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8199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4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鉴定学教案Word下载.doc

绪论

(一)

一、教学目的要求

介绍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范围,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和中药的资源,掌握中药的分类与命名规则。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中药鉴定的任务第二章中药鉴定的发展史

第三章中药的采收与产地第四章中药的鉴定

三、重点难点

重点:

中药鉴定的定义、研究对象及范围;

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利用的重要性。

难点:

中药质量标准评价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节内容。

在讲授时,将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以完成本节课内容的讲解。

五、时间分配

内容

时间分配(min)

第一章中药鉴定的定义和任务

40

第二章中药鉴定的发展史

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储藏

20

第四章中药的鉴定

80

六、教学内容

第1章中药鉴定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节中药鉴定的定义、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中药鉴定的任务

第三节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一、中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按药材基源的自然属性或分类系统分类法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其他分类法

二、中药的拉丁文名称

第一部分是药用部位名称(第一格)

第二部分有多种形式

第2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一节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第二节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地三节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第3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储藏

第一节中药的采收

第二节中药的加工

第三节中药材的储藏

第4章中药的鉴定

第一节中药鉴定的依据

第二节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中药鉴定的方法

第四节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复习思考题

思考题:

1、什么是中药?

什么是生药?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和意义是什么?

2、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作业:

1、举例说明寻找新药资源的途径

2、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具体阶段

下课堂上要提问作业内容

预习要求:

要求预习第五章、第六章的教材内容

绪论

(二)、根及根茎类

(一)

了解中药材储藏中变质现象及其防治措施,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掌握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第一节根茎类中药

第二节根类中药大黄、何首乌、牛膝、川牛膝

中药鉴定的主要依据;

中药常规检测项目。

中药的指纹图谱。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第一节根茎类中药

10

第二节根类中药

大黄、何首乌、牛膝

30

川牛膝、商陆、川乌、草乌

附子、白芍、赤芍、黄连

升麻、防己、板蓝根、苦参

50

第5章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一节根类中药

一、性状特征

二、显微鉴别

第二节根茎类中药

一、性状鉴别

绵马贯众RhizomaDryopterisCrassirhizomatis

一、来源

鳞毛蕨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

二、产地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三、性状特征

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横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小点5~13个,环列。

四、显微鉴别

组织特征细胞间隙常有细胞间隙腺毛

粉末特征

五、化学成分

间苯三酚衍生物、黄酮醇类

六、理化鉴别

显微化学定性

TCL苯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七、药理作用

驱虫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抗肿瘤作用

有小毒。

能清热解毒,驱虫。

八、易混品种

紫萁贯众“U”字形中柱

狗脊贯众分体中柱5~8个

荚果蕨贯众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

七、复习思考题

1、中药材加工的意义是什么

2、中药材储藏新技术有哪些

1、共有峰及相对峰保留的时间概念是什么

2、中药鉴定的方法都有哪些

要求预习第七章、第八章的内容

大黄RadixetRhizomaRhei

一、来源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Balf.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干燥根及根茎。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

三、性状鉴别

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锦纹);

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

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有星点。

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四、显微特征

根茎横切面

粉末特征

五、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抗菌成分:

游离蒽醌衍生物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等。

泻下成分:

结合性蒽醌衍生物番泻苷A、B、C、D、E、F(sennosideA,B,C,D,E,F),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双葡萄糖苷及其葡萄糖苷(rheinosldeA,B,C,D),其中以番泻苷作用最强。

收敛止血成分:

鞣质类物质4.32%~10.59%,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d-儿茶素等。

从各种大黄中已分离并鉴定的化合物达130余种。

蒽醌衍生物相对的总含量:

掌叶大黄根茎为1.01%~5.19%;

唐古特大黄根茎为1.14%~4.36%。

药用大黄根茎3%~3.37%。

1.荧光检查

2.微量升华

3.薄层层析化学对照品大黄素和大黄酚

4.含量测定

七、易混品种

同属植物在部分地区或民间称“山大黄”或“土大黄”。

何首乌RadixPolygoniMultiflori

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的干燥块根。

二、采制与产地

秋季采挖块根。

洗净,切去两端,大形块根可再对半剖开,或切片晒干。

生用,或用黑豆法拌匀,炖或蒸成制首乌。

主产于河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江苏。

皮部散列4~11个类圆型异型维管束,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形成层环明显,有的呈木心。

组织特征

粉末特征

五、化学成分

卵磷脂约3.7%、蒽醌衍生物约1.1%、二苯乙烯类(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约1.2%)、儿茶精类

TLC

七、药理功效

促进造血功能

增强免疫功能

延缓衰老

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

保肝

本品性温。

味苦、甘、涩。

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

八、附注

九、混淆品

白首乌

十、伪品

人形何首乌朱砂七红药子

牛膝RadixAchyranthisBidentatae

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的干燥根。

主产于河南。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亦产。

中央有木心,周围有黄白色小点(筋脉点)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块根横切面

川牛膝RadixCyathulae

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的干燥根。

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横切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多数筋脉点排列成多轮同心环。

川乌RadixAconiti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的干燥母根(主根)。

主要栽培于四川中坝、平武、绵阳。

中部多一侧膨大,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皱缩,有小状侧根及摘离附子后的痕迹;

质坚实。

横切面组织特征

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

TLC乌头碱、次乌头碱为对照品

草乌RadixAconitiKusnezoffii

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块根。

东北、华北,为野生品。

三、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长圆锥形,形如乌鸦头,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有时具突起的支根,习称“钉角”。

横切面组织

五、理化鉴别

紫外光谱在231nm与275m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附子RadixAconitiLateralisPreparata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子根的加工品。

二、性状鉴别

1.盐附子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有盐霜,断面形成层呈弯曲的多角形,并可见食盐结晶

2.黑顺片不规则的纵切片,表面褐黑色

3.白附片不规则的纵切片,无外皮,黄白色

4.黄附片横切片,无外皮,黄色,半透明状

三、显微特征

组织特征

四、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水溶性强心成分:

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兼有弱的升压镇痛作用)、氯化棍掌碱有强心及升压作用。

镇痛成分:

中乌头碱。

化学定性本品酸性乙醇提取液,加碘化汞钾试液,产生黄色沉淀。

紫外光谱在231nm与27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白芍RadixPaeoniaeAlba

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

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

三、性状鉴别

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菊花心)

四、显微鉴别

组织特征

芍药苷

1.化学定性

2.显色反应

3.薄层色谱

赤芍RadixPaeoniaeRubra

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

二、产地:

芍药主产于内蒙古、东北等地,川赤芍主产于四川、西北地区。

多系野生。

三、化学成分

芍药苷,芍药根,芍药内酯苷等。

四、性状特征

有菊花心

五、理化特征

1.化学定性取本品粉末,煮沸,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生成蓝黑色沉淀.

2.微量升华有白色至类黄色微细结晶附着管壁。

黄连RhizomaCoptidis

毛茛科黄连属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

二、性状特征

1.味连:

多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单枝根茎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2.雅连: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状,微弯曲如蚕形,“过桥”较长。

3.云连:

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少有“过桥”

三、显微鉴别

组织特征横切面

四、化学成分

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其次是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碱等。

荧光检查

化学定性

TLC

升麻RhizomaCimicifugae

一、来源:

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

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干燥根茎.。

药材依次称为“关升麻”、“北升麻”和“西升麻”。

二、化学成分

主含三萜类成分,主要有升麻醇(cimigenol)、升麻苷等。

有时皮部脱落而露出网状的筋脉,上有多个圆洞状(髓朽蚀成空洞).茎基断面黄白色。

.

切面组织特征

1.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异型维管束

2.白芍和赤芍的加工方法有何不同

根及根茎类

(二)

掌握甘草、板蓝根、黄芪、人参、当归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了解延胡索、红芪西洋参的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特征。

延胡索、板蓝根、甘草、红芪、黄芪、人参、白芷

1、野山参与园参的区别方法

2、西洋参的来源及加工方法

3、甘草的粉末特点

4、白芷与当归的鉴定方法

1、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2、在讲授时,将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以完成本节课内容的讲解。

葛根、甘草

黄芪、远志

25

人参、西洋参

45

三七、白芷

当归、羌活、川芎

防风、柴胡、党参

延胡索RhzomaCorydalis

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干澡块茎。

主产于浙江(道地药材)、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亦产。

为栽培品。

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荧光检查药材切面或粉末置紫外光灯下显亮黄色荧光。

TLC对照品为延胡索乙素

六、化学成分

板蓝根RadixIsatidis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

河北、江苏、河南、安徽。

主含芥(sinigrin),靛蓝,靛玉红,靛玉红吲哚苷(indrylglucoside)等。

四、性状特征

根头部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荧光检查

黄芪甲苷

红芪RadixHedysari

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商品称“红芪”。

甘肃南部地区。

人参RadixGinseng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

圆参主产于吉林、辽宁及黑龙江,山参产于东北三省

红参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俗称“黄马褂”(栓皮)。

糖参表面白色或浅黄白色,可见针刺所形成的针痕

四、理化鉴别

荧光检查甲醇提取液紫外光灯下,呈黄绿色荧光。

粉末放于白瓷板上,然后滴加浓硫酸1~2滴,呈棕褐色。

取粉末加乙醇,振摇5分钟过虑。

取滤液蒸干,滴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溶液,再蒸干,呈紫色

西洋参RadixPanacisQuinquefolii

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n的干燥根。

均系栽培。

原产加拿大和美国。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引种栽培成功。

呈纺锤性、圆柱形。

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文及皮孔,有须根痕。

主根下部可见数条侧根;

多已折断。

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质较坚硬,难折断,断面黄白色,断面可见红棕色点状树脂道。

三七RadixNotoginseng

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

主产于广西、云南(道地药材)等地。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铁皮)或灰黄色(铜皮)。

顶部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体重,质坚实(铁骨,冬七),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组织特征横切面

五、采收加工

除去茎秆后,晒干,即为“三七根”或“绒根”。

支根为“筋条”,芦头为“剪口”

含多种皂苷,主要为达玛烷型;

止血成分田七氨酸

白芷RadixAngelicaeDahuricae

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干燥根。

药材依次称为“白芷”和“杭白芷”。

白芷主产于河南(禹白芷)、河北(祁白芷)。

杭白芷主产于四川习称“川白芷(道地药材)”;

产于浙江习称“杭白芷”。

川白芷呈圆锥形,根头端略显方棱,体顺长略似胡萝卜,疙瘩丁较少,凸起较小。

杭白芷呈圆锥形,有方棱,头大尾细。

皮孔横长多排列成4行(俗称“疙瘩丁”)。

白芷根横切面

杭白芷根横切面

当归RdixAngelicaeSinensis

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主要栽培于甘肃岷县,武都,淳县,成县,两当,舟曲,文县等地以及云南。

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数条(马尾当归),质柔韧,断面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有黄棕色环。

挥发油达0.42%;

藁本内酯(ligustilide)约47%;

正丁烯酜内酯(n-butylidephthalide)11.3%;

阿魏酸

五、理化鉴别

本品断面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药材皮部呈蓝色荧光,木部呈紫蓝色荧光。

本品75%乙醇溶液浸出液,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斑点。

六、含量测定

HPLC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不得少于0.05%

1.防己和广防己的区别要点

2.山参和园参的区别要

川芎RhizomaChuanxiong

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四川、江西、贵州、湖北、陕西、甘肃、云南等地。

均为栽培,平原栽培称“坝川芎”或“川芎”,质佳;

山上栽培者称“山川芎”,质次,云南产者又称“云芎”。

药材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或不规则多角形的纹理(形成层),散有黄棕色的小油点(油室)。

气浓香。

荧光检查横切面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TLC

防风RadixSaposhnikoviae

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

主产于黑龙江省(关防风,道地药材)。

药材根头部多有密集的细环节如蚯蚓,习称“蚯蚓头”或“旗杆顶”,表面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断面中间有黄色圆心,外围有棕色环,最外层淡黄棕色(凤眼圈),散生黄棕色油点,有裂隙。

柴胡RadixBupleuri

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

前者称“北柴胡”,后者习称“南柴胡”、“红柴胡”。

北柴胡主产于华北、西北。

南柴胡主产于江苏、安徽、辽宁、黑龙江等地。

柴胡皂苷a、b、c、d

四、性状鉴别

1.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根头膨大,下部分枝。

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黑柴胡)。

质硬而韧(硬柴胡),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气微香,味微苦。

2.南柴胡根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

表面红棕色(红柴胡)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

质稍软(软柴胡),断面略平坦,具败油气。

五、显微鉴别

北沙参RadixGlehniae

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的干燥根。

主产于江苏、山东(道地药材)。

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