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35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 1025.docx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1025

实验四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1)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地图配准和地图矢量化方法

●掌握数据转换方法

●掌握数据处理(裁剪、拼接、提取)

二、实验准备

1.实验室计算机一台并安装ArcGIS9.3以上版本软件

2.复习地理坐标和地图投影相关知识

3.回顾创建shapefile文件和其它数据创建方法

4.地理底图:

湖北省行政区划图(.JPEG格式)

三、实验步骤:

(一)地图配准

方法一:

利用经纬度配准

1.启动ArcGIS9.3

2.加载湖北省行政区.JPG数据,如图4.1,查看图片上控制点的坐标,留意屏幕坐标及其单位。

图4.1加载栅格数据

3.右击工具栏空白处,调出Groreferencing工具条,如图4.2

图4.2Groreferencing工具条

4.在Groreferencing下拉菜单勾选AutoAdjust,如图4.3

图4.3

5.逐个输入控制点,并查看控制点列表,修正均值误差比较大的点。

6.在下拉框单击Recgify按钮,选择保存位置。

7.重新打开完成配准的图像,查看其坐标和单位。

方法二:

利用含有地理坐标或者投影坐标的矢量化数据配准(以配准湖北省地图为例)

1.启动ArcGIS9.3

2.加载湖北省.JPG数据,留意屏幕右下角坐标及其单位。

3.继续加载湖北县域.shp矢量图层,但是此时屏幕并没有显示湖北县域图层,右击湖北县域图层,选择缩放到图层命令(ZoomtoLayer),可见湖北县域图层。

通过右击选择属性,弹出属性选项卡,切换到source选项下,查看湖北县域的的投影信息。

由于湖北县域.shp图层与湖北省.jpg图片的坐标系统不一样,二者不能同时显示在屏幕上。

加载湖北县域.shp图层

查看湖北县域.shp的投影信息

4.右击湖北省.jpg选择缩放到图层,返回到湖北省.jpg窗口。

5.右击工具栏空白处,调出Groreferencing工具条,如下图

Groreferencing工具条

6.单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在湖北省.jpg的西北角边界上选择一点,之后右击湖北县域.shp通过缩放到图层按钮,切换到湖北县域.shp窗口,选择同样的位置单击。

此时第一个点已经配准完毕。

依次循环继续添加控制点,当控制点到达一定程度时,两个图层会叠加一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

直到配准效果比较理想。

在湖北省.jpg图层的西北角位置单击

在湖北县域.shp西北角同样的位置单击

当增加了两个控制点以上,两个图层叠加在一起

进一步修改后的效果,基本达到标准

7.在工具条georeference下拉框单击Recgify按钮,选择保存位置和名称。

8.此时配准工作完成。

(二)数字化操作

1.新建shapefile文件

方法一:

通过ArcCatalog

A.启动ArcCatalog

B.定位到实验四文件夹下,在空白处右击,选择new,选择shapefile

C.按照向导对话框完成

方法二:

通过ArcToolbox

A.打开ArcToolbox,在工具条上单击按钮

,弹出toolbox对话框。

B.定位到DataManagementTools下的Featureclass的createfeatureclass,弹出createfeatureclass对话框。

C.按照对话框的内容项目填写,即可完成要素类的创建。

如下图所示:

2.加载shapefile文件

A.启动ArcMap

B.加载shapefile文件,叠加显示在已经配准的图像上。

3.矢量化操作

A.调出Editor工具条(如果在工具栏没有)

B.单击Editor工具条下拉菜单,启动编辑按钮

C.将任务改为创建新任务

D.点击绘图工具,开始按照底图矢量化

E.完成后关闭并保存编辑内容

F.退出ArcMap

4.关于面状要素的构建

方法一:

可以直接用生成面状要素工具构建。

方法二:

用拓扑关系由线生成面状要素。

方法三:

利用工具箱中的linetopolygon工具。

(三)更多基本编辑技能、在于自己摸索

1.更改已有要素

当创建了线或者多边形后,即可对其进行更改,消除不需要的拐点、添加拐点、移动已有拐点等。

1)修改要素

Editor(编辑器)工具条包含“修改”已有要素的选项,包括添加拐点、移动拐点等。

2)整形要素

通过使用新草图来定义改进的形状,ReshapingFeature(整形要素)工具重新输入要素或要素的一部分。

3)翻转线

2.编辑地图拓扑(略)

(四)数据格式转换

1.数据结构转换

A.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的转换(rastertopolygon)

B.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featuretoraster)

2.数据格式转换

(五)数据处理

在实际应用研究中,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首先需要对空间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如裁切、拼接等操作,以便获取需要的数据。

借助于ArcToolbox中的工具可以进行多种空间数据处理操作。

1.数据裁剪(以矢量数据为例)

数据裁切是从整个空间数据中裁切出部分区域,以便获取真正需要的数据作为研究区域,减少不必要数据参与运算。

A.展开AnalysisTools工具箱,打开Extract工具集,双击Clip,打开图4.31Clip对话框Clip对话框(图4.4)。

B.在InputFeatures文本框中选择输入需要裁切的矢量数据。

C.在ClipFeatures文本框浏览确定用来进行裁切的矢量数据。

D.在OutputFeatureClass文本框键入输出的数据的路径与名称。

E.ClusterTolerance是可选项,用于确定容差的大小。

F.单击OK按钮,执行Clip操作(图4.5)。

图4.4Clip对话框

图4.5Clip的图解表达

该命令同样适用于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Coverage数据的裁切方法相类似,可使用

栅格数据的裁切栅格数据的裁切有多种方法,例如用圆形、点、多边形、矩形,以及用已存在的数据进行裁切。

下面以用矩形和已存在的数据裁切栅格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几种裁切操作大同小异。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已存在的栅格或矢量数据裁切栅格数据。

方法类似于矢量数据裁剪。

CoverageTools-Analysis-Extract工具集中的Clip命令。

2.数据拼接

数据拼接是指将空间相邻的数据拼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目标数据。

因为研究区域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跨越了若干相邻数据,而空间数据是分幅存储的,因此要对这些相邻的数据进行拼接。

拼接的前提是矢量数据经过了严格的接边,关于数据接边的操作在SpatialAdjustment工具中。

所以空间数据拼接是空间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分析中经常需要进行的操作。

A.矢量数据的拼接

a)展开DataManagementTools工具箱,打开General工具集,双击Append,打开Append对话框

b)在InputFeatures文本框中选择输入的数据,可选择多个数据。

InputFeatures文本框下面的窗口中罗列的数据将添加到目标数据中。

c)在OutputFeatures文本框浏览确定某一存在的目标数据,执行操作后,该数据将包含添加的数据。

d)单击OK按钮,执行Append操作。

B.栅格数据拼接(示例数据:

dem1和dem2)

a)展开DataManagementTools工具箱,打开Raster工具集,双击MosaicToNewRaster,打开MosaicToNewRaster对话框

b)在InputRasters文本框中选择输入进行拼接的数据,在下面的窗口中罗列已添加的数据。

c)在OutputLocation文本框键入输出数据存储的位置。

d)在Rasterdatasetnamewithextension文本框设置输出数据的名称。

e)在Cellsize可选窗口,设置输出数据的栅格大小。

f)在Pixeltype可选窗口,设置输出数据栅格的类型,例如8_bit_SIGNED、16_bit_UNSIGNED等。

g)在Coordinatesystemfortheraster可选窗口,定义投影的方法,为输出的数据定义投影

h)在Numberofbands可选文本框,设置输出数据的波段数

i)在MosaicMothod可选窗口,确定镶嵌重叠部分的方法,例如默认状态FIRST,表示重叠部分的栅格值取InputRasters窗口中罗列的第一个数据的栅格值。

j)在MosaicColormapMode可选窗口,确定输出数据的色彩模式。

在默认状态下进行输入各数据的色彩将保持不变。

k)单击OK按钮,执行MosaicToNewRaster操作。

3.数据提取

数据提取是从已有数据中,根据属性表内容选择符合条件的数据,构成新的数据层。

可以通过设置SQL表达式进行条件选择。

A.矢量数据的提取

a)展开AnalysisTools工具箱,打开Extract工具集,双击Select,打开Select对话框。

b)在InputFeatures文本框中选择输入用于进行选择的矢量数据。

c)在OutputFeatureClass文本框键入输出的数据的路径与名称。

d)单击Expression可选文本框旁边的按钮,打开QueryBuilder对话框,设置SQL表达式。

e)单击OK按钮,执行Select操作。

该命令同样适用于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Coverage数据的提取方法相类似,可使用CoverageTools-Analysis-Extract工具集中的Select命令。

B.栅格数据的提取

a)展开SpatialAnalystTools工具箱,打开Extraction工具集,双击ExtractbyAttributes,打开ExtractbyAttributes对话框。

因为该功能是依据数据的属性进行提取,所以适用于具有属性表的栅格数据。

b)在Inputraster文本框中选择输入用于进行选择的矢量数据。

c)单击Whereclause文本框旁边的按钮,打开QueryBuilder对话框,设置SQL表达式。

d)在Outputraster文本框键入输出的数据的路径与名称。

e)单击OK按钮,执行ExtractbyAttributes操作。

四、思考题:

1.地图配准采用的原理是什么

2.如何提高配准精度,是否有其它配准方法?

3.数字化过程中,如何提高精度

4.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地图投影?

或者影响地图投影有哪些因素?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所学步骤,练习配准实验四中的china图像(任选一种方法配准),将配准完成后的图像重新命名保存。

2.矢量化配准后的china图像,要求含有点(省会城市)、线(主要河流)、面文件(省级行政区),投影采用Albers正轴等面积双标准纬线割圆锥投影(两条标准纬线为25°N和47°N),将矢量化的数据存放在地里数据库(数据库命名为中国地图)中。

3.将矢量化完成的数据文件保存为地图文档,命名为自己姓名。

4.将上述所有数据与实验报告一起上交。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软件平台可以做什么

空间数据输入和编辑

栅格数据输入与编辑

矢量数据输入与编辑

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

数据结构转换

遥感解译

图像扫描

数据结构转换

数字测图仪

扫描矢量化

属性数据输入与编辑

空间数据管理

空间数据输出

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打印输出

统计报表

文本数据

专题地图

其它数据转换

属性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