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27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40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2.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C1O3)2B.Zn(OH)2C.MnO2D.O2

4.下列服装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B.棉布C.羊毛D.涤纶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

7.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NaClB.NaNO3C.CaCl2D.KCl

8.下列各种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NaClO4B.HClC.NaClOD.ClO2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11.下列物质不可作为钾肥施放于土壤中的是()

A.氢氧化钾B.硫酸钾C.硝酸钾D.草木灰

12.储存和运输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

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14.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A.6B.8C.11D.14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MgO

B.红磷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燃烧产生P2O5

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SO3气体

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Fe2O3固体

16.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O3中Fe、C、O元素的质量比是1:

l:

3

B.FeCO3中Fe、C、O的原子个数比是56:

12:

16

C.Fe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12+16

D.FeCO3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17.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1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19.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2B.NO2C.NH3D.N2

20.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

实验

A

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

研究CO2气体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C

研究SO2是否能形成酸雨

D

研究白磷燃烧是否需要O2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21.(6分)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下列事实:

(1)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黏土和沙子掺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俗称“三合土”,在空气中会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O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下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20℃时向lOOg水中加入3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20℃,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_____g。

(2)向A、B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分别配成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再冷却到10℃,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

23.(6分)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

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

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H2SO4=CoSO4+H2↑。

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4.(7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

A.氢氧化镁B.氯化镁C.植物油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l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_________。

②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25.(7分)实验室有盐酸、白醋、柠檬酸三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三氧化二铁中放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与三氧化二铁发生类似反应,说明白醋、柠檬酸溶液和盐酸中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3)理论上溶解3.2g三氧化二铁,需要36.5%的盐酸___________g。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26.(4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_______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试管②铁架台③酒精灯④木块

27.(7分)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0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检验C0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

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

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

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______。

①酒精灯②铁架台③坩埚钳④砂纸⑤试管夹⑥蒸发皿

28.(11分)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所用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

现要配制40g24.5%的硫酸,需________g98%的硫酸和_______g水。

实际操作时,用lOml量筒取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请在答题卡图中画出所取硫酸的液面。

(3)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的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__________中(填仪器名称),然后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使反应充分进行。

(4)试剂A可选用___________溶液(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5)为了从混合粉末中回收更多的铜,可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你的建议是(提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某校科技节的实验比赛中,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KNO3、CaCO3和CaCl2三瓶白色粉末,然后取一些KNO3固体于研钵中,接着用一纸板挡住同学们的视线,告诉大家打算继续取CaCO3、CaCl2在研钵中混合。

过一会儿老师拿开纸板,向同学们展示研钵中的白色粉末。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判断老师是否取了CaCO3、CaCl2于上述研钵中。

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供的试剂有:

稀HNO3、蒸馏水、Na2CO3溶液、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说明老师取了CaCO3

,说明老师取了CaCl2

 

2012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40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解析】选D。

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可以得到氧气、氮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空气中几乎不含氢气,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

2.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解析】选A。

甲烷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状态、颜色、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C1O3)2B.Zn(OH)2C.MnO2D.O2

【解析】选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属于盐,B属于碱,D属于单质。

4.下列服装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B.棉布C.羊毛D.涤纶

【解析】选D。

蚕丝、棉布和羊毛都是天然纤维,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解析】选D。

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是铜;铁丝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少数金属元素如金、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

【解析】选C。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7.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NaClB.NaNO3C.CaCl2D.KCl

【解析】选B。

硝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硝酸根是原子团。

8.下列各种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NaClO4B.HClC.NaClOD.ClO2

【解析】选A。

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算四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7、—1、+1、+4。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选C。

石墨质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解析】选B。

室内起火,如果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11.下列物质不可作为钾肥施放于土壤中的是()

A.氢氧化钾B.硫酸钾C.硝酸钾D.草木灰

【解析】选A。

氢氧化钾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钾肥。

www.xkb1.com

12.储存和运输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

【解析】选D。

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应张贴腐蚀品图标。

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解析】选C。

甲中圆圈内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数是10,该离子是阴离子;乙中圆圈内的核电荷数为10,核外电子数是8,该离子是阳离子。

由于二者的核电荷数不同,所以是不同种元素。

甲是氧元素,乙是氖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4.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A.6B.8C.11D.14

【解析】选B。

碱溶液加水稀释后,碱性变弱,pH减小。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MgO

B.红磷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燃烧产生P2O5

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SO3气体

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Fe2O3固体

【解析】选A。

镁的活泼性较强不需加热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红磷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Fe3O4)。

16.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O3中Fe、C、O元素的质量比是1:

l:

3

B.FeCO3中Fe、C、O的原子个数比是56:

12:

16

C.Fe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12+16

D.FeCO3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解析】选D。

FeCO3中Fe、C、O元素的质量比是56:

12:

48;FeCO3中Fe、C、O的原子个数比是1:

1:

3;Fe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12+16×3。

17.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解析】选C。

Ba(OH)2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缘故,与OH—无关。

1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解析】选B。

盐酸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把二氧化锰加入两种液体中,冒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现象的是水;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都不溶于水,无法区分;铜不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无法区分。

19.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2B.NO2C.NH3D.N2

【解析】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AC选项错;由于氮气无味所以应该是二氧化氮气体。

20.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

实验

A

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

研究CO2气体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C

研究SO2是否能形成酸雨

D

研究白磷燃烧是否需要O2

【解析】选C。

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探究实验方法,A中应使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入石蕊试液都会使石蕊变红,不能验证是否与水反应。

可改为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与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比较;D中也应该用热水。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21.(6分)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下列事实:

(1)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黏土和沙子掺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俗称“三合土”,在空气中会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O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氧化铝;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坚硬的碳酸钙;氧化铁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答案:

(1)4Al+3O2=2Al2O3;⑵Ca(OH)2+CO2==CaCO3↓+H2O;

⑶4CO+Fe3O4

3Fe+4CO2。

22.(4分)下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20℃时向lOOg水中加入3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20℃,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_____g。

(2)向A、B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分别配成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再冷却到10℃,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

【解析】: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lOOg水中加入3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所以洗出12g氯化钠。

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收温度影响小,而碳酸钠的溶解度收温度影响大,冷却后析出固体较多的是碳酸钠,选B。

答案:

(1)不饱和;12;

(2)B;

23.(6分)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

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

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H2SO4=CoSO4+H2↑。

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书写化学式。

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中的钴离子都结合了水分子显粉红色,CoCl2·6H2O固体加热分解后生成固体CoCl2显蓝色。

答案:

(1)CoO;Co2O3;

(2)CoCl2·6H2O====CoCl2+6H2O;

(3)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24.(7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

A.氢氧化镁B.氯化镁C.植物油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l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_________。

②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氢氧化镁、植物油和金属镁都不溶于水,只有氯化镁溶于水能形成氯化镁溶液。

(2)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氧化钙。

(3)①制备蒸馏水是根据水的沸点为100℃,加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再遇冷又变为液态的过程。

在整个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而水分子本身不变。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

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B气体是氧气,那么A气体就是氢气,氢气是氧气分子个数的2倍。

答案:

(1)B

(2)CO2+H2O=H2CO3或CaO+H2O=Ca(OH)2

(3)①间隔②2H2O

2H2↑+O2↑2n

25.(7分)实验室有盐酸、白醋、柠檬酸三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三氧化二铁中放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醋、柠檬酸溶液也能与三氧化二铁发生类似反应,说明白醋、柠檬酸溶液和盐酸中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3)理论上溶解3.2g三氧化二铁,需要36.5%的盐酸___________g。

【解析】:

红色固体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固体逐渐消失,得到黄色的氯化铁溶液。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中具有相同的阳离子H+。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溶解3.2g三氧化二铁消耗氯化氢的质量,再求出盐酸的质量。

答案:

(1)红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

(2)

(3)解:

设溶解3.2g三氧化二铁,需要36.5%的盐酸的质量为x。

Fe2O3+6HCl=2FeCl3+3H2O

160219

3.2g36.5%x

=

x=12g。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26.(4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_______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