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组合题11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01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8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基础组合题11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组合题114.docx

《基础组合题1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组合题114.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组合题114.docx

基础组合题114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

基础组合练

(1)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②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美欧的态度日趋强硬,外界认为其对叙利亚政权的颠覆斗争势在必行,只是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引而不发。

③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④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⑤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⑥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答案 D

解析 ①不经之谈:

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②引而不发:

射箭时拉开弓却不把箭放出去,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也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动。

与“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矛盾。

③“休戚与共”:

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用错对象。

④“各有千秋”:

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用在此处恰当。

⑤“不假思索”: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

凭借,依靠)。

不合语境。

⑥项中“运筹帷幄”:

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泛指筹划决策。

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22年的建造,有“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2016年9月26日在中国贵州正式启用。

B.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以来,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不仅完成了手控指令发送、返回船舱门开启等工作,而且地面工作人员也与他们进行了通话。

C.《白鹿原》是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陈忠实将他的深厚积淀付诸于笔端,再现了北方的生活图景。

D.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夺冠后,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随后郎指导又回答了一个新华社记者的问题。

答案 A

解析 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放在“航天员”前面。

C项“付诸于”成分赘余,删去“于”。

D项表意不明,“一个”既可以修饰“记者”,也可以修饰“问题”。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讲究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

①张载说: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②是人类生存的伙伴。

人③是万物之灵,④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者。

不仅如此,⑤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⑥达到内心的和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都  虽然  但   还  进而

B 正如 当然  /  但也 特别 才能

C 因为  也  即使  也   更   /

D 所以  /  如果  就  尤其 从而

答案 A

解析 我们可以首先确定逻辑关系相对清楚明确的几项。

③④句之间应该是转折关系,排除C项和D项。

⑤句和前文是并列关系,B项的“特别”起强调作用,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排除此项。

二、古代文化知识

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

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B.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

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答案 D

解析 “戍漕”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

三、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句子是“            ,            ”。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印证了这个道理。

答案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3)学不可以已

四、文言语段翻译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雨川邱先生,字羲瑞,世为沙园所百户先生。

父故贫,不听就外傅,时提其耳命之曰:

“儿识字记姓氏而已,安用兀兀作老博士耶?

”先生性不自检束,日逐少年握槊走马,或擘弓作霹雳声,招摇江市中。

时沿海寇舶出没,远近震骇。

诸将领日集戟门下,议战守策。

或唯或否,首鼠两端。

先生时阑入,扺掌陈说,仰指天而俯画地,语剌剌若烛照数计。

众皆目摄之,寻先生去。

唶嚄宿将不直之,曰:

“酒徒耳,何足策成败事,奚以喋喋为?

”居无何,而先生所论画皆中的,于是众始知先生非忘世者。

(选自何白《邱雨川先生传》)

(1)先生性不自检束,日逐少年握槊走马,或擘弓作霹雳声,招摇江市中。

译文:

(2)居无何,而先生所论画皆中的,于是众始知先生非忘世者。

译文:

答案 

(1)先生生性不检点约束自己,每天追着少年和他们一起手握长矛骑着马,有时拉琴弓发出像雷声一样的声响,在濒江的市集上夸耀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关键词:

“检束”“槊”“招摇”)

(2)没过多久,先生所谈论筹划的事情都应验了,因为这众人才知道先生并非忘却世情之人。

(关键词:

“无何”“中的”“于是”)

参考译文:

邱雨川先生,字羲瑞,家族世代担任沙园所百户先生。

邱雨川先生的父亲原来很贫困,不允许他接受老师的教育,时常提着他的耳朵命令他说:

“小孩识字只要记住姓氏就可以了,何必要勤奋刻苦地学习成为老博士呢?

”先生生性不检点约束自己,每天追着少年和他们一起手握长矛骑着马,有时拉琴弓发出像雷声一样的声响,在濒江的市集上夸耀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当时沿海地区倭寇的船只出没,远近地区的人都很震惊害怕。

各位将领每天聚集到军门下,商议战和守的策略。

有人同意有人反对,迟疑不决。

先生这时擅自来到军门下,拍着手掌陈说自己的办法,仰头手指天空又低头在地上画着,言语铿锵准确好像用烛照着,按数计算着一样。

大家都用严厉的目光使他慑服,不久先生走了。

大声呼叫的老将不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说:

“他只是一个酒徒罢了,怎么能够谈论成败之事,为什么他还喋喋不休呢?

”没过多久,先生所谈论筹划的事情都应验了,因为这众人才知道先生并非忘却世情之人。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

基础组合练

(2)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他初出茅庐的时候,常常被对手的奚落及小动作激怒,但现在他对此已经敬谢不敏,在足球场上从容不迫,一次次将足球送入对方的球门。

B.明中叶以后,岭南书家人才辈出,而且颇具革新精神,能与中原书坛分庭抗礼,其中陈献章用茅草制作“茅龙笔”,创作出笔法遒劲的书法名作。

C.军事手段难以给韩国带来安全,更难以维护半岛局势稳定,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无异于火中取栗,得不偿失。

D.刘秀在位时,西域诸国主动要求“内附”,希望东汉政权出兵西域,否则他们只能被迫投靠匈奴了,但刘秀面对左支右绌开疆拓土的机会不为所动。

E.许教授把金钱看得很淡,安于清贫,生活极其俭朴,可精神上却十分富有,他专心治学,孜孜矻矻,成为闻名中外的学术大家。

答案 AD

解析 A项敬谢不敏:

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

B项分庭抗礼:

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

C项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D项左支右绌:

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E项孜孜矻矻:

形容勤勉不懈怠的样子。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里约奥运会上,观众们对谌龙和李宗伟在男单羽毛球金牌争夺赛上的精彩表演留下了深刻印象,纷纷赞叹这场巅峰对决。

B.在落实新课标教学目标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围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

C.为了防止企业免遭破产命运,企业领导者必须研究市场新趋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D.经科学家观测,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一倍,是地球上一岁的十二倍。

答案 D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将“男单羽毛球”改为“羽毛球男单”;主客颠倒,“留下”的主动者和受动者语序颠倒,应改为“精彩表演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赞叹这场巅峰对决”。

B项句式杂糅,“围绕……中心”和“以……为中心”选用其一即可。

C项“防止”与“免遭”合用,否定失当,不合逻辑。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们认为瓦尔登湖是无底之湖。

我可以确切地告诉读者,瓦尔登有一个坚密的合乎常理的湖底,①那深度很罕见,②也并非不合理。

我用一根钩鳕鱼的钓丝测量了它,这很容易,③需在它的一头系一块重一磅半的石头,它④能很准确地告诉我这石头在什么时候离开了湖底,⑤在它下面再有湖水以前,要把它提起来得费很大力气。

最深的地方恰恰是102英尺;还⑥加入后来上涨的湖水5英尺,共计107英尺。

湖面这样小,而又这样的深度,真是令人惊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为 所以 仍   就   /  何况

B 虽然 但   只   就  因为 不妨

C 即便 却  虽然  还  只是 不如

D/   但   只   还  无论 哪怕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解答此题,结合“那深度很罕见”“并非不合理”两者之间是转折关系,排除A项;“系石头”和“离开湖底”两者是条件关系,后面是对“用石头测深度”的原理的解释,可以用“因为”;最后一空主要是退一步讲,用“不妨”合适,综合选择,B项符合语境。

二、古代文化知识

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B.“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C.“传”,《说文》中提到:

“传,遽也,驿递曰传。

”因此传有“驿传车马”之义,古者以车驾马,乘诣京师,谓之传车。

D.古人有姓和氏之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答案 B

解析 “孤”是君主的自称,而“孺人”是妇人的称呼。

三、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诗中,屈原以充沛的激情,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这一观点与《荀子·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异曲同工。

(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描写山间春、夏两季美景的句子是“,”。

答案 

(1)哀民生之多艰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四、文言语段翻译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姓陶氏,名永恕,字廷德,系出晋渊明之后。

永恕生于正统丙辰十月二十八日,为人性仁厚,笃于孝友。

遇有乏则周济之,力弗克偿,取券还之,人感其行惠,率称为长者。

官道经铜梁山麓约一里许,地多卑洼沮洳,一雨则泥淖没胫,公为鸠工伐石,畚土筑堤,栉比方石修砌之,道路遂平,行者称便。

他若名山福地,有所兴造,辄捐资助力,以相其成。

其乐善好施又如此。

弘治戊申大旱,出白金若干两,助官籴谷以济民,奉例拜八品散官。

(选自《大明故义官陶公墓志铭》)

(1)遇有乏则周济之,力弗克偿,取券还之,人感其行惠,率称为长者。

(2)出白金若干两,助官籴谷以济民,奉例拜八品散官。

答案 

(1)遇到穷困的就周济他们,没有能力偿还的,就取出借据还给他们,人们被他所做的好事感动,都称他是有德行的人。

(关键词:

“乏”“偿”“还之”)

(2)(陶公)拿出白金若干两,帮助官府买进粮食来救济百姓,按惯例被授予八品的散官。

(关键词:

“籴”“奉例”)

参考译文

公姓陶,名永恕,字廷德,是晋代陶渊明的后人。

永恕生在正统丙辰十月二十八日,为人性情仁厚,尽心孝顺父母忠于朋友。

遇到穷困的就周济他们,没有能力偿还的,就取出借据还给他们,人们被他所做的好事感动,都称他是有德行的人。

经过铜梁山麓的官道大约有一里,地面大多低洼潮湿,一下雨,泥淖就淹没小腿,陶公为这条路召集民工开挖石方,用簸箕运土修筑堤坝,将方石排列整齐进行修筑,道路于是平整了,行路的人都称赞方便。

其他像名山福地,有所兴造,就捐钱出力,来帮助他们完成。

他乐善好施也像这样。

弘治戊申大旱,(陶公)拿出白金若干两,帮助官府买进粮食来救济百姓,按惯例被授予八品的散官。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

基础组合练(3)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成为网友的常用语,而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就是始作俑者,因为是她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接受采访时首用此语的。

②国庆节七天假期结束,大家已上学多日,但王晓同学久假不归,座位还空着呢!

③读个好大学是孩子们现在努力学习的目的,也是很多家长的梦想。

但是家长们总把这个目标挂在嘴边,让孩子们不胜其烦。

④巴厘岛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宣布让国有企业迁出市区。

一时间,很多国有企业的地皮待价而沽,卖不出去。

⑤为了庆祝叙利亚在12强赛小组赛中1∶0战胜中国,政府军和反对派决定停火48小时,但这一消息已被证实是子虚乌有,没有任何确切的来源。

⑥利益催生市场乱象,不少商人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答案 D

解析 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①始作俑者:

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词,褒贬失当,因为傅园慧不是干坏事。

②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

望文生义。

③不胜其烦: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使用正确。

④待价而沽:

等待有好价钱才出售,旧时比喻等待时机出来做官,现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条件才肯答应任职或做事。

不合语境。

⑤子虚乌有:

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

使用正确。

⑥鱼目混珠: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同八个亚太国家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达成一致,该协议减少了成员国之间商品与服务关税及其他门槛。

B.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通过查阅100多本教材和资料,撰写了一份近30多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并直呈教育部。

C.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D.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有利于鼓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公平竞争。

答案 C

解析 A项搭配不当,“减少”不能搭配“门槛”。

B项“近30多页”语义矛盾,把“近”或“多”删去一个即可。

D项成分残缺,应在“择优录取”后加“原则”。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不同,人情小说中的故事,不再是战争、武功①神魔斗法,②趋向于平凡、散漫、没有多少激烈冲突的日常生活图景。

因为不能“出奇制胜”,③相关的细节描写也就增加了,这些细节涵盖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乃至心理刻画,以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这些细节描写,④会显得拖沓冗长,⑤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⑥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和 / 于是 虽然 但是 进而

B 或 而是 那么 / 一日 就

C 甚至 而是 / 有时 但 从而

D 以及 却 所以 常常 而后 /

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题,结合“战争、武功”“神魔斗法”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排除B项;“不再是”与②空是关联词,表转折,排除A、D两项。

C项符合语境。

二、古代文化知识

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古地区名。

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

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C.五行,指儒家所说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

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

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

也有“众多”的意思。

答案 C

解析 C项错误在于,对“五行”的理解不全面,仅从儒家角度考虑。

“五行”亦指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三、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潜《饮酒(其五)》中,写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诗人复杂的感受的两句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用“           ,           ”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的复杂感情,融入诗句中。

(3)苏轼《赤壁赋》中,写客人所吹的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的一句是“            ”。

答案 

(1)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舞幽壑之潜蛟

四、文言语段翻译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讳锡,字昌龄。

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

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

改镇江军节度推官。

知杭州仁和县。

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

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

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

佐属皆争曰:

“不可。

”公行之自若。

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选自王安石《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1)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2)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答案 

(1)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

(2)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

参考译文

孙公名为锡,字昌龄。

曾祖叫孙钊,祖父叫孙易从,父亲叫孙再荣,都没有做官。

孙公凭借天圣二年进士的身份被起用做和州历阳、无为巢县二县主簿。

后来改任镇江军节度推官。

担任杭州仁和县知县。

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

任舒州知州,打开常平、广惠的粮仓发粮,使陈、许两县的流民活了下来。

根据流民的人口数量、路途远近分发粮食打发他们回乡,离开的人都用钱买香火在府门前烧香以为孙公祈福,有的人甚至感动得流泪。

起初,提点刑狱害怕聚集的流民会成为盗贼,又爱惜常平、广惠仓的粮食,多次派送文牒制止孙公的做法,但孙公没有听从。

下属官员都争着说:

“不可以这样做。

”但孙公依然如故。

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

 

五、作文审题(任务驱动型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

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

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

                                                                           

审题提示 

(1)我们需要的节日,是要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的;

(2)节日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3)对于国外的流行节日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态度。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著名谐星北原武,离开家乡到东京打拼后,他的母亲就开始不断地跟他要钱,即使在他潦倒的时候。

这让北原武很不理解,他也因此很少回家。

母亲去世后,他回家奔丧。

他在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中,看到一本数字高达数千万日元的存折和一封信。

信上写道:

“所有的孩子之中,我最担心的就是你。

我担心你不会存钱,将来会没有钱养老,所以才一直催你寄钱给我。

其实你大哥给我的已经够用了。

你给我的钱,我都帮你存起来了。

现在我走了,把所有的钱还给你。

看完信,他哭倒在地。

这个故事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人们对它的评论也不一而足,目前还在继续中……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情,就北原武母亲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

                                                                           

审题提示 

(1)严厉是奋斗的驱动力;

(2)索取也是一种付出;(3)爱之深就要为之计深远;(4)儿行千里母担忧;(5)看似苛刻却是爱;(6)道是无情却有情;(7)换一种方式或许更好;(8)鞭策和爱同样重要;(9)真爱总在不言中;(10)人生有多少事可以重来?

 

近些年来,不少人对传统节日被冷落、西洋节日受热捧的现象忧心忡忡,甚至贴上西方文化渗透或国人数典忘祖的标签,对其口诛笔伐。

可是,我们真的需要担心吗?

从“圣诞”传入中国开始,就一半冷一半热,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热衷于圣诞节的年轻人没有数典忘祖,冷眼看待圣诞节的忠厚人也没能拒之于国门之外。

倒是在看待“圣诞”的内涵变化中,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文化的繁荣,国人似乎对圣诞节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圣诞节日趋中国化的实质,与其说是崇洋媚外,不如说是我们的年轻人自主改造外来节日的一场运动。

在一些西方媒体看来,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虽然在中国愈来愈受欢迎,但也越来越有中国特色,与西方侧重家庭团聚和宗教氛围的圣诞主旨相去甚远。

“中国式圣诞”往往被视为狂欢节,其主要形式是广场喧嚣、逛街购物和赠礼问候,概而言之,就是“玩”。

一个“玩”字足以凸显当下国人对圣诞节的宽容态度:

在这个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不能御圣诞节于国门之外,可不就是需要“玩”吗?

而且,这些年轻人也对圣诞节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

用玻璃纸包装的苹果成为常见的圣诞礼物,这是因为“苹果”在普通话中与“平安夜”谐音;很多人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外出会友,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和家人呆在一起。

从“拿来主义”、盲目排外到沦为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再到中国化的改造,圣诞节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而其中凸显的是国人文化自信心的不断增强。

近些年,随着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力、自信心的不断增强,人们更加重视民族的传统节日,并把一些“洋节”进行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