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167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中的初始环节,也是充分发扬民主、科学选任干部的重要环节。

实施干部选拔任用流程管理以来,?

县把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作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从源头上探索民主用人、科学用人、规范用人的干部选任新路子。

一、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主要做法

初始提名人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用人结果,?

县全面落实群众在干部选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扬民主,从竞争择优入手,积极拓宽提名人选范围,不断规范提名程序,严格提名责任追究,有效避免了在少数人中选拔的弊端,保证了初始提名工作的公平公正,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关注、支持。

1、始终坚持竞争择优,积极拓宽初始提名范围。

一是让干部群众推荐提名。

干部的优劣和表现,群众最有发言权。

县采取鼓励群众积极推荐,组织乡镇、县直部门干部职工全员推荐和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全面推荐等方法,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初始提名环节的参与面,把群众公认体现在源头上。

近年来,新提拔的?

名科级干部全部按照这一程序提名推荐,干部选任工作充分体现了民意,提高了社会公认度。

二是在优秀干部中推荐提名。

县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把干部的初始提名与工作业绩挂起钩来。

对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的干部,优先受理提名请求;对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处于末位和因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党风廉政等因素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和个人不予提名。

同时注重从基层和经济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干部中提名推荐干部。

两年来,县委提拔重用的干部中,基层和经济建设一线干部占68%。

三是在后备干部中推荐提名。

后备干部是领导干部的预备队,为防止提名的随意性,县委规定被提名的干部,原则上必须是后备干部,较好地解决了“备而不用”和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去年上半年县委调整的?

名干部,初始提名人选全部在后备干部库中产生。

四是推动公开选拔推荐提名。

公开选拔是广纳优秀人才的最有效途径,提名范围更广,条件更宽,只要符合招考条件,就可以参与推荐提名。

近几年来,县委先后组织了4次公开选拔活动,42名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公开选拔提名走上科级领导岗位。

另外还有126名优秀年轻干部通过竞争上岗提名走上股、所长岗位。

2、始终坚持公开透明,不断规范初始提名程序。

一是强化公开意识,推进了提名过程公开化。

首先是职位公开。

提名前,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拟选任的职位、任职资格条件、提名主体范围、提名方式等,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初始提名。

其次是提名过程公开。

无论是组织提名还是个人提名,都公开进行,提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保证了提名过程“阳光透明”。

去年,我们将空缺的县监察局党外副局长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进行了公布,面向全县进行个人自荐提名,社会反响比较好。

二是强化民主意识,推进了提名主体多元化。

我们进一步规范领导提名,改进组织提名,扩大群众提名,尊重自荐提名,推动竞争提名,明确了组织部门提名、单位党组织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提名、公开选拔提名、个人自荐提名、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和重要岗位人选全委会上差额推荐提名等七种提名方式。

与传统做法相比,提名主体范围明显扩大,形式更加多样,更多的人有了提名权,参与了提名工作,既拓宽了荐举渠道,开阔了选人视野,又增强了广泛性,使选拔工作更加民主。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推进了提名行为规范化。

我们研究制定了《?

县选拔任用科局级干部初始提名试行办法》,对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规范。

无论是单位党组织还是个人,凡向组织部门提名推荐干部,必须填写《选拔任用干部初始提名推荐表》,详细写明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推荐职务和推荐理由,属组织提名的加盖单位党组织公章,属个人提名的签署个人姓名。

同时还明确规定了提名理由不充分,提名人选不符合资格条件,未按要求填写初始提名登记表,超职数提名,党组织提名未按要求进行集体研究等5种不受理情况。

去年以来,先后有?

名同志因提名不符合要求而未受理。

规范的程序和运作,克服了提名工作的随意性,维护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

3、始终坚持权责对称,合理界定初始提名责任。

责任追究是制约提名权滥用、避免选人用人腐败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增强初始提名准确性的关键所在。

县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提名主体即为责任主体。

单位党组织和干部个人在提名人选时,不实事求是介绍被提名人的情况,明知不符合任职条件,却隐瞒事实,坚持提名推荐的;被提名人选在提拔重用后,发现提拔重用前有严重问题影响任职或提拔重用后两年内出现重大问题的,要对初始提名主要责任人实行问责。

二、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初步成效

1、开阔了选人用人视野。

通过七种形式的广泛提名,大量优秀干部被推荐出来,组织部门通过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视野来认识和了解干部,掌握了大量优秀干部的信息,提高了识人选人的水平。

仅通过09年年度考核就储备了156名后备干部,县委和组织部门可以根据职位要求和工作需要,在更多的干部、更广的范围内初始提名人选,选人用人视野进一步开阔。

2、扩大了选人用人民主。

规范初始提名后,向群众公开了空缺职位,提名条件,明确了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等多种提名方式,打破了干部选任在初始提名环节暗箱式、神秘化的做法,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情,实现了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到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进一步落实了群众的“四权”,真正选出了人民群众满意、需要、拥护的干部,真正扩大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

3、规范了选人用人行为。

通过规范初始提名后,使集中在组织部门和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县级部分领导等少数领导干部的提名权得到了有效制约和化解,科学规范了领导干部的用人行为。

另外通过向干部群众公开初始提名相关工作,将提名的职位、范围、条件、程序等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强化了对领导干部用人行为的监督,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去年?

县在县委全委会上组织参会人员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了评议测评,测评综合满意率达到了99%,广大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较为满意,选人用人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4、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

通过规范初始提名,组织选人视野更加开阔,用人更加注重实绩,更是为干部个人搭建了一个展露才华的平台。

干部个人可以向组织进行毛遂自荐,主动走入组织视野,让一些平时一些不被组织了解又想干一番事业、确实有胜任领导岗位能力素质的干部看到了希望,促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加强锻炼,提高素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组织的挑选和考验。

2008年以来,先后有1000余名年轻干部主动向组织申请到经济开发区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信访部门等一线锻炼,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启示

1、领导带头是关键。

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工作,制约了领导干部在人事任免方面的权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改革干部任用制度的气魄、胆识和自觉性,否则初始提名环节将处于“空转”状态。

实施干部选任流程管理以来,县“四大家”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干部任用条例》和流程管理系列办法,带头严格执行了“五个不准”规定,即:

不准搞临时动议,突击、频繁提拔干部;不准违反《条例》规定插手和干扰组织部门正常工作;不准为亲朋好友、身边工作人员说情;不准向组织部门口头打招呼提名推荐干部;不准搞非组织活动。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确保了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工作顺利推进。

2、民主公开是基础。

民主公开是选任干部的必经程序和基础性工作,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不断增强初始提名工作的透明度。

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公开提名的程序、方式和内容,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营造初始提名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将民主推荐作为初始提名的主要渠道,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参与初始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更要注重群众公认,广泛地运用民意,把群众意愿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标准之一,初始提名人选民主推荐得票率达不到50%的,一律不准进入考察程序,对得票靠前、票数相当的初始提名人选,坚持在第二轮推荐中先述职再推荐。

3、健全制度是保证。

为了配合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推进,首先要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工作制度,坚持备育、备用结合,为初始提名做好人才储备;其次要积极完善“三级推荐”机制,进一步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参与面,真正实现群众公认、领导公认、组织公认的有机统一;最后要配套建立权责对称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对初始提名主要责任人实行问责。

同时要设置人机双重把关制度,按照初始提名环节设置的4个大项和43个小项指标把关,没达到“硬杠”要求的,一律“亮灯”提示,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能进入下一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