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94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docx

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模板

#2机大修作业指导书

一、工作准备:

□在检修作业现场地面铺好胶皮,做好作业区的物理隔离。

□开工前组织工作成员学习作业文件,对成员进行分工,并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组成员应熟知工作内容及危险点的控制措施,掌握本作业指导书全部内容。

□确认工器具、备品配件、材料准备好,检验合格

二、办理相关工作票

□检修负责人与运行人员共同确认工作票安全措施已执行。

□检查验证工作票。

□需动火时,办理动火工作票。

三、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本体检修:

1、吊上汽缸:

□测量油动机连杆长度,并记录。

测量位置:

至长度:

mm

□拆卸化妆板骨架上的联接螺栓,吊去各化妆板。

□当汽缸温度降至120℃以下时,可拆除汽缸、导汽管保温;保温拆除后,将要拆的螺栓外部清理干净,并喷松动剂。

□通知、确认其它专业已拆去热工、电气接线,注意固定梆扎好线及线头,以免拆装过程中碰坏拉断。

□汽缸温度降至80℃拆除导汽管螺栓,应同时拆卸法兰螺栓,避免逐一拆卸,造成螺栓无法拆卸的情况。

将拆卸的螺母旋入原螺栓,统一摆放。

□拆卸汽缸螺栓,松螺栓前查阅上次检修的技术记录,掌握汽缸的变形情况,应先松汽缸变形(结合面间隙)最大处的螺栓。

同时应先松短而小的螺栓,因为这些螺栓加热后伸长量小,螺帽平面紧力往往不容易消失,若后拆,将使松卸更加困难、甚至存在危险。

□检查加热器与加热棒是否好用。

每个螺栓的加热时间应控制在15-30min,最长不超过50min。

□当螺栓松动后,先旋松2-3圈待冷却后再全部松出取下。

并做好标记。

□将四个汽缸导杆就位,坚固稳定,不许摆动,然后涂上透平油。

□检查吊车是否良好,钢丝绳索应无锈蚀、断股、咬伤等现象。

□确认汽缸结合面所有螺栓、螺帽全部取下。

□在转子两端轴颈上分别装上百分表,拧入上汽缸四角顶丝,将上汽缸顶起3-5mm。

百分表不应有变动。

□用吊车将上汽缸略吊起,找正和找平上汽缸,要求上汽缸的结合面的高度差不超过2mm,导杆不蹩劲,转子无上抬现象。

□在上汽缸起吊30mm时,暂停起吊,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汽缸内部连接无掉落的可能性,再将大盖向上吊起,起吊过程中,应注意汽缸内部有无摩擦声、卡涩现象。

□四角均匀上升,否则应及时进行检查调整

□当汽缸法兰将要超过导杆时要有人扶稳,防止大盖旋转,损坏设备和造成人员伤害。

□汽缸吊起后,放在枕木上,并把排汽室、抽汽口、疏水孔等通孔用铁板或海绵堵好。

□将调节汽门和调速汽室盖拆下,放在枕木上。

□阀座堵好,并加封防止掉入东西。

□翻缸前检查隔板螺丝是否固定靠,以防翻缸时隔板掉出。

□用大钩掉高压侧,小钩吊低压侧,钢丝绳应用专用卡环卡在汽缸前后的法兰的螺孔上。

□在翻缸过程中,钢丝绳与汽缸棱角接触处应垫以木板、布等以防切断或滑行。

□吊车找正后,大钩先起吊约100mm,再起吊小钩,使汽缸离开支架少许后,应全面检查起吊工具,确信无问题后可继续起吊。

□将汽缸吊起到松开小钩后汽缸不碰地后,缓慢松开小钩至全松,取下小钩的钢丝绳。

□将汽缸旋转180°,再将钢丝绳绕过尾部挂在小钩上,使小钩拉紧钢丝绳,把汽缸低压端稍微抬高后,大钩慢慢松开,直到汽缸结合面水平。

□将上汽缸放在枕木上(平稳牢靠),用棚布遮严。

2、汽缸螺栓检修:

□将螺栓及螺母编号,并标记好其在汽缸上的位置。

□螺栓、螺母以及汽缸的栽丝孔的丝扣都应光滑无毛刺,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不宜过紧或过松,用手应能将螺母自由拧到底,否则应进行修研。

□螺母与汽缸的接触应均匀。

汽缸的栽丝螺栓的丝扣部分,应全部拧入汽缸法兰内,丝扣应低于法兰平面。

□当螺母在螺栓上试紧到安装位置时,螺栓应在螺母外露出2-3扣。

罩型螺母紧到安装位置时,罩顶内与螺栓顶部应有不小于2mm的间隙。

□对有损伤的丝扣应进行修刮,最后并须用三角油石磨光修刮处。

如需修理栽丝孔内的丝扣,应配制专用丝锥进行。

□汽缸螺栓探伤检查、硬度检查,并记录检测结果。

□螺栓损伤情况:

3、汽缸检查:

□对汽缸各变截面(如调节汽门室内、外,各抽汽口周围及隔板槽道洼窝处),各结合面进行检查。

□检查、处理情况描述:

□上下汽缸结合面间隙测量、调整。

测量结果:

□汽缸结合面水平测量。

测量结果:

4、前后箱上盖拆除:

□拆除电液转化器EH油管路、电液转化器信号线、油动机信号线。

□拆除盘车电机电源线。

□拆除轴瓦温度、回油温度、轴瓦振动信号线。

□回结合面螺栓,拆卸后统一摆放。

□布置好塑料、枕木,检查钢丝绳、倒链。

□将前后箱上盖吊至指定位置。

5、检修前测量:

□通流间隙测量:

复速级通流间隙

位置

a

b

c

d

e

f

要求

0.8-2.2

1.25-1.75

1.25-1.75

0.8-2.2

3

0.8-2.2

修前

修后

压力级通流间隙

级数

1

2

3

g标准值

1.25-1.75

检修前

检修后

h标准值

0.8-1.2

检修前

检修后

□推力间隙:

mm

□推力盘瓢偏值:

mm

□推力盘晃度值:

mm

□推力盘不平整度:

mm

□转子弯曲值:

mm

□叶轮瓢偏值:

mm

□转子扬度值:

mm

□联轴器中心:

面偏差mm;圆偏差mm

6、转子起吊:

□将靠背轮螺栓用专用工具拆下,并将汽轮机转子推向高压端,使靠背轮止口脱开。

□用吊转子的专用工具将转子挂好。

□吊出转子前应先检查靠背轮、主油泵、转速传感器等位置是否有防碍转子起吊的部件,清除后方可起吊,调整好转子的水平。

□转子起吊后,检查并保证转子在水平位置,前端和靠背轮侧分别由专人扶稳,左右有人监视,如有异常应停止起吊。

□吊出的转子放在马登上,轴颈处用石棉垫垫好,并涂上防锈油,或用毛毡垫好以防锈蚀。

7、转子清理检查

□叶片清理检查:

□逐级逐片检查围带、铆钉头、叶片型线部分向叶根过渡处,叶片进出口边缘,叶片表面,叶根的断面过渡处,铆钉孔等部位应无裂纹或损伤变形

□检查围带有无松动,变形及磨擦痕迹。

□检查叶片受蒸汽的冲刷,腐蚀或损伤情况,严重者应做好样板,测量尺寸或照相备查。

□检查叶片有无松动、位移及外拔等。

□先用肉眼检查有疑点的叶片,发现有问题的再用5—10倍放大镜、着色法、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法作进一步详细检查。

□用小锤轻击检查平衡块和螺栓保险有无松动。

□检查叶片结垢情况,严重结垢叶片在清洗前应取样分析,并记录颜色、形状、厚薄、分布等情况。

□将转子轴颈脱离搁架,在轴颈上包一层水砂纸,并涂以透平油,再将消防水龙带包在外面,转动水龙带研磨轴颈。

在研磨过程中,应定期更换砂纸并浇透平油,同时检查研磨质量,直至磨光为止。

并对推力盘用油石进行磨光。

□叶片清理:

转子的每级叶片都应用砂纸打磨光,除去锈垢、氧化皮。

□测量轴颈椭圆度、锥度,测量后做好记录,要求轴颈椭圆度、锥度≯0.02mm。

8、隔板检查清扫:

□汽缸揭去上汽缸、吊出转子后,立即对下汽缸内各级隔板槽或轴封套槽等接触部分加煤油或松动剂,并用紫铜棒敲击,使煤油或松动剂逐步渗透到全部接触面。

测量检修前的隔板套、隔板(或静叶环)水平中分面间隙,隔板或隔板套挂耳间隙,并记录。

□将各隔板套、隔板按顺序做好记录。

□拆卸各隔板套、隔板连接螺栓,拆卸时应小心谨慎,防止螺母、垫圈扳子等掉入抽汽管内。

若有异物掉入抽汽管内,应及时汇报领导,设法取出。

□隔板上的螺丝可用吊环,用吊车小钩慢慢吊起。

□隔板刚吊起时,检查钢丝绳受力情况有无问题。

□检查隔板压销及其底部气销间隙,要求如下图,并记录。

a=2;b=0.5-1.5;c=0.5;d=0.1~0.5;e1+e2=-0.02~0;f1+f2=0.03~0.05;

h=0~0.05;悬挂销与汽缸,隔板水平接触面积60%。

测量结果:

测量隔板扰度

□将要测量的隔板进口侧向上,测量部位打磨干净,在测量位置作好永久记号,以后每次大修均以此位置作测量点。

□使用大于隔板直径200㎜左右的长平尺放在隔板上,用精确度为0.02㎜的游标深度尺测量监视点与平尺间的相对距离,记录好数据,作为下次大修的对比依据。

□要求监视点位置设在水平中分面附近,分别选出相互对应的六点A、B、C、A´、B´、C´,在隔板靠近背弧处设一点D值。

□一个大修周期隔板变形量应小于0.05㎜,若累计变形量大于1.0㎜时,应做隔板扰度试验

□测量结果记录:

第一级隔板:

ABCA´B´C´

第二级隔板:

ABCA´B´C´

第三级隔板:

ABCA´B´C´

□测量转向导叶环与汽缸配合间隙,要求如下图所示:

a=0~0.05;b=0.1~0.5;c=1.5;d=0.1~0.15;e1+e2=0.05~0.10;

挂销与汽缸接触面积60%;f=0.2~0.3;g1+g2=-0.02-0.04

测量结果:

□隔板与隔板套与汽缸的轴向配合均用砂布清理干净,其余部位可用钢丝刷将浮垢清除。

□对隔板逐级宏观检查,重点检查进、出汽侧有无与叶轮、叶片摩擦的痕迹;隔□板套有无裂纹并进行隔板严密性检查。

□用小锤逐片轻敲静叶片做音响检查,是否发生清脆,衰减适当,对有疑问的静叶片应用放大镜或着色法做进一步检查。

□对静叶片裂纹、缺口等缺陷进行整修,小缺口或小裂纹用圆锉修成圆角,裂纹较长时,应在裂纹顶端打止延孔,出口边卷曲严重应做必要的热校正,较大缺口应补焊。

□宏观检查喷嘴片和喷嘴室,用小铜棒轻击喷嘴片做音响检查,并检查喷嘴固定端的销钉和靠近汽缸平面处的密封键。

9、轴瓦检修

解体轴瓦

□确认热工探头已拆除。

□用塞尺测量轴承箱油挡间隙。

□清理上油挡,检查油挡齿是否完整,有无损伤、松动。

□清理下箱结合面积油,擦去瓦枕上的油污。

解体测量轴瓦间隙

□热工人员拆除轴振的接线。

□拆除轴瓦外瓦枕平面螺栓、稳钉并吊开上外瓦枕。

□用压铅丝方法测量轴瓦紧力。

□测量轴瓦紧力时外瓦枕平面加标准垫块,顶部加保险丝测量,检查轴瓦紧力是否符合要求。

□吊走上外瓦枕。

□拆除轴瓦内瓦枕平面螺栓、稳钉并吊开上内瓦枕。

□用压铅丝方法测量轴瓦球面间隙。

□测量轴瓦球面间隙时内瓦枕平面加标准垫块,顶部加保险丝测量,检查轴瓦球面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吊走上内瓦枕。

□用塞尺测量轴瓦水平结合面,要求接触75%以上,0.03mm塞尺不入。

□拆除轴瓦平面螺栓、稳钉并吊开上瓦,肉眼宏观检查上瓦乌金,表面应光滑,无毛刺。

□用压铅丝方法测量顶隙。

□测量轴瓦顶隙时瓦平面加标准垫块,顶部加保险丝测量,检查轴瓦顶隙是否符合要求。

□将上瓦吊至胶皮上,翻转,着色检查乌金有无裂纹、砂眼、损伤、脱胎,若有进行补焊或更换。

□用塞尺测量轴瓦瓦口间隙,检查轴瓦瓦口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塞尺塞入的深度是轴径的1/12—1/10,轴瓦四角塞入的深度要相同)。

□若轴瓦间隙不合格,则调整至合格。

□检查轴径有无磨损。

翻下瓦

□使用桥规测量,并与上次桥规植比对,检测轴径下沉量。

□用塞尺测量轴瓦瓦口间隙,检查轴瓦瓦口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塞尺塞入的深度是轴径的1/10—1/12。

□轴瓦四角塞入的深度要相同。

□用塞尺检查下瓦枕各垫铁接触情况。

□各垫铁接触面积最大间隙不大于0.05mm,且70%面积内0.03mm塞尺不入。

□轴径上方打百分表,用行车大钩微吊转子,用行车小钩挂吊链配合翻出下瓦。

□将下瓦吊至胶皮上,翻转,着色法检查乌金有无裂纹、砂眼、损伤、脱胎,若有进行补焊或更换。

□瓦口间隙如小于标准,对轴瓦进行修刮。

□翻出下瓦枕,如垫铁接触不良,进行研刮,如下瓦更换则根据桥规值调整垫铁垫片。

□测量下油挡间隙,拆出油挡。

轴瓦接触检查

□用塞尺检查下瓦球面及下内瓦枕各垫铁接触情况。

□下瓦球面及各垫铁接触面最大间隙不大于0.05mm,且70%以上接触面0.03mm塞尺不入。

□轴径上方打百分表,用行车大钩微吊转子,用行车小钩挂吊链配合翻出下瓦。

□将下瓦吊至胶皮上,翻转,着色检查乌金有无裂纹、砂眼、损伤、脱胎,若有进行补焊或更换,如球面接触不良,则进行研刮。

□检查轴瓦与轴径接触情况,要求接触角约55度,接触面积达到70%以上且接触均匀,否则进行修刮

□翻出下内瓦枕,如垫铁接触不良,则进行研刮。

调整

□根据解体检查、测量情况进行调整

□调整垫铁垫片

□研刮垫铁、球面

□调整瓦口间隙、顶隙、球面间隙、调整紧力

□修刮推力瓦块

□调整油挡间隙

回装测量轴瓦间隙

□用塞尺测量瓦口间隙是否合格,否则进行修刮

□用压铅丝法测量顶隙是否合格,否则进行调整

□回装上轴瓦

□用压铅丝法测量球面间隙是否合格,否则进行调整

□用压铅丝法测量紧力是否合格,否则进行调整

1.扣轴承箱盖

□清点工具无遗漏

□清理轴承箱,用面粘净

□清理上下轴承箱结合面,抹密封胶,扣箱

□紧固结合面螺栓

□调整轴承箱上油挡间隙,紧结合面面螺栓                   

□通知热工回装瓦振探头、接线。

□检修记录:

图18轴承安装间隙

代号

n

i

#1瓦

0.17-0.25

0.23-0.28

代号

n

i

#2瓦

0.28-0.32

0.33-0.48

代号

n

i

#3瓦

0.28-0.32

0.33-0.48

代号

n

i

#4瓦

0.26-0.3

0.3-0.45

检修前记录:

#1瓦:

#2瓦:

#3瓦:

#4瓦:

检修后记录:

#1瓦:

#2瓦:

#3瓦:

#4瓦:

各轴瓦球面及瓦枕紧力:

修前

修后

#1瓦

#2瓦

#3瓦

#4瓦

球面

瓦枕

 

推力轴承间隙

代号

a

b

c

d

e

要求

0.04

~0.19

0.30~0.40

0

0.05~0.20

0.05~0.142

代号

f

g

h

要求

-0.05~-0.02

g1+g2=0.03~0.07

0.5-0.16

□检修前:

□检修后:

10、汽封检修:

汽封间隙测量:

□汽封间隙用薄窄塞尺片测量,注意勿使弹簧端受压缩,塞尺无卷边皱纹的缺陷。

汽封间隙也可用压胶布测量法或假轴测量法。

□拆卸前应仔细检查汽封齿的磨损情况

□拔出个汽封水平中分面的定位销钉,卸下螺母上动垫圈,拆卸固定销钉及压板。

沿□各汽封套的凹槽中取出汽封块,并做好标记。

最好采用分环绑孔的方式挂以标牌,或装在专用的汽封盒内并做好标记。

□拆下的弹簧片按材质和尺寸的不同分别保管,注意不能丢失或混淆。

对于因汽封块锈蚀而取不出的汽封块,应先用松动剂或煤油浸泡,用细铜棒插在汽封齿之间,用手锤在垂直方向敲打铜棒来振松汽封块。

如果汽封块上下能活动,可用专用的起子或铜棒倾斜敲打汽封块,使汽封从槽道中滑出来。

于汽封块锈蚀严重的,应用松动剂或煤油充分浸泡,然后用Ф10铜棒弯成相应的汽封的弧形,或将报废的汽封块顶着汽封块的端面,用手锤将汽封打出来。

□检查汽封套、隔板汽封凹槽、汽封块、弹簧片,确保无污垢、锈蚀、断裂、弯曲和毛刺等缺陷

□弹簧片要用砂布擦干净,检查其弹性。

用手将汽封块压入,松手后不能很快复位,并听到清脆的“嗒”声为好。

□检查通流部分阻汽片,是否松动、倒伏、缺损、断裂,齿尖是否磨损。

对于轻度摩擦、碰撞造成的磨损、倒伏,应将其扳直去除毛刺;对损坏严重的,应重新镶齿。

□汽封间隙测量记录:

前汽封:

标准:

A=0.3-0.5mm;B=3mm;C=0.3-0.5mm。

代号

1

2

3

4

5

6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修前

修后

代号

7

8

9

10

11

12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修前

修后

隔板汽封:

标准:

A=0.4-0.6mm;B=3.6mm;C=0.4-0.6mm.

代号

1

2

3

4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修前

修后

后汽封(9组):

标准:

A=0.3-0.5;B=3.6;C=0.3-0.5.

代号

1

2

3

4

5

6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修前

修后

代号

7

8

9

A

B

C

A

B

C

A

B

C

修前

修后

11、汽轮机洼窝中心测量:

汽封及隔板汽封洼窝中心

前汽封:

︱a-b︱=0-0.05;c-︱a+b︱/2=±0.05

隔板汽封:

︱a-b︱=0-0.05;c-︱a+b︱/2=±0.05

后汽封:

︱a-b︱=0-0.05;c-︱a+b︱/2=±0.05

□检修前:

前汽封:

︱a-b︱=;c-︱a+b︱/2=

隔板汽封:

︱a-b︱=;c-︱a+b︱/2=

后汽封:

︱a-b︱=;c-︱a+b︱/2=

□检修后:

前汽封:

︱a-b︱=;c-︱a+b︱/2=

隔板汽封:

︱a-b︱=;c-︱a+b︱/2=

后汽封:

︱a-b︱=;c-︱a+b︱/2=

12、联轴器检修:

□联轴器晃度的测量,测量结果mm。

□联轴器瓢偏值的测量,测量结果mm。

□联轴器中心测量与调整:

检修前中心测量记录:

∣a1-a3∣=;∣a2-a4∣=;∣b2-b4∣=;b1-b3=

检修调整后中心测量记录:

∣a1-a3∣=;∣a2-a4∣=;∣b2-b4∣=;b1-b3=

标准:

∣a1-a3∣=0-0.04;∣a2-a4∣=0-0.04;∣b2-b4∣=0-0.02;b1-b3=0-0.02(上张口0-0.02

调整过程记录:

13盘车检修:

□拆除电机电源线

□将后箱移至检修场地,并将其倒放90°,用胶皮或枕木垫好,以便检修。

□拆除蜗轮轴轴承端盖。

□松开蜗轮轮毂定位螺母,拆开垫圈。

□用铜棒从蜗轮轮毂螺母侧敲击蜗轮轴,使其从蜗轮轮毂及小齿轮中脱出。

□检查所有滚动轴承应转动灵活,且无松动,外圈应紧配于外壳内。

□检查各齿轮有良好的接触,按齿高大于40%,按齿长大于50%。

齿轮无腐蚀、裂纹、砂眼、毛刺等缺陷。

□检查蜗轮轴、小齿滑道键槽,无毛刺卷边,使小齿在蜗轮轴上能自由滑动。

□用汽油将各部件清洗干净,油孔畅通。

□回装各部件,蜗轮轴轴承轴向间隙0-0.05mm。

各部件损伤情况:

14、滑销系统检修:

□滑销的各部分间隙均用塞尺测量。

□用塞尺检查全长间隙均匀。

□猫爪”横销的承力面必须接触良好。

□膨胀指示器完整,指示准确。

□滑销系统各零件清扫干净,应无油垢,锈蚀和卡涩,滑动灵活,紧固螺栓完整无松动。

□各滑销系统间隙测量记录:

a=3;b=0.04~0.08a1+a2=0.04~0.08;b=3;c=3

检修前:

检修前:

检修后:

检修后:

前座架压板前轴承座垂直销

a=0.04~0.08;d=0.12~0.16c=5b=3

检修前:

检修后:

前汽缸猫爪

a=0.08~0.12a1+a2=0.04~0.06;

b大于1.5;c1+c2=-0.06~-0.04

检修前:

检修前:

检修后:

检修后:

后座架上螺母间隙前座架上纵向销

调速系统检修:

1、油泵组检修:

□泵壳水平结合面,接触严密紧三分之一螺栓,0.05mm塞尺塞不进。

□叶轮轴向及连接键严密无松动。

□叶轮轴向位置锁紧螺母放松装置完好。

□轴颈的径向晃度mm(标准小于0.03mm)。

□叶轮密封环径向晃度mm(标准小于0.05mm)。

□密封环与叶轮端面轴向间隙mm(标准2-3mm)。

2、油动机及错油门:

□解开油动机与调速汽门联接杆,拆除油动机与前轴承箱上的连接螺栓,拆除热工接线及油动机行程发讯器接线;

□将油动机由前箱上吊下,放在指定位置,将前箱上盖内的单向阀取出,并用布将前箱上部盖好;

□卸下错油门和油动机上盖法兰,将错油门滑阀和油动机活塞取出,放在油盘内;

□各油室、油孔用煤油清洗干净,油孔畅通孔内无遗物;

□检查各零件无锈蚀、毛刺等情况;

□活塞与油动机套筒间隙:

mm(标准0.10-0.18mm);

□错油门滑阀与套筒间隙:

mm(标准0.06-0.09mm);

□错油门的盖度为:

mm(标准0.13-0.25mm)

□单向阀在前箱上盖内的径向间隙为mm(标准0.06-0.10mm)

□油动机活塞环应无变形、锈蚀、裂纹,在油动机壳内滑动灵活,无卡涩。

□所有结合面垫片均应更换,装配前所有零部件均清洗干净,用面粘净。

□测量油动机行程:

mm(标准167mm)。

3、电液驱动器传动机构:

□检查杠杆滚动轴承无损伤,杠杆动作灵活。

□启动EH油泵、高压油泵,拔出电液转化器信号线,调整错油门拉杆,使油动机缓慢上升。

□调整错油门拉杆上部压板,使杠杆能在自由活动。

4、调速汽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