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能源评审案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902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5.8能源评审案例.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8能源评审案例.doc

《5.8能源评审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8能源评审案例.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8能源评审案例.doc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评审案例

能源评审是组织基于能源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识别改进机会的一项工作。

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切实、有效,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初始阶段和运行过程中要进行能源评审。

如何做好能源评审工作,是目前企业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时,普遍觉得困惑的条款,也是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初期的难点和重点,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关键点。

1.GB/T23331-2012标准要求及理解

1.1GB/T23331-2012标准要求

组织应将实施能源评审的方法学和准则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能源评审,评审结果应进行记录。

能源评审内容包括:

a)基于测量和其他数据,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包括:

——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

——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水平。

b)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等,包括:

——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及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变量;

——确定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现状;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c)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识别结果须记录。

注:

机会可能与潜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可替代能源(如余能)的使用有关。

组织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能源评审,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应进行必要的能源评审。

1.2标准理解

根据标准的要求,企业在组织开展能源评审时需要做以下工作:

1.2.1能源评审的控制管理

对能源评审工作进行全面策划,要编制能源评审控制程序(或管理规定)其中对能源评审的方法、内容、准则以及频次等作出规定,同时包括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应进行必要的能源评审也做出规定,同时确定主要耗能设备、工序、人员的判定标准。

1.2.2具体某次能源评审的开展

(1)对每次能源评审进行具体策划,确定能源评审的目的、范围和内容等,形成计划方案书;

(2)选择或组织能源评审小组,在此特别需要高层领导支持和小组成员的选择;

(3)组织收集能源信息、数据,包括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等;

(4)实施能源评审,可包括实地检查、能量平衡、文件查阅等,对收集的能源信息、数据进行评审;

(5)通过能源评审,确定主要能源使用、主要耗能设备、主要耗能工序、与主要能源使用和消耗有关的人员、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指标等;

(6)通过能源评审,确定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

1.2.3分析汇总资料,编写能源评审报告

能源评审报告格式不拘一格,报告内容要对输入的所有信息内容进行阐述,在能源评审报告中,要特别强调存在的能源问题及优先改进机会。

(1)根据能源评审的结果,给出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建议,包括资源需求、能源管理职责分配、体系架构、文件构成等。

(2)根据能源评审的结果,提出能源方针、能源基准、能源目标、能源指标、能源绩效参数的建议。

(3)根据能源评审的结果,明确目前组织的能耗水平,其中包括组织的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或者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等。

(4)根据能源评审的结果,特别是目前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机会和改进的建议,确定能源管理方案。

(5)根据能源评审的结果,本组织是否有落后产能和淘汰设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机电设备淘汰目录提出改进机会和改进建议,确定能源管理方案。

(6)根据能源评审的结果,提出采用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等节能新技术的建议,确定能源管理方案。

对以上各种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实施评价和排序,确定优先改进机会。

对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实施评价和排序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施工周期、安全及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系统匹配等技术可行性;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除节能外其他收益等经济合理性;相关方的要求等。

2.案例介绍

2.1企业概况

企业下设底盘零件加工部、传动轴加工部、车轮加工部、部件加工部、精铸件加工部、零部件加工部和8个管理部室。

在岗职工1500余人,资产总计5.36亿元,2012年工业总产值为13.7亿元。

大型生产流水线50余条,主要生产设备1900余台(套),具备年产销20万辆份重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企业能源耗用种类有:

电、天然气、蒸汽、水、压缩空气、柴油、二氧化碳等。

电主要用于熔炼设备、各类机械加工设备、铸造设备、热处理设备等;由35KV专线引入,经配电室变为10KV后,引入各加工部,由各加工部配电平台变为380V后使用。

天然气主要用于涂装线、焙烧窑、地坑炉等;由天然气管道引入到各加工部后使用。

蒸汽主要为冬季采暖和生产使用;由蒸汽管道引入热交换站,生产蒸汽由热交换站分配到所需加工部;采暖热水由热交换站换热成采暖热水后引入到各加工部采暖系统。

水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冷却系统涂装线的前处理、热处理设备的冷却水和生活用水;其中工业用水都由独立的循环系统,生活用水主要是饮用和厕所用等。

自来水由自来水管道引入各个加工部后使用。

压缩空气主要用于涂装线、加工中心、输送线等。

由自备空压机产生,经管道传输至各个用气点。

二氧化碳主要用于气体保护焊机,柴油主要用于叉车,均是外部采购。

企业主要能源消耗为:

电消耗为3000万kwh/a、天然气消耗为235万方/a、蒸汽消耗为1.2万吨/a。

能源成本占总体成本比重约为2.27%,年度综合能耗约为9500吨标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约为0.06吨标煤/万元。

2013年主要能源利用效率分别为:

电力99.08%,天然气89%,自来水72.4%。

能源管理机构及职责:

制造部是企业的能源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企业各加工部能源现场管理工作,负责企业园区内各站房能源使用现场的管理和检查。

各加工部负责本单位能源使用现场的管理和检查。

2.2未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前能源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1)对能源使用和消耗情况没有进行评价,对能源使用仅是抄表;

(2)没有识别和评价企业的主要能源使用区域、主要耗能设备、主要耗能工序、和与主要能源使用和消耗有关的人员,对能源管理没有侧重点;

(3)没有科学、系统的方法对节能改进机会进行识别和评价,节能技改项目是想到哪里改哪里;

(4)没有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和消耗的相关变量,没有确定能源绩效参数,对能源管理仅关注技改节能,没有关注管理节能。

2.3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后的具体做法

公司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时,编制了《能源评审控制程序》,《主要耗能设备、工序、人员判定标准》,对能源评审的策划、实施、再评审以及主要耗能设备、工序、人员判定标准等做了明确规定。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和附件2。

能源评审是对企业能源管理现状进行摸底排查的一种工具,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初期,对企业当前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现状进行详细的评审,寻找能源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找出节能改进的机会。

同时确定能源基准;能源目标、指标、能源管理方案;能源绩效参数等。

为确保能源初始评审的顺利、有效开展,企业自2013年5月份以来,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策划,任命了管理者代表,成立了能源管理体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订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6月下旬,所有内审员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为实施能源初始评审打下了理论基础。

7月份开始实施能源初始评审,具体做法如下:

2.3.1对能源评审进行全面策划

制造部在开展能源初始评审前,为确保能源评审的内容比较全面,收集信息、数据比较完整,进行了认真的策划:

2.3.1.1确定了能源评审的目的

在于了解当前企业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现状,识别适宜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结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评价企业能源管理改进的领域及机会,为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能源管理体系提供背景条件并奠定基础。

2.3.1.2确定能源评审的范围及边界

能源初始评审的范围是适用于企业范围内的V型推力杆、转向拉杆、稳定杆、举升缸、举升泵、转向管柱总成、推力杆总成、制动蹄、电瓶箱、独立悬架、减振器、前簧前支架、骑马骡栓、踏板总成、弹簧钢板销、横梁总成、侧置备胎支架总成、油滤器总成、油滤器支架总成、车轮总成、牵引座、传动轴总成、压铸件、重力铸造件等零部件产品生产系统及其辅助、附属生产系统。

能源初始评审的边界:

山东省**市**区**路**工业园北三厂园区、零部件加工部园区、部件加工部园区和车轮加工部园区。

2.3.1.3策划能源评审的内容、进度

对能源评审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安排等进行全面策划,以达能源评审过程思路清晰、内容全面、针对性强。

充分考虑采用5W1H工作法,具体包括:

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时间、评审地点、评审人员等,列出评审计划表。

表1企业能源初始评审工作计划

日期

时间

工作内容及评审方式

地点

参加人员

目的

7月8日

9:

00-

10:

00

能源初始评审首次会议(沟通交流)

226会议室

企业领导、综合管理部经理、技术部经理、质量部经理、制造部经理、各加工部分管领导、内审员(各加工部一名)

通过交流,使公司管理层了解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简单了解),以便在下步工作中得到领导的支持和配合。

10:

00-

11:

00

传动轴加工部主要能源使用现场调研,包括:

热处理、涂装线等

传动轴加工部

制造部、各加工部内审员

调研能源现场状况(含前期的资料准备);指导能源初始评价,讲解初评内容,分析发现节能机会;

11:

00-

12:

00

底零加工部主要能源使用现场调研,包括:

网带炉、涂装线等

底零加工部

制造部、各加工部内审员

调研能源现场状况(含前期的资料准备);指导能源初始评价,讲解初评内容,分析发现节能机会;

13:

10-

14:

10

零部件件加工部主要能源使用现场调研,包括:

压力机、涂装线等

零部件加工部

制造部、各加工部内审员

调研能源现场状况(含前期的资料准备);指导能源初始评价,讲解初评内容,分析发现节能机会;

14:

20-

16:

30

精铸件加工部主要能源使用现场调研,包括:

有色、焙烧、熔炼、锅炉、中央空调、通风除尘等

精铸件加工部

制造部、各加工部内审员

调研能源现场状况(含前期的资料准备);指导能源初始评价,讲解初评内容,分析发现节能机会;

7月9日

8:

50-

10:

30

部件加工部主要能源使用现场调研,包括:

机加工、大流量、热处理等

部件加工部

制造部、各加工部内审员

调研能源现场状况(含前期的资料准备);指导能源初始评价,讲解初评内容,分析发现节能机会;

10:

30-

12:

00

车轮加工部主要能源使用现场调研,包括:

压力机、涂装线等

车轮加工部

制造部、各加工部内审员

调研能源现场状况(含前期的资料准备);指导能源初始评价,讲解初评内容,分析发现节能机会;

13:

10-

15:

00

培训、对前期准备的材料进行确定、答疑

培训教室

制造部、内审员

培训体系建设中如何开展工作,如初始评审报告、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实施方案等

15:

00-

16:

30

末次会议(讨论、交流、总结)

培训教室

企业领导、综合管理部经理、技术部经理、质量部经理、制造部经理、各加工部分管领导、内审员

1)总结能源初始评审现场调研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2)确定下步工作。

注:

1、根据咨询老师要求,当咨询老师去各加工部现场时,负责该工序工艺技术人员和设备、能源管理员必须到现场,咨询老师与其进行讨论。

2、生产室主任与各加工部被观察现场的分部长必须到现场。

2.3.2选择企业评审小组

考虑到能源评审的复杂性、重要性,由制造部、技术部、质量部、综合管理部、法审部、各个加工部能源管理员、设备管理员、采购、生产、能源计量等懂技术、工艺、设备、节能、能源统计的专业人员组成能源评审小组,并制定了评审小组能源评审工作进度。

表2企业评审小组

序号

姓名

性别

部门

职务

联系电话

1

于**

制造部

主任

xxxxxxxxxxx

2

徐**

制造部

能源管理员

xxxxxxxxxxx

3

蒲**

底零加工部

主任

xxxxxxxxxxx

4

赵**

底零加工部

电工技师

xxxxxxxxxxx

5

李**

传动轴加工部

能源管理员

x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17

癿**

技术部

项目管理员

xxxxxxxxxxx

2.3.3确定能源评审时需搜集的信息

为保障在能源评审时收集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信息、数据的全面,准确掌握公司目前的能源管理现状,进行充分的评审,确定需搜集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以下内容:

(1)能源管理组织构架及职责分配;

(2)生产工艺流程图;

(3)企业的能流图(其中包括能源的采购、能源加工转换、能源分配传输、能源使用、余热余压的回用等);

(4)企业的各种能源及其消耗和利用情况(其中包括企业的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或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等分析数据);

(5)各部门的能源利用和消耗情况;

(6)主要耗能设备(其中包括主要生产设备、辅助、附属生产设备等)的能耗及能效状况;

(7)现有能量计量器具配置情况;

(8)能量平衡分析数据;

(9)近期的能源审计报告;

(10)相关的能源法律法规、政策、其他要求及遵循情况;

(11)现有的能源管理制度;

(12)企业的各种余能及其利用情况;

(13)现有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指标等。

2.3.4能源评审的实施

为有效的实施能源初始评审,2013年7月,按照《能源评审控制程序》要求和流程以及《企业能源初始评审工作计划》的具体安排,对公司目前、过去的所有能源消耗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审。

能源初始评审采用了以下方法:

实地核查;综合能耗计算结果;收集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进行合规性评价;查阅原有的能源资料等。

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评审小组沿着能流图(图1是企业总的能流图、图2是次级用能单位传动轴加工部的能流图),从能源(如电、蒸汽、天然气、柴油、二氧化碳等)采购开始,仔细检查能源流转各工序是否有能源采购、能源加工转换、能源分配、能源传输、能源利用的作业文件,文件是如何规定的,规定的是否合理?

能源采购文件中质量要求是否明确?

是否量化?

能源转换作业文件中转换设备的经济运行指标,是否量化?

能源分配传输文件中是否明确分配传输设备及管线的参数,是否量化?

能源利用文件中是否规定主要耗能设备经济运行指标和能源绩效参数,是否量化?

同时确认各工序是如何控制的?

是否有能源监测和计量?

规定是否明确?

计量是否准确?

计量器具配置是否齐全?

是否校准?

监测、计量方法是否正确?

记录是否明确合理?

人员是否明确其职责?

能源调度如何进行?

是否有管理规定?

是如何实施的?

能否达到及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同时利用综合能耗计算结果、以及查阅原有的能源资料等,进行用能状况(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分析。

图1企业总的能流图

说明:

传动轴加工部主要用能工序耗能简介

a)机加一现场分部:

主要生产连接盘和花键接头,使用的主要设备是专用机加机床和车床、拉床、加工中心、冷轧机等。

主要耗能为电能和少量压缩空气和水,年用电量42万千瓦时。

非主要耗能过程。

b)机加二现场分部:

主要生产花键连接盘和等速驱动轴以及花键毂,使用的主要设备是磨床和车床、拉床、加工中心、冷轧机等。

主要耗能为电能和少量压缩空气和水,年用电量27万千瓦时。

非主要耗能过程。

c)装配现场分部:

主要生产传动轴总成,使用的主要设备是压装机、动平衡机、焊接机床等。

主要耗能为电能和二氧化碳,年用电量27万千瓦时。

非主要耗能过程。

d)热处理现场分布:

主要对花键毂调质处理和花键接头中高频淬火及低温回火处理,主要用能设备是淬火机床和台车炉及回火炉,是我加工部主要耗能区域,年耗电高达248万千瓦时。

主要耗能过程。

e)涂装现场分部:

主要对传动轴总成进行涂装处理,涂装线用水将工件清洗,天然气将工件烘干。

主要用能为天然气和电能及水,也是主要用能区域,年耗天然气约35万立方,耗电83万千瓦时。

主要耗能过程。

f)其他辅助:

主要为办公区域,主要耗电和水,非主要耗能过程。

图2次级用能单位的能流图及用能情况识别

2.3.4.1识别、确定企业主要能源使用

通过能源评审,识别、确定企业使用的主要能源为电、天然气和蒸汽,电主要用于各类机械加工设备、铸造设备、热处理设备等;天然气主要用于涂装线、焙烧窑、地坑炉等;水用于生产过程中冷却系统涂装线的前处理和生活用水;蒸汽80%用于冬季采暖用,20%用于精铸件加工部冬季空调采暖、传动轴加工部喷涂线烘干、水加热。

表32013年1月--6月企业能源消耗结构表

种类

单位

能耗实物量

当量值

等价值

折标耗能

(tce)

所占比例

折标耗能(tce)

所占比例

万kWh

1505.75

1850.57

35.4%

5511.05

62.01%

天然气

万m3

126.6

1683.77

32.21%

1683.77

18.95%

t

87120

22.4

0.43%

22.4

0.25%

蒸汽

t

12104

1556.58

29.78%

1556.58

17.51%

压缩空气

万m3

283.77

113.79

2.18%

113.79

1.28%

2.3.4.2识别、确定主要能源使用区域

通过能源评审,识别、确定主要能源使用区域有涂装现场分部的前处理和烘干工序、热处理现场分部的高中频淬火、调质处理、回火等工序,共计26个。

表4主要能源使用区域清单

序号

能源使用区域

使用能源种类

能源消耗量

工序能耗

备注

车间

工序

实物量

当量值

当量值

占车间综合能源消耗比例

1

涂装现场分部

前处理

天然气

15万m3

199.5tce

199.5tce

42.8%

传动轴

2

预烘干

天然气

5万m3

66.5tce

66.5tce

14.2%

传动轴

3

烘干

天然气

15万m3

199.5tce

199.5tce

42.8%

传动轴

4

热处理现场分部

高中频淬火

电能

70万kwh

86tce

86tce

32%

传动轴

5

调质处理

电能

44万kwh

54tce

54tce

20%

传动轴

6

回火

电能

44万kwh

54tce

54tce

20%

传动轴

7

涂装现场分部

静电喷涂工序

天燃气

7457m³

9.92tce

9.92tce

45%

零部件

9

涂装现场分部

抛丸

11875KWh

1.46tce

1.46tce

15%

零部件(6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4.3识别、确定主要耗能设备

通过能源评审,识别、确定主要耗能设备有燃气化铝坩锅炉、高频电源淬火机床、悬链步进抛丸清理机、井式回火炉、台车式电阻炉等,共计75台。

表5:

主要用能设备清单

单位:

编号:

序号

设备

名称

规格

型号

主要参数(额定电流、额定功率等)

主要能效参数

使用年限

安装

地点

用能种类

负载率

运行效率

是否经济运行

备注

1

感应淬火机床

GCT10120A

105KW

7.5A

电流、电压、频率

11

热处理车间

电能

70%

80%

传动轴

2

感应淬火机床

GC1080

105KW

7.5A

电流、电压、频率

14

热处理车间

电能

70%

80%

传动轴

3

井式回火炉

JH-75A

75KW

温度、时间

9

热处理车间

电能

85%

80%

传动轴

4

燃气化铝坩锅炉

ALM-500

每小时约消耗天然气50立方米。

熔炼每锅时间、温度

08.6

有色车间北

天然气

85%

80%

精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4.4识别、收集、评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通过能源评审,识别、收集与企业能源管理有关的的产业政策、国家法律、地方法规、相关的能源标准以及其他要求共计83个,通过识别有关条款与公司目前的现状进行对比、评价,其中有66个完全符合,17个基本符合。

目前没有违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情况。

2.3.4.5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通过能源评审,对主要能源使用识别了相关变量,确定不可控变量和可控变量,通过分析可控变量,确定了公司的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绩效参数分为管理层面和运行层面的能源绩效参数,其中管理层面能源绩效参数为: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产值水耗、万元产值耗电、万元产值耗天然气。

运行层面能源绩效参数为:

单位产品耗水、单位产品耗电、单位产品耗天然气;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电机的轴承温度、电流、电压;焊接频率、电流、电压等。

通过能源绩效参数的确定,明确了能源绩效控制的重点(详见附件3)。

2.3.4.6识别主要能源计量设备及其配备情况

通过能源评审,识别主要能源计量设备及其配备情况。

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及主要用能设备的水、蒸汽计量器具配备齐全,符合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但主要用能设备的电、天然气计量器具配备率达不到标准要求。

表6:

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三条线总表数)

能源

计量

类别

进出用能单位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

主要用能设备

综合

应装数

安装数

配备率

完好率

应装数

安装数

配备率

完好率

应装数

安装数

配备率

完好率

配备率

%

%

%

%

%

%

% 

14

14

100

100

67

67

100

100

60

14

23

100

67

天然气

3

3

100

100

9

9

100

100

17

9

53

100

72

25

25

100

100

78

78

100

100

1

1

100

100

100

蒸汽

1

1

100

100

5

5

100

100

3

3

100

100

100

压缩空气

2

2

100

100

2

2

100

100

2.3.4.7识别企业余能种类及其使用状况

通过能源评审,识别企业余能种类及其使用状况。

企业各加工部均有余热产生工序或设备,但是都没有进行利用,需要组织部门领导、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商讨,确定实施方案,并对设备、设施进行改造。

通过分析,企业的余热大多为散热,目前对这种间断的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