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76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docx

《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docx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2016年高考真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

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

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

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

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

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

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

(2)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

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

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3)题

西 村

陆 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

【注】耿:

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

(2)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

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宣和:

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

请说明理由。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年经典高考真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残春旅舍

韩 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执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

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

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1)词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

(2)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②郭震:

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年模拟试题精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点绛唇·台上披襟

周邦彦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注】周邦彦,北宋词人,浙江杭州人。

此时词人从庐州教授转任荆州。

(1)词的上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是如何表现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杜 甫

支离①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②日月,五溪衣服③共云山。

羯胡④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⑤,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支离:

颠沛流离。

②淹:

淹留,久留。

③五溪衣服:

指在西南湘、贵、川交界处居住的少数民族,他们喜欢穿五彩的衣服。

④羯胡: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指安禄山。

⑤萧瑟:

寂寞,坎坷不得意。

(1)本诗是杜甫暮年寓居夔州时所作。

请说说末尾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和写于同一时期的《登高》《阁夜》一样,都既抒写了诗人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又体现了他心忧天下的情怀。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踏莎行·春暮

寇 准①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②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①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郅(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

②菱花:

指镜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道:

“忠愍诗思凄婉。

”试结合词句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

(1)~

(2)题。

客 意

元好问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注】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客中忆二女

高 启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注】了了:

了然,清楚。

(1)元好问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客意”?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行香子

苏 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注】,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庄子·知北游》云: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短暂。

(1)本词上片前三句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什么意思?

从这两句来看,词人真的想归隐吗?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南乡子

周邦彦

晨色动妆楼。

短烛荧荧悄未收。

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

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

欲绾云鬟又却休。

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

两点春山满镜愁。

(1)词的上片景物描写的时空安排很有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前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1)~

(2)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为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

(1)这首诗首联哪个字用得好?

请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南柯子

王 炎①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②。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王炎(1138—1218):

字晦叔,号双溪,江西婺源人,几次任地方官,存词52首。

②三农:

指春耕、夏种和秋收。

(1)这首词选材和立意另辟蹊径,请结合词句予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情方式上呈多样化,请结合词句加以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2)题。

渔 父

[南唐]李中【注】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

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注】李中,字有中,江西九江人。

仕南唐为淦阳宰。

诗人一生多任县级小吏,政治上并不得志,加上连年战乱,亲人离散,朋友远别,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生活上不甚如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争窥犬吠声”,此句历来颇受诗评家的青睐。

请简述此句的精妙之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回答

(1)~

(2)题。

春夜寄乡友

王僧儒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①斜影,绿水散圆纹。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闵②默?

是日最思君。

【注】①结:

交叠。

②闵:

同“悯”,哀伤。

(1)中间四句写了哪些景物?

表现了春日的哪些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苏 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

秦山禹甸①。

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

孤帆远。

我歌君乱②。

一送西飞雁。

【注】①秦山禹甸:

指会稽。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上会稽,祭大禹”。

②乱:

古代乐曲、辞赋的末章。

此处作动词,唱和。

补充:

《阳关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也是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三叠》。

(1)词的上片“阳关”“秦山禹甸”两处用典,对全诗的情感抒发分别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认为这首词下片三句“超脱”,“超脱(高超脱俗)”体现在哪里?

请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

(2)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①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年已40岁的孟浩然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好友王维住处所作。

②北阙:

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③青阳:

指春天。

(1)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

“结句意境深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夜①

杜 甫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烟尘绕阊阖②,白首壮心违。

【注】①此诗为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军阀混战,外族入侵。

②阊阖:

阊阖门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忆旧游·登蓬莱阁①

张 炎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

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

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

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

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

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

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②。

【注】①蓬莱阁:

在浙江绍兴卧龙山下,是江南名胜之一。

宋亡后,张炎等人常到此游览。

②茂陵:

汉武帝的陵墓,这里是指南宋帝王的陵墓,南宋诸陵被元朝将领发掘,唐珏收遗骨植冬青以为埋骨处的标识。

(1)“风月依然,万里江清”是如何从时空角度来写蓬莱阁的?

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苏秀道中【注】

曾 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

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

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列这首金词,完成后面题目。

凤栖梧

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南去北来人老矣。

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

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

王粲登临【注】寥落际。

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襄阳十余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

(1)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