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34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docx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姓名:

邓慧如

任教年级:

小学四年级

单位:

瑞金市解放小学

 

2017年5月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

解放小学邓慧如

【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它是一种学生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因此,我选择了“人体中的数学问题”为探究主题。

探究的内容含括了分数问题,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知识等,涉及的领域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真正是一次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大运用。

而主题本身就能让孩子们觉得非常地新鲜,有趣,能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并主动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们身体里的数学知识,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处理、计算、归纳、验证的数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体验数学与世界的密切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适时进行交通安全、应急措施自救、合理饮食知识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

三、教学准备:

助学单、多媒体课件、学生人手一部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知道我们这节课研究什么吗?

生:

人体中的数学问题

师:

是的,在这之前,邓老师要向你们隆重介绍一位学霸型的人物。

我们一起把他喊出来,他就是......(郝聪明)

嗨!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郝(hǎo)聪明,我对数学特别地着迷。

最近我发现在人体中蕴含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今天我带了三个特别有意思的,想不想看看?

保证让你们眼前一亮!

播放音频课件,出现一男孩;

【设计意图:

郝聪明这一同龄人的形象生动活泼,对孩子们来说很亲切。

身体里的数学知识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这一素材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在鼓励学生要多动脑才能更好的学习。

(二)、探索新知

1、人体数学第一篇:

警察破案推理大揭秘

①、提出猜想

师:

郝聪明特别崇拜他的警察舅舅,因为他舅舅是一位破案高手。

前几天舅舅仅凭案发现场的一个脚印就侦破了一桩珠宝盗窃大案。

他先是测量了脚印长度;又调查了监控,发现在案发时间点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的一共有四个男人;最后通过公安局档案室查出了这四个男人的身高。

于是,舅舅马上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师:

孩子们,你们猜,谁会是罪犯呢?

生:

我猜身高182厘米的男子是罪犯,因为我们课前研究了脚板长与身高的关系......

2、汇报成果

师:

同学们课前研究了人体脚板长与身高的关系,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脚板长(厘米)

23.5

 

 

 

 

 

 

 

身高(厘米)

164

 

 

 

 

 

 

 

生1:

我发现用身高除以脚板长的结果近似于7;

生2:

我发现身高大约是脚板长的7倍

生3:

脚板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

7

3、验证结论

师:

结合你们的发现,你们觉得谁会是罪犯呢?

生:

身高是182厘米的男子是罪犯,因为26:

182正好是1:

7。

师: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厉害了。

没错,舅舅正是利用了人体这一比例关系抓住了罪犯,并追回了失窃的珠宝。

(课件出示图片)

④、拓展延伸

师:

孩子们,我们来讨论一下。

是不是世界上所有人的脚板长与身高的比大约都是1:

7呢?

生1:

我测量了我妹妹的身高和脚板长。

用身高除以脚板长约等于14

生2:

得了侏儒症的人脚板长与身高比的不存在这样的关系

生3:

古代有那种裹小脚......

师:

由于人体结构的差异性,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的脚板长与身高不存在这样的比例关系。

【设计意图:

以探求人体的身高与脚板长的关系为切入点,创设了生动的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引领学生课前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计算。

又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猜测、交流发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凸显了探究方法。

促进了孩子们探究能力形成。

随后,以此为基础,激励学生进一步去探索人体与数学的奥秘关系。

2、人体数学第二篇:

秃头是怎样练成的?

①、日记导入。

郝聪明写了一篇日记,我们来看看!

②、讨论掉发问题。

师:

同学们,郝聪明担心的事会不会发生?

生:

不会,因为他妈妈在掉头发的同时又在不断地长出新头发。

师:

那隔壁王叔叔怎么就变成秃头了呢?

生1:

因为王叔叔头发掉得太多了,可能只掉头发不长新头发。

生2;可能是因为王叔叔掉的多,长出来的少。

师: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③、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

从这些资料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

我知道一个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10万根......

④、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王叔叔是在28岁时开始掉头发,平均每天掉发大约120根,而长出来的头发大约占每天掉发量的⅓。

他是在几岁的时候变成可怜的秃头呢?

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

365×(120-120×⅓)=29200(根)

100000÷29200≈3.5年

28+3=31.5岁

⑤、情感教育。

造成秃头的原因,除了遗传、生病等这些我们不可左右的因素会造成秃头,饮食不均衡,经常熬夜休息不好也有可能会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

孩子们,你们可要注意了,否则你们就是下一个王叔叔!

【设计意图:

“秃头”在我们身边还是经常能看到的,以郝聪明的妈妈掉头发这一情境来引入有关头发的知识,孩子们觉得特别有意思。

也就乐于去计算,乐于去发现。

同时提醒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3、人体数学第三篇:

命悬一线之毒蛇咬人事件

课件播放毒蛇咬伤人的视频

①、提出疑问、进行紧急自救教育:

孩子们,同样是被毒蛇咬伤,前面那个女子多个器官受损,伤的比较严重。

而后面的吴大妈却没有什么大碍。

这是为什么?

生:

前面那个女子没有采取措施,吴大妈的儿子绑住了她的手腕

师:

孩子们,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惊慌失措。

第一步:

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第二步:

用布带绑住伤口靠近心脏一端旁边的部位;第三步:

用消毒的小刀将伤口切成十字形,让毒液流出。

师:

那吴大妈的儿子为什么要绑住她的手腕呢?

生:

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非常快,为了阻止毒液流向全身......

②、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

从这些资料中,你知道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看完这些资料,你知道吴大妈的儿子绑住她的手腕有什么作用呢?

生:

让血液流动减慢速度

③、解决问题。

问题1:

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0秒,成年人的血管大约长10万千米。

血液流动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a、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

100000÷20=5000千米/秒

答:

血液流动的速度是每秒5000千米。

b、初步感知血液流动速度之快

师:

每秒5000千米!

一秒有多久?

给你一秒你能做什么事?

生1:

我能眨一下眼睛;生2:

我只能拍一下手

师:

5000千米有多长?

生:

很长很长......

师:

这样吧!

以我们解放小学操场跑道为参照,一圈是多少米?

你跑一圈的时间大约要多久?

问题2:

解放小学跑道一圈长200米,六年级学生平均每人跑一圈的时间大约为52秒,跑完5000千米需要跑几圈?

跑完大约要几天?

a、生汇报,课件出示:

5000千米=5000000米

5000000÷200=25000圈

25000×52=1300000秒

1300000÷60÷60÷24≈16天

答:

跑完5000千米要跑25000圈,大约要16天。

b、对比感知血液流动速度之快。

师:

让你跑完这5000千米,你干吗?

生:

不干!

师:

为什么不干?

生:

这16天得不吃不喝还不能休息.....

师:

但是你们双腿不干的事,你体内的血液一秒就干完了。

怎么样?

生:

血液流动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师:

孩子们,既然血液流动的速度这么快,如果人体意外受伤,血流不止......可能会?

问题3:

3月11日13时16分,一个体重约为75千克成年男子由于伤到动脉血流不止(血液量按体重的8%来算),血流量每秒大约达到2.5毫升(每毫升血约重1.05克),根本止不住血。

在几点之前送到医院才抢救是安全的呢?

(失血量在总血量的20%以内是安全的。

学生独立计算并板演:

75×8%=6千克

6×20%=1.2千克=1200克

2.5×1.05=2.625克

1200÷2.625≈457秒≈7.6分≈8分

16+8=24

答:

在13时24分前送到比较安全。

生:

应该用去尾法,约成7分钟。

因为多那么几秒,可能就失血过多而死了

师:

就迟那么几秒送去医院不行吗?

生:

不行,迟几秒,失血量超过了总血量的20%就很危险了。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为本课的重点部分,背景为被毒蛇咬伤的一个新闻,引发有关血液的一连串数学问题,很大程度地考验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孩子们进行紧急自救措施和交通安全教育。

不仅实现了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的有效整合,而且促使学生积极且主动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了解关于人体中的数学知识。

 

 

 

 

(四)、谈收获,布置课外作业

1、收集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和人体有关的数学问题,然后和你的同学分享。

2、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请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吧!

【设计意图:

让他们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人体中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鼓励学生大胆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求知精神以及科学学习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