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075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北京市朝阳区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语段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5题。

(共11分)

【甲】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分别用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四种品格。

梅,枝干疏斜,暗香盈盈,盛开于百花未开之时,常被看作孤傲不群的高洁之士;兰,花香清远,多生于幽僻之处,不因无人而不芳,常被看作只求胸中志向的坦荡君子;竹,虚心劲节,经冬不凋,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常被视作虚心自持的谦谦君子;菊,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艳于百花凋零之后,历来被看为恬然处世的世外隐士。

1.对文中加点字的间架结构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送”是左右结构“恬”的第二笔是“丨”。

B.“送”是左右结构“恬”的第二笔是“丶”

C.“送”是半包围结构“恬”的第二笔是“丶”

D.“送”是半包围结构“恬”的第二笔是“丨”

2.欣赏《咏梅》前四句诗,说说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分)

答:

3.依据上面的文字进及文化积累进行推断,下列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梅

B.空谷有佳人,翛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

C.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竹

D.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菊结合

4.除了上面的诗句,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描写或赞誉“花中四君子”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

句。

(2分)

答:

5.综合两则材料中关于梅的信息,用一句话表述你对梅的认识。

(要求:

用“因为……所

以……”或“不但……而且……”的句式)。

(2分)

答:

6.默写。

(共6分)

(1)以第一等的襟怀,写就第一等的诗歌。

辛弃疾的笔下,孙权“年少万兜鍪,①”

的气概,何其豪迈!

苏轼密州出猎,“②,西北望,射天狼”,直抒自己杀敌报

国的情怀。

(2)古典诗文的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范仲淹通过“③,④”,寄

托了戍边将士思乡却不得返的矛盾心情;辛弃疾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中“⑤,⑥”,表达自己渴望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但终究不过

是“可怜白发生”。

2、名著阅读(共12分)

7.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回答问题。

(共9分)

(1)简要概括连环画讲述的内容。

(2分)

答:

(2)请观察图8,并结合情境,补写曹操的语言和云长的动作。

(2分)

语言:

动作:

(3)结合你的阅读经验,选择完成下面任意一个问题。

(2分)

①结合关羽的表现,推测图7中曹操的“昔日之言”的大概内容。

②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写出关羽和曹操之后的一次相会。

答:

(4)阅读《三国演义》后,你认为下列对于关羽的评价,哪一项合适?

请说明理由。

(3

分)

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B.臣事君以忠。

C.朝闻道,夕死可矣。

D.君子喻于义。

答:

8.阅读《水浒传》后,小明用这样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吴用这个人物的理解。

请你以此为

上联,另选《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完成下联。

(3分)

上联:

吴用巧取生辰纲,神机妙算

下联: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

B.有所广益不治将益深

C.性行淑均险躁则不能冶性

D.必能使行阵和睦乃行卜

10.下列词语中的“节”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节气B.礼节C.节操D.节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翻译:

12.诸葛亮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中体现了他为政、为人、为学的智慧,说说你从中获得了

哪些启示。

(3分)

答:

13.下面的书法作品是岳飞手书《前出师表》。

请结合链接材料中关于岳飞书写的背景介绍欣赏作品,从笔画、结构、章法、内在精神等方面任选其一,说说你的感受。

(2分)

【链接材料】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①,遇雨,遂宿于祠内。

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

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

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注:

①[谒武侯祠]拜谒诸葛亮的庙堂。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上三旗》,回答问题。

(共12分)

上三旗

田洪波

①大画家张子恒画室的木椅坐坏了,准备换套新的。

有人给张子恒推荐城西的乔木匠,说乔木匠的产业虽然做得不大,手工也慢,却比较讲究信誉和质量。

之前,张子恒从报纸上看过他的报道,二话没说,亲自登门预定。

②乔木匠五十开外的年纪,剃着板寸头,头茬泛着丝丝青白,慢条斯理听张子恒讲他的要求。

③张子恒的画室三十多平方米,平时常有三五好友造访,喝茶品画聊天。

因此,张子恒有意定制六把上好材料的木椅,一款式样讲究的茶桌。

乔木匠用铅笔认真记张子恒的话,两道粗黑的眉毛拧着,在一个本子上不断勾划。

一应手续办妥,乔木匠让张子恒回家等着量尺寸,言明时间上他会尽量往前排。

张子恒这才醒悟,敢情预定家具的人不少,需要按号排队。

④张子恒问能否提速,画室没有木椅可坐,好友不便上门交流,时间长了,甚至可能影响他作画的状态。

他提了几个建议,乔木匠均摇头,到最后可能觉得张子恒的心态有点儿问题,兀自干笑出声。

您安心等着就是了,该急时我自然会急。

我们讲究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交货时保证让你满意。

张子恒尽管心有不甘,可也没办法,只好离开。

⑤张子恒琢磨,这也可能是有意吊他的胃口,似乎不这样,不足以显示自家的活儿好。

把这心思说给好友听,好友表示赞同,好友说可能真的这样。

俗话不是说得好嘛,无奸不商!

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一探他的手艺。

但愿奇人有奇处,家具做出来,让你的画室从此增光添色。

⑥谈不上望眼欲穿,时间却似乎过了很久,张子恒才等到有人上门量尺寸。

乔木匠带着徒弟,亲自前来。

张子恒客气地把两人让进客厅,吩咐家人沏茶,微笑说,你那么忙,区区一个尺寸,打发徒弟来就是了,何必要亲劳大驾?

⑦乔木匠羞赧道,哪里谈得上什么大驾呀?

我得看看您家壁纸是什么颜色的,用什么样的木料配才合适。

⑧张子恒心里嘀咕,别是又要给自己贴什么标签吧?

嘴上应着,又忙着给两人递烟。

两人摆手表示不吸。

⑨乔木匠拿着尺,(一丝不苟小心翼翼)地丈量尺寸,徒弟谨慎地在一旁配合着。

乔木匠问徒弟一个数字,徒弟答得有些含混,乔木匠的额头上暴起青筋,让徒弟睁大眼睛看仔细了,看清楚了。

徒弟的脸涨得通红,欲言又止。

张子恒解围,差不多差不多。

乔木匠瞪起眼睛说,差一点儿也不行!

一是一二是二,看准就要叫准,关键时刻不能犯一点儿糊涂!

⑩张子恒佩服乔木匠的认真,见缝插针和他聊起来,才知他是满族人,祖上曾是满族八旗兵中维护王朝凤銮的镶黄守卫,在八旗中属于上三旗。

张子恒大为惊讶,是护卫皇子的?

乔木匠看一眼张子恒说,一看就知您是知书通礼之人。

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称为“上三旗”。

其余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白旗、镶蓝旗,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勒和贝子掌管,驻守各地。

张子恒问,现在还有家谱吗?

乔木匠说,听说老家有,没见过。

满族后代,不多了啊……张子恒听罢笑着点头。

乔木匠说起准备采用的木料,以及用此木料的道理,张子恒连连称是。

其实他心里还画着魂儿,生意人精明,没准儿是设什么套让人往里钻吧?

尺寸量完,乔木匠意犹未尽,绕着画室踱起步,谈起摆放木椅和茶桌的设想。

张子恒暗忖,现今这世道,能有如此认真之人,倒也属凤毛麟角了。

但愿他有真本事。

接下来的日子又是等,等到张子恒差不多忘了这件事,乔木匠开车带着徒弟,上门送家具来了。

乔木匠脸上喜气洋洋的,额头上不断有汗水流出。

两人(一丝不苟小心翼翼)搬家具,放得也轻,似乎手里擎着的是易碎品,一不小心就会打破了。

张子恒唏嘘不已。

乔木匠离远眯眼打量家具,又近距离查看一番,才满意地在脸上露出一丝笑。

张子恒觉得他未免夸张,计上心来,提出一个把家具和画案对换位置的想法。

乔木匠急了,眼睛瞪得很大地说,千万不可啊!

这是最佳摆设了,跟您这画室的品性完全匹配。

椅子背靠南北两个方向,茶桌居中,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说完看向张子恒,您不会认为我多嘴吧?

张子恒笑乔木匠的紧张,心里的顾虑彻底打消了,满意地端详起家具来。

乔木匠用手一遍遍抚摸着光滑的木头,满眼爱意。

那眼光不似看家具,倒像是面对可爱的亲生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

张子恒心里温暖,说,谢谢您的倾心劳作。

在我看来,您不是一个普通木匠,堪称大师了。

乔木匠朗笑道,您太抬举我了,我本就是个普通木匠。

不过我们这个行当,讲究恪守木匠之道。

虽然这在当今可能很少有人做到,但我要求自己做到。

张子恒连连点头,拿出多一些的钱给乔木匠,乔木匠坚决不收。

张子恒只好把两人送下楼,送出小区很远很远。

回屋面对光亮的家具,想着上三旗的茬儿,张子恒笑出了声。

(有删改)

14.小说围绕画室换家具事件写了大画家张子恒与乔木匠的三次会面。

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会

面的情形。

(4分)

第一次:

 ① 

第二次:

乔木匠亲自上门丈量尺寸,画家心存怀疑

第三次:

 ② 

15.结合文意,在第⑨和

段横线处分别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丝不苟一丝不苟B.一丝不苟小心翼翼

C.小心翼翼一丝不苟D.小心翼翼小心翼翼

16.乔木匠坚守的“木匠之道”指的是什么?

(2分)

答:

17.阅读小说后,有同学认为“文中有关‘上三旗’的内容是多余的,可以删掉”。

你是否

同意他的看法?

请说明理由。

(3分)

答:

(二)阅读《我有一个梦》,回答问题。

(共10分)

我有一个梦

张晓风

①我有一个梦,我不太敢轻易地把这梦说给别人听,怕遭人耻笑——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敢于去梦想的人并不多。

  ②南台湾的小城,一个女中的校园。

六月,成串的黄花沉甸甸地垂自阿勃拉花树。

风过处,花雨成阵,松鼠在老树上飞奔如急箭,音乐教室里传来三角大钢琴的琤琮流泉……

    ③所谓学习音乐,应该不止是一本音乐课本、一个音乐老师。

它岂不是也包括那阵雨初霁的午后,那熏人欲醉的南风,那树梢悄悄的风声,那典雅的光可鉴人的大钢琴,那开向群树的格子窗……

    ④每逢这个时候,我就暗自叹息,在这称为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来盖一间国学讲坛吗?

    ⑤当然,你会问:

“什么叫国学讲坛?

国文哪需要什么讲坛?

国文教学不就只是一味戴老花眼镜的老先生凭一把沙喉老嗓就可以廉价解决的事吗?

    ⑥是的,我承认,曾经有位母亲,蹲在地上,凭一根树枝、一堆沙子,就这样,她教出了一位欧阳修来。

只要有一个公尺见方的地方,只要有一位热诚的教师和学生,就能完成一场成功的教学。

    ⑦但是,我有一个梦。

    ⑧我梦想有一位国文教师在教授“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时候,窗外有粉色羊蹄甲正落入春水的波面,苦楝树上也刚好传来鸟鸣,周围的环境恰如一篇舞台布景板,处处笺注着白纸黑字的诗。

   ⑨我梦想要一间安静雅洁的书斋,有中国式的门和窗,有木质感觉良好的桌椅,你可以坐在其间,你可以第一次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也是件不错的事,也有其不错的感觉。

  ⑩那些线装书,现在拿几本来放在桌上吧!

让年轻人看看宋刻本的书有多么典雅娟秀,字字耐读。

教室里,沿着墙,有一排矮柜,柜子上,不妨放些下课时可以把玩的东西。

一副竹子搁臂,凉凉的,上面刻着诗。

一个仿制的古翁,上面刻着元曲,让人惊讶古代平民喝酒之际也不忘诗趣。

一把仿同治时代的茶壶,肚子上面刻着一圈二十个字: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学生正玩着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回文诗,全世界只有中国的语言可以做的回文诗。

而所谓的回文诗,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字念起,意思都通,而且都押韵。

⑪墙上也有一大片可利用的地方,拓一方汉墓石,如何?

那些画像砖之浑朴大方,令人悠然神往。

如果今天该讲岳飞的《满江红》,何不托人到杭州岳王坟上拓一张岳飞真迹来呢?

今天要介绍“月落乌啼霜满天”吗?

寒山寺里还有俞樾那块诗碑啊!

杜甫成都浣花溪的千古风情,或诸葛侯祠的高风亮节,都可以在一幅幅挂轴上留下来。

  ⑫你喜欢有一把古琴或古筝吗?

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

这种事不妨即兴。

  ⑬你喜欢有一点檀香加茶香吗?

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只消随缘。

  ⑭如果学生兴致好,他们可以在素净的钵子里养一盆素心兰,这样,他们会了解什么叫中国式的芬芳。

  ⑮教室里不妨有点音响设备,让听惯麦当娜的耳朵,听一听什么叫笛?

什么叫箫?

什么叫“把乌”?

什么叫筚篥……

    ⑯你听过“鱼洗”吗?

一只铜盆,里面镌刻着细致的鱼纹,你在盆里注上大半盆水,然后把手微微打湿,放在铜盆的双耳上摩擦,水就像细致如丝的喷柱,激射而出——啊,世界上竟有这么优雅的玩具。

当然,如果你要用物理上的“共振”来解释它,也很好。

如果你不解释,仅只让下了课孩子去“好奇”一下,也就算够本。

    ⑰你要让年少的孩子去吃麦当劳,好吧,由你。

你要让他们吃肯德基?

好,请便。

但,能不能,在他年少的时候,在小学,在中学,或者在大学,让他有机会坐在一间中国式的房子里。

让他眼睛看到的是中国式的家具和摆设,让他手摸到的是中国式的器皿,让他——让他忽然对自己说:

“啊,我是一个中国人!

⑱这样的梦算不算狂妄呢?

如果我说,教国文也需要一间讲坛——那是因为我有一整个中国想放在里面啊!

⑲我有一个梦!

这是一个不忍告诉别人,又不忍不告诉别人的梦啊!

(有删改)

1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4分)

作者有一个梦。

这个梦,小而言之是,大而言之是。

19.回文诗是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

请你将第⑩段中的回文

诗换一种排列法则重新成诗,并将你的“诗作”用规范的楷书或行楷写在答题卡上。

(2

分)

答:

20.这篇文章字字含情,句句有意,诗意典雅的语言中寄托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绵绵深情。

请结合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三)阅读《勉为真君子》,回答问题。

(共8分)

勉为真君子

楼宇烈

①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给清华学子作了题为《君子》的演讲,并引用《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

时过境迁,“勉为真君子”依然应该成为青年学子追求的人生目标。

②“君子”这个词的内涵,在历史上也是有演变的。

起初它是社会地位的标志,后来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而促进这个演变发生的关键人物就是孔子。

怎样做“君子”也就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主题。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立志做君子,这是一种使命与担当,于古今皆然。

君子,就应当在引领风气和弘传文化两方面有所建树。

④君子的首要责任就是引领风气。

君子的德行是社会风尚的源头活水。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为己之学”,不慕名利的君子数不胜数。

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蔡元培就是其中一位。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1916年,怀揣着教育救国信念的蔡元培先生,毫不迟疑地回到了祖国,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当时被人们称为“大染缸”的北大,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

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从绍兴山阴县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了风气。

世人云:

“时髦不能跟!

”在我看来,跟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君子引领风气。

如果世间多一些像蔡先生这样的“大先生”来引领,哪还怕什么世浊之风呢?

因此,时代呼唤更多独立不倚、和而不流、刚健有为的君子,躬行践履,共同推动社会风气的改善。

⑤君子还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弘传文化。

作为生命个体,我们像树木一样,是有本有根的存在,所以,不忘本就应当是贯穿于生命的主线。

同样,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最重要的精神品质之一也应是知其所从来、敬其所从来。

那么,所敬之“本”在何处呢?

《荀子》有言: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意思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祖先,是民族的本源;尊敬帝王和师长、紧守长幼尊卑之序的道德风尚是天下大治的根本。

要以礼治天下,让所有人都知礼守礼,就会天下大治了。

这里的道德风尚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树高千尺不忘根,文化滋养了我们,我们就要回报文化,在传承中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

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当代青年应有志于此,发传统之幽微,赋其以现代意识,勇做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真君子。

(有删改)

21.右图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勉”的条目。

结合文意,可以推断“勉为真君子”的意思

是。

(2分)

22.阅读文章第①-⑤段,根据提示,理清思路。

(4分)

作者首先引用梁启超的演讲,提出青年学子要“勉为真君子”,接着论述了

①,并从②和君子要弘传文化两个方面阐释了怎样做君子。

23.读了《我有一个梦》和《勉为真君子》后,对于如何弘传文化,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结

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作简要说明。

(4分)

答: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

为配合“书香校园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校刊将开辟名著交流和推介专栏。

请你从《论语》《水浒传》《朝花夕拾》《鲁滨逊漂流记》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段读后感或内容简介。

题目二:

为了传播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学校参与了中央电视台“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推荐活动。

请你为候选人——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写一段推荐的话。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

25.故事就是用作讲述的事情。

它可以是真实发生的,也可以是虚构想象的;它可以是过去难忘的,也可以是现在经历的,还可以是未来可能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写满了故事,请调动你的体验或展开你的想象,以“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书写故事,表达思考。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评分参考

一、(共17分)

1.答案:

C(2分)

2.答案示例:

万丈悬崖之上,一丛艳丽的红梅在冰雪中绽放。

(3分)

3.答案:

A(2分)

4.答案示例: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分)

5.答案示例一:

梅不但外形俏丽,而且无惧冰雪严寒,是当之无愧的花中君子。

答案示例二:

因为梅在严酷的环境中绽放自己俏丽的英姿,所以是君子的象征。

(2分)

6.答案:

(1)①坐断东南战未休②会挽雕弓如满月

(2)③浊酒一杯家万里④燕然未勒归无计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⑥赢得生前身后名

(共6分,每空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共12分)

7.(共9分)

(1)答案示例:

关羽为寻刘备,(挂印封金)辞别曹操。

(2分)

(2)答案要点:

①赠征袍②刀挑征袍

(共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3)①答案要点:

得知刘备下落,允许关羽离开。

②答案示例: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2分。

任选其一作答,意思对即可)

(4)答案示例:

A项合适。

虽然曹操对关羽厚爱有加,但是关羽始终没有忘记与刘备桃园结义时

的约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堪称言而有信的典范。

(共3分。

选择ABD均可得1分,理由2分)

8.答案示例:

鲁达拳打镇关西,爱憎分明(3分)

三、(共11分)

9.答案:

C(2分)

10.答案:

C(2分)

11.答案:

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

(2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示例:

①交良友②宁静③淡泊④节俭⑤为学须静⑥学须立志

(3分。

答出一个启示给2分)

13.答案示例:

起笔工,收笔狂,表现出书者情绪的变化。

(2分)

 

四、(共30分)

14.答案示例:

①张子恒登门预定家具,要求提速被拒绝。

②乔木匠亲自送家具并精心布置画室,张子恒心生敬意。

(共4分。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

B(2分)

16.答案示例:

讲究质量和信誉

(2分。

意思对即可)

17.答案示例:

同意。

小说旨在赞颂认真严谨的职业操守,删掉之后不影响。

(共4分。

判断1分,理由3分)

18.答案示例:

①建一所国学讲坛(书斋)

②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共4分)

19.答案示例:

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

(2分)

20.答案示例一:

“你喜欢有一把古琴或古筝吗?

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

这种事不妨即兴。

你喜

欢有一点檀香加茶香吗?

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

这种事只消随缘。

”句式工整,富

有节奏,一些词语反复出现,写出了作者在传统文化世界里的自由与随性,典雅而又富

有诗意。

答案示例二:

“听一听什么叫笛?

什么叫箫?

什么叫‘把乌’,什么叫筚篥……”一句中作者列举

了多种古典乐器,让人感受到古典文化的丰富与博大,同时又表达出作者希望将这丰富

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心情。

(共4分。

结合内容1分,理由3分)

21.答案要点:

努力做一个真君子(2分)

22.答案要点:

①君子的内涵(演变)②君子要引领风气

(共2分。

每空1分)

23.答案示例:

弘传文化需要了解文化,践行文化,热爱文化。

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习《论语》,就

是在了解传统文化;孝敬自己的父母,就是在践行传统文化;参观首都博物馆的玉器展览,

愿意把它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就是热爱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