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869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docx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

电信行业营销管理平台

技术建议书

 

目录

技术建议书1

1.项目综述1

2.项目分析2

2.1.项目建设原则2

2.2.项目建设规模4

2.3.项目建设目标4

3.1.项目系统边界5

3.2.对工程的理解6

4.项目整体架构6

4.1.系统功能框架6

4.2.系统技术架构7

4.3.关键技术引用8

4.4.系统安全管控方案9

4.4.1.网络安全9

4.4.1.1.系统结构设计9

4.4.1.2.路由控制9

4.4.1.3.网络隔离9

4.4.1.4.边界保护10

4.4.1.5.网络监控10

4.4.1.6.网络审计10

4.4.2.应用安全10

4.4.2.1.身份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10

4.4.2.1.1.身份认证10

4.4.2.1.2.授权11

4.4.2.1.3.访问控制11

4.4.2.2.安全审计11

4.4.2.3.系统容错11

4.4.3.数据安全12

4.4.3.1.数据存储12

4.4.3.2.敏感数据保护12

5.应用建设方案12

5.1.营销模板管理12

5.2.营销规则配置13

5.3.营销内容推送13

5.4.营销执行管理13

5.5.营销活动监控分析13

5.6.营销流程14

5.7.权限管理14

5.8.个性化定制14

5.9.日志管理14

6.系统接口方案15

6.1.技术分类15

6.2.技术实现15

6.3.接口实现方式16

7.系统割接方案17

7.1.系统割接总体方案17

7.2.数据迁移方案17

7.3.系统应急方案18

8.设备配置方案19

8.1.数据库服务器性能估算19

8.2.应用服务器性能估算19

8.3.Web服务器性能估算20

8.4.主机设备配置建议21

8.5.系统资源估算21

1.项目综述

本工程为电信行业电子渠道系统工程(以下简称电子渠道工程)。

电子渠道是电信企业与客户非面对面通过信息化方式提供服务和销售产品的自有渠道,是公司整体渠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体渠道互为补充、相互结合,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营销渠道体系。

目前,我省已建有移动门户、营业厅综合管理系统、在线客服、短信营业厅等系统,实现在各个渠道商的信息服务和业务办理等。

在电子渠道工程中,针对当前营销支撑能力不足,无法进行渠道级的营销支撑等问题,根据集团公司制定规范,明确了需要提升电子渠道运营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电子渠道营销和服务水平等等重点工作内容以及电信行业的大力发展线上渠道的市场发展的诉求,为增强电子渠道的营销能力,公司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规划,需要搭建营销管理平台平台,实现对电子渠道营销能力的管理、实施、评估。

2.项目分析

2.1.项目建设原则

系统建设需面向市场业务,具备互联网思维和方式。

以互联网模式运营支撑为主、兼具管理能力,彰显电子渠道系统对市场经营的支撑作用和价值。

具体原则如下:

(1)可用性

平台支持电信级的可用性,平台应综合考虑业务管理、运营支撑系统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避免单点故障,满足平台整体的可用性要求。

(2)可靠性和稳定性

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保证业务处理正确、可靠存储和安全传输。

平台应支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关键系统如数据库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应需要具备数据备份能力、可靠性保护能力、容错能力、故障恢复能力、远程备份能力。

(3)经济高效

在满足业务处理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投入成本。

(4)可扩展性

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能力。

包括:

Ø功能可扩展:

新建系统不影响现有业务系统的前提下,能够增加新的功能,同时避免对平台进行大规模的修改。

Ø容量可扩展:

能够根据用户访问量的增加,平滑扩展平台的容量。

容量的扩展不影响现有的系统架构和业务开展。

Ø业务可扩展:

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增加新的应用。

(5)松耦合性

电子渠道运营平台系统以逻辑上独立的系统服务为核心,与BOSS系、CRM、BASS、电子渠道等统通过标准服务接口方式对接以获取其中的数据。

两者之间以松耦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各自的修改和升级应互不影响。

电子渠道运营平台系统内部各主要功能域和功能模块间,采用送耦合模式进行部署和数据交换。

(6)组件化

电子渠道运营平台采用组件化、SOA规范对服务和核心能力进行封装,支持灵活的服务调用和扩展。

(7)可维护性

平台应易于维护,易于分析和测试,易于发现和定位故障,并通过良好的系统设计保证故障的隔离。

(8)开放性

开放的系统结构方案,能将多种应用平台以及不同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集成,并支持与其他系统方便地完成数据共享。

整个系统要具备开放性的架构,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满足以后对系统定制开发的要求。

(9)安全性

1)平台应保证各个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性包括:

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传输的安全性等。

系统应具备基本的防病毒能力,具有安全报警能力。

2.2.项目建设规模

本期建设规模考虑本期工程满足一下要求:

对多样化互联网化营销活动的支撑,通过营销管理平台可配置电渠营销活动,加快上线速度;实现业务办理实时抽奖,出奖规则灵活配置,运营部门可通过平台统计和监控营销活动开展的情况。

2.3.项目建设目标

本期项目旨在构建电子渠道统一运营管理平台,包括以下方面:

3.电子渠道进行营销、销售和服务的统一载体,实现各不同电子渠道间的业务逻辑收敛与统一,提升渠道营销与管控能力。

4.完善营销活动过程管控和评估,优化营销过程中的客户体验、夯实营销能力,扩展营销支撑手段,提升营销支撑效力完善营销过程管理能力。

5.创新电子渠道运营模式,努力提升运营的规范性、协同性及精细化,发挥电子渠道的低成本高效益优势。

5.1.项目系统边界

营销管理平台是电子渠道进行营销、销售统一载体,实现各不同电子渠道间的业务逻辑收敛与统一,包括营销活动配置、营销执行、营销数据分析等。

电子渠道基础平台包括网厅、短厅、wap厅、空中充值等,是客户交互的触点,实现客户与后端统一渠道支撑的通路,通过与营销管理平台的信息交互,实现对语音、数据、增值业务的营销、销售,完成客户的服务请求。

CRM/BOSS系统为营销管理平台提供标准的原子化服务,是客户关系管理八大功能域的基础功能来源,并接收营销管理平台的业务交易信息与渠道管理信息。

BASS系统为营销管理平台提供面向全渠道的分析数据、营销方案,同时从营销管理平台获取渠道的客户接触数据与运营数据。

BOMC系统通过采集营销管理平台的系统、业务数据,实现对其业务运营信息的监控与告警。

业务平台包括了彩铃、飞信、139邮箱、手机阅读等,面向营销管理平台提供各类增值业务服务能力。

外部系统包括MIS、网管、银行网关等,面向营销管理平台提供管理支撑及其他外部功能的接入支撑。

5.2.对工程的理解

●复杂且繁多的接口,需要丰富的接口处理经验

本系统作为电信行业战略性部署的平台,涉及多个原有系统以及支撑系统的割接和接口联调,接口处理工作繁多。

●统一运营管理平台不是定型产品,而是灵活多变的平台

我司认为,开发统一运营管理平台不是一促而就的事情,需要充分结合运营商现在业务以及各外部系统的特征,并详细分析系统整合的内在价值与实现难点,通过不断完善搭建出灵活多变的管理平台。

●系统的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客户化贴身服务

本系统的需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这种独特性就要求整个项目在开发和实施过程当中的稳定性,我司优厚的服务底蕴、遍及全国的技术服务队伍及其良好的经验能够为电信行业提供长期可靠的服务,确保项目的平滑演进和顺利过渡。

●系统的目的不是简单应用功能,而是统一的管理支撑

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平台,需要将众多的系统与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既确保各系统的相互独立,也实现彼此之间的关联。

统一运营管理平台通过标准的协议与灵活的流程引擎实现请求与信息转移与传输。

为各电子渠道提供稳定、统一的平台支撑。

6.项目整体架构

6.1.系统功能框架

本期工程系统逻辑架构规划为促销应用、渠道协同、用户接触控制、运营监控、标准接口访问、配置管理等功能。

其系统功能框架如下图:

本期工程系统功能框架

6.2.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基于稳定成熟的WADE框架,WADE是基于J2EE体系架构的B/S应用解决方案,专注于从学习、开发、使用、维护等多个角度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来提供开发企业级应用所需的快速稳定可扩展的基础平台,以持续保证业务支撑系统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业务受理量。

定位为基于J2EE体系架构,为上层应用提供高性能可扩展可维护的基础平台,并致力为开发者实现快速开发。

6.3.关键技术引用

我司对于本系统的开发采用统一的应用开发架构,整体基于J2EE的解决方案,采用合理的接口开发体系、面向组件的分布式开发方式、数据库操作方式,可使开发能够在灵活、开放、安全、稳定的框架体系下进行,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如下:

●WS/Http

WebServices是由企业发布的完成其特定商务需求的在线应用服务,其他公司或应用软件能够通过Internet来访问并使用这项在线服务。

●Tuxedo

Tuxedo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的“中间件”产品,它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进行调节,以保证正确地处理事务。

●JDBC

JDBC(JavaDataBase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API,可以为多种关系数据库提供统一访问,它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

JDBC提供了一种基准,据此可以构建更高级的工具和接口,使数据库开发人员能够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

●Ajax

AJAX即“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指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

●EJB、JMS

使用EJB和JMS技术实现告警消息的实时收集,并处理风暴告警、告警报告策略等业务逻辑,支持分布式部署EJB组件。

●Squid

Squid是一个缓存internet数据的一个软件,它接收用户的下载申请,并自动处理所下载的数据。

也就是说,当一个用户想要下载一个主页时,它向Squid发出一个申请,要Squid替它下载,然后Squid连接所申请网站并请求该主页,接着把该主页传给用户同时保留一个备份,当别的用户申请同样的页面时,Squid把保存的备份立即传给用户,使用户觉得速度相当快。

●Memcached

Memcached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用于动态Web应用以减轻数据库负载。

它通过在内存中缓存数据和对象来减少读取数据库的次数,从而提供动态、数据库驱动网站的速度。

6.4.系统安全管控方案

6.4.1.网络安全

7.系统结构设计

本系统结构采用冗余结构设计,实现网络设备物理冗余,系统内关键服务器(核心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实现物理冗余、网络链路物理冗余。

8.路由控制

对路由进行设计和规划,在网络的各个部分的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路由协议,并正确地进行配置和实施,使用健壮的路由协议(静态路由)保证网络的互联互通。

9.网络隔离

本系统内不同业务网段在网络上实现逻辑信道的隔离,基于交换机的VLan划分进行隔离。

被隔离的部分在逻辑上无任何联系,从而减少广播域的规模,提高网络性能,并实现基本的安全功能。

实现网络间的独立的物理传输信道方式,采用点对点传输,独立的传输通信线路等措施,保证重要业务的安全性。

本系统内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当采用访问控制进行隔离。

10.边界保护

系统边界区域的设计和部署遵循等级区分保护的特征,根据资产的重要性差别,分别部署在安全级别不同的边界区域中。

采用双防火墙结构,隔离不同等级的资产,达到等级保护的要求。

系统边界防火墙所开放端口采用最小化原则,无用端口全部关闭。

11.网络监控

系统使用网络入侵检测分析工具对网络中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掌握发生在网络中的攻击和滥用情况,保证网络的安全。

12.网络审计

网络和安全设备均开启日志功能或启用SNMP功能,根据各系统的不同安全要求设置需要的记录内容,以有助于原始事件信息和证据的收集。

12.1.1.应用安全

13.身份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

13.1.1.1.1.身份认证

本系统具有良好的身份认证方案,具有防密码猜测功能和密码复杂度检测功能;本系统具有登录失败处理的功能,锁定在某时间间隔内登录失败次数超过一定数量的用户帐号;本系统具有超时处理的功能,当用户登录后在一段时间内无任何动作,业务系统清除用户状态,用户必须重新进行身份认证才可进入。

当不成功鉴别尝试次数达到或超过门限值时,系统应自动告警。

13.1.1.1.2.授权

系统具备最基本的用户分组机制;本系统的同组用户对各应用系统模块和数据的具有相同的基本访问权限;本系统的不同组用户对各应用系统模块和数据的具有不同的基本访问权限。

13.1.1.1.3.访问控制

系统可明确规定全部客体访问权限;

系统支持将不同客体访问权限分配给不同用户;

系统支持对客体访问行为进行审计;

本系统管理功能,只能通过移动内网(DCN网络)发起访问。

14.安全审计

系统提供日志记录的功能,将数据的录入,修改和删除等事件的信息保存到文件、数据库或日志服务器等。

系统支持将日志事件以某种通用格式输出,作为集中审计的输入。

15.系统容错

系统可对输入数据,包括用户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其它系统模块通过通信接口输入,进行有效性检验,如数据类型等。

系统运行专门的状态监控进程,当未知故障发生,工作进程无法继续运行时,状态监控进程能够实时检测到,并立即启动新的工作进程保持系统的可用性。

15.1.1.数据安全

16.数据存储

系统的重要数据定期从运行的系统中备份到本地的盘阵或磁带库中。

数据业务网关采用存储区域网(SAN)方式,当本地系统和数据丢失或不可用时,异地数据自动启用,使得业务得到延续。

17.敏感数据保护

在需要的情况下,保存和修改数据时,对整条记录采用事先约定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18.应用建设方案

用户在电子渠道营销活动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营销活动的配置、发布、评估、管理等功能。

具体来说,通过该功能平台,可以进行营销活动模板的装载、配置,营销活动的生成和发布、营销活动目标用户的选择,营销活动发布平台(短厅、网厅、自助终端、掌厅)的选择,以及营销活动实施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18.1.营销模板管理

该功能提供不同营销模板的选择,目前互动营销平台支持团购、秒杀、答题、尾数、砸蛋等9了营销模式,并可以根据业务需求不断增加营销活动模板。

营销活动模板为插件式管理,支持动态加载。

运营人员可以设置各种模板的状态,也通过选择不同的营销活动模板进行营销活动的配置。

基于上述功能,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营销执行控制,有效消除目前由于从营销案策划到执行阶段存在一定时延而导致的目标客户状态变更问题。

此外,也可以支持交叉销售等营销手段。

18.2.营销规则配置

该功能提供营销活动发布规则的配置、营销活动适应平台的配置和营销活动参与用户数据的导入。

通过营销活动规则配置功能模块,将营销活动定向通过电子渠道全部或者部分子平台投放给目标用户群体,运营人员可以选择通过WEB、WAP、短信等方式进行营销活动的投放,可以多种方式同时或者其一种方式进行加载。

该功能包含有营销活动模板选择、营销活动模板配置、营销活动承载平台配置和营销活动目标用户导入四个子功能点。

18.3.营销内容推送

该功能支持向目标用户群体进行营销活动内容推送的管理。

通过功能模块,将推送目标用户进行导入,通过短信的方式向目标用户进行短信群发。

也可以为目标用户登陆Web网站之后进行可参与营销活动的推送,登陆Web网站进行营销活动推送方式为营销活动平台提供推送事先导入的目标用户数据,Web网站读取数据的方式进行。

18.4.营销执行管理

该功能用户在营销活动执行过程中对用户参与情况的数据监控。

具体为对用户在营销平台进行活动参与过程中的运营数据的提供,通过报表的形式进行呈现。

18.5.营销活动监控分析

●营销活动数据报表

●对各渠道业务流量数据进行监控,定时刷新数据;

●对各渠道接口日志数据进行监控,通过对业务平均响应时长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性能监控管理;

●设置告警规则,对于重点敏感数据设置告警阀值,通过页面弹出、短信通知等方式进行告警;

18.6.营销流程

该功能服务于营销活动发起、审批、配置、发布等营销过程的流程控制。

18.7.权限管理

更好的划分后台人员的责任区域,保证职责的有效履行,对所有后台人员进行权限设置和管理。

Ÿ角色:

管理具备各种权限的后台角色,对后台人员进行角色指派。

Ÿ权限:

后台人员对系统具备的操作管理范围,也是对管理人员权利的限制。

可以通过修改后台人员所拥有单个或多个“角色”身份以及自定义具体操作/查看功能,来改变后台人员拥有的权限。

18.8.个性化定制

允许操作员和管理人员根据操作习惯和业务功能,自行定义界面和菜单样式。

18.9.日志管理

实时记录管理员或用户的各种操作,包括:

●登录与注销日志

●营销活动管理日志

●营销活动执行日志

为管理员提供日志的查询界面,按类别、操作人、操作时间查询日志。

19.系统接口方案

19.1.技术分类

关于接口实现方式的选择,需要重点考虑以下三个主要因素,同步或者异步调用方式、接口处理交易的数量、接口传输采用的数据形式。

●按接口调用方式,分为同步与异步接口

同步接口主要特征是调用方在调用接口后,必须等接口提供方返回执行结果,才可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

对于异步接口,调用方在调用接口后,不需要等待接口提供方返回执行结果,就可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

●按接口处理交易的数量,分为单笔接口与批量接口

单笔接口每次交互包含一笔业务数据。

批量接口每次交互包含多笔的业务数据,用于处理多笔业务。

●按接口交互数据形式,分为文件接口和非文件接口

文件接口以文件做为数据载体进行数据交互,非文件接口以消息、接口表等做为载体进行数据交互。

19.2.技术实现

为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壮性,本系统的接口技术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高性能:

接口应该实现对外部系统的接入提供企业级的支持,在系统的高并发和大容量的基础上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交互;

可伸缩性:

保证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系统平滑的移植和扩展,同时在系统并发增加时提供系统资源的动态扩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高可用性:

实现企业级7*24小时的高可用性,具备容错和自动恢复的功能,支持多机集群的部署方式,并能实现透明地故障迁移和数据恢复;

可靠性:

应防止非系统级的数据丢失或出错,同时提供对系统级的数据丢失和出错实现恢复和容错的机制;

可扩展性:

在进行扩容、新业务扩展和系统接口连接中,提供快速、方便和准确的实现方式;采用可扩展接口数据定义。

健壮性:

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保证系统在内部、外部的不可预知的出错情况下,能够提供正确的处理机制;

安全性:

提供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以实现对信息的全面保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管理性:

提供良好的系统管理机制,保证可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提供给管理员方便的管理方式,以处理各种情况;

可监控性:

提供有效的系统的可监控机制,使得接口的运行情况可监控,便于及时发现错误及排除故障。

19.3.接口实现方式

●文件接口

平面文件是本系统和相关系统交互数据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网管系统的首选接口方式。

该接口方式具有数据吞吐效率高,双方系统影响小,安全,可靠等优点,适合非实时数据接口。

●WebService接口

基于Web应用的互联技术,接口实时性较好,能够支持较实时的监控行为。

WebService是一种API调用,过渡频繁调用会造成服务提供者过载,影响服务提供者自身业务的正常运行。

监控一般不以WebService方式接口,但要求实时性较高,较重要的接口可以提供WebService方式。

如文件系统空闲情况、内存空闲情况、进程数、线程数、IO情况、网络延迟等。

●数据库接口

数据库接口即向目标系统提供一个只读几张日志表权限的用户,目标系统,如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网管系统可以通过ODBC、JDBC连入数据仓库,即时提取需要的监控日志数据。

该接口方式时,源系统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一般不提供数据库接口方式。

●支持接口频率

接口频率和接口数据量密切相关,接口频率高则需要的采集频率高、接口及监控处理的数据量都大,而且系统为监控运行付出代价的比例也比较高,在监控可用同时又不严重影响经营分析系统正确运行的前提下,系统支持最高1次/分钟的监控数据接口。

20.系统割接方案

20.1.系统割接总体方案

系统割接整合主要步骤:

1、构建数据模型,包括与原有各系统的权限映射;

2、新建本期工程门户功能,实现原有各系统的统一访问;

3、应用功能开发;

4、新建ETL功能,逐渐接入各数据源,并与原各ETL进行接口数据稽核比对;

5、历史数据迁移;

6、应用功能割接;

7、系统正式上线。

20.2.数据迁移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如下图所示:

1.建立新旧模型对应关系

在新系统数据模型设计、开发过程中,新系统的数据模型需建立与各原有系统数据模型的对应关系,保障未来数据的迁移与比对。

2.数据采集分发处理

对新增数据,源系统实现数据的“双分发”,即发给原各系统,也发给新系统,并在数据采集过程实现对分发数据的稽核比对,保障新建系统与原有系统的数据一致。

3.历史数据迁移

根据新旧数据模型的对应关系,一次性批量将历史数据从原有系统迁移至新建系统,实现历史数据迁移。

20.3.系统应急方案

由于整个整合割接过程对原系统没有改动,如果在并行时发现问题,则继续使用老的系统,延迟并行时间,直到新系统稳定后再使用新系统作为生产系统。

采用HA双机热备的方式,其中一台机器处于休眠状态,一旦主机出现问题,则备份系统立即转为工作状态,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

21.设备配置方案

21.1.数据库服务器性能估算

统一运营管理平台数据库主机tpmC值估算

服务器事务能力需求(tpmc)=(单个营销活动每秒用户数*实施营销活动数量*(接受用户事件指令请求TPMC+处理用户事件指令请求TPMC+营销内容发送TPMC)+单个营销活动每秒用户数*实施营销活动数量*用户响应比例*用户响应次数*(接受用户互动请求TPMC+处理用户互动请求TPMC+反馈用户互动请求处理TPMC))/(1-额外增加服务器处理能力)/(1-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荣誉)

单个营销活动每分钟用户数

150000

接受用户事件指令请求平均处理每条记录所需的事务数(tpmC)

0.1

 

处理用户事件指令请求平均处理每条记录所需的事务数(tpmC)

2

 

营销内容发送平均处理每条记录所需的事务数(tpmC)

0.3

 

用户响应比例

20%

 

用户响应次数

4

接受用户互动请求平均处理每条记录所需的事务数(tpm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