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0546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

摘要:

当今社会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本性了,即利益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就投资者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多的利益,也就是利益最大等于最多的收益减去最小的成本。

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期间费用等等。

因此要使投资者利润最大化,那么只能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样才能使投资者获得最多的收入。

那么只能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期间费用等方面下手。

在现在的生产过程中收入与费用存在一种配比关系,收入与费用同时存在,收入不能离开费用而存在,而费用也不会凭空产生,因此他们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因此只能尽量减少费用,而不能消除费用。

关键词:

成本、利润、收益

在此对成本从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成本、会计学成本和管理会计中的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投资者想得到的最大利润。

一、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1.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

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

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机会成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1机会成本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中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行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

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

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200辆自行车。

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就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

因此,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最高的收入,即机会成本是资源配置一种度量。

1.2机会成本的特征

(1)不是实际的支出;

(2)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

(3)是关心未来的产出和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1.3机会成本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决策者根据历史成本资料、市场调查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资料开展成本预测及成本水平的发展趋势。

(3)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4)厂商要弄清楚机会成本的真正含义,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生产最多的商品,即成本一定时,而使生产的产品达到最大化,则总收益达到最大化。

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相应的总成本,因为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随着总收益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而减少,即利润与总收益同向变动,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2.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因此生产成本包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2.1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具体地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

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

(1)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2)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3)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4)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5)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6)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7)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总之,当MCAC时,AC随产量的上升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因此,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最小值,即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产量达到了最大值,相应的总成本也达到了最小值。

此时在生产过程中产量达到最大则总收益相应的达到最大,而单位成本最小则相应总成本最小,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相应的总成本,因此厂商能够获得最大利润,从而达到了投资者的目的。

2.2长期成本

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

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他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

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

因此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模。

因此,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成本,所以投资者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综上可知,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要使企业发展得又好又快且立足于社会当中,只有使企业拥有适当而大量的周转资金,周转资金来源于企业利润。

我把“利润”比着是企业的“血液”,只有企业拥有利润,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一旦企业长期不能产生利润时,企业就面临着困难或破产的局面。

因为没有了“血液”血液就不能在身体内正常运转,也就是不能正常提供营养。

为了企业能够正常运转,那么就要使企业产生利润,管理者就要从机会成本和生产成本等几个方面考虑企业的经济利润,认真分析机会成本,科学的规划生产成本,使在一定的经济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达到利润最大化。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成本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成本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属于价值范畴,与商品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商品时指出:

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生产要素上消耗的资本价值c+v的等于或补偿价值。

这部分商品的价值,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生产力价格部分,只是补偿商品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个方面对成本进行了论述。

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的基本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角度看,是补偿商品产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成本是已消费而又必须在价值或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

1.1不变成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物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

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成本(c)。

1.2可变成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因为,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所支付的价值,由工人用于个人消费了。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作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

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这样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的增值,所以叫做可变成本(v)。

1.3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

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的正常发展有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利润率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推动力,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哪里的利润率高,资本就投向那里。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1.4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就不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市场价格就不再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因此,剩余价值规律转化为平均利润规律,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商品的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在新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1.5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资本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第二,调节着剩余价值在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第三,刺激资本主义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

受超额利润的驱动,各企业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自发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因此,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

所以在不变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家通过改变可变成本,不断提高可变成本的利用率来实现价值的增值,产生大量的剩余价值,也就是最大化的剥削工人的劳动力,劳动力转化剩余价值,又通过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而利润和剩余价值是相同方向变动的,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就是资本家的真正本质。

 三、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1.1会计学中“成本会计”的起源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成本会计也在日益完善和提高。

成本会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和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

(1)本会计(1880——1920)早期研究成本的会计专家W.B.劳伦斯(W.B.Lswrence)对成本会计作过如下定义:

“成本会计就是应用普通会计的原理、原则,系统地记录某一工厂生产和销售产品时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并确定各种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以供工厂管理当局决定经济的、有效地和有利产销政策时参考。

(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1950)20世纪初,随着泰罗科学管理制度在欧美企业的广泛应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思维方式得到确立,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得到逐步推广。

(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50年以后)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跨国公司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与大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与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2会计学成本的实质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

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

1.3会计学中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1.4会计学中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又因为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这里的总成本按经济内容分,主要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

(1)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二从外部购入的一切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修理备件、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从外部购入的各种燃料。

(3)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

(4)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发生的各种职工薪酬。

(5)折旧费是指企业按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6)利息费用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

(7)税金是指企业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种税金,如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

(8)其他费用是指不属于以上各个要素的费用,例如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差旅费、邮电通讯费、保险费等。

按经济用途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及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和期间费用。

成本是一种抽象化的费用。

(1)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材料和外购半成品,它们或构成产品的实体,或有助于产品的形成。

(2)直接人工从事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

(3)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直接用于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未专设成本项目的成本费用。

(4)燃料及动力是指为生产产品过程中而消耗的各种燃料和动力。

(5)废品损失是指再生产过程中所损失产品的费用。

(6)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

1.5会计学中成本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同时也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净收入的依据。

在一定懂得销售收入中,成本越低,净收入就越多。

因此成本作为补偿尺度对确定企业经营损益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2)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因为成本是一项综合性指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各个方面的工作业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中反映出来。

(3)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如果商品的价格低于其成本,其耗费就不能全部从商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所以,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4)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预测、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正确的生产经营预测、决策。

而正确的预测、决策离不开成本信息。

包括对新产品开发、产品生产工艺方案改进、生产计划安排等方面的预测、决策,都需要成本信息。

所以,成本是企业经营预测、决策的重要数据资料。

因此企业只有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利用历史成本对当时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都计入相应的成本,职工薪酬也是一种变向的成本,即人工成本。

工作质量的好坏从侧面反映人工成本的高低。

价格是企业的一个核心问题,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利润的多少,也反映了产品成本的高低,因为产品的价格与产品的成本是同向变动的。

因此企业一切费用都归集于产品的成本。

当企业盈利时,所缴的所得税费用也归集在产品的成本中。

当企业亏损时,而企业就不需要缴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则不计入产品的成本。

其实在此我是把相关的税费进行了成本化,因此企业的一切费用都归集于成本。

由此可知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于利润的多少,因此成本是利润的“杀手锏”,例如,近日,《2011年沿海三地区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发布。

据悉,2011年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13.24 0.30%]集团相继在浙江、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内微小企业最为聚集的区域,完成了以探清小企业生存状况为目的的系统调研。

报告认为,2011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地微小企业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经营成本升高、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是沿海三地区微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报告认为,高企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各地微小企业利润的最大“杀手”。

根据其数据显示,三个地区中,认为原材料上涨的受调研微小企业均超过50%,认为员工工资上涨的受调研微小企业也超过50%。

而虽然三地小企业面临的困境颇为类似,但在三地的具体表现却呈现出差异性。

同样面对成本的压力,作为长三角微小企业发展典型的浙江省,受成本上升影响情况尤其突出,认为原材料和员工工资上涨的受调研微小企业都超过了80%。

与2010年前相比,浙江省微小企业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比珠三角、环渤海等地更加明显。

有不少浙江省微小企业表示为了降低成本,已转向中西部或北方的成本较低、离原材料产地较近的地区建厂生产。

而面对订单,环渤海地区微小企业的订单形势更加紧迫。

环渤海地区小微企业主习惯依赖个体经验以及所谓人脉关系,对于电子商务等新兴工具的应用落后于其他区域,同时该区域没有形成像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那样的产业集群效应,专业市场相对不发达,也抑制了产品销路。

同时,在环渤海地区,客户拖欠货款现象也更趋严重。

另外,2011年浙江省有接近40%的受调研微小企业开工率在90%以上,而开工率在50%以下的受调研微小企业仅占21%,珠三角分别为34%和21%。

在环渤海地区,2011年环渤海微小企业开工率加权平均值为71%,相比较2010年70%的开工率加权平均值,波动不大。

此外,沿海三地区的用工人数也并没有大幅减少。

此案例说明了当企业的固定成本不能改变的情况下。

如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酬、租金、财产保险等。

这部分费用是企业经营业务担负的最低成本,即使在企业停工、原材料严重不足、业务锐减等情况下,其费用都不能减少的。

在这样情况下,要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不能从企业的固定资产着手,只有合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产量或扩大产品销售量入手。

如,广告费、研究和开发费、推销费、职工培训等,可以相对减少每个业务量所含单位固定成本。

本案例也说明了成本是利润“杀手锏”。

因为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涨价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四、管理会计中的成本

1.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

例如,固定月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取暖费、财产保险费、职工培训费、科研开发费、广告费等。

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成本总额而言的,如果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来看则正好相反。

产量增加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将会减少;产量减少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将会增加。

1.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部加工费等。

这类成本直接受产量的影响,两者保持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稳定。

这个比例系数就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单位成本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即产量变动的范围是有限的。

如原材料消耗通常会与产量成正比,属于变动成本,如果产量很低,不能发挥套裁下料的节约潜力,或者产量过高,使废品率上升,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也会上升。

这就是说,变动成本和产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常只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存在。

在相关范围之外就可能表现为非线性的。

1.3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外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成本,它们因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1)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基数的基础上随产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例如,电费和电话费等公用事业费、燃料、维护和修理费等,多属于半变动成本。

这类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基础,一般不随产量变化,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础上,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化,又相当于变动成本。

这两部分混合在一起,构成半变动成本。

(2)阶梯式成本

阶梯式成本,是指总额随产量呈阶梯式增长的成本,亦称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例如,受开工班次影响的动力费、整车运输费用、检验人员工资等。

这类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发生额不变,当产量增长超过一定限度,其发生额会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产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其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

(3)延期变动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

例如,在正常产量情况下给员工支付固定月工资,当产量超过正常水平后则需支付加班费,这种人工成本就属于延期变动成本。

(4)曲线成本

曲线成本是指总额随产量增长而呈曲线增长的成本。

这种成本和产量有依存关系,但不是直线关系。

例如,自备水源的成本,用水量越大则总成本越高,但两者不成正比例,而呈非线性关系。

用水量越大则总成本越高,但越来越慢,变化率是递减的。

保持一定量存货的成本也属于曲线型的成本。

想要控制成本,需要完成两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是将成本的分类搞清楚,你要知道对于自己的企业而言,哪些属于变动成本,哪些属于固定成本,哪些属于混合成本。

因为不同的成本需要不同的控制方法。

例如,变动成本,控制点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上,企业重点看的是比率是否合理,是低于同行业,还是高行业。

固定成本,控制点在投入的前期,固定资产价格的确定,人员基本工资的确定等等。

混合成本,控制点要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相结合起来,因为产量发生变动的时候,该部分成本也会有相应的变动。

通常情况下,采用较为复杂的数学分析方法,来确定其函数公式。

第二步,是要确定每项成本的控制目标。

并想尽办法实现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变动成本中,材料消耗要控制在什么水平,价格要控制在什么水平;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固定成本要降低到多少?

企业日常的开支,哪些是必须花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花销是在浪费企业的资源?

因此,通过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会计学中的成本和管理会计中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可以知道。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生产成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不变成本、可变成本,会计学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还是管理会计中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都关系到一个企业利益,企业经营的好坏和收益的高低都与成本息息相关。

因为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而企业中的一切费用都是抽象化的成本。

无论是现在的企业还是过去的企业,他们的目的和本质始终没有改变,即利润最大化。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要想立足于社会。

因为成本是利润的“杀手锏”。

因此,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出版)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