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1757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docx

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2017-2017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52017-2017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稿

规范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

规范,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创新,是持续保持教学活力的保证。

高效课堂建设,就是要在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落实《xx市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规范》基础上,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拓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高效课堂。

新的学期,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不断规范教学管理、继续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

回顾总结——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围绕创新年的主要任务,上学期我们对近20所各类小学进行了集体调研。

调研的主要目的是:

1.在总结“高效课堂”规范年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各学校创新教学管理方法;

2.引导各学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继续深入开展“半小时课堂”的研究,把“半小时课堂”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引导各学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以2017版新课标学习为契机,以作业设计优化为抓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检测,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

4.引导各学校完善校本研训工作,拓展校本研训方式,积极倡导资源型备课、课例研究等研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长足发展。

二、调研的方法

1.了解学校教学概况。

实地查看,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情况。

重点关注教学创新与专用教室建设情况;

2.关注课堂教学。

各教研员分学科进课堂听课,与教师、学生座谈交流,检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评课指导改进课堂教学。

3.集中反馈。

各学科教研员根据实地查看、课堂观察、座谈交流等情况,针对学科建设及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缺点提出整改建议,集中反馈给学校领导,供学校参考使用。

4.后续跟进。

提出整改建议后,做好跟踪督查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调研指导的成效。

三、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高效课堂建设创新年活动成效显著。

各校在深入推广“半小时课堂”的同时,纷纷根据自身实际,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各校的教学方式,虽然提法不同,但本质上和“半小时课堂”一样,都是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2.在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这几年对小学科学、品德、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的抽测、评价与引导,学校对所有学科的重要性有了很好的认识。

挪用、挤占或提前结束这些学科教学的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特别是科学实验室和艺术专用教室的建设与评估,极大地推动了小学段科学、艺术的教学工作,提高了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

3.各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与提高。

特别是推出教师发展培训以来,教师的培训学习时间与机会明显增加了。

校本研训的力度也加大了。

但是,培训与教学的矛盾也日益明显。

尤其是90学时培训,参加的人员多,时间长,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一些小学校这个矛盾更加突出。

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加强对培训的计划与统筹。

4.师资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比较严重。

农村学校教师两极分化,老师教师多,新教师多,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

这给这些学校的教学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很多农村学校都缺少可以带头的学科骨干教师。

城区学校骨干教师集中,很多高级后骨干教师缺乏动力。

同时,城区学校缺乏年轻教师,特别是音体美专任教师非常欠缺,有些城区学校连一个正式的体育教师都没有。

学校缺乏活力。

回顾总结——质量检测

一、全市数据

表1.全市各科平均分与合格率

语文

数学

英语

平均分

86.53

90.02

90.73

合格率

99.0%

97.0%

97.9%

从总体上分析,本次教学质量检测的成绩还是比较理想的。

全市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合格率都达到了97%以上。

但是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本次抽测的难度系数把握得不是很准确,特别是数学、英语的平均分都达到了90以上,这是有问题的。

我们抽调了部分学校的试卷进行了抽样分析,发现一方面是今年的试卷偏容易,区分度不够,另一方面是某些学校阅卷标准把握不严格。

二、学校数据

表2.教学质量后20%的学校

(保密)

三、其它数据

1.上学期外来建设者子弟学校二年级语文抽测数据。

平均分71.8,及格率80%。

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

柳青、青岩傅、新联、戚继光、成杰5个教学点的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

但是毛陈、华立2个教学点的合格率在60%以下。

2.上学期外来建设者子弟学校四年级数学抽测数据。

平均分69.0,及格率66.9%。

启东、柳青、戚继光、新联4个教学点的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

但是育才、阳光、毛店、毛陈、春林5个教学点的合格率在40%以下。

3.5所公办的民工子弟学校中,三里塘小学的教学质量让人放心,祥贝的语文、隔塘的数学、何宅的英语还要继续努力。

新学期工作重点

新的学期,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不断规范教学管理、继续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

一、不断规范

1.规范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执行,严格按功课表上课。

严格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防止随意延后或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

期末的复习时间不要超过两周。

特别是六年级,不要提前结束新课。

要重视新版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培训。

要把它作为本学期校本研训的重点,要组织对新版课程标准的考试,真正使每位学科老师都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把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学科规范的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各学科教学规范。

要把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到课堂里。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建议: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这和“半小时课堂”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年级开始的毛笔写字课也要开起来。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鉴一些学校的做法,设置专门的写字教室,便于教学和管理。

上学期,我们组织了第二轮专用教室的评估。

学校要把已有的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多媒体教室等很好地用起来,充分发挥示范性、标准化专用教室的作用,学校要开展专用教室使用情况的检查。

要设置各科教学质量的底线,比如科学课必做的实验,音乐课必学的歌曲,美术课必画的图画等等。

音体美学科在抓好艺术节、运动会、现场美术比赛等大型活动的同时,更要注重这些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

要落实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基本规范。

2.规范备课上课

从调研中发现,备课抄教案,上课不用教案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

如何提高教师备课上课的有效性依然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备课、上课效率低下的问题。

要激发教师备课的主动性,在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

要开展互查互评互学,让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互查互评教案,既可以相互学习,又可以互相督促。

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快建立网络备课平台,倡导资源型备课。

在这方面,开发区小学做得很好,他们不但建立了教师的备课资源平台,学生的学习成长平台也建立起来了。

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学习、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努力改变流于形式的现状,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有的教学设备要充分利用起来。

特别是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用起来。

要继续开展“师徒结对”、“专题研讨”、“同课异构”、“好课多磨”、“课堂接力”、“小班化教学”、“跨学科教研”等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

3.规范作业评价

作业设计,考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调研中发现,我们大部分的老师根本不会自己设计作业,自己出试卷。

学生的作业本,试卷很多,大部分都是老师要求学生买的。

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效率低。

我们学校要在备课中把作业设计纳入必备内容,年级段要统一设计学生作业,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状况设计符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的作业练习。

要规范作业批改。

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老师批改。

课堂作业要课内完成,教师要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面批辅导,这是提高班级合格率的有效手段。

要严格控制抄抄写写的机械重复的家庭作业,多设计一些预习性的,实践性的作业练习。

要引导教师自己出试卷,更好地理清学科教学的思路,把握学科教学的重点。

要大力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尝试分数加等级,等级加评语等多元化评价改革。

二、继续创新

1.研训一体,创新教研方式。

一年多来,我们尝试把教研活动与教师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增强了教研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扩大了教研活动的参与面,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

新的学期,我们要继续在教研的方式方法、内容策略等方面创新创优,不断提升教研的品质。

一是要强化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

每次教研活动都要预先制定计划方案,做好过程记录,组织好辩课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要把每次教研活动都当做一个案例来研究总结。

各校也要对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汇报交流教研的心得与体会,分享教研的收获。

民办临时学校应按要求派出教师认真参与每次市级教研活动。

二是要尝试新的更有效的教研方式。

要继续开展好区域教研、网络教研、跨学科教研等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动。

如上学期星光学校与开发区学校联合组织的义务教育与特殊教育联合的教研活动,江滨小学与教学月刊联合组织的跨学科辩课活动,让我们老师体验到了不同的教育模式下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形式。

参与的老师都说感触很深,收获很大。

还有这个学期,我们还将继续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

要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研手段,如建立学科群,建立学科微博,不断提高教研的品质。

三是鼓励更多的不同层面的教研活动。

如中心校之间的教研、共同体学校的教研,民办临时学校的教研,小班化学校的教研等等。

让教研活动成为学校教学的常态活动。

二、各具特色,创新教学方式

教育教学方式总是在不断创新与变化之中的。

学校要发展,要创特色,要形成校园文化,最终的着力点还是要落在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上。

上学期,各校在深入推广“半小时课堂”的同时,纷纷根据自身实际,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新的学期,各校要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帮助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我们也要求各学科教研员深入研究本学科课程标准,认真做好解读辅导工作,要在暑期学科培训中组织开展专题的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半小时课堂”的研究,把“半小时课堂”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要特别注意不要加重教师、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是积极倡导资源型备课,要把作业设计纳入必备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状况设计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作业练习。

要严格控制机械重复的作业,要创新作业的形式,多设计一些预习性的,实践性的作业。

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是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的研究。

小班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可以这样说,谁在小班化教学方面的研究能走在全市的全面,谁就能走在教育现代化的前面。

三、一举两得,创新评比方式

教师教学能力评比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组织难、效率低、反映多的问题,评选的过程不够透明,评选的收益面不够广,评选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上学期,我们在xx市首届校长教学能力展示活动中创新了评选方式,整个评选过程,组织严密,程序透明,结果公正。

很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要求,达到了把评比与展示很好结合起来的目的,在全市学校营造出了潜心教学,不断进取,勇于竞争的良好氛围。

特别是把评选与教学展示相结合,真正发挥了评选的促进辐射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在四星级教师的评比中进一步尝试新的评比方式,更好地把评比与教学展示结合起来,让更多的老师在评比中成长,在评比中受益。

四、多管齐下,创新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方式改革,一直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瓶颈。

我们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小学教学评价改革,深入了解各小学教育教学情况,促进各学科教学的均衡协调发展。

新学期,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及时发现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加强对课程开设、教学进度、媒体使用等的督促和检查。

新学期,我们要对上学期检测中成绩不理想的学校开展专题的跟踪调研,深入课堂,帮助学校查找问题。

要尝试纵向对比评价、共同体捆绑考核等新的评价方式。

新学期,我们要继续尝试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学生操作能力评价、学生体育、艺术技能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推动作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