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56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图书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

探究法

学法:

小组合作

教具:

计数器

学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馆”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2)在本子上写出所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

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多少本?

(1)学生尝试计算。

(2)独立列式。

2.探索算理。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3)列竖式:

28

+14

32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再算一算,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1)在数线图画一画,算一算,并结合画图说一说。

(2)利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

四、课题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完成课本第69页圈一圈,算一算。

2、用竖式算一算。

58+7=52+32=38+6=8+27=

3、完成课本第70页3、4题,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4、课本第70页“练一练”第5、6题。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图书馆

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28+4=32(本)

8+4=1228+2=30

20+12=3230+2=32

28+4=32(本)

28

+14

32

答:

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有32本。

课后反思:

  《图书馆》一课是让学生掌握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创设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各种问题并尝试解答。

有的学生提出《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知道要算两种书的总量必须用加法,他们立刻就能列出算式,并且很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我接着问:

你是怎么算的?

整个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很积极。

在学生在复述算法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从而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思考方法。

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有了更多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还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

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高,从课堂掌握的情况看,学生的计算完成较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另外在课堂上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

特别是在学生把多种计算方法都展示出来后,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到共性的地方,体会“满十进一”这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算理。

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超过十根小棒的时候该怎么办?

让学生明白产生了新的一捆,也就是进位一的产生原因。

把这个难点突破了,学生在书写竖式的时候,就能理解为什么要进位,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中尤其低年级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并大声表述出来。

某某学生讲得非常好的时候,就说请大家听听××小老师是怎么说的,孩子们都想充当这一角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在书写的时候不仅仅因为数学就是学数字那么简单,教育学生数字也要写的认真、工整,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上课的时候我应该多点激情来感化学生,随时容入到学生兴奋的情境中,也许这堂课会上得更精彩。

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的回答。

有了激励的话语,学生会更乐意、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

  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喂”学生。

很多时候觉得课堂上学生掌握的非常好,可是在反馈的时候就出现问题,有的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我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解决。

在练习的方法上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是我最困惑的,很多时候不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应该用什么形式去练习去巩固,我没有把思路打开,所以练习的形式仅仅局限在一两种上。

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漏洞。

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自己在教学上的缺欠,备课上要注意抓住重难点,运用更好的方法突破教学上重难点,使学生能真正收益。

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进位加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2.熟练正确的计算进位加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熟练正确的计算进位加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

教法:

练习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小黑板

学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填空。

1.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从()位加起。

2.笔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位进

3.比75多20的数是()。

4.比75少20的数是()。

5.72比40多()。

二、出示口算卡片

36+446+438+776+862+720+5

这一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练习。

1.完成70页第7题

2.竖式计算。

45+6=7+58=89+7=64+8=38+9=77+6=55+5=

3.在○里填上”>”“<”或“=”。

26+8○306+47○8039+9○58

73○5+6883○76+756+5○6+55

第二课时

1.竖式计算。

23+8=44+6=56+5=

37+4=78+6=29+3=

66+8=32+9=26+5=

2.小林折了46只纸鹤,淘气折了7只纸鹤。

两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3.八一小学四、五年级共有学生45人,在早餐时每人发一盒牛奶,还剩下9盒。

一共订了多少盒牛奶?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

 

摘苹果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法:

引导探究

学法:

交流探究

教具:

小黑板

学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

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

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3)问题:

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更方便呢?

为什么?

(4)总结提升。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

教师完善。

38

+117

55

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估一估,哪两袋珠子合起来够穿一条项链?

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3.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用竖式计算

4、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4题。

森林医生

二、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

问: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作业布置:

回家考考爸爸、妈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摘苹果

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把38看作40,17看作20。

40+20=60装得下。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38+17=55(个)

38

+117

55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

从实施情况来看,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初步建立了估算意识,并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大部分学生课堂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单调,为了让学生紧跟课堂节奏,我将整节课全部设计在“摘水果”的情境之下,这一情境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

在教学中又通过奖励贴纸、水果、做游戏等形式,不断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

  2.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估算,所以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估算为何物。

因此我提出问题:

“他们大约摘了多少个苹果?

图中的箱子能装得下吗?

”并强调不要动手,只动脑想一想,并让有想法的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

因为学生之前有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所以我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出将两位数看做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计算更简便,不仅建立了估算意识,而且掌握了初步的估算方法。

  3.采用自主开放的探究尝试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中感受“满十进一”的计算原理。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新知识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这一认识的取得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尝试体会到的,这样的学习活动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后,名师工作室的各位教师针对本节课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改正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如:

强调遇到哪种问题才用估算解决,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课堂教学中还需加强实践操作与竖式计算的有机融合;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注重生生交流的创设和指导,使全部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交流的活动中来;不强加给学生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矛盾,探索验证后得到正解;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习惯等。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一直牢记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

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

2.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

学习目标:

能熟练的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

练习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小黑板

学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9+18=38+36=44+36=72-31=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第73页第3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弄清题意。

(2)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把得数相同的小动物连在一起。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出示课本第73页第5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出示课本第74页第7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如20与某数的和在65—75之间,才算打中。

(2)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73页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第74页第6题。

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2.完成课本第74页第8题。

(1)教学时说清游戏规则。

(2)指名两名学生示范,再组织全班进行游戏。

同桌一人说一个数,合作完成游戏。

五、课堂作业

用竖式计算。

23+17=67+15=16+29=55-50=56+28=65+29=48+46=73+27=39+45=18+56=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2=□043+29=□275+18=□339+41=□054+17=□126+17=□337+59=□664+28=□254+28=□275+16=□1

二、竖式计算。

57+28=48+25=33+49=49+19=64+18=

三、解决问题

1.我有26朵花,姐姐比我多17朵,姐姐有几朵花?

2.小明有一些枣,吃了20个,还剩39个,原来小明有多少个枣?

3.妈妈有100元钱,想买一件56元的上衣和一条28元的裤子,应找回多少元钱?

4.在一次跳绳比赛中,小亮跳了80下,小花跳的比小亮多20下,小花跳了多少下?

5.“六一”节文艺节目表演,一年级参加15人,二年级参加18人,三年级参加23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

板书设计:

练习四

 

阅览室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法: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计算的兴趣。

学法:

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教具:

主题图

学具:

小棒练习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

“阅览室”的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2)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

(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以“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为例。

(1)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2)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

.

(3)10-7=3,20+3=23。

(4)

30

-7

23

注意:

用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减被借走的“1”,

教学时要结合摆小棒或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

写竖

式时,一定要把被借走的“1”点在十位上,这样才不容易忘记。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第76页“试一试”第1题

(1)学生试着完成,指名板演。

2.完成课本第76页“试一试”第2题

指名回答,并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完成课本第76页第1、2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说一说退位减法应该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索

问题: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用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说明口算和笔算的道理。

(2)计算“25-8”遇到个位不够减的情况,学生可能会想到很多方法。

(3)结合竖式计算,提问“在用竖式计算时看到退位点,你想到了什么?

25

-8

1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77页第8题。

学生观察图意,再试着列式解答。

2.母亲节到了,我要折50只纸鹤送给妈妈,已经折了5只,还要折多少只?

3.33人去看电影,只有9把椅子,还需要多少把椅子?

四、课堂作业

课本76页第3题,课本77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吗?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阅览室

.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15-8=7(本)

7+10=17

·

25

-8

17

答:

儿童画报还剩23本。

课后反思:

  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问题意识。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充分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

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独立思考意识。

表达能够很好展现他们的思路,因此,在课堂上我常常用“谁能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算法。

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谁还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同学们?

”的话来鼓励学生,这样做,既培养了想说的学生有条理、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其他学生倾听的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见解能够被班内更多的成员理解并表述出来。

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问题。

提出“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了2,从4变成了3,从2变成了1……”,而发现这种变化正是计算退位减法的关键,此时此刻它已经变成学生内心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

 

跳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初步的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法:

发展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具:

计数器

学具:

练习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

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表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

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

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

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2.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1)学生独立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40-28=)

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

哪些把差估计小了?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

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3.探究算理。

(1)尝试计算“40-28”的得数是多少?

(2)交流算法。

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

③用竖式计算40

-28

12

让学生一边拨计数器一边说理由。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1)个人试做。

(2)全班交流。

2.完成课本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中的题目。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跳绳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

40

-28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快速口算下列各题。

48-15=91-3=34-22=23-5=56-34=42-9=47-27=72-7=

2.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自主学习

1.“100-48=?

”。

(1)学生自己探索,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算法。

①从100中减去40再减去8;

②把48看成50,“100-50”,多减了2再加上2;

2.拨一拨,再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1)说一说计算时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2)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把借的过程演示出来,边说、边拨。

(3)让学生对照竖式,联系拨的过程,说说怎样借数。

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计算过程从哪位借了数,就可以这一位上面点上退位点,做个标记,以免忘掉。

··

100

-48

5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完成课本第80页第2题。

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列式计算,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