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51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docx

鲁人版语文复习单元一演练

课题

必修三复习学案之单元基础演练一

时间

2014-6-17

主备人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险衅(xìn) 强(qiánɡ)近之亲供(ɡònɡ)养无主不矜(jīn)名节

B.盘桓(huán)逋(bū)慢门衰祚(zuò)薄茕茕孑(jié)立

C.埋(mái)怨笨拙(zhuó)积攒(zǎn)栏楯(shǔn)

D.阖(hé)门扃(jǐnɡ)牖绯(fēi)红坍(dān)圮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躬亲扶养  零丁孤苦  床蓐  殒首

B.五尺之童迨奉圣朝拔擢矜育

C.委屈求全皇天厚土问侯步履

D.气息奄奄殆有神护黏土先妣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无误的一组是(  )

A.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

“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B.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C.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

D.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母亲一心想着儿子,很少想到自己,她的幸福在于儿子是不是幸福。

B.史铁生用了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才想明白自己该不该去死。

C.她既不晓得我工作的荣耀,我工作上的烦恼和苦闷也就不给她说。

D.这当儿母亲却精神了,去关院门,关猪圈,检查柜盖上的各种米面瓦罐是否盖严了,防备老鼠不能钻进去。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B.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整天朝不虑夕,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C.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语言不断积累演变的历史,面对语言的亘古不变的长河,我们溯源而上,会从文字天地中,寻觅到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D.真是祸从天降,谁料想这件不起眼的小事竟搞得我声名狼藉。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夙夜(sù)  闵凶(mǐn) 期功(qī)

B.祚薄(zuò)洗马(xǐ)陨首(yǔn)

C.逋慢(bū)日笃(dǔ)优渥(wò)

D.拔擢(zhuó)矜育(jìn)强近(qiǎnɡ)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夙遭闵凶 形影相吊 五尺之童

B.猥以微贱 当伺东宫 诏书切峻

C.责臣逋慢 急于星火 气息奄奄

D.生当殒首 至微至陋 有所希冀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

及,到。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

怜悯。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

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

迫近。

9.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

C.①⑤⑦D.②④⑥⑧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滋润/蕴含  赡养/瞻仰  调试/调和

B.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

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

D.对峙/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入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1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灼热(zhuó) 猝然(cù)熨帖(yù)亘古不变(ɡèn)

B.坍圮(qǐ)渗透(shèn)隽永(juàn)失魂落魄(pò)

C.恪守(kè)蝉蜕(tuì)倔犟(jiànɡ)暴风骤雨(zòu)

D.窥看(ɡuī)宿命(sù)捋须(lǚ)玉砌雕栏(qì)

14.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历尽苍桑  弥漫  雕琢  落寞

B.野草荒滕炫耀嘈杂清晰

C.心神恍惚安详车辙荒僻

D.专心致志坐落羡暮琉璃

1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B.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C.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你只有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D.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慈父见背     见:

看见。

B.舅夺母志夺:

改变。

C.除臣洗马除:

授予官职。

D.责臣逋慢逋:

拖延。

18.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19.翻译下列句子。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往往而是 往往:

到处,处处

B.凡再变矣再:

第二次

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已:

然后

D.先妣抚之甚厚抚:

对待

21、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②先妣尝一至 

③顷之,持一象笏至 ④他日汝当用之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22、下面四句中加点的字的活用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B.小鸟时来啄食

C.客逾庖而宴

D.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

23、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选文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第二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D.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名句默写

1、既无伯叔,,,晚有儿息。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3、但以刘,,,朝不虑夕。

4、借书满架,,,。

5、三五之夜,,,

,。

单元演练答案

1.解析 A.强qiǎnɡ,供ɡōnɡC.埋mán,拙zhuōD.扃jiōnɡ,坍tān。

答案 B

2.解析 A.扶—抚,殒—陨;B.童—僮,迨—逮;C.屈—曲,厚—后,侯—候。

答案 D

3.解析 A.把句末感叹号放入引号内;B.把第二个问号放在单引号里面;C.两个顿号都改成逗号。

答案 D

4.解析 A.一面对两面,应为“她幸福与否在于儿子是不是幸福”;B.“大约”和“左右”重复,应删去一个;D.应为“防备老鼠钻进去”。

答案 C

5.解析 A.“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是褒义词。

B.“朝不虑夕”指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C.“亘古不变”指空间或时间上连续不断。

在本句中与“语言不断积累演变”矛盾。

答案 D

6.解析 A.“期”应读jī。

B.“洗”应读xiǎn。

D.“矜”应读jīn。

7.解析 A.童—僮。

B.伺—侍。

D.殒—陨

答案 C

答案 C

8.解析 笃:

病重。

答案 C

9.解析 连词,因为。

答案 C

10解析 A.分别是rùn/yùn,shàn/zhān,tiáo/tiào;B.pàn/bàn,òu/shū,sè/sài;C.yì/yì,dī/tí,mǒ/mā,D.zhì/shì,jùn/jùn,qiǎnɡ/jiànɡ。

答案 B

11.解析 A.项中的“每个”和“均价”“都”在表意上有赘余,因为“均价”就是每个的价格,与“每个”“都”重复,只保留“均价”;C.关联词语误用,从逻辑关系上讲,“因此”表示前因后果,而句中前后逻辑关系却是“前果后因”,应该用“因为”;D.“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答案 B

12.解析 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很恰当。

B.“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C.“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D.“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答案 A

13.解析 B.“圮”应读pǐ;C.“骤”应读zhòu;D.“窥”应读kūi。

答案 A

14.解析 A.苍—沧;B.滕—藤;D.暮—慕。

答案 C

15.解析 “心想事成”应改为“急于求成”。

答案 C

16.解析 B.“树”改为“树下”。

C.“你只有”改为“只有你”。

D.“衰败”与“荒芜”换位。

答案 A

17.解析 见:

放在动词前,相当于“自己”。

答案 A

18.解析 “不行”应解释为不能行走。

答案 B

19.答案 

(1)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行走,孤苦伶仃,直到成人自立。

(2)我详尽地在奏表中把自己的苦衷呈报给圣上,推辞不去赴任。

20、选B。

B项“再”的意思是“两次”

21、选C。

①以前;②对死去的人的尊称;③音节助词;④代象笏。

22、选B。

B项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为名词作动词。

23、选C。

这部分无“可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