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76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6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集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三、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五、全册课时安排:

(约60课时)

单元

章节

课时

位置与方向

4课时

口算除法

3课时

笔算除法

9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

3课时

平均数

2课时

年、月、日的认识

2课时

24时计时法

2课时

制作年历

1课时

口算乘法

3课时

笔算乘法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2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3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

3课时

小数的简单计算

3课时

解决问题

4课时

数学广角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单元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辨认方向,描述方向,并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至第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来描绘物体所在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具、学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

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物体。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

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

(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

(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

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

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5、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作业

第二课时 简单的线路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例3及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认方向”的游戏。

二、探究新知

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

(图上标有)

少年宫怎么走?

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

去商店怎么走?

去电影院怎么走?

医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

(挂图)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完成问题。

四、拓展练习

1、练习一的3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2、练习一的4看地图。

五、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六、随堂作业

第三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具、学具准备:

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辨别方向的工具。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 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介绍指南针的有关知识。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

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

这是哪国的地图?

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全课总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3、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东西南北著名的旅游区。

六、随堂作业

第四课时认识线路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1

教学目标:

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并能用恰当词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方向,认识线路图。

教具、学具准备:

  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

小朋友在双休日都喜欢和家长去什么地方?

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

乘公交车。

师:

每路公交车都有一定的行车路线,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

看车是不是经过我们要去的地方。

生:

看车开的方向是不是和我们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

看我们要坐几站才下车……

师:

大家提的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园看看,那么可以乘坐几路车呢?

首先要学习如何认识路线。

(出示课题:

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引入:

师出示1路车路线图。

    

师:

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动物园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师:

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1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火车站出发向   行驶……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

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行车路线。

            

2、出示动物园的导游图。

3、师:

我们乘坐1路车来到动物园,这里的动物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有哪些动物?

4、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

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

猴子在熊猫的什么方向?

狮子在大门的什么方向?

学生指名回答。

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5、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

我想从大门出发去看完所有的动物,再从大门出来,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

b)指名介绍路线图。

c)集体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自己阅读课本第10页,对书上提的问题,在图上标出来,让小组内同学评一评。

2、独立完成课本第12页的第5题。

3、完成第6题。

(1)先让学生看图辨方向,弄清图上方位。

(2)叙述行走路线。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新的知识,说一说今天最感兴趣的什么?

为什么?

五、随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

单元教学要求:

1、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十五课时

第一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探索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学会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引入新知

1、大屏幕出示情景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图中是什么地方?

你从图中都找到了什么?

(2)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行吗?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出问题引入新知

(1)反馈不同的问题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一个一个地解决,好吗?

我们先解决“赵伯伯平

均一次运多少箱黄瓜”,怎样解决呢?

A、学生反馈用除法做,60÷3=20(箱)

B、那“60÷3=20”,有谁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二、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反馈

学生汇报:

我们是这样想的:

20×3=60,那么60÷3=20。

60里有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3份,1份就是2个十,就是20。

60÷3=20,能不能这样想:

先想口诀“二三得六”。

就是算60÷3=20。

我们小组的算法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口算乘法差不多。

先不管60里的那个“0”,算完6÷3=2,再在商20的末尾添上0就行了。

3、小结:

你们能想到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真是太了不起了!

实际上这节课我们讲的就是除法的口算,也给你们小组加一个动脑标识。

(师板书课题:

口算除法)

三、体验新知:

1、下面请你独自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好吗?

这两个问题,我们也应该添上那两个字。

“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王叔叔平均

一次运多少箱?

”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全班汇服。

(1)学生反馈

(2)小结:

同学们在口算除法时,可以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四、拓展训练,巩固新知

1、第15页的“做一做”第2题,指名口算。

2、“做一做”第1题,生独立解决,全班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

口算除法有什么特点?

你是怎样算的?

六、随堂作业

第二课时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

利用表内除法的扩展灵活进行除法估算。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 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

124÷3≈   143÷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 学习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124≈120 120÷3=40 

124÷3≈40,124=120+4  120÷3=40 4÷3≈1  40+1=41)分析比较:

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

143÷4≈ (143≈160 160÷4=40

 143÷4≈40,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

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70本。

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60本。

200=180+20 180÷3=60 20÷3≈660+6=66最多能买66本。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200元能估成21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间。

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间。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185能估成16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2、做一做第2题:

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七、随堂作业

第三课时口算除法与估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正确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基本练习

1、做P17第1、2题

思考第2题上下三道题目之间的联系。

2、做P17第3、4题

让每一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第5题:

说说口算的方法。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7、8题。

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3、教师分析引导学生了理解第6题的题意,结合画线段图帮助学生解答。

四、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1、游戏:

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先数出根数。

接着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

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2、找规律

五、课堂总结

六、随堂作业

第四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内容:

教材P19—P20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600÷627÷3240÷8160÷4

2.笔算9÷337÷9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52÷2

3.42÷2等于多少(生:

42÷2=21)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得出:

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

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让学生讲解,若学生有困难师边演示边讲解,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充分说。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

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

(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

(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2、教学例42÷2=21

(1)刚才我们口算,那么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

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

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

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4、指导看书质疑

四、基本练习

1、练习反馈P20做一做1

2、引导概括总结:

从哪一位除起?

商怎样写?

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五、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P20做一做2

2、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六、全课总结

七、随堂作业

第五课时“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P21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

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出示课本练习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

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二、笔算练习

1、笔算下面各题。

(略)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出示小黑板练习题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1)同桌交流,说说错在哪里?

(2)各自独立改正。

(3)全班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