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8314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docx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要点共17页

 

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

(讨论稿)

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被国家、省市政府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区域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需求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具有一定基础,2019年产值达到571亿元、规上企业数量达到93家。

但总体看,我市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领军企业少、产业规模小,对外依存度高,市场有待培育。

为进一步引导我市重点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拳头力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春高新区联合市工信局、长春光机所经过两年深入论证、广泛调研,拟在高新北区建设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制定初步规划如下:

一、产业发展基础及优势

1、总体情况。

高新区自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以来,以打造全市、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域和核心载体为目标,以调优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产业基础,聚焦发展优势,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加快配套能力建设,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园区化、基地化、集群化发展格局,高新区被评为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

截至2019年末,全区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达35亿元,同比增长7.14%,企业总数达99户,形成了光机电精密设备、光电器件(含激光)及光学材料、光电显示和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设施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产品涵盖半导体全固态激光器、光电编码器、指纹锁、数码相机、通信光缆、数控激光管加工设备、汽车制造生产线设计、系统集成、车身控制、主动安全系统、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及电池、机器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累计产业化项目达500多项。

2、研发优势。

近年来,高新区依托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理工大学等国内光电技术研发及人才优势,通过搭建中俄科技园、国家汽车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东北光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吉大科技园等产业成果转化园区,构建培育了一批国内知名、技术先进的光电企业,形成了具有代表国内光电产业发展领先水平的光电子产业集聚区。

新产业光电、鸿达集团、禹衡光学、希达电子大正博凯等13户企业的技术中心进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列。

由吉林省政府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合作建设的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专业技术孵化器。

目前,在孵企业57家,2019年园区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利润8000万元,已成为全省光电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3、龙头企业。

多年来,高新区积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注重培育企业做强做大,区内集聚了一大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以新产业光电、禹衡光学、长春鸿达、大正博凯、长春师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达40余户,占全市43%。

新产业光电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蓝光激光器产业化企业,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电视,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研发生产商,产品出口率达到95%,占世界同类产品市场的30%以上;禹衡光学是我国第一台光学仪器和第一台光电编码器研制和生产企业,全国同行业生产规模第一,市场占有率达55%。

公司拥有11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所生产的光电编码器曾参与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发射;希达电子生产的高清晰LED全彩色显示器,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ED显示器高端产品。

“全彩色LED模块三合一显示屏”、“全彩色LED集成三合一显示屏”等系列的LED显示器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大正博凯是专门从事汽车制造生产线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和陪伴生产,产品主要应用机器人滚边压合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模拟仿真技术、模具设计技术和数字化工厂设计技术。

其中机器人滚边技术和数字化工厂设计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汽车行业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二、指导思想、产业定位及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抓住调结构、促集聚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统一规划、逐户报建、集中建设、统一管理,分步实施。

以集群发展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在我市打造一个重点领域突出、高端要素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协作配套紧密、创新服务完善的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

2、产业定位

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为核心,以特色园区和孵化基地建设为支撑,整合国内外高端资源,融合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先发展新一代有机发光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打造优势产业链,构建上市集聚区,形成国内外技术领先、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生产、研发、创新基地。

3、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结合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专、精、新”的行业特点,到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工业增加值80亿元,年均增长20%。

引进产业化项目不少于20个、

其中,核心企业10户,成长型企业40户,超亿元企业5户,高新技术企业15户,孵化项目30个。

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专业孵化场地5万平方米,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5%以上。

初步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和产品配套关系,构建政策环境到位,集群特征明显,创新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专业性产业园区。

(2)阶段目标。

企业集聚阶段(2019—2019年)。

围绕产业链核心环节,立足长春市产业基础,加强政策引导,采取引进一批、合作一批、培育一批等方式,促进产业要素向园区聚集,重点引进优质产业化项目不少于15个。

产业集聚阶段(2019—2019年)。

把握国内外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趋势,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外领军企业,实施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吸引一批高端项目落户。

引进产业化项目不少于25个。

三、产业导向和产业链设计

1、产业导向

(1)以激光技术为核心的激光制造和加工产业。

充分发挥我市在激光技术上的优势,加快激光“全产业链”布局。

以激光器的研发和生产带动上游激光材料及材料加工设备的发展,拉动下游激光切割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淬火设备、激光精密雕刻设备、激光测距设备、激光打标设备、激光医疗设备等一系列激光器件和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促进激光在工业加工、医疗、军事、显示等方面的应用。

(2)以光传感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仪器产业。

依托光电传感长度、角度测试的核心技术,以及多年来形成的角位移编码器、光栅线位移传感器系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加快绝对编码光栅尺在数控机床上示范应用,推进数控型光栅测量系统国产化进程。

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快推进CMOS芯片及红外传感器的研制和生产,带动智能仪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3)以光栅技术为核心的光谱仪器产业。

加快红外光栅、中阶梯光栅、大功率激光光栅、IV型全息凹面光栅、平像场全息凹面光栅等多个光栅种类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生产能力,力争在国内光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

推动高档光谱仪器的自主创新和国产化进程,以核心光栅技术吸引国内外光谱仪器企业集聚,提升高档光栅及光谱仪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以光电技术为核心的航天和军工装备产业。

积极推进大型光电仪器设备领域成熟的研发成果向下游转移,满足国家在航天与航空遥感测绘设备、光电跟踪与测量等领域的重大需求,拉动先进光学材料、有机复合材料、电子元器件、可见/红外探测器技术、精密轴承、精密加工装调技术、先进机床制造等诸多产业发展。

(5)以精密机械为核心的特种装备产业。

扩大激光调阻机、自动超声波粗铝丝压焊机、超小尺寸LED粘片机、TFT-LCD短路环激光切割机和COG邦定机等微电子专用生产和后封装设备的生产能力,占领国内行业主要市场。

加快推进高端扫描光刻机等集成电路关键制造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拉动集成电路工艺装备和材料及相关产业的技术提升和结构调整,促进国产化零部件供应链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成长,带动精密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零部件、基础材料零部件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重点推进LED显示器件、LED照明器件的后封装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以COG与CMOS晶圆切割技术为核心,以代工项目为平台,推动半导体晶圆切割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建设特种装备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带动相关设备研发、标签生产、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发展。

(6)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装备产业。

围绕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重点发展新型传感器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AGV等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

推进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型与加工生产线、数字化工厂等标志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示范和应用。

2、核心产业链及产品。

(1)激光产业链。

按照“芯—器—设备”开展研发和全产业链布局,重点放在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和技术。

以半导体激光器核心材料制备为源头,以大功率激光产业化为重点,以先进激光加工装备等为切入点,尽快突破大功率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工艺,不断向激光医疗、激光照明和激光军事装备等产业化领域拓展。

形成激光器芯片、激光材料、激光光源、激光电源、激光表面处理设备、激光标记设备、激光医疗及美容设备和激光加工设备等众多领域、紧密联系、完整齐全的激光产业链条。

(2)光通信产业链。

重点组织实施无线光通信关重元器件研发生产、系列化无线光通信整机开发生产,不断开发市场,扩大无线光通信应用领域。

一是发展光通信整机产业工程。

围绕光通信不同应用需求,重点突破高速、高功率、高效率激情光通信光源、复杂信道下高灵敏度弱信号探测、高精度视轴稳定、高增益光学天线等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产业化。

二是光通信模块产业工程。

围绕光通信整机产业,大力开展核心模块研发和产业化,开展高稳频窄线激光器、高速率调制器、高功率、高效率放大器、高精度稳瞄转台、高带宽带光轴校正振镜、多路复用光学天线、低成本窄带滤光片、高速率、高灵敏度光电探测模块、低成本高速可见光光源、可见光探测器等模块研发。

(3)光电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产业。

按照“元器件—仪器—设备”研发和生产吸引国内外光电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入驻园区。

引进上游探测器芯片、光栅企业,重点发展从定制到普通的全方位探测顺口溜芯片和光栅生产生;引进中游光学镜头和光谱仪企业,形成从军事应用到普通民事应用的全系列光电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研发能力;培育和发展下游大型应用生产企业。

通过技术带动应用,引进上、中游企业,与现有光电分析检测仪器设备产业相配套,建立高端光电分析检测仪器设备全产业链。

(4)半导体显示与照明产业链。

重点发展上游外延材料与芯片制造,引入LED芯片、外延生产企业,提高产业链上游竞争力;适度发展中游器件与模块封装产业,新建或引进肯有大功率到普通低功率的全系列半导体封装能的生产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下游LED显示和照明产业,引领行业发展。

(5)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装备产业。

一是开发设计自动生产线,包括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器、轻工、机械、医药、食品、化工、汽车、能源等高科技企业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自动化检测生产线、自动化校核生产线、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并可为企业提供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软硬件开发、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培训等全面解决方案。

重点产品以数控绕丝机、自动铆接专机、磁粉成型机、无菌包装机、军用特种制造装备、锂动力电池化成套设备、滚压分切设备、恒流源设计制造技术等为主导产品。

二是开发仓储物流自动化技术及装备。

重点开发AGVS、RGVS、堆垛机、码拆垛机器人、物流自动输送和自动作业设备、物流控制与管理系统等产品。

应用领域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仓储中心、配送中心、应用AGV的各种输送线和检测线和汽车的总装生产线,AGV在汽车的总装生产线上的应用,具备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的能力。

四、发展空间布局

按照产业链整合延伸、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为原则,园区规划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25万平方米,包括核心产业区、研发拓展区、配套服务区三个部分。

1、核心产业区。

规划面积?

万平方米,是产业化主导区。

主要由光显示产业基地、光通信产业基地、激光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光电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及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组成。

2、研发拓展区。

规划面积?

万平方米,是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企业孵化集聚区。

主要以长春光机所建设包括企业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组成。

3、配套服务区。

规划面积?

万平方米。

结合园区产业特点,构建集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会议中心、金融通讯、市政公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服务区,通过采取集中且适当分散的布局模式,进一步将城市生活、工作、休闲等多元化活动融入园区,激发园区活力,促进园区的繁荣发展。

五、管理及运营模式

1、前期筹划:

园区由长春市工信局、市××局、长春高新区、中科院光机所、中元设计院等单位联合发起,共同协作建设。

其中,长春市工信局负责提供产业政策支持;长春高新区负责提供招商引资政策支持;高新区中元规划设计院负责园区运营机构和物业服务的组织;长春市××局、长春光机所负责提供人才培训、开放实验室、专业技术平台、创新服务平台等孵化载体支持。

2、项目引进:

——以市场化为原则,选择确定园区整体工程建设单位,负责园区平面规划、单体设计及项目管理。

——引进项目需符合《高新区入区项目评审标准》,加强项目引进把关和项目后期管理。

即投资强度不低于5000元/平方米、容积率不低于0.7、单位面积产值不低于10000元/平方米;且经过高新区专家评审会和市工信局认可。

——针对入园企业,由其独立进行土地招拍挂,并按照园区统一规划要求建设。

3、基地运营:

园区建成后以高新中元设计院为主体组建园区运营机构,提供日常管理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调控布局。

成立高新区促进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如下:

组长:

白绪贵长春市副市长

杨俊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

郝晶祥市工信局局长

车仁义市工信局副局长

******市××局副局长

******市××局副局长

石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刘成福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宣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

宋志义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副所长

成员:

王晓东市工信局光电处处长

柳涛高新区招商办(外资一局副局长)

刘庶高新区发改工信局局长

周彬高新区中元规划设计院院长

李文杰光机所孵化器管理××公司总经理

耿辉高新区××局局长

巴贻南高新区国土分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高新区(设在××局或组建园区建设推进办公室)。

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方案的研究制定及全面统筹实施。

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产业园规划、建设、招商的具体事宜。

2、强化招商引资,提高项目水平。

建立重大项目引进和落位决策机制,完善引进重大项目备案、会商制度,引入专家听证、部门联审辅助决策,提高民主、科学决策水平。

实施“招大引强”战略,吸引世界500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和研发中心等具有强聚集效应的企业向园区集中,使产业园区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较强竞争力的核心聚集区。

3、强化政策引导,增强创新活力。

研究制定园区统一要素资源分配调控政策,围绕规划配置资源,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结合国家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相关政策,入区项目优先享受《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拟由市财政设立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配套。

同时,对符合产业分工定位的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

二是按照《长春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在产业导向、政策扶持、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4、拓展融资渠道,助推企业上市。

每年从高新区产业发展资金列支专项资金,对光电子及智能装备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引导金融机构在资金、信贷方面支持企业融资行为,优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上市,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建立产业信用评估体系,建立起信贷机构、股权投资机构、担保公司联合业务机制,完善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

5、加大宣传力度,扩展园区影响。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产业推广的宣传机制,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宣传,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认同度。

一是在园区内建立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全方位展示区内产业最新研究成果及主要产品。

二是充分利用东北亚博览会等各种国内外会议、展会活动,广泛推介园区企业产品。

1、关于地块选择。

园区总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出于启用时间和费用的考虑,拟选择光机平台旁38万平方米中的25万平方米作为项目一期,该地块属于国有农用地,征收工作不牵扯农民问题,所以启动较快。

38万平方米中的其他13万平方米属于集体农用地,征收较慢,暂作为后期考虑。

除38万平方米以外的两个地块,目前都已抵押,其中25万平方米解押时间为2019年6月,抵押金额为5亿元,该地块可作为园区二期考虑;另外11万平方米解押时间为2019年8月,抵押金额为2亿8千万元。

2、一期25万平方米土地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划转性问题。

该项工作应该于办理土地征收手续前完成,否则土地性质仍然为科研,不能达到工业出让目的。

管委会已于2019年4月下发会议纪要,要求高新××局争取6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经了解,规划转性需提交市规划专家评审会通过,目前正在进行评审前的评估等工作。

客观的说,此项工作进展还是相对缓慢,原因是规划部门对该地块土地转性工作存在分歧,一方面认为该地块属于长东北核心区的核心位置,在此位置上搞工业,从规划学院派角度不是很认同。

另一方面,怕担责任,由于调整为工业带来的土地出让金减少的责任,或者过几年该地块还得从工业调整回商住的风险责任。

目前迫于领导压力,表面积极推进,实际上还是有抵触情绪。

这也给我们这项工作带来隐忧,建议市领导能够站在全局角度统一认识,要求规划部门认真研究市场业态,解放思想,提供更加与时俱进的服务。

同时也充分考虑到规划部门的意见,建设一个高水平规划的园区。

二是25万平方米土地的耕地指标问题,管委会领导答应协调省市国土部门解决。

三是征收费用问题,该地块征收费用为2950万元,由高新区财政解决。

四是时间问题,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下,区土地部门承诺2个月完成土地征收工作。

管委会5月22日下发的会议纪要要求土地部门限期3个月完成整个土地征收工作。

五是该地块上医疗垃圾处理站搬迁问题,目前新址已建成并试运行,年底前应该能搬迁完成。

3、关于园区建设模式详解。

本着统一规划、逐户报建、集中建设、统一管理,分步实施原则。

园区建设分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企业自身项目建设四块内容。

总体规划由高新区委托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实施,费用由高新区承担。

单体设计拟由企业委托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实施,费用由企业承担。

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拟由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实施,费用由市政府和高新区承担。

企业自身项目建设可以有三种选择:

1、按照总体规划、单体设计要求自行建设。

2、按照总体规划、单体设计要求委托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进行项目管理。

3、按照总体规划、单体设计要求委托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建设。

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具有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建设等资质优势,了解整个高新区配套设施情况,同时价格也较为合理。

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用决定整个园区的档次,包括园区内的园区路、绿化、配套生活服务等,涉及的资金也较大,不建议分摊到入区企业,但企业自身建设的风格档次要与园区整体相一致。

4、园区企业可享受扶持政策

1、按照购地面积给予280元/平方米的资金扶持,并按建筑面积给予80元/平方米的资金扶持,具体参照长春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施办法(长高开字〔2019〕28号)第6条第一款;

2、优先享受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长府发〔2019〕2号);

3、符合标准的项目享受《长春高新区关于鼓励投融资发展暂行办法(试行)》(长高开字〔2009〕76号)、《长春高新区“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实施办法》(长高党字〔2019〕34号)等扶持政策。

5、关于评审机构。

建议采用高新区目前采用的专家评审制度,评审专家以市工信局、光机所、高新区相关领导、专家和龙头企业代表为主组成。

因该项目政府和高新区都投入较大,建议要严把入园关,全面考察项目的产品、技术、市场、资金、管理团队等要素,务求项目质量高,建设资金有保障。

6、关于园区名称。

建议采用长春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区。

同时加挂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基地牌子。

一个园区两个牌子。

孵化器可作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7、关于高新区与光机所历史问题。

光机所领导已表示,对原来2009年双方签订的每平方米50元的框架协议不方便实施表示理解,也同意通过专家评审制度积极引进项目入园,同时积极支持园区的工作。

希望园区政策要相对优惠,最好能通过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以保障企业权益。

8、关于项目急需落位问题。

目前已有永利激光、荣德光学、宇恒光电三户企业于2019年3月通过了高新区专家评审,另有北方灌装、光华科技等十户左右企业已上报入区报告,因目前土地征收、规划变性、总体规划等工作还需时间,所以迟迟不能落位。

建议采取齐头并进的策略,尽快落位,让企业能够安心,落位位置可暂时落在25万平方米范围,以管委会会议纪要形式下发。

而后才能实现尽快签约。

9、一期拟落位项目情况(包括已上过专家评审会项目3个,已上交材料项目8个,吉大小天鹅公司暂缓再定)。

智能装备项目6个,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设备××公司灌装机器人项目、超维集团汽车智能机器人项目、长春泰坦斯智慧工厂项目(艾希技术公司)、长春众生科技××公司汽车智能机器人项目。

长春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公司电子标签封装设备、长春博安消防公司消防应急系统。

光电项目5个,长春光华科技物联网产品项目、长春普罗西姆公司光栅项目(艾希公司与瑞典安伟博士合作)、吉林宇恒光电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制导火箭弹用光电传感器、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公司气体激光器、长春荣德光学××公司光电编码器。

建议光机所提供名单企业尽快进入准备上会材料阶段。

10、关于下一步工作。

目前工作分四条线,一是高新区主要领导积极推进土地征收、规划转性问题。

二是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正在进行园区总体规划。

三是高新区成立专门部门(拟定光电和智能产业办公室)正在积极落实招商项目。

四是市工信局统筹整个工作进度。

11、关于园区运营。

园区建成后以高新中元设计院为主体组建园区运营机构,提供政府管理服务职能与企业经营服务两项内容,经营部分采取市场化,先期可由政府投入一部分必须的启动资金,后期运营市场化,原则上政府财政不再补贴。

12、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园区公共设施配套费用。

建议市财政和高新区财政承担。

市里的政策支持建议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可由市政府、高新区、中元国际高新设计院共同出资设立平台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二是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运作模式、入园标准、优惠政策),建议市政府以会议纪要形式下发。

为园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一期企业集聚积极推进的同时,趁热打铁,建议尽快启动二期项目,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外领军企业,实施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吸引一批高端项目落户。

保持园区发展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