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199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docx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

专业一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计划

一、专业人才需求论证

(一)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及农业发展问题,中央2009年1号文件先后三次提出农垦发展问题,其中文件第13条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根据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全面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及黑龙江垦区实施“三步走”百年垦区发展战略、垦区提出的到2015年实现粮食生产总量460亿斤以上,按国家要求,垦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垦区有4000万亩耕地分布于全省各地,每年为地方代耕土地面积1800万亩,合计耕作面积5400万亩,垦区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04万千瓦,113个农场现代化农机作业区1240个,建成了大马力机械现代化农业示范区226个,拥有大量的、最先进的农机设备,如凯斯、约翰迪尔、纽荷兰等世界最先进的农业机械,同时,黑龙江千亿斤粮食战略工程促进地方农机发展,预计黑龙江省将投入178亿建设现代化农机作业区1400个,垦区将启动《黑龙江垦区经济跨越发展规划》,预计到2012年,增加更新农机投资45亿元,引进大马力拖拉机17600台,配套农机具36190台套,联合收割机13265台,水稻插秧机6万台等,目前国家又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我省农机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每年急需增加农机操作及维修人员近万人,并且现有在职农机从业人员知识严重老化,从业人员青黄不接,已成为影响垦区农机现代化发展的突出问题。

因此,农机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原有农机人员的新技术应用培训是发展农机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二)专业人才定位

培养与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熟练的高技能产业技术工人。

重点培养服务于现代化大农业的农机修理工、拖拉机驾驶员、收割机驾驶员、农用车驾驶员等。

(三)专业现状及优势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始建于一九五五年,农机专业是起家专业,也是黑龙江省目前唯一一所以农机为主干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

农机使用与维护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学校多年来一直受到省及农垦总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担负着黑龙江垦区农机人才培养的重任。

在校学生1621人。

学校每年为黑龙江垦区培训农机工人2000多人次。

经历五十余年办学实践,专业综合办学实力从总体上得到了提高,形成了一支专业学术水平较高、“双师型”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名,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

其中:

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双师型”教师13人,高级工程师2人,有在农场农机战线工作经验的教师7人。

同时还聘请哈尔滨动力科技贸易公司及农场农机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师,担任迪尔、凯斯、维美德等国外知名品牌农机具的使用、维护、维修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

专业拥有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底盘拆装实训室等现代化实训室,可同时容纳180余人参与实习实训。

学校拥有进口的国际最为先进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迪尔7830、迪尔9670联合收获机等三百多万元的农机具设备,用于生产和教学。

有红星农场、赵光农场农机中心等现代化农机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十一五”期间,开展了省规划重点课题《黑龙江垦区农机技术人才培养对策研究》的研究工作,并获省优秀课题二等奖。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成为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良好办学声誉的品牌专业,发挥着龙头辐射示范作用。

鉴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内涵丰厚、基础坚实,因此在本次示范校建设中,确定该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

二、项目建设目标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1.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2.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构建“职业素质、基础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4.建设5门精品课程。

建设1门地市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编写校本教材4部。

在原有专业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教学素材库,并进行开放式网络平台建设。

(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根据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师资结构、师资水平、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及校企合作程度等现状,建设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核心具备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带动4名青年教师共同进步,提高全体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专业带头人每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其他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个月。

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能工巧匠或一线农机管理人员4人任兼职教师。

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结构优化的教学团队,形成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目标

1.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管局各农场深度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农机生产、维修行业,农业生产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管理中来。

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行专业论证,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程及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共同进行师资培训。

2.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建设。

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制定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岗位技能考核标准,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

3.校企合作新建校内实训室。

新建液压系统检测维修室、电控发动机检测维修室两个实训室,营造全真实训环境,有效拓展提高师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活动空间,全方位,多元化开展实训课教学活动。

4.校企合作打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完善并扩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个农机服务中心。

打造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打造龙江现代农机人才培养储备基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使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成为国家级发展改革示范专业。

5.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成6个融学生顶岗实习、就业、教师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实训基地,实现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其理论知识、训练其职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校企合作进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人员上岗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等,每年为社会开展农机职业培训不低于2000人次,开展与兄弟职业学校教师对口交流。

三、建设思路

成立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黑龙江垦区农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系列调研,进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新的“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改革创新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

校企共同“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确立“职业素质、基础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开发精品课程,进行配套课件及特色校本教材建设,校企共同进行评价体系建设。

并且根据课程改革及专业发展需要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优化师资结构。

同时依托专业办产业。

通过校企合作新建校内实训室,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有效保障。

四、建设内容和建设进度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培养熟练产业技术工人为基准点,通过校企合作,根据现代化大农业生产过程安排教学。

农闲季节在学校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际动手能力训练;根据生产季节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农忙季节根据农业生产环节进行生产实践教学;第一学年为基础职业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年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阶段,第三学年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

形成有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分阶段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谋求学校与农业生产企业的深层次合作,融生产环境与学习环境、教学环境与产业环境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开展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形成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创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和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教学和考核,达到毕业的学生“胜任一个岗位,适应一群岗位”的能力要求。

(1)“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解读

可概括为:

学生在校内进行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根据各生产季节,参与农业机械作业的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①第一学年:

基础职业能力培养阶段。

学生主要以学习职业素质、基础技能模块为主,同时开设岗位能力拓展的部分主要课程和岗位能力提升模块的认知实训。

在校内,学生进行零部件的识别和拆装方面的基础技能训练,同时根据生产季节,进行秋收和秋整地、春整地和春播、中耕和植保等机械作业的认知训练。

②第二学年:

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

学生以学习能力拓展课程为主,并根据生产季节,进行岗位能力提升模块的核心能力培养。

在校内,除学习专业课,还要进行拆装实训、故障诊断及排除实训、驾驶实训等,同时根据生产季节,进行拖拉机驾驶、整地机械使用与维护及整地作业、播种机械使用与维护及作业、中耕机械使用与维护及作业、植保机械使用与维护及作业、收获机械使用与维护及作业、拖拉机检修等强化训练。

③第三学年:

综合职业能力形成阶段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和企业的顶岗实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农机具修理及农机驾驶工作,综合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够胜任农机的使用、维护及修理等岗位工作。

(2)开展《黑龙江垦区农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系列调研。

调研从黑龙江垦区农机行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发展现状和趋势、行业特点、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对农机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调研,完成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对课程设置和教材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以适应农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3)专业课程的安排,按不同的农业机械作业环节进行模块化教学,以农业机械作业环节为依据,按不同的作业项目,安排不同学科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为专业技能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4)按照专业定位和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制定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和专业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学过程中,按照专业职业能力标准进行理论教学,学生的技能严格按照专业职业能力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见表1:

表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规划表

年份

建设内容

达到效果

中央财政投入(万元)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构建“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实施。

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实施。

8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实施“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并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8

合计

16

2.教学模式改革

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

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拖拉机构造与维修》、《农机电气》、《农机液压》等专业课教学时,将教室与实训室融为一体,一体化配置,充分利用实物、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师“教”、“导”与学生“学”、“训”融为一体。

在实施《农业机械基础》、《联合收获机》、《农机驾驶与监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时,将课堂设置在农具场(库),利用合作企业的农机具实物,进行构造、原理、使用、维护、调整、拆装、检修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训。

使学生所学与生产所用完全一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践技能,同时企业的农机具也得到了相应的维护和检修,实现校企双赢。

在《农机驾驶与安全监理》课程教学时,利用学校的大型轮式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在校内的驾驶训练场地进行。

教师边讲解边指导学生操作,学生边听边作,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

在《农机标准化作业》专业课程教学时,将授课现场安排在农机标准化作业训练场,利用学校的农机设备,进行整地、播种、中耕、植保等项目的一体化教学。

在农业生产环节,学生跟班作业,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完成实习实训。

见表2:

表2教学模式改革建设规划表

年份

建设内容

达到效果

中央财政

(万元)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1.初步构建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2.制定教学模式管理制度。

3.制定技能大赛方案。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学实效性明显提高。

5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1.完善教学模式改革总体框架。

2.完善教学模式管理制度。

3.完善技能竞赛相关制度。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培养的学生“适合一个岗位”、“适应一群岗位”。

5

合计

10

3.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建设

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

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

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分成职业素质、基础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四个模块。

①职业素质模块包含:

礼貌礼节、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学科。

主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语会话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礼节礼貌、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文字录入与排版等方面素质基础,培养学生通用能力。

②基础技能知识模块包含:

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及机械基础、保护性耕作与精准农业、种植基础等学科。

主要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农用电机控制、钳工、焊接、机械传动、种植基础等基本技能,为岗位能力拓展模块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③岗位能力拓展模块包含:

拖拉机构造与维修、农业机械、拖拉机电气、联合收获机、农机液压传动基础、油料与农机标准化作业、农机驾驶与安全监理、迪尔/凯斯/维美德拖拉机等专业课程。

④岗位能力提升模块包括:

拖拉机驾驶、整地机械使用与维护及整地作业、播种机械使用与维护及作业、中耕机械使用与维护及作业、植保机械使用与维护及作业、收获机械使用与维护及作业、拖拉机检修等内容。

加强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抓好知识传授与生产过程的紧密衔接,在内容上强化教学内容与工作实用相对应,以模块课程为出发点,整合课程内容,突出职业道德、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见表3:

表3课程体系建设规划表

年份

建设内容

达到效果

中央财政投入(万元)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对课程改革进行进一步调整,对所有主干课及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以技能任务包进行教学,完全改变分课节教学模式,集中教学,使学生在短期内进行集中授课,加深印象,加大实践力度,达到预期目标。

模块化授课达到80%,加大实训室的建设,通过技能任务包、模块化教学,让学生短期掌握大量实用技术,并通过大量实践性课程提高其技术能力。

4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形成完善的模块化教学体系,让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室进行项目实践。

改变以往教学的主要缺点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通过工作室,学生提前进入岗前实践阶段。

完全实现模块化教学,通过工作室的大量实践工作,学生可以达到一般对口单位的人才要求,真正实现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

4

合计

8

(2)核心课程建设

①核心课程组成

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把《农机标准化作业》、《农机液压传动》、《MXM175/190拖拉机》、《CASE2366/88型收割机原理及构造》、《农业机械》作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来建设。

将《农机标准化作业》建设成为地市级精品课程;将《农机液压传动》、《农业机械》等2门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

②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

第一,教学内容必须是基于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核心能力。

第二,学生的学习形式必须是产学结合,学中做,做中学,反复交替,螺旋上升,能力递进式发展。

第三,相配套的教材基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编写。

第四,对学生的考核是能力的考核,形式可以是大赛、业务标准等。

建设的主要思路是:

校企双方共同分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所对应岗位和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知识结构及该岗位所应掌握的技能技巧,在此基础上确定行动领域,并对其进行教学课程改革,确定学习领域,最后将学习领域进行分解,设计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方式。

③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规划

优质核心课程具体建设规划见表4:

表4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规划一览表

序号

课程

负责人

合作企业

建设内容及规划

校方

企业方

2011.7-2012.7

2012.7-2013.7

1

《农机标准化作业》

常翠玲

路艳伟

赵光农场

1.制定课程标准

2.开发教材

1.制定考核标准

2.开发课件

2

《农业机械》

何恩义

曲刚

红星农场

1.制定课程标准

2.开发教材

3

《MXM175/190拖拉机》

马兴

王智敏

八一农垦大学

1.制定课程标准

2.开发教材

4

《农机液压传动》

高忠学

刘海峰

襄河农场

制定课程标准

1.开发教材

2.开发课件

3.制定考核标准

5

CASE2366/88型收割机原理及构造

梁成

熊辉

哈尔滨动力科技贸易公司

1.制定课程标准

2.开发教材

1.制定考核标准

2.开发课件

备注:

《农机标准化作业》达地市精品课程标准。

核心课程建设目标与资金预算表见表5

表5核心课程建设目标与资金预算表

项目

年度

建设目标

资金投入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合计

核心课程建设

2011.12—

2012.12

校企合作共同完成优质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及特色精品教材开发,其中1门课程达到地市级精品课程标准。

10

5

15

2012.12—

2013.12

校企合作共同进行5门优质核心课程考核标准制定、课件开发。

10

10

合计

20

5

25

(3)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

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建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包括的内容有:

①建立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现有专业课程标准。

②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农机标准化作业》、《农机液压传动》、《MXM175/190拖拉机》、《CASE2366/88型收割机原理及构造》、《农业机械》的专业课程的课件资源

③建设《拖拉机构造与维修》、《农机电气》等专业课的课件资源。

④建设专业化的教学素材库。

⑤在原有技能课程的考核标准基础上,建设发动机拆装、底盘拆装、电气设备拆装、拖拉机驾驶等技能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

具体建设规划及资金预算情况见表6、表7:

表6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一览表

项目

项目载体

预测效果

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立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现有专业课程标准

开发农机标准化作业仿真模拟系统软件;为教师实施教学、编写教材、考试组织,技能鉴定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专业化服务。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农机标准化作业》、《农机液压传动》、《MXM175/190拖拉机》、《CASE2366/88型收割机原理及构造》、《农业机械》的专业课程的课件资源、

(备注:

为避免重复建设,本处纳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之中)

建设《拖拉机构造与维修》、《农机电气》等专业课的课件资源

建设专业化的教学素材库

农机标准化作业仿真模拟系统软件

表7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与资金预算表

项目

年度

建设目标

中央财政投入

地方财政投入

合计

教学资源库

建设

2011.12—

2012.12

初步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素材收集、制作,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师实施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

开发农机标准化作业仿真模拟系统软件。

44万元

10万元

58万元

2012.12—

2013.12

完善资源库的建设,为教师实施教学、编写教材、考试组织,技能鉴定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专业化服务。

完善农机标准化作业仿真模拟系统软件;

44万元

10万元

58万元

合计

88

20

108万元

(二)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师结构、师资水平、教学改革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及校企合作程度等现状,建设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核心、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职优秀教学团队。

1.专业带头人培养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师资结构,每年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共计2名。

通过国内外培训等途径,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本专业核心技能培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训等方面的培训,综合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发展规划能力和人才市场把握能力、课程开发建设与评估能力等来带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师完成本专业建设等系列工作,促进专业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升。

专业带头人培养主要内容见表8:

表8专业带头人培养一览表

年度

人数

资金投入

培养途径

培训内容

监控措施

预期效果

2011.12—

2012.12

1人

中央

财政

8万元

①国内研训

②职业进修

③高校学习

④企业实践

①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培训

③本专业核心技能培训

④育人能力、专业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培训

⑤专业发展规划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培训

⑥课程建设与评估培训

⑦团队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培训

①主持开发优质核心课1门;

②教师下企业实践,密切联系1个企业,每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实践中形成相应轨迹材料(企业评价、实践记实、实践总结);

③主持教改科研项目1项,每学期进行1次教改引领观摩课;

④每年参与国内研讨会1次;

⑤获奖专业论文1篇;

⑥建立教师导师制度,专业带头人负责2名骨干教师的专业指导工作;

⑦至少拥有两个双师技能证书。

①激活教师成长愿望,促进教师团队形成共同目标,综合提高其育人能力、专业能力、实训指导能力;

②推动专业课程建设、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③打造专业特色,强化品牌效应。

2012.12—

2013.12

1人

中央

财政

8万元

2.骨干教师培养

为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改革能力、实践教学能力,计划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4名,进一步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团队协作完成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及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

见表9:

表9骨干教师培养一览表

年度

人数

资金投入

培养

途径

培训内容

监控措施

预期效果

2011.12—

2012.12

2人

中央

财政

4万元

①国内研训

②职业进修

③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