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37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 精品.docx

最新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精品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篇一: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第五章自我意识本章学习目标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图式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自1890年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

  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

  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物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

  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

  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

  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

  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

  现实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由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

  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被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对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

  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因自我抒发的方式或形成受阻抑且不能疏导而致)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导致过度的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错误的理想自我心理倾向。

  用这种心理倾向指导现实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与(1975)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私我();而另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公我()。

  对这两者的不同注意而产生的意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

  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

  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四)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等人提出的自我意识概念不仅包括现在的自我(),还包括可能的自我()。

  可能的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

  这一切后果都取决于被激活的自我成分的性质(比如消极的或积极的),是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感受以及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此外,施耐德()与坎贝尔()还提出实用自我()与原则自我()的概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如前所述,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

  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

  当个体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容、成分时,他就处于自我觉知的状态。

  没有自我觉知,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

  首先,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

  例如,听收音机时,人们专注于环境刺激而不进行自我觉知。

  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

  例如,课堂上个体被提问,或被其他同学注视,或被问到自己的私事,或正被摄像机镜头对准时,在这些环境刺激下,个体不得不处于自我觉知状态。

  其次,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

  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

  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

  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或窘迫感,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知不一定会如此。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它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

  初生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自己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

  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我感觉分化。

  此时,可以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

  到1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

  例如,推球,球滚;拉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小猫吓跑了。

  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

  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尤其是物理性客体)主体意识。

  2.人—我知觉分化它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其一是对人微笑。

  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

  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

  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

  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

  7、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像,10个月时出现与镜中自我像玩耍的倾向,1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从照片上区分)。

  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篇二: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6第六章社会认知本章学习目标1.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2.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3.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4.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5.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和基本模式6.社会认知的几种归因理论7.常见的归因偏差社会认知(),最初被称作社会知觉()。

  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用以指受到知觉主体的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影响的对物的知觉。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作为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即以人为对象的知觉,社会知觉服从于一般知觉所具有的普遍规律性,又具有一般知觉所不具有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属于人的思维活动的范畴。

  由此使社会知觉的内涵与性质更加明确,避免与传统心理学中作为感性认识活动一部分的知觉活动相混淆。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由于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着眼于对人及人与人关系的知觉感受,因而不少社会心理学文献称之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

  社会知觉的刺激来源于社会客体。

  社会客体的涵义十分广泛,既包括他人、群体、人际关系,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

  社会心理学所感兴趣的是作为知觉主体的个人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自我省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客体不仅要了解对方的物理特征,如高矮、胖瘦、衣着、相貌等等,还需要对客体的许多内在特点,如动机、能力、情感、意志等等作出判断,形成完整的印象。

  因此准确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

(一)选择性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是对于同样和同量的刺激,各人所作出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

  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作出自己的反应:

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大致说来,人们的认知选择决定两种因素:

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原则的体验。

  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

  如果某种刺激物能给主体带来愉悦,即带来报偿时,就会引发积极的认知倾向。

  相反,对于那些令人不快和压抑的人和事,个人将极力逃避或置之不理。

  另一方面,刺激的强度也影响着认知者。

  一般说来,刺激量越大,越易引起认知者的注意,而微弱的刺激作用则可能使人毫无知觉。

  

(二)互动性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不仅被知觉者影响知觉者,而且知觉着也会影响被知觉者,从而使社会知觉过程的发生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三)防御性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

  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防卫机能息息相关。

  个体在情绪困扰的状态下对于社会客体的反应,与在中性情绪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换言之,情绪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

  因为个人是在特定的情绪状态下,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来辨明刺激物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决定应否逃避。

  个人的认知防御,主要目的在于维持自我的完整。

  (四)认知的完形特性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即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

  这种倾向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似乎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既是热情的又是冷酷的时候,便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认识这个人。

  我们总是无法容忍自相矛盾的判断。

  桑普森把这种判断的出现称为“认知分离”。

  他认为个人智力和知识的局限性构成认知的剥夺体验,造成个人认知和认知对象之间的分离。

  为了消除这种分离,个人一方面会加强其探求信息的欲望和动力,寻求更多的信息,摆脱认知剥夺。

  同时可能向幻想化的方向发展,即利用想当然的办法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使认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图式()或曰基模(),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认知心理学观点看来,图式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采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明认知过程,社会认知的图式就是这种研究的成果之一。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

  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泰勒和克劳克(&)区分了四种图式,即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和社会事件图式。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例如,“愚蠢者图式”和“聪明者图式”等,就是典型的个体。

  人们的心目中对特定的认识对象存在典型的形象,即特定的图式,人们对认识对象的判断,通常是套用典型图式的结果。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

  例如,我们关于自己的图式可能包括“聪明的”、“独立的”、“外向的”等特性。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行为归入某一个类别之后,就成了一个很“图式化”的个人。

  例如,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男子气时,就会以男子气的图式办事。

  角色图式

(1),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色的心理类型。

  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和社会生活中的固定模式很相似,每个人都有关于性别、社会阶层、专业群体的图式。

  例如,有人认为女人是“很有感情的”、“心肠软的”,亚洲人是“工作勤劳的”、“有技术的”等。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事件图式包括社会事件在发生前后以及因果关系上的普遍特征。

  例如,“去约会”这一事件图式,典型地包括开始会见、到餐馆吃饭、看电影、送回家、道晚安等。

  事件图式主要即指社会事件发生的一定顺序和内容。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图式对于社会认知有重要作用,人们利用图式加工信息、解释环境。

  当我们处于一个新环境时,我们并不是重新认识它,而是利用过去相似情境中的知识作出解释。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图式帮助我们加工信息。

  图式能帮助人们快速、经济地加工大量的信息。

  如,它能帮助人们记忆信息、解释新信息、从信息中作推论;它还能通过建立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期望来帮助人们为未来做准备。

  图式式加工的优点已经在很多研究中得到证实。

  下面仅对图式式加工的几个优点进行简要介绍:

1.图式能帮助记忆当我们对过去的人或事物形成图式化表征时,记忆效果最佳。

  在科恩()的一项研究中,让被试看一个女人和她的丈夫坐在家中的录像,一半的被试被告知这个女人是个图书管理员,另一半的被试被告知她是个女招待。

  这个女人既有符合图书管理员的图式特征,如,戴眼镜、弹钢琴;也有女招待的特征,如,房间里没有书架,吃巧克力蛋糕。

  然后让被试回忆录像的细节。

  结果发现,不论是马上回忆还是一周后回忆,被试对与已知图式一致的细节的记忆较好。

  这并不意味着与图式不一致的信息通常就记忆得差。

  研究表明,与图式一致及不一致的信息都比与图式根本不相关的信息记忆得好。

  有时与图式矛盾的信息比一致的信息的回忆效果更好,这在图式相当完善或相当不完善时尤为明显。

  2.图式帮助自动化推论认知者无须任何有意识的努力就会自动产生一些与图式相关的推论。

  如,如果你遇到一个极其友好的人,你可能会自动把与“友好”有关的其他特征赋予他,如热情、善良,而你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

  当环境中的信息强烈暗示一个特定的图式时,或当图式涉及你极其关心的个体或生活领域时,这些自动化的效应最可能发生。

  3.图式增加信息图式能帮助我们填补知识中的空缺。

  如,当我们阅读一个有关医生的故事时,不知道他穿的衣服,但我们根据医生的图式,会认为他穿着白大褂。

  4.图式包含情感特塞尔()的一系列研究表明:

仅在头脑中想象具有图式的客体,就能强化个体对客体的情感。

  例如,如果你认为老师对你在课堂上的发言不满意,那么你想这件事的时间越长,你的心情可能越低落。

  但图式加工也有缺点,以这种方式进行信息加工,可能产生错误的解释、不正确的期望和僵化的行为模式。

  5.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启动效应最近使用的图式在接下来的不相关情境中再次被使用的现象就是启动效应。

  如,你刚刚听了一位教授批评当今的学生对知识的追求缺乏执著精神的讲座,走出教室后刚好遇到了你的好朋友,她告诉你,她刚刚参加了学校舞蹈队。

  在先前的讲座的情景下,你可能会将她的行为看作是与学习无关的、浅薄的。

  与此相反,如果你刚才听的是强调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讲座,你可能会将她的行为看作兴趣广泛。

  启动效应的前提是先前激活的图式应用在新信息中是有意义的。

  当新信息与激活的图式无关时,启动效应就不会发生。

  启动效应显示了社会认知的一个要点——内隐性。

  在很多情况下,过去的经历的痕迹会影响个体对当前情境中社会客体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而个体对这一影响又是无意识的,这一过程即是内隐社会认知,即,在个体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图式的指导下的判断、行为和决策过程。

  启动效应是内隐社会认知的一个例子。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篇三: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第八章人际关系本章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爱情的类型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

  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

  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

  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

  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

  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

  在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

  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

  第二,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合群与群居的倾向。

  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人一起度过的。

  等(1982)对人们的时间利用进行了研究。

  他们让一个成人样本和一个青少年样本中的每一位被试在一周内随身携带一台呼机。

  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研究者随机呼叫被试若干次,被呼叫的被试需要填写一份简短的问卷,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

  结果表明,人们在将近34的非睡眠时间中都与他人在一起,只有在做家务、洗澡、听音乐或在家学习时才独自一人。

  与此相对,当人们在学校或是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和其他人在一起。

  并且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

  人们为什么如此需要与他人相伴呢?

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

  

(一)亲和需要阿特金森()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

一种是亲和需求(),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关于人的亲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有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设计了一个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马桶、一盏灯外再无其他东西,一日三餐通过房门底的小洞口送入。

  谁能在这样的房间呆上一天就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目的想测量一下人在这样与世隔绝的情景下能呆上几天。

  五名大学生充当了被试,结果是其中一人只呆了20分钟就受不了放弃了实验,有两个人呆了两天,最长的一个被试也只呆了八天。

  这个探索性的研究表明人对孤独的忍耐力是有差异的,但很难有谁能无止境地生活在孤独的环境里。

  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与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