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156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docx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弹性理论》

第三章弹性理论

教学目标:

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弹性理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弹性

教学难点:

弹性的计算

教学时间:

4学时.

弹性理论是要说明价格变动比率与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考察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弹性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又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

重点:

是需求价格弹性。

第一节需求弹性(elasticityofdemand)

一、需求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

(一)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量变动比率与价格变动比率的比值就是需求弹性系数。

价格弹性

如果一种物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比较大,这种物品就是富有弹性的。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小,这种物品就是缺乏弹性的。

问题:

两条需求曲线为什么不同?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如果以Ed代表需求弹性系数,P代表价格,

△P代表价格变动量,Q代表需求量,△Q代表需求变动量,则需求弹性系数为:

或者:

Ed=(△Q/Q)/(△P/P)=〔(Q2-Q1)/Q1〕/〔(P2-P1)/P1〕在公式中,△Q代表需求变动量,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变动量,P代表价格。

例题:

假定冰激凌蛋卷的价格从2美元上升到2.2美元,使买者A购买的冰激凌从每个月10个减少为8个。

计算其价格需求弹性:

理解需求弹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需求量与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

(2)需求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比率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的比率,而不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

(3)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

如果两个变量为同方向变动,则为正值,反之,如果两个变量为反方向变动,则为负值。

(二).需求价格弹性分类

1.需求完全无弹性(perfectlyinelastic),即Ed=0D1

2.单位需求弹性(unitelasticity),即Ed=1,D2

3.需求完全有弹性(perfectlyelastic),即Ed=∞,D3

在现实中,大多数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属于需求缺乏弹性(inelastic)或者需求富有(elastic)。

4.需求缺乏弹性.

即1﹥Ed﹥0。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这时需求曲线大致如图2-13

5.需求富有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这时需求弹性曲线大致如图2-14

总结:

当弹性大于1,需求量变动比例大于价格变动比例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当弹性小于1,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变动比例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如果弹性正好等于1,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化,需求是单位弹性。

规律:

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需求程度大必需品Ed小粮食

需求程度小奢侈品Ed大旅游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可替代程度大Ed大飞机

可替代程度小Ed小胰岛素

3.这种商品用途是否广泛。

用途广泛使用的机会大Ed大电

用途小使用的机会小Ed小小麦

4.物品价格变动后持续时间的长短。

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所占的比例大Ed大汽车

所占的比例小Ed小香烟

★(四)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

总收益也称总收入,指企业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TR=P×Q

价格变动引起总收益变动有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增加销售量)增加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增加。

这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化,这时宜考虑薄利多销的定价政策。

图2-15来说明这一问题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图2-15

例题1:

设电视机的需求弹性为Ed=2,原来的价格P1=500美元,销售量Q1=100台,现在该电视降价10%,试计算,原来的总收益多少?

降价后的总收益是多少?

电视机降价后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假定现在该电视机价格上升了10%,P2=550美元,这时的总收益是多少?

电视机提价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第二,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增加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

这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这时宜考虑限产保价的定价政策。

这可以用图2-16来说明这一问题

价格与总收益图2-16

题2:

设面粉的需求弹性为Ed=0.5,原来的价格P1=0.2美元,销售量Q1=100斤,现在该面粉降价10%,试计算,原来的总收益多少?

降价后的总收益是多少?

面粉降价后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假定现在该面粉价格上升了10%,P2=0.22美元,这时的总收益是多少?

面粉提价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谷贱伤农”这句成语的含义.

★总结:

弹性与总收益变动规律:

当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动。

价格上涨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1)价格和总收益反方向变动。

价格上涨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价格弹性正好等于1)当价格变动时,总收益不变。

★二、需求收入弹性(incomeelasticityofdemand)

(一)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公式

(二).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

第一,收入无弹性,即Em=0,无论收入如何变化,需求量都不会变,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A)

第二,收入富有弹性,即Em=>1。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大于收入变动百分比。

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比较平坦的线(B)

第三,收入缺乏弹性,Em=<1,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百分比。

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比较陡峭的曲线。

(C)

第四.收入单位弹性,Em=1。

需求量变动与收入变动百分比相同。

这时的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而与横轴成45的线。

(D)

第五,收入负弹性,即Em=<0。

需求量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这时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E)

需求收入弹性示意图

★(三).需求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理

恩格尔定理:

随着收入的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006年12月,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

恩格尔系数比较

国家

恩格尔系数(%)

印度

52

泰国

30

巴西

35

法国

16

日本

16

加拿大

11

美国

13

Ec>0是替代品

Y商品的价格P上升(下降)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Q上升(下降),商品X和商品为替代关系

Ec<0是互补品

Y商品的价格P上升(下降)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Q下降(上升),商品X和商品Y为互补关系。

当Ec=0时独立无关的商品

即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不影响需求,即,如茶叶与食盐之间的关系。

既不相互竞争,也不相互补充的物品

特别提示:

▲对于不同的商品关系而言,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

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其弹性系数为负值,弹性的绝对值越大,互补性越强。

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化,其弹性系数为正值,弹性的值越大,替代性越强。

第二节供给弹性(supplyelasticity)

例如:

某种商品价格变动10%,供给量变动为20%,则这种商品供给弹性系数为2。

因为供给量与价格一般是同方向变动,供给弹性系数一般为正值。

★三、供给弹性分类:

(1)供给完全无弹性Es=0,无论价格如何变,供给量不会发生变化

(2)供给完全有弹性Es=∞,价格既定,供给量无限;

(3)单位供给弹性Es=1,供给量变动幅度等于价格变动幅度;

(4)供给富有弹性(∞﹥Es﹥1),供给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5)供给缺乏弹性(1﹥Es﹥0),供给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幅度.

供给弹性图示

四、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时间长短。

(2)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

(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4)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

五、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分摊

税收负担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割称为税收分摊,税收负担最终由谁承担称为税收归宿。

在税收的分摊中,经营者承担多少,消费者承担多少,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可以用下图来说明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时的税收分摊。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那么,税收就主要落到生产者身上。

本章小结:

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弹性)需求变动量对价格变动量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

2.需求弹性可以分为需求无弹性、需求无限弹性、需求单位弹性、需求富有弹性和需求缺乏弹性。

其中最常见的是需求缺乏弹性和需求富有弹性。

3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

一般而言,正常商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低挡商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

奢侈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

5.需求交叉弹性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两种替代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大于零,两种互补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零

6.供给弹性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是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

一般说来,即期的供给弹性为零,短期中供给缺乏弹性,长期中供给富有弹性。

7.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总收入增加,价格上升总收入减少。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8.当一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具有弹性时,税收负担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当一种商品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时,税收负担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练习题

知识综合检验:

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