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286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BIM

2019年度初中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目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

1.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A.气体分子很小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

B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答案:

B

3.(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工业冶炼金属”的过程。

在实验室做了CO还原CuO的实验,他们称得装有CuO粉末的试管重42g,反应完全后,恢复到室温称量,试管和固体残留物共重40.4g,并收集到CO24.4g,请你和他们一起计算:

(1)42g–40.4g=1.6g,1.6g表示的质量。

(2)该反应制得铜的质量为多少克?

解析:

(2)6.4g

(1)反应的CuO中氧元素(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X与Q的质量比是1︰4

C.X中未测值为零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答案:

A

5.某些不法商人往馒头中添加铬酸铅(PbCr04)做成“染色”馒头,铬酸铅会使人致病,已被明文禁用。

已知铅元素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B.+4C.+2D.+l

答案:

A

6.1.42gR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2.38g氧化物X,或组成3.66g的氧化物Y,则X、Y的化学式可能是()

A.R2O和R2O5B.R2O3和R2O5C.R2O3和R2O7D.R2O和R2O3

答案:

C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C

8.(08年揭阳)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答案:

A

9.一种不纯的CO2气体,其中可能混有CO或O2中的一种。

现取这种气体4.4g与足量的灼热的焦炭充分反应后,气体质量增加到5.8g,推断原气体样品()

A.混有O2B.混有CO

C.CO和O2都没有D.无法判断

答案:

A

10.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

天然水加絮凝剂沉降→过滤→吸附加消毒剂自来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A.氯气B.活性炭C.明矾D.漂白粉

答案:

C

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中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②③

答案:

B

12.现有以下几种措施:

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巴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C

13.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B

14.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移走蒸发

C.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

C

15.(10分)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过滤操作的装置,该装置中存在的错误之处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同学在做过滤实验时,发现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多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

(2)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③仪器不干净

16.在K2R2O7中(R代表某元素)含钾元素26.5%,氧元素38.1%,推算出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

解析:

52

17.2010年5月,孙中山先生铜像回迁至南京市新街口。

铜及铜合金属于()

A.天然材料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D.合成材料

答案:

B

18.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Ba2+、SO42-、K+B.NH4+、Na+、OH-

C.Na+、C1-、NO3-D.Cu2+、C1-、OH-

答案:

C

19.今年春季,我国部分地区遭受干旱导致该地区小麦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出现了死亡,对此专家提出在给小麦施肥时适当使用一些磷肥以增强小麦的抗旱能力。

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硫酸钾B.氯化铵科网C.硝酸钠D.过磷酸钙科

答案:

D

20.(5分)从H、O、C、N、Cl、S、N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质量相同时,所含分子数最多得物质;

(3)食盐的主要成分;

(4)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

(5)炼铁时作为还原剂的化合物。

答案:

C

解析:

(1)N2

(2)H2(3)NaCl(4)HCl(5)CO

21.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A.AgNO3和Cu(NO3)2B.Cu(NO3)2和Fe(NO3)2

C.AgNO3和Fe(NO3)2D.Fe(NO3)2

答案:

D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下的PH值均在通常情况下测定)()

A.PH<7的雨水都是酸雨

B.稀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值会逐渐增大

C.10g10.6%的Na2CO3溶液与10g10.6%的CaCl2溶液混合后的PH>7

D.将40gNaOH固体加入100g49%的硫酸溶液中,所得溶液的PH>7

答案:

C

23.(2008年海南省)海南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一年四季向全国各地提供大量的新鲜水果、蔬菜。

种植水果、蔬菜少不了肥料。

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KClB.CaSO4C.CO(NH2)2D.Ca(H2PO4)2

答案:

C

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的惰性——制成电光源B.活性炭的吸附性——用于防毒面具

C.氢气的可燃性——作火箭的燃料D.氢氧化钠易潮解——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答案:

A

25.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A

26.

(5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在4月7日巴黎站的境外传递中,金晶在极少数“藏独”分子动手干扰破坏圣火传递的时候,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奥运圣火。

“祥云”设计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用源于汉代的漆红色绘制出祥云图案,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料为丙烷(C3H8),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铝合金环保材料火炬的下半部喷涂高触感橡胶皮革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这是首次创造性的在奥运火炬上使用这一材料。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火炬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请写出丙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用丙烷作奥运会火炬燃料的优点是(写一条)。

答案:

C

解析:

铝合金环保材料橡胶皮革漆C3H8+5O2====3CO2+4H2O作为燃料,由于它的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污染较小

27.

向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A.硝酸亚铁,硝酸银B.硝酸亚铁,硝酸银

C.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D.硝酸亚铁

答案:

D

28.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B.滤渣只含Ag和Cu,一定无Zn

C.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无Zn

D.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

答案:

C

29.(2008年烟台市)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答案:

B

30.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A.发生B.干燥C.验满D.收集

答案:

C

31.关于C、CO和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C、CO和CO2均有还原性

B.C、CO和CO2均有可燃性

C.常温下C、CO和CO2均可与水反应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答案:

D

32.向PH=3的盐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的PH会减小的是

A.蒸馏水B.HCl气体C.PH=3的稀硫酸D.Na2CO3溶液

答案:

B

33.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下图), 浴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

A.硝酸铵B.食盐

C.生石灰                   D.烧碱

答案:

A

二、填空题

34.(7分)氯化钠有着广泛用途,不但是重要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粗盐经过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

(2)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失去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Na+与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NaCI。

(3)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常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其反应原理与上述反应相同,请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物理溶解蒸发

(2)11(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5.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和塑料金属复合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

(1)下列管材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铁管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肯定有银B.肯定有铜C.可能有铁D.可能是银和铁

解析:

(3)AC

(1)C

(2)在潮湿的空气中【或与氧气(或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36.(7分)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解为汞和氧,其中汞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构成一个氧;许多氧构成氧气。

解析:

(7分)氧化汞分子;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其中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构成氧气。

37.(2011•广东佛山)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要配制15%的蔗糖溶液80g,需要蔗糖的质量为g。

(3)要把

(2)配得的溶液稀释为5%,需要添加水的质量为g。

解析:

(1)12:

22:

11

(2)12(3)160

38.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化学上常用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的形成表示其组成。

例如,镁橄榄石(Mg2SiO4)常以2MgO·SiO2表示。

依照上法表示下列硅酸盐的组成:

高岭石Al2(Si2O5)(OH)4

钙沸石Ca(Al2Si3O10)·3H2O

滑石Mg3(Si4O10)(OH)2

解析:

3MgO·4SiO2·H20

Al2O3·2SiO2·2H2O,CaO·3SiO2·A12O3·3H2O,

39.(5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氧气(填字母编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解析:

(1)CaCO3+2HCl=CaCl2+CO2↑+H2O

(2)BC(或BD…)(3)液体变红且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4)A

40.向酒精灯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解析:

药匙,固体药品沾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

三、简答题

41.请在下列

(1)

(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以第

(1)小题计分。

(1)太湖是无锡的储水库,保护太湖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请你提两条防止太湖水污染的可行性建议。

(2)请你列举三种常见的、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空气污染物,为防止空气污染你能做什么(写一点)。

 

解析:

答:

略(合理即可,第

(2)小题三种空气污染物全对给1分,做法1分)

四、推断题

42.

(11分)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F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请填空:

 

(1)推断:

B是、F是。

(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A的类别为(填“酸”、“碱”或“盐”);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E是物质的主要成分;

(4)物质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鉴别C溶液和D溶液的方法是。

 

解析:

(11分)

(1)CaOCO2(各1分)

(2)Na2CO3+Ca(OH)2=CaCO3↓+2NaOH(2分)盐(1分)

(3)CaCO3CaO+CO2↑(2分)大理石或石灰石(1分)

(4)降低(1分)通入CO2气体等合理答案(2分)

五、实验探究题

43.(14分)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

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性。

实验二:

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

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解析:

实验一:

实验二:

(1)水珠(或水雾等合理答案均可)

(2)Ca(OH)2+CO2=CaCO3↓+H2O

(3)①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NaHCO3中含有Na、H、C、O等元素等合理答案均可

②(只要求选填其中一行。

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其他合理的实验方案也可)

取样,加入足量的盐酸

有气泡冒出

取样,加入足量的盐酸

没有气泡冒出

取样,配制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有沉淀物出现

取样,配制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没有沉淀物出现

[拓展应用]碳酸盐与胃酸(或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能会加重胃溃疡病情(或碳酸盐与胃酸(或HCl)反应生成气体,使胃中气压增大,使人更不舒服等合理答案均可)

44.(11分)化学与环境保护——探究酸雨的腐蚀性

我国道教发源地山东威海圣经山摩崖石刻,为国内罕见的大型道教石刻,可称为瑰宝。

圣经山摩崖石刻的材质是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在字迹已模糊不清。

摩崖石刻被腐蚀,是否是酸雨所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成因:

即使大气没有受到污染,正常的雨水或河水也呈微弱酸性(pH在5.6~7之间),原因是。

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强,是因为雨水吸收了被污染的大气中的等有害气体。

大气中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

(2)定量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及定性实验表明:

(1)醋酸和酸雨的酸性程度差不多,pH在5.6~3之间;

(2)酸雨(醋酸)确实能加重大理石腐蚀的程度。

(3)定性实验显示:

将大理石放入pH=3的醋酸溶液中,短时间内几乎看不出有气泡产生。

现提供下列仪器和试剂:

仪器:

烧杯、托盘天平、镊子、量筒、胶头滴管。

药品:

pH=6.5的普通雨水、pH=3醋酸溶液、大理石薄片。

请你设计一个“定量实验方案”,证明摩崖石刻被腐蚀,主要与酸雨有关,与普通雨水无关。

实验内容及步骤

应得到的实验结果

(3)下列与保护摩崖石刻有关的说法中,你同意的是()

A.了解哪种人类活动最容易引起酸雨

B.引起酸雨原因的结论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C.保护摩崖石刻要建立在有关损坏原因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D.要从根本上预防酸雨的危害,应禁止工厂和汽车排放气体

E.要减少酸雨的危害,应研究和推广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技术

F.要从根本上保护摩崖石刻,主要应研究修复被酸雨损伤的摩崖石刻的方法与技术

 

解析:

(共11分)

(1)(每空1分,共3分)

雨水从空气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碳酸呈弱酸性(或:

写方程式也可)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或:

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或:

写化学式也可)

化石燃料的燃烧(或:

汽车、工厂所排放的废气)(不给分:

火山爆发)

(2)(实验内容及步骤4分,实验结果2分,共6分)

实验内容及步骤

应得到的实验结果

1.称取适量(如10g)大理石薄片,放入小烧杯中。

2.量取适量(如50mLpH=6.5)普通雨水,倒入步骤1小烧杯。

3.过较长时间(如一周),取出大理石片,干燥,称量剩余大理石薄片的质量。

大理石薄片的质量不变(如仍等于10g)。

1.称取适量(如10g)大理石薄片,放入小烧杯中。

2.量取适量(如50mLpH=3)醋酸溶液,倒入步骤1小烧杯。

3.过较长时间(如一周),取出大理石片,干燥,称量剩余大理石薄片的质量。

剩余大理石薄片的质量减少(如小于10g)。

(3)(共2分。

每个0.5分。

多选、错选不给分)

A.B、C、E

45.(10分)某初级中学学生发现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溶液作出如下猜想:

甲同学猜想:

该溶液是碳酸;

乙同学猜想:

该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

丙同学猜想:

该溶液是。

(2)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乙、丙同学的反对,乙、丙同学反对的理由

是。

(3)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乙、丙同学的猜想。

取少量Cu0粉末于试管中(Cu0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入适量该溶液(如果反应慢,可适当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术条插入试管中。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写出上述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稀硫酸

(2)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3)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术条复燃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4)2H2O2CuO2H20+02

(1)13:

16(2分)

六、计算题

46.(8分)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据估计地球上年均发生3l万余次的闪电。

每当电闪雷鸣之时,空气中发生的一种反应为N2+O2=2NO。

已知32g氧气和足量氮气化合成一氧化氮时要吸收180kJ的能量,假设某次闪电的能量为1.50×107kJ,其中有1/1000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求:

(1)此次闪电所产生的NO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此次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多少千克尿素[CO(NH2)2]的含氮量?

 

解析:

(8分)

解:

(1)设生成NO的质量为x

N2+O2===2NO吸收180kJ

32g60g180kJ

X1.5×107kJ

X=5000g=5kg

(2)设生成尿素的质量为y

47.(5分)将11g含少量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碳酸钠固体,加入到43.8g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CO气体4.4g,请计算:

(1)原固体中NaCO的质量;

(2)反应后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

解:

(1)设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为xg

Na2CO3+2HCl=2NaCl+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