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61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教案doc

第六单元乘法

蚂蚁做操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圈一圈,算一算—结合点子图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图。

学生独立观察画面,说一说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讲一个数学故事。

2、结合数学信息尝试提出乘法问题。

即:

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3、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与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你是怎么圈的?

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习成果预设: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一些圈法和口算方法。

方法一:

每行12只,共有4行,用连加法计算12+12+12+12=48;

方法二:

把蚂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先算6×4=24,再算24+24=48或24×2=48;

方法三:

分成两部分,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方法四:

平均分成6份,先算4×2=8,再算8×6=48。

活动二

试一试,说一说—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每一步的算理。

1、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12×4吗?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

学习成果预设: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

加法竖式;

方法二:

完整呈现计算过程的竖式;

方法三:

简写后的一般竖式。

(1)交流方法一,对用加法竖式计算的,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尝试写出乘法竖式。

(2)交流方法二,在黑板上呈现出竖式的计算过程。

结合点子图说一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实际意思,即每一步求出的是点子图的哪个部分。

回顾列表计算的方法,说一说表格中的每一步与竖式中的哪一步是对应的。

(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40,48的含义。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点,所以8写在个位;

第二步,4个10是40个点,写在第二层,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3)交流方法三,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与方法二的竖式进行比较,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结合前面的过程说一说:

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

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

合起来表示什么?

3、练一练,巩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53页练一练第1题:

圈一圈,算一算)

(1)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交流方法,巩固口算。

(2)用竖式算一算,并与同伴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每一步表示的含义,巩固竖式方法。

活动三

算一算,说一说—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213×3=”,你会算吗?

试试看!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习成果预设: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计算方法。

方法一:

口算。

200×3=600    10×3=30     3×3=9       600+30+9=639

方法二:

列表。

600+30+9=639

方法三:

竖式计算。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①具体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②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③比较一下列表的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它们的算理相同。

3、练一练,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第53页“练一练”第2题:

算一算,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活动四

想一想,说一说—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

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我们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就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乘法问题吧!

去游乐园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结合具体的情景,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认真做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 :

掌握向前一位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1×3=    11×2=    12×3=    12×4=

11×5=    13×2=    14×2=    13×2= 

二、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园吧!

你都玩过哪些项目?

今天,淘气和笑笑来到了游乐园,咱们也一起走进游乐园,在情境中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出示课题:

去游乐园—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设计游乐园的情景,游乐园是学生喜爱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学习 。

(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快看,游乐场到了,哇,这里的人可真不少啊!

他们在干什么呢?

原来是淘气和笑笑他们班里的同学在游乐场的门口排队买票呢!

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售票处,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游乐场的售票处有价目标,太空船每人12元,电动火车每人6元。

 

师:

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呀!

那现在有5人要做太空船要多少钱呢?

 

1、我们来计算5人坐太空船要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请同学汇报列式,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5人坐太空船,坐太空船每人12元,就是5个12,列式12×5)请学生上黑板板演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以免学生有懒惰思想,等着老师公布答案。

 

2、师:

坐完太空船,同学们想去做电动火车了,现在有13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买13张票,需要多少钱呢?

 请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找学生汇报结果。

  

3、探究“12×5”的计算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先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想:

12可以分成10和2,10×5=50,2×5=10,50+10=60。

教师出示竖式计算:

教师出示竖式计算时,重点强调进位的“1”,让学生理解。

4、学生自己计算13×6,教师巡视。

四、反馈练习。

 2   3       1   6        4   8          ×   5     ×   2      ×   2 

乘火车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竖式计算。

(1)72×4=    

(2)18×5= 

你能说说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2、(出示教材第56页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

问:

 

(1)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教授新课。

出示问题:

5节卧铺厢可乘多少人?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知道用乘法计算。

 

1、引导列式:

72×5=    

2、探讨算法。

生1:

我可以口算出来,70×5=350,2×5=10,350+10=360。

生2:

我可以用表格进行计算......

师:

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很好,结果也很正确,那么想要更简便的算出来,你们知道怎样用竖式进行计算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出示竖式:

72

×15

 360

3、评价算法。

(突出竖式算法)提问:

 

(1)个位上的2乘5的积满十,怎么办?

 

(2×5=10,表示一个十,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一) 

(2)十位上的7乘5,积满十,怎么办?

 

(十位上的7表示7个十,乘5等于35个十,也就是350,所以向百位进3;余下来的5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得6个十,所以十位上写6。

)   

4、拓展应用。

 

出示问题:

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1)列式:

118×7=     

(2)竖式计算。

 

提问:

 

①个位上乘得的积是多少?

该怎么办?

为什么?

②十位上乘得的积是多少?

为什么向百位进一?

学生自己进行竖式计算,教师进行巡视,注意学生写竖式时,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进位。

3、巩固练习。

1、同桌之间交流,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2、自己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3题。

去奶奶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综合运用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利用示意图化简分析题目、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答的方法。

难点:

明确解题思路,学会根据信息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忠孝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身为子孙,我们要“常回家看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淘气一起回家看奶奶。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引导探索。

1、出示主题图,找信息。

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

明确哪一段是火车行驶的,哪一段是汽车行驶的,每条路线的行驶速度和行驶时间。

(设计意图:

在呈现的情境中,既有文字又有图片,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发现信息量较大,也较凌乱,诱发学生思考如何用简单的方式来呈现,为后面画图做铺垫)

2、根据信息提问题。

问题1:

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问题2:

淘气9:

00乘火车出发,2时后火车约行驶到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筛选难易问题的意识。

3、引导分析问题2。

学生观察原始图,思考、讨论:

2时和4时的关系,时间上是一半的关系,路程也是一半的关系。

让学生实际感知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

通过时间的关系,推断出火车行驶的大致位置。

同时通过白板演示,让学生实际体验感知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同时也为画线段图埋下伏笔)

三、疏通建构。

(一)解决问题1:

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1、找相关信息。

2、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方式来表示这些信息。

3、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学生逐一讲解,在对比中,突显线段图的优势。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各种不同的图,集体进行比较,完成了图示的优化,突显线段图的优势)

4、对照线段图,引导学生列出数量关系式:

   

火车行驶的路程+汽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5、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解答,引导学生将图、关系式、算式一一对应。

(设计意图:

由线段图引导学生抽象出数量关系式,再通过数量关系的桥梁作用,将形转化为数,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回顾整理。

1、回忆一下,今天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第一步:

找信息,明确问题;第二步:

画图分析,找关系;第三步:

列式解答。

2、今天,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和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

0×5=?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知道“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规律,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规律。

难点:

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课件演示)师:

智慧老人组织了一场速算比赛。

奇思、妙想、笑笑和淘气都参加了比赛。

今天智慧老人给获奖者颁发了奖品。

我们去看看。

奇思得到5张贴纸,每张上有5朵小花。

他一共得到几朵小花?

你怎么知道的?

怎样列式?

依次列举妙想、笑笑的奖品数量并列式。

2、师:

淘气得到5张贴纸,每张贴纸上有0朵小花,淘气得到几朵小花呢?

学生列算式0×5并试着计算。

师板书:

0×5=?

二、探究新知。

师:

你能说明为什么0×5=0吗?

生:

0×5表示0个5相加是0,也表示5个0相加,0×5=0。

生:

3个5是15,2个5是10,1个5是5,那么0个5就是0。

师:

回答得很清楚。

这是老师给你的奖励。

你得到几朵小花?

给大家看看。

生:

我得到0朵小花。

我得到4张贴纸,每张贴纸上有0朵小花。

0×4=0。

师:

同学们,他的说法你们同意吗?

师:

那么你们能计算这三道题吗?

0×50=  0×99999=  0×0=

同桌交流,汇报。

师:

以上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生:

算式中有乘数是0,积都是0。

师生小结得出“10乘任何数都得0”的规律。

同时师板书:

0乘任何数都得0。

三、巩固应用。

1、(课件演示)0说话:

同学们又找到我的一个重要数学性质,我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我是很调皮的,你们能找到我并正确回答我提的问题吗?

通关的同学就有机会获得通关奖励哦!

 师:

你找到0了吗?

调皮的0来到乘数末尾,这样的乘法你想怎么计算?

板书:

  240×2            130×5  

先全班交流口算方法(如:

 200×2=400,40×2=80,400+80=480。

)再鼓励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老师提问:

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同学之间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并明确:

末尾有0的乘法,相乘的一位数可以和三位数的十位数字对齐,这样算比较简便。

(课件)0说:

同学们学习很努力,这是我给大家的奖励。

每人得到几朵小花?

(课件依次出示贴纸3张,第一张和每二张是空白贴纸,第三张上有2朵小花。

2、(课件演示)调皮的0干什么呢?

 生:

0挤到乘数中间了。

 师:

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呢?

    203×3                 208×7

引导学生先口算再分小组列式计算。

小组交流:

两道算式计算时有区别吗?

为什么有时乘积里有0,有时没有0呢?

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请小组代表汇报。

师生小结:

有0的乘法竖式中,计算时应注意:

乘数末尾有0的竖式,不要忘记末尾的0;乘数中间有0的竖式,如果要进位,要加上进来的数。

 3、(课件)通关奖励:

先演示一张空白贴纸,再演示一张有6朵小花的贴纸。

这次你一共得到几朵小花?

生:

一共得到6朵。

一张上0朵,一张上6朵。

0+6=6。

师:

0加其他数等于多少呢?

下面的问题只显示两秒,准备好了吗?

课件闪现,学生竞答:

0+126  0+0  78+0 

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0加任何数还得原来的数”的规律。

四、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第61页第4题,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算法,订正。

2、师:

你愿意用你的知识帮助小狗解决数学问题吗?

课件出示第61页第3题。

鼓励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正确计算。

组内完成,代表汇报。

全班订正。

5、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要给同学们提醒一下吗?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买矿泉水

教学设计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师生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经历估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估算方法,出示习题。

下面各数,大约是几十?

21   32   24

24×3大约是(    ),49×5大约是(     )。

2、(出示课件)买一箱矿泉水要花多少钱?

学生口答。

3、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买矿泉水”情境图。

2、理解图意,引导学生思考“大约花了多少钱?

”这个问题。

3、引导估算。

(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在交流中出现的典型做法。

(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4、指名口答估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估算方法:

25×2=50(瓶)  50×3=150(元)  150元够了

20×3=60(元)  60×2=120(元)   150元比120元多   

5、引导精算。

教师把情境中的问题改成“共花了多少元?

”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6、全班交流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7、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

①24×3=72(元),72×2=144(元)。

②24×3×2  ③3×(2×24)④3×(24×2)

=72×2      =3×48        =3×48

=144(元)  =144(元)   =144(元)

⑤24×2=48(元),48×3=144(元)……

8、学生可能还有其他解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9、出示教材第62页中的习题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再计算。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估算,并要求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计算要准确。

10、小结连乘计算题的顺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63页练一练。

2、小刚每秒大约录入4个字,他5分钟能录入多少个字?

小组合作讨论,派代表汇报,要求说出解题过程。

四、课堂总结。

这堂课学到了什么?

怎么估算、计算?

这节课我们用了估算和精算两种方法解决连乘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