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408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1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docx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2013)

学习指导提纲

 

盐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013.3

一、教学(案)设计:

在国内,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是以传播学、学习理论、教学媒体论、系统论等相关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简而言之: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教学设计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其内涵:

1、根据信息论原理,教学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传播过程。

2、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信息传播过程进行规划,在这个意义上,教学设计是一项现代教学技术。

3、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分析教学问题和学习需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步骤,选择合适的反馈评价方式等三个方面内容。

4、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应包括检测、反馈、修正方案后再实施。

美术教案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美术教学的内容组织、过程设计、教法实施、评价方式等诸要素及其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安排与决策形成的具体设计方案。

二、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和讲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的辅导者,我们是否还应是教学设计者呢?

为什么?

回答是肯定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会发现,仅仅依照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目标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教师自己编写教学材料、补充教案、挖掘相关资源,制定符合教学实际、可行性的教学计划方案。

三、美术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1、遵循系统性原则的价值取向

美术课堂教学是由美术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

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2、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所制定的每一条标准都是针对学生主体而言的,一切行为动词、教学建议、活动建议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的。

在进行美术教学设计时,要着眼于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育享有绝对的“参与性”、“选择性”,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者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

3、尊重个体差异的价值取向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美术教师要确立这样的观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学校里没有“差生”的存在,只有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4、紧密联系生活的价值取向

美术新课标强调“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

教育要回归生活,要追求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尤其倡导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5、构建开放性教学的价值取向

首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咨询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学生心态是不受压抑的,是自由开放的。

  其次,美术课程内容是开放的。

  第三,美术课程目标是开放的。

  第四,美术课程实施是开放的。

  第五,美术课程资源是开放的。

  第六,美术教学结果是开放的。

6、体现人文性教学的价值取向

美术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质,它所肩负的除了一般学科意义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任务以外,还有思想的、道德的、情感的、审美的多重教化任务,而教化的内容除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以外,更应摸准时代文化的发展脉搏,不断地为其注入新鲜的时代精神血液,这样才能造就出时代新苗和时代精英。

四、美术教学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一)美术教学设计的依据

1、依据学生特点;

2、依据学科知识结构;

  技法与理论是美术学科知识结构的核心。

3、依据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

  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主要包括设计创造能力与审美评鉴能力。

(二)美术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生活化原则

4、技理并重原则

5、审美性原则

6、师生协同性原则

五、完整的教学设计应包含哪些内容?

1、学习者分析

2、教学目标

3、学习任务分析

4、教学策略选择与决策

5、教学组织形式

6、教学媒体选择

7、教学评价的设计

六、教学设计一般模式图:

七、教学设计的程序是否有些机械和刻板,它会削弱美术教学的创造性吗?

八、在教师、教材与学生中,你更倾向于围绕哪个要素进行教学设计?

为什么?

九、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

美术教学设计与其他学科教学设计的差异在哪里?

十、“学生”与“学习者”两个概念的异同?

“学生”与“学习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学生是说服自己从教学中获取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学习者则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人。

我们大家都是学习者,但只有那些使自己能忍受精心策划的教学情境的人才是学生。

十一、为什么要关注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者有哪些特征?

不同的学习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多元化:

社会经济差异;文化差异;性别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发展差异。

),在教学设计的初期,我们有必要关注作为群体或个体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能力以及经验、需求及兴趣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信息将会影响到教学设计的,如谈话切入点的选择,问题的难度与深度,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等。

学习者特征包括:

一般特征(性别、年龄、民族、社区、家庭)、起点能力(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者风格(学习偏好、兴趣)以及学习者群体特征等。

十二、学习者一般特征:

学习者一般特征指对学习者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以及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学习目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十三、学习起点能力:

具体包括:

1、先决能力,指获自先前学习而为后续学习必备的行为能力;

2、目标能力,指学生已经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达成的能力;

3、学习态度,以上三个方面均需通过预测来进行分析。

十四、学习者学习风格:

具体表现在:

1、学生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学习倾向在学习风格概念中居核心地位;

2、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

2、学习风格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

十五、学习者审美发展特征:

详见P21表2-1、P22表2-2

学习者审美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延续性特征,与其年龄、心理、言语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十六、了解学生的方法有什么?

1、运用学生档案袋

2、观察与访谈

3、运用问卷调查

4、评估并使用信息

十七、为什么进行教学任务分析?

正确的分析观是什么?

教学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有序运作的基础与保证。

在分析的过程中,设计者最好能从学习者的视角考虑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是由教师根据教材或大纲要求确定的,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

教学设计要真正成为“学”的设计,对于学生需求的评估是不能忽略的。

(见上八问题)

十八、教学内容分析:

(一)分析教材:

宏观的教材分析指的是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原则、方法,因此,要了解教材首先必须了解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微观的教材分析主要指具体教学时段的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知识点的逻辑呈现等。

我们应该从哪些视角分析教材:

完整的教材分析包括:

知识结构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内容、地位和作用等)、功能分析(教材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审美观、培养美术素养、学会艺术思维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注意事项)、教材处理(根据学生审美发展与认知特点,美术学习规律和教育学原理)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

这样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从观念层面把握教材,从而改进教学。

(二)应有的教材观:

1、教育史上对教材功能的认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种倾向:

一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教材观,二是以智慧发展为核心的教材观。

2、应具有哪一种教材观?

应具有以智慧发展为核心的教材观。

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

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

教材永远都是教师、学生之外的“第三者”,它的主要作用是“桥梁”。

3、如何处理教材?

我们不仅要蹲下来认真地聆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对美术教材的主观态度,还要给学生营造环境和给予机会,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看法,以及自己喜欢或难以接受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把握和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样做,才是实在地体现了新的教材观。

十九、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一)概念:

教学重点一般指教材中关键的知识点、技能掌握的重点,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难点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学习(难学)或教师知识分析(难教)的困难点,难以内化吸收的知识点。

(二)关系:

教学重点指向的是教师与教材间的关系,而教学难点指向的更多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如何确定教学重点?

1、依据学生情况。

2、依据课程标准。

3、依据教材知识结构。

(四)关于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两方面因素。

和教学重点分析一样,教学难点的分析除了依据教材和学生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外,还要考虑到美术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教学理念。

二十、为教学任务所需要的步骤排序:

(一)分析确定学习者所要解决问题的特定步骤;

(二)对教学任务所需步骤的评估与陈述,包括对所牵涉的技能和操作计划的精确分析;

(三)把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分解成较简单的元素;

(四)对学生达到某一目标之前的子目标进行等级排列的过程,区分目标的层次与主次;

(五)明确你的教学任务并对教学方案做最后修订。

二十一、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美术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和师生行为活动的顺序。

美术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中一切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教学中师生双方有计划的外部行为或操作的体系。

(一)讲述法,以信息呈现为主的教学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越来越多的知识。

大量的信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进入学习者的思维是目前教育学研究的重点。

信息呈现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述为主,美术技能教学中则以教师的示范为主,辅以教师的图文展示,展示能够促进讲述,常常是教师在讲述的同时伴以范例的呈现。

讲述法的优势:

首先,讲述法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

其次,讲述被看做是对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讲述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信息,我们常见的专家讲座就是非常好的例证。

再次,优秀的讲述者具备了很强的说服力,讲述富有鼓动性,在讲述过程中配以具体的目标与图解,将使学生学习的复杂内容简单化、趣味化、逻辑化,对于学生而言,这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第四,好的讲述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重要的学习技能,包括倾听、做笔记、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等。

第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讲述法是最经济实惠的教学手段。

讲述法的不足:

首先,对大部分学习者而言,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讲述时间过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将大大减少。

其次,讲述适合于大面积地呈现新信息,这些新信息往往是既定的原理、概念与规则,但是在形成策略,促进学生思考或问题探究方面则显得捉襟见肘。

再次,教师有计划的讲述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适于个别化教学以及生成性教学。

还有,如果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较差,又没有相应的辅助学习手段,如做笔记等,那么,他们将很容易因为没有记住或没有理解知识而遭受挫折。

(二)讨论法,通过信息互动的学习

讨论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通过交谈的形式分享信息、观点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根据信息互动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讨论分成三个层级:

1、信息的提取和复述。

2、生成新的信息。

3、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讨论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互动式教学中包含着大量不同的教师角色与责任。

有的时候教师是讨论小组中的成员,他的身份有可能是讨论的主持与发起者,也有可能仅仅就是参与者;在以学生为主的讨论中,教师扮演着观察者、记录者、仲裁者的角色。

怎样才能做好教师的角色转换呢?

在讨论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导入一个精心构思的小组活动中,教师需要做到的是:

1、将话语权下放给学生;

2、提出讨论的要求:

如倾听、轮流、表述清晰、客观而不偏离主题、列出谈话的小提纲,深思熟虑后再发言等;

3、必须让讨论生机勃勃地进行、保持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这时害羞的学生要受到教师的关注,对于那些喜欢统治讨论的学生做适当的抑制,教师的鼓励和调控是创设宽松、民主的讨论氛围,增加学生自信心和讨论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4、确保参与者的信息都被其他成员听到并理解,有必要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限制、矫正或查明;

5、及时总结有价值的观点,并把握好讨论的大致方向;

6、针对具体情况扮演适合的角色。

(三)自主学习,从信息建构的角度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元认知为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调控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在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以学生为核心协调多重交互关系,即协调学习者与学习材料、学习者与学习任务、学习者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教师需要做到:

1、提供学习的主题;

2、创设问题情境并提供解题支架;

3、时刻关注学生表现,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四)情境教学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如果教学是在学生熟悉亲切的情境中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环境指为学习者学习活动提供的条件。

美术学习环境分析指进行美术教学设计涉及的资源条件,如经费、设备、人员、时间、组织机构等是否具备。

为什么要关注情境设计:

1、教学和设计活动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情境会涉及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

2、情境中融合了阻碍和促进教学的各种因素,例如:

单一的课堂可以使用多种情境,每一种情境都为教学提供独特的学习环境。

3、对学习环境的全面分析,可以确保有计划的教学与教学环境保持一致。

应该考虑的问题:

创设的情境具体有哪些功能?

能否活跃气氛?

能否促进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

教学环境分析:

光线、噪音、室温、空间等。

(五)常用的教法总结: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b、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比较法;

c、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辅导练习法;

d、以情境陶冶为主教学方法:

欣赏法、情境法;

e、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观察法、发现法。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寻找疑难;

专心听讲、勤思善问;

多看多练、分析比较;

学会学习,形成能力(自学能力与自主学习)。

(七)美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所谓改变美术学习的方式,是指从单一的、被动接受的美术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美术学习方式转变。

1、问题解决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是指在生活中,学生亲自发现学习问题,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

2、范例学习

范例学习是指精选教学内容,从一系列的教材中,选出基本的、本质的具体事例作为范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方法。

它源于德国,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展示作为范例的“个的阶段”。

第二,理解事物的类型的“类的阶段”。

第三,解明“个”与“类”相关联的法则的“法则的阶段”。

第四,解明范例与自己、世界、生活相关联的“自己理解”的阶段。

3、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发现,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

它是由布鲁纳在其著作《教育的过程》中提出的。

5、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其特征在于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自主学习者的特点:

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6、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针对在某种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型学习。

7、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

这是一种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要达到三个目标:

第一,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第二,建构知识。

第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十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读图时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由于美术教学的直观性需要,传统的美术教学媒体(板书、挂图、幻灯片、实物教具等)已难以适应当代美术教学的需求。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音像、视频媒体、程序教学机器等)、现代视听媒体技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为直观地进行教学,通过强有力的视觉图像展示和配合文字启示与艺术审美因素能使教学在学生认知和审美情感上很容易就得到理解与融入。

(二)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

没有一种媒体对所有的目标都是最佳的选择,每一种媒体都具有一定的属性和特征,这些属性和特征使每一种媒体应用在某一教学情境下比其他媒体合适。

对媒体的选择,不在于猎奇,而在于适用。

课堂教学中对媒体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也不一定越先进越好,要充分考虑成本、代价与效果的关系。

注重媒体对学生“学”的帮助,为学习创设良好环境。

二十三、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反映出教学设计者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都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播方式。

在学生——学生的组织形式中,教师要创设讨论、交流、辩论的情境,在这里,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名主持人,他的地位在学生间的互动中是一名“旁观者”或者是活动的“组织者”了。

生生互动的几种常用基本组织形式:

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角色扮演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恩(Cohen)认为,合作学习的效果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

首先,任务的性质是一个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任务。

其次,合作小组的任务最好是结构不良的问题,那些开放式的、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深层次的沟通。

再次,学习的效果还取决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频度和形式。

第四,合作的结构化程度也会影响到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设计模拟:

针对这些问题做反思记录:

你是如何划分小组的?

如何鼓励小组讨论?

有哪些激励机制?

讨论的问题有没有获得解决?

是否是无效讨论?

是否忽略了小组中的弱势个体?

好的合作学习的哪些特征最为明显?

二十四、教学目标

我们把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Objective)界定为预期的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结果状态,这种结果状态往往通过行为变化得以体现。

(一)教学目标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

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它是教学设计中教学任务分析的核心环节。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方面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是密切相关的,两者具有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是根据教育目的对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做出的规定,但是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又有以下区别:

第一,层次不同。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教学目的处于系统中最抽象的层次,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行为目标,都是从其中生长出来并具体化的。

第二,表现不同。

教学目的是在教学领域里必须贯彻的教育目的,通常是以指令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而教学目标则较多地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以及教师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三,标准不同。

教学目的往往规定得较为笼统、空泛,难以据之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测量。

而教学目标是一种表现性目标,往往是以定量分析为基准的可测量的行为目标,其标准具有更大的客观性。

(三)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

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由一系列具有递进关系的教学目标组成,各下属目标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系统结构图:

 

1、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是由国家的最高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社会需求对教学提出的预期结果,其意义较为抽象,陈述较为宽泛。

课程标准是处于最高层级的教学目标,对下面各个层次的具体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2、学科课程目标

学科课程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化,主要是指课程计划中所具体规定的、根据学科课程特点制定的目标。

3、单元目标

学科课程标准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章节就成为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是指课程中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组成部分。

单元目标是对该单元教学的具体要求。

单元目标一般由教师参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用书并结合学生实际来制定,还要兼顾到个别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特点。

4、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又称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课程总目标、课程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所教授学科的性质、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某一堂课教学之前针对所教学生提出的预期学习结果。

(四)教学目标的作用:

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者提供了一种设计合适的教学工具,以促进学习的效果,尤其在选择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方面更是如此,有利于形成重点明确的教学。

其具体作用有:

1、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标准。

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是设计;它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它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2、激励: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达到的结果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和描述。

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就会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它一旦为师生所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在目标指导下活动,促进他们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进而转化为他们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3、评价:

现代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它以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来表示教学质量与效果,把教学目标视为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反过来,教学评价的结果又是调整教学目标的依据。

4、调控:

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它是一个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师生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