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8728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 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docx

第一单元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

第一单元高考命题趋向及复习对策

〔命题趋向阐释〕

自恢复高考生物科经历了30分、50分、70分、150分的曲折历程,但考虑到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考虑到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考虑到高考制度的完善和升学途径的多样化,在全国范围内恢复生物高考已近在眼前。

2001年,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3+X”高考,2002年,“3+X”高考将在全国陆续推广,生物科又将在全国各地受到普遍重视。

(一)对2001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生物题的分析

从2001年综合试卷来看,理科综合卷分为两部分:

第Ⅰ部分是24个选择题,分值为144;第Ⅱ部分为问答题,分值是156分。

总体来说,综合题所占比例不大,但试题紧密联系当前的生产、生活实际。

如第Ⅱ卷26题。

这说明高考对生物学科的要求是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我们的学以至用能力。

【例1】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

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缸。

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

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浓度下降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

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

(4)请写出由麦芽糠→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5)如果酵母菌消耗的糖(设为麦芽糖,其式量为342)有98.5%(质量分数)形成了酒精(式量为46.0)和其他发酵产物。

设有500t麦芽汁,其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为8.00%,发酵后最多能生产酒精浓度为3.20%(质量分数)的啤酒多少吨?

精析与解答

(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2)出芽生殖

(3)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4)C12H22O11+H2O催化剂2C6H12O6C6H12O6催化剂2C2H5OH+2CO2

(5)C2H5OH的式量为46.0

500t×8.00%×98.5%×

342×

=662t

(二)近年来上海生物高考题的特点

自1994年中断生物高考已有7年了,期间上海的“3+1”高考模式仍保留并发展了生物高考。

上海考题稳中有变、稳中求进、稳中求质,很有价值,值得研究和借鉴,用以指导教学。

1.上海考题对1994年之前的全国考题的继承性

这一点主要表现为考试的热点、难点、重点依旧,代谢、遗传、生态、调节四大块仍是高考的重要摄分点。

呈现出全国考题的重点、难点突出,热点问题不回避的显著特点,其中光合作用、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伴性遗传、神经调节、生态平衡、物质代谢、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点仍然不失为重中之重。

【例2】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

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

精析与解答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空气中的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基质中与磷酸核酮糖(五碳化合物)结合,一个分子CO2与一个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一部分三碳化合物(磷酸二羟丙酮)在ATP和多种酶的作用下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蔗糖和淀粉。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醛)则又重新合成二磷酸核酮糖。

答案为D。

【例3】某基因有碱基1200个,则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所具有的氨基酸数目为()。

A.100个B.200个C.300个D.400个

精析与解答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双链结构中有一条是信息链,一条是保护链。

某基因有碱基1200个,则该DNA片段每链各含600个碱基。

形成mRNA时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称为遗传密码,其中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每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信使RNA上每一个密码子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

所以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具有的氨基酸数目应为200个。

答案为B。

图1-1

【例4】图1-1表示某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生物总数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和发展的时期。

从第40年开始进入时期,此时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

(2)根据曲线A,分析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3)若该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在一年中影响曲线B变化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答案

(1)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生态平衡自动调节能力

(2)消费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3)光照强度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生态系统基础知识及识图能力。

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成分之间,按其营养功能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由取食或被食关系而形成联系。

由于每类生物所行使的特定功能使整个生态系统表现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两方面功能。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至生态系统达到成熟和稳定的阶段,即生态平衡。

此时,它能通过自动调节来维持正常功能。

从题目的图示说明A曲线自第10年至第80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它的增长与B曲线的增长有着密切关系,看出消费者的数量随着生产者的增长而增长,随着消费者个体总数的不断增加,对生产者的消耗量也逐渐增大,以致在第30年时生产者的增长速度减慢而影响了太阳能的固定量。

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辐射,阳光驱动了光合作用。

因此,一年中影响曲线B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2.上海考题对1994年之前的全国考题的发展性

上海考题对1994年之前的全国考题的发展性,可概括为3个重要方面:

(1)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难度加大,得分率降低。

特别是简答题部分的图像、图表依图作答题,对于考生的多种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5】将甲、乙两种植物混种,若设定

=N,

=M,收获的种子再播种,连续进行若干代后将M对N作图,有下列几种可能的结果。

请回答:

图1-2

(1)甲与乙的竞争中,若甲取胜,可用图表示,那么MN。

(2)甲与乙的竞争中,出现稳定平衡时,可用图表示,其平衡点为。

精析与解答

(1)B>

(2)Ab

本题为联系简单数学知识的识图分析题。

【例6】将甲、乙、丙、丁4种二倍体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情况如下表。

请写出每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依次用A、B、C…等字母表示):

(1)甲。

(2)乙。

(3)丙。

(4)丁。

甲与乙各1条配对

乙有1条不能配对

甲与丁各1条配对

丁有2条不能配对

乙与乙各2条配对

丙与丁各2条配对

丁有1条不能配对

乙与丙不能配对

丙与丁各1条配对

丁有2条不能配对

精析与解答

(1)AA

(2)AABB(3)CC(4)AABBCC

本题是渗透简单的数学知识的试题。

根据题意,表格中所列的为配子(n)所含的染色体数。

从丁与甲各一条配对,但有两条不能配对;与乙各两条配对,但有1条不能配对;丁与丙各一条配对,但有两条不能配对的情况看,丁配子有三条染色体,乙配子有两条染色体,甲、丙配子各一条染色体。

从乙与丁两条配对分析和乙和丁各两条配对看,乙配子和丁配子有两条同源染色体。

丙配子的一条染色体与乙配子两条染色体中的任何一条不能配对,说明丙和乙的为非同源染色体。

现设丁配子中的染色体为A、B、C,则乙配子为A、B,丙配子为C,甲配子为A。

则每种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甲.AA,乙.AABB,丙.CC,丁.AABBCC。

(2)试卷结构有所改变。

1994年之前的全国高考题、选择题与简答题的占分比为28∶42=2∶3,选择题占总分的40%,且都是单项选择题。

而上海高考题中选择题只占总分的33.3%,比例有所降低,并且出现了多项选择题。

这较好地避免了单选题的猜测得分和只能考问题结果不能考问题过程的两大缺点,更好地发挥了简答题的题型功能。

此外,1994年之前的全国高考题中初中生理卫生部分占总分比例一直稳定在38%左右,但上海考题的这一占分比有所下降。

【例7】在下列有关脊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脊髓灰质中含有许多低级中枢神经

B.一般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受脑控制

C.脊髓白质中的神经冲动是向上传导的

D.脊蛙所有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中

精析与解答B、D这是一道有关中枢神经、神经中枢概念以及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的了解级识记性试题。

是关于初中生理卫生的多项选择题。

(3)明显加大了对于科学思维、科学观念、知识发生过程、创新意识的考查。

素质教育要求既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更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中科学思想的提炼,而不太重视把科学知识本身作为一种结果去被动接受,上海高考题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较好地超脱了“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例8】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基因为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的个体与显性纯种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的结果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1∶1∶1∶1,则()。

A.基因A和C连锁,基因a和c连锁

B.连锁基因间无互换

C.基因A、B、C连锁,基因a、b、c连锁

D.连锁基因间有互换

精析与解答A、B本题是运用有关遗传学知识的分析题。

如基因ABC连锁,基因abc连锁,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测交后将只产生AaBbCc一种基因型的个体。

因此,该三个基因是A和C连锁,a和c连锁,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B、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才能产生如题目所示的四种基因型的测交后代结果。

如果连锁基因间有互换,则测交后代各基因型个体数的比例将不符1∶1∶1∶1。

(三)从上海高考题看生物高考的命题趋势

上海生物高考虽在全国范围影响不大,但与1994年前的高考相比,试题发生了飞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生物高考命题的趋势。

1.对能力考查的要求愈来愈高,范围愈来愈广

如实验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图像图表转换能力、试题情境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数学计算技巧能力等等。

请看1998年上海高考题第43题:

【例9】图1-3是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叶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

请据图回答:

(1)曲线B所表示的是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a、b点表示。

(3)叶面积为25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mg。

(4)将该阳性植物叶片先在光强度为X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然后放于暗处(光强度为Q时)12小时,要使此时叶的干物质量与照射前一样,泽需光照小时。

图1-3

(5)在同等条件下,阳性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性植物。

精析与解答解本题的能力要求依次是识图能力、图像思维转换能力、运用化学原理的数学计算技巧,其中最基础的还是教学中容易忽视的识图能力。

本题中必须理解的几个识图问题是:

CO2吸收量与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的关系;光合强度包括表现光合强度和实际光合强度;CO2吸收量为负值和零值的生物学含义。

本题中难度较大的第(4)小题就有常规化学比例式计算法、据原理列方程法、直接识图作答3种方法。

如列方程法的原理依据是照光前后干物质量不变,即照光时的表现光合强度×照光时间=暗处理时的呼吸强度×暗处理时间,即8×X=4×12(其中X表示照光时间),可见照光时间应有6小时。

本题还可直接识图作答。

2.试题情境复杂,影响答案的因素多样化,选项的迷惑性加强

【例10】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

精析与解答D本题考查的认知层次属识记水平,但由于题干中“过度肥胖”“脂肪组织”“50%”等因素干扰,每个选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因此增加了难度。

【例11】下列细胞中,核仁较小的是()。

A.神经细胞B.胰腺细胞C.肿瘤细胞D.胚胎细胞

精析与解答A核仁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是形成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的部位。

在一些迅速生长、具有分裂能力或分泌酶类物质的细胞中,核仁较大,而在一些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细胞中,核仁较小,神经细胞属于后者,因此较其他选项细胞的核仁小。

3.试题呈现出多学科的联系和交叉趋势

生物试题广泛地与数学、化学、地理甚至于与哲学思维相联系,需要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例12】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O2B.H2O

C.足够的有机物D.太阳能

精析与解答D本题要求考生能辩证地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封闭性和能量流动的开放性这对矛盾,即从物质循环看,特定的生态系统可以是封闭的,而从能量流动看,任何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都必须是开放的。

【例13】在夏至这天,假设下列地区温度相同且晴天,则同种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地区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海口

精析与解答A解本题时若对夏至时纬度的高低与光照时间的长短这一地理常识不了解就无法解题。

至于要用到化学知识与技巧解答的问题就更多了。

【例14】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A.2

A摩尔B.1

A摩尔C.6A摩尔D.3A摩尔

精析与解答本题最简捷的计算方法就是避开中间量葡萄糖,直接找出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时产生的摩尔数之比为1∶3,就可直接选出答案D。

考生能否具有上述思维就取决于对化学中比例求解法应用的熟练程度。

4.生物高考题的解题思维数学化

1994年之前的生物高考题主要是遗传部分与数学联系密切,近两年的上海高考题在代谢、生态、遗传等章节知识点的试题广泛地运用到数学知识、能力和技巧,包括图像识别,图形、图像与思维的转换,数学方法,计算技巧等方面,这也是上海高考题的重要特点。

特别是生态学方面的试题不断定量化,这当然与生物学的发展方向不断地从定性走向定量有关。

标志着生物科学的不断成熟。

【例15】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性,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有白化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如图1-4。

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

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Ⅲ8;

Ⅲ10。

(2)若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图1-4

(3)若Ⅲ9与Ⅲ7结婚,子女中可能患的遗传病是,发病的概率是。

精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等多个知识点,思维深刻,解题灵活。

这里给出第

(2)小题的四种解法:

先据题意写出8号的基因型为1/2aaXBXB和1/2aaXBXb;10号的基因型为1/3AAXbY和2/3AaXbY。

解法1:

从双亲基因型入手,分别讨论四种可能的婚配方式中后代发病几率,最后据题意相加有关发病几率。

本解法环节很多,计算繁琐,容易出错;但思维清晰,目标明确,容易理解。

解法2:

从双亲基因型出发,分别计算10号和8号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8号♀配子有2种,10号♂配子有4种,再用棋盘法求解并统计。

解法3:

先按分离规律分别讨论白化病和色盲的子代发病,分别为1/3和1/4,再求非白化、非色盲的几率,分别为2/3和3/4,最后据乘法定理展开求解。

即将(2/3非白化∶1/3白化)×(3/4非色盲∶1/4色盲)展开即可。

解法4:

根据解法3中P白化=1/3,P色盲=1/4,则子代中总发病率为1/3+1/4=7/12,这其中包括只患1种病和两病兼患的3种情况,又据概率定理,P两病兼患=1/3×1/4=1/12,则P只患一种病=(1/3+1/4)-2×1/3×1/4=5/12。

【例16】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片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A.b≤0.5B.b≥0.5

C.胞嘧啶为(a

-1)个D.胞嘧啶为b(

-1)个

精析与解答C。

这是一道有关数学知识的渗透题。

在DNA的双链结构中,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即A—T,G—C,可知在每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A+G)和嘧啶碱基(T+C)是相等的,两条链上的碱基是互补的。

含有四种碱基的DNA片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胞嘧啶为a(1/2b-1)。

5.实验题考查特别重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观察

应该说实验题的高层次考查还应是实验原理的分析、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结果的评价。

但重视实验现象的考查在现阶段的意义在于能使学校、教师、考生更重视实验过程的操作,而不能轻视实验,将得分手段压在“背实验”、黑板上讲实验和理论上分析实验的应试环节上。

这对目前的生物教学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切中了时弊,抓住了要害。

【例17】某山区小镇,近10余年来,先后建立了多种乡镇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小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

据环保部门测定:

小镇街道上的声响为90分贝,降水pH值为6.5,河水中含氧量为2毫克/升。

请回答:

(1)该镇受到的污染有。

(2)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取得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入,经保温1小时,水样仍为蓝色,则该厂排放水是否为污染源?

(3)治理小镇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

精析与解答

(1)噪声污染、水污染

(2)亚甲基蓝溶液不是

(3)严格控制污染源

这是一道考查有关“环境污染”知识的识记和“水质有机物污染与好氧细菌数量的关系”实验知识的试题。

【例18】分析并回答下列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1)观察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时,对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呈色;背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的提取液呈色。

(2)正常洋葱表皮细胞经过一次处理后,细胞仍保持原有活力,但不能在30%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这是因为

(3)在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载玻片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易碎的原因是,若要避免此现象产生应。

(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已解离好的洋葱根尖,根尖一端呈色。

(5)在果蝇雌雄识别实验中,已麻醉的果蝇若复苏,处理方法为;在果蝇唾液腺细胞巨染色体的观察实验中,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唾液腺细胞内有条展开的染色体臂。

精析与解答

(1)绿红

(2)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被纤维素酶分解,只剩下原生质体

(3)受热不均匀来回移动载玻片,均匀加热

(4)白(或乳白)

(5)用滴有乙醚的吸水纸贴在培养皿内,再用其罩住果蝇,使果蝇再次麻醉。

本题为考查实验知识能力的试题。

6.图像图表题占分比上升,覆盖面更广

图像图表题可以考查的知识虽很多,但这些知识点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涉及生命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涉及不同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性;涉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统一性。

因此有着多方面的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也能较好地体现生命科学的重要特点,在近年来的会考、高考、竞赛中广泛采用,且占分比例不断攀升。

如1993年全国高考题图像图表题仅占简答题比分的36%,而1997年、1998年、1999年上海生物高考题的相应比便高达75%,在整套试题中占分比例为51%和56%,即整套试题中超过一半的分数与图像图表有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学问题的图像化,1997年、1998年两年的上海题共有9个生态学图像图表题,共占32分,其中单选题4个,2001年有6个图像图表题,共占51分。

【例19】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

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图1-5

精析与解答B该实验中幼苗的一侧每隔15分钟受到光线的照射。

根据向光性的原理,当植物感受到来自单一方向的光照刺激时,生长的方向向着光线的来源生长。

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B所示。

图1-6

【例20】图1-6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恒温动物

B.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变温动物

D.乙是变温动物

精析与解答A、D这是一道关于恒温动物、变温动物概念和它们调节体温知识的简单题。

而且本题虽有四个选项,但只要选出一个,其他一个也可正确选出了。

〔目标复习建议〕

1.要突出加强练习、复习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针对学生学的实际,针对生物学教学现状,针对现行高考题的难度系数、命题思维、解题方法。

新的高考形势下这一问题的老调重弹的意义在于:

(1)由于受高考思维定势影响,4年前老师们总是将会考出得偏难,要特别注意避免将近年来的会考思维代入高考命题。

(2)现行高考题能较好地超脱题海战,若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只能是事倍功半。

2.注重试题的积累、变形、重组、分解和综合

每当面临新一年的高考题,总感到不少题目似曾相识而又不落窠臼。

为什么呢?

无非是试题经过了变形、分解、重组和综合。

变形主要指部分更换试题情境;重组可以是因果关系的颠倒;分解是指大考点之下的小知识点的再分类;综合则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的大串门。

如染色体这个小知识点可在细胞分裂、受精作用、生殖方式、遗传规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变异类型等多个大知识点中串门而重组出很多试题。

当然高考命题的新颖性还来自命题立意的高层次、命题材料的多元化、命题思维的独到性,这些都值得研究。

反之若不注意试题的加工,投身题海,拿来主义,不予取舍,印之即考,结果可想而知。

3.加强章节联系,适当拓宽加深

拓宽是指深挖知识点之间的章节联系;初、高中知识联系;生物学与相关学科联系;生物学与自然科学常识、方法论的联系;加深的目的和程度是要求能够达到运用中学教材的原理和思维解决较为复杂的生命现象。

如探讨有环境阻力与无环境阻力的条件下种群的繁殖规律,以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反馈原理解释某些生命调节现象,此类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是否超纲,擦边而过,看你理解。

4.要加强生物学思想和方法论教育

高考愈来愈重视能力考查,知识再现性试题比分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若还只是恪守“授知”环节远远不够!

这方面我们的困难在哪里呢?

作者认为,在于现行教材对于生物学思想和生物学方法论的隐性处理,甚至只字不提,而现行高考题又是显性的占分,不可忽视。

因此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期待着重视和探讨。

5.重视教学中的知识发生过程教育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培养

近年来的试题在考查科学思想、创新意识方面有了新的要求,而科学思想和创新意识都主要来自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提炼。

知识发生过程包括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科学原理的建立过程、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

因此教学过程就是知识发生过程的重现。

如摩尔根遗传的染色体理论的建立过程,众多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林德曼对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探索过程。

科学而简捷地再现这些过程,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这也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所刻意追求的。

6.在平时注意建立一个“错题本”,以避免一错再错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遇到过一错再错的现象。

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在学习中不求甚解,不注意总结积累所致。

实践证明,自编一本“错题集”是避免做题一错再错的最好办法。

下面我们就一些具体实例,分析同学们一些常见而又普遍的错误的原因。

(1)概念含混不清

【例21】由八倍体小黑麦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