始,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中学生吧!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最名贵、最美丽的衣服是什么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同学们,世界上最名贵、最美丽的衣服不是珍珠汗衫,也不是羽衣霓裳,而是惭愧知耻、自尊自爱,一个人如果能懂得惭愧知耻,自尊自爱,就会主动爱护他人的尊严,把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散发出高贵庄严的气质。

那么,什么是自尊呢?

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呢?

这就是我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首先来学习第一框题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导入框题教学:

同学们,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

你是否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高声欢呼过?

你是否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失声痛哭过?

你是否愿意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而竭尽全力的努力奋斗拼搏呢?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

那个洋人说:

“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

“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竟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

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教师提问)从徐悲鸿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功外,还有什么重要条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正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他勤学苦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页的插图资料“香港回归,举国欢腾”,感受一下什么是民族自尊心。

同学们,(板书)香港的回归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无比的尊严和快乐。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快乐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分析):

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就会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欢欣鼓舞,为祖国遭人欺凌而奋起抗争;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不会对任何大国表现丝毫的奴颜媚骨。

那么,对我们个人来说,自尊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尊呢?

自尊与知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自尊与虚荣有什么区别呢?

这就是我们第一框题“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B、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一)快乐的自尊

活动一:

我自尊、我快乐

1、同学们,(板书)你喜欢你自己吗?

如果你有如下经历,你会有什么感受?

1)(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虚框里的内容,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自豪和高兴。

)2)(教师提问,学生分析思考):

(板书)为什么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愉快?

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难受?

被别人嘲笑、歧视或侮辱时,我们就会感到沮丧、生气、伤心,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没有得到满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我们就会感到自豪、骄傲、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2、下面我们先来完成下列句子:

1)、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的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比较干净、整洁、漂亮

2)、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我不希望留给别人一个不好的印象

3)、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4)、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不甘心,并下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考出好成绩

5)、有人给我取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感到----气愤难当、怒不可遏

6)、“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教师进行归纳分析:

(板书)进入初中以后,我们中学生为什么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及其后果?

这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且很注重维护这一尊严。

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我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同时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自己,还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

这就是自尊心的表现。

4、(板书)什么是自尊呢?

(自尊的含义)

自尊:

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5、学生举例:

(板书)你觉得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

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为什么说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教师总结分析:

从同学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要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价值的,是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当然,别人不仅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能不耻笑我们的弱点和缺陷,这种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的时候,当我们的价值得到自己和别人肯定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非常快乐,从而使我们充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

由此可见,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可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我们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进一步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重,感受自尊的快乐。

师:

升入中学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以赢取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

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感到特别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6、自尊的特点:

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的爱护的心理。

(二)知耻与自尊:

举例:

“耻辱戒指”

 有所大学毕业生在设计桥梁的时候,由于计算不精确,致使完工后桥梁倒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这所学校蒙受了巨大耻辱,校方为了让学生记取教训,花重金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铁,做成了一个个戒指,名为“耻辱戒指”,每当学生毕业时,他们都会得到这样一枚戒指戴在手上,这枚耻辱戒指成为推动他们认真工作的动力。

议一议:

耻辱的事情应该尽快忘记,还是牢牢记住?

“耻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在分析事例时,重点分析坏事可以转变成好事,关键是如何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

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教师总结:

  耻辱的事情应当牢牢记住,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自重、才能自尊。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但如果我们被眼前的不足蒙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很失望产生沉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活动二:

我知耻、我自尊 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呢?

  学生回答:

  课堂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P7。

仿照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的改造方案,让学生填写相应的表格。

并且请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

”一个人有缺点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活动三: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有耻”是第一要。

这里的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

在孔子的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

知耻是道德的范畴,是道德的实现方式和保证,也是一种心理防范。

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不相符时,就应有一种羞耻感,有了这种羞耻感,自己才能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选择。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羞耻之心,会出现什么后果?

  师:

在动物中,只有人会有羞耻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之一。

但在物欲横流的世态中,有的人羞耻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使道德逐渐旁落,直到触犯法律成为罪犯。

现在有一种变调,那就是不知什么是羞耻而应当禁止。

当一些人大慷集体之慨,搞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时,没有那么多人感到义愤了,认为反正钱是集体或国家的,能弄到手也是一种本事。

有的人看到别人出门以车代步、小蜜相随,每天奔波于饭局、牌局、舞局,在灯红酒绿中潇洒,不去恨搞腐败的行为,而认为自己没本事,甚至产生了一种“渴望腐败”的心理,这真是一种悲哀。

这样的两种人都该感到羞耻,应用“行己有耻”反思一下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规范。

  一些贪污受贿者被查处后,在悔过时大都会说: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他们大都是在经过“第一次”心里忐忑的艰难选择后,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才逐步走向犯罪的。

如果在当初就能以“不畏人知畏己知”自省自己,感到自己的行为是羞耻的,那么在为与不为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会有以后“落马”、丢官乃至丢了性命了。

  所以,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不知羞耻的人,就永远不会有自尊。

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走向犯罪的深渊。

 

  

(三)虚荣与自尊:

  1、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

(板书)

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把对个人容易是否有好处,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动力。

虚荣心强的人,还往往容易产生一种妒忌心理,即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

妒忌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的基础上,自尊是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

2、自尊与虚荣的区别(板书)

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歧视自己;虚荣是过分的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将自己的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以下是两位七年级的学生都在为追求自尊而烦恼。

  A同学在小学一直当班长,刚升入中学就对小学的同学和老师说,自己仍然是班长,但他后来并未当选,从此觉得脸上无光。

  B同学带来一个新玩具,她用不屑的语气说:

“我妈妈马上给我买最新款的,比你这个可好多了。

”                          

  请同学回答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

  请同学讨论生活中的是爱慕虚荣的具体表现。

  总结,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但由于追求扭曲的自尊而产生的虚荣心理,会使人失去自尊,因此要学会自尊。

活动三:

她做得对吗?

提问:

图片中的女孩只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盲目减肥,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住进了医院。

她的这种做法是自尊的表现吗?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

引导学生分析女孩的做法不是自尊的表现,而是虚荣心在作怪。

并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虚荣有关,比如:

互相攀比穿名牌;骑高档自行车;比头饰、书包、手机、家世等等。

  (教师也可以将这部分设计成小品表演,比如,小东看到别的男同学骑的是漂亮的山地车,回家就大闹,要求父母也给自己买一辆,却不知道考虑父母的收入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或者,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手机,自己也买了一个,也不管用处大不大;看到别人的手机款式新颖,便把自己用了没有多久的手机也淘汰了;再比如,有的同学放学时看到别人的父母衣着光鲜,就羞于向大家介绍自己衣着朴素的家长,甚至躲着走,不愿承认那是自己的家人。

有的甚至吹嘘自己有高贵的血统、有如何如何的亲戚。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讲莫泊桑《项链》中的片段。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人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去贪污。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尊的含义,了解了人必须有知耻之心,这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自尊不是虚弱,两者要区分开来。

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五、课后作业:

参考课本第7页的活动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

六、课堂反思及灵感:

第2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授课时间:

2007-3-1星期四)

一、设计意图:

知识目标: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能力目标:

认识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理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让学生在师生交流中获得知识;在交流中,体验来自他人的意见。

在获得感受的基础上获得尊重他人的方法,进而澄清自身的模糊认识,形成正确的自尊观。

教学重点:

关注他人的自尊。

教学难点: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情感体验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课时:

1课时

二、板书设计: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关注他人的自尊

同样的尊重,同样的快乐。

2、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的关系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3、如何尊重他人

————————————————————————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的表现:

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三、教学过程:

A导课:

周总理之所以备受人们爱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尊重他人的典范。

一次出国访问,下飞机时,他与每个机上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致谢,只有机械师正在忙着修理飞机,周总理就站在机械师的身后等他,当机械师忙完转过身来时,周总理紧紧握着机械师沾满油污的手,连声说:

"您辛苦了。

"周总理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博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同样的,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地面带微笑向乘客问好,介绍着乘车的注意事项,搀扶老人下车……

大家想一想,她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可是她却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尊重,这是为什么?

B、讲授新课

板书:

第二框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一、关注他人的自尊——同样的尊重,同样的快乐。

活动:

课本第九页“给我自尊的那个他”。

活动开展时可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他交往的故事”。

你同样会是别人的那个“他”。

你的存在对他人有什么意义?

称谓

被选中的原因

和他交往的故事

爸爸

同学

老师

……

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尊重他人是影响自我尊重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自尊的重要依据。

★相关链接

穷人的自尊

我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家便在这所学校里。

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相貌上看,显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到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

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书的女儿。

"顺便来瞅瞅老师。

"父亲说。

"农村没什么好东西,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

"说着,从肩上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

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

显然,他做得很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的父亲,丈夫一脸诧异。

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因十几个鸡蛋而"折腰"?

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看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笑一下。

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l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个电话。

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去十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

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

这棵梨树长了三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

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

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

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

"拿它去办事呢!

"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姨爹。

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

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

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

一直等姨爹吃完饭,剔完牙,伸伸懒腰。

才说:

"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

"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

"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

"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

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

"不,不要!

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拖着布兜,哭了一路。

仅仅因为我们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

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眼里就好像没有一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

它像一根。

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打上灰色的印痕。

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力量大得多。

★误区警示

有的青少年认为:

因为我做得好,别人才会尊重我,认可我,所以我没有必要去尊重他人,也不必在乎别人怎么想。

点拨:

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作为青少年,我们的自尊,常常是在许多人的呵护与激励下形成的。

因此,我们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当我们被夸奖时,就很高兴,同时也为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尊重而激动。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去尊重别人,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尊重,而不知道回报他人的尊重,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得失,而不理会他人的感受。

因此,这种认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正因为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才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所以我们要摒弃这种错误的认识,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获得自尊的快乐,从而体验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

(二)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的关系————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议一议:

课本P10的情景:

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你能怪别人不尊重你吗?

说明: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活动:

感动续写,让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尊重、关爱去温暖他人,让我们共同回味那温馨的一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地点

事件

影响

体会:

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思维拓展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做到尊重他人?

点拨:

尊重自己固然是一种美德,尊重他人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

自古以来中国A和A交往,就十分讲究礼仪。

礼仪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尊重他人。

《曲礼》第一句就是"毋不敬",即一切行为准则都要以敬为基础。

又说: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就是说,礼的基本精神,在于自己谦恭而尊重别人。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里,任何一个人每天总是在各种场合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招呼、介绍、交谈、待客、送客、和外宾谈生意等等,都有一个尊重他人的问题。

因为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尊重可以产生信任,信任可以使双方打开心扉,可以让不是朋友的变成朋友,可以让原本不可能办咸的事变为可能;相反,不尊重他人,可能什么事都办不成。

当然,尊重他人,互相尊重,应该有发自内心的诚意,"诚于中而形于外"。

尊重他人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如尊重他人的人格、情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隐私等。

尊重他A的核心是平等,是对他人人格的承认与尊敬。

人来到世界都是平等的。

尊重他人不是对别人的恩赐,而是别人应获得的一种权利。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不知道尊敬父母、长者和其他人,这是不对的。

当然,一些父母、长者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和年轻人,也是不对的。

一些官员高高在上,放不下架子,不尊重群众的人,群众也不会尊重他们。

在国际交往中,一些国家中的一些官员自以为是,飞扬跋扈,不尊重他国人民,横加指责,是缺乏最起码的人权和道德的表现。

因为,无论是于己,还是于人、于集体、于社会,我们都应该做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