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876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卷苏教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4分)

①宫què_______②苑yòu_______③yùn______袍敝衣④chí_______蹰

⑤jūn_______裂⑥白露未xī_______⑦缃qǐ_________⑧叱duò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4分)

①玉帛()②辙乱()③旗靡()④汩没()

⑤嗜学()⑥烨然()⑦白晰()⑧荇菜()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订正。

(2分)

君子好求锡归待选不可曲伸取信于民

负箧曳屣奔走之劳登轼而望禅不敢发

订正:

4.文学常识填空。

(8分,每空0.5分)

①汉代人把乐府机关收集整理、编录演奏的诗篇称为“____________”。

后人称这些诗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陌上桑》就是其中的名篇。

②《关雎》、《蒹葭》、《君子于役》均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

这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③《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他真挚诚恳、循循善诱,用自己切身体会勉励同乡马生勤奋学习,因而,这篇文章具有_________的性质。

④《上枢密韩太尉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人名),他在散文创作上有突出的成就,与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

⑤《________________》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___________体史书。

《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

①公将鼓之________②将以益治其文_________③道阻且右________

④主人日再食________⑤钟鼓乐之_________⑥腰白玉之环_______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

A.四支僵劲不能动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C.辙生十有九年矣D.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7.默写(5分,每空0.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我秦氏楼。

②头上倭堕髻,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之夕矣。

④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自知也。

⑥《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曹刿论战》选段(7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等,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战则请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曹刿请见的最主要原因是()(1分)

A.齐师伐我B.公将战C.肉食者鄙D.战则请从

11.“忠之属也”的评价内容是()(1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以上三种均包括。

12.选对本段文字核心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1分)

A.介绍曹刿请见的原因。

B.批判当官者的无能。

C.讽刺庄公的迷信思想。

D.指出战前的政治准备。

(二)选《上枢密韩太尉书》(11分)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13.本文选自《上枢密韩太尉书》,此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体裁属于____________体的______________文。

(2分)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

①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_______________②然皆古人之陈迹________________

③故决然舍去________________④太尉以才略冠天下______________

1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作者在家乡所交往的是人;所居住的环境是;

所读之书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7.作者“决然舍去”的原因是。

(1分)

18.作者用周公、召公、方叔、召虎四人喻韩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9.作者认为“养气”主要靠()(1分)

A.多观察B.“求天下奇闻壮观”,多结交文人学士

C.多读“百氏之书”D.多与“邻里乡党之人”游

(三)选《送东阳马生序》(7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0.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____②无冻馁之患矣_______________

③非天质之卑______________④生以乡人子谒余______________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1分)

例句: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A.有司业、博士为之师B.非天质之卑

C.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D.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分)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与自己昔日求学之艰难对比鲜明,旨在说明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全文思考,本篇赠序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陌上桑》(8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5.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①日出东南隅()②照我秦氏楼()

③秦氏有好女()④但坐观罗敷()

26.诗中“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在人称上有什么变化?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冲,哪一词语表明了罗敷农家女子最本质的特点?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作者在叙述“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观罗敷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描写?

目的是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阅读选文后,请简要地概述罗敷这一人物形象。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关雎》(7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

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0.“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找出并加以解释。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把诗中空缺的诗句填全。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本诗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给本诗划分层次,并指明层意。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练习(33分)

35.这是一单元的文言文,几篇课文各有各的写作特点,请你回忆一下,解答下列题目。

(3分)

①《曹刿论战》作为一篇记史的作品,一个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枢密韩太尉》是一篇书信,你觉得本文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问师的种种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你觉得本文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陌上桑》采集于民间歌谣,是一首东汉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诗歌,诗里的故事带有浓厚的传说性。

请你把它改编成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0分)

附:

【新教材基本能力过关卷】:

第六单元复习卷答案:

一、1.①阙②囿③缊④踟⑤皲⑥晞⑦绮⑧咄

【解析】:

此题考查了对重要词语的识记。

其中的“阙”、“缊”、“咄”容易写错,应当心。

2.①bó②zhé③mǐ④gǔ⑤shì⑥yè⑦xī⑧xìng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及重要词语的掌握情况。

其中的“烨”、“靡”、“汩”、“帛”极易读错,请当心。

3.求——逑锡——赐曲——屈禅——惮

【解析】:

这题主要引导学生应区别一些形近字,同音字。

4.①歌诗乐府乐府诗②诗经诗三百风、雅、颂③明朝宋濂临别赠言④苏辙苏洵苏轼⑤左传编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只要注意书下注释,完成此题不难。

平时最后能识记一些!

5.①击鼓进军②更加③弯曲④两次⑤使……快乐⑥挂在腰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要实词的掌握情况。

其中的“鼓”、“腰”都是名词作动词使用;“乐”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了解程度,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容易多了。

A选项中“支”—“肢”;B选项中“徧”—“遍”;C选项中“有”—“又”。

7.①日出东南隅②耳中明月珠③鸡栖于桀④白露为霜在水一方⑤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背诵一些名家名篇会增加我们的古文功底!

二、

(一)8.①参与②可以凭

【解析】:

对重要实词的理解,是文言文必考题之一。

题目中的“可以”古今意义不同,请注意区别。

9.①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的。

②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解析】:

翻译重要语句,也是文言文必考题之一。

10.C

【解析】:

“鄙”是“鄙陋,目光短浅”的意思,表明了曹刿对“肉食者”的否定,也表现了他的“远谋”。

11.C

【解析】:

“忠之属也”是在否定前两次回答以后对第三次回答的肯定。

办事负责,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是作战取胜的保证。

这充分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12.D

【解析】:

这一段通过写战前曹刿与乡人及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

文中重点写的是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充分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二)13.呈给枢密使韩太尉的信书信体议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以及有关课文的一点文化常识。

只要关注书下注释,即可完成此题。

14.①扩大自己的视野②陈旧的东西③决断的样子④才干谋略

【解析】:

此题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的实词,并能理解它们的意思。

因为这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能力。

15.看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亲耳听到他的宏辩的议论,亲眼见到了他的文秀而雍容大雅的容貌,又得以和他门下的学生、贤士、大夫相交往,然后才明白了天下的文学成就都集中在这里啊!

【解析】:

此题仍是考查对重要文句的翻译。

16.邻里乡党之人;百里之间;百氏之书

【解析】:

捕捉文中信息,先要认真读课文,然后再根据要求去文中寻找,这样会简单一些。

17.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解析】: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需抓住关键句子来讨论、分析。

18.颂扬韩琦出将入相、文武兼备,以求得一见。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理解。

理解作者写作手法可以与写作目的联系起来讨论。

19.B

【解析】:

此题仍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三)20.①给予、赠送②饥饿③低下④拜见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

21.C

【解析】:

此题对常见虚词“之”进行考查。

与例句相同的是C选项,它们都是代词,他,指马君则。

22.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语言顺畅通达。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翻译。

要抓住关键词语,如“撰”、“贽”等,还要懂得词法和句法,如“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

23.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专心与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的分析。

仍然可以联系文章主旨来综合考虑。

24.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

(只要意思对即可)

【解析】:

可以抓住文章的一些关键句子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25.①方位角落②我们③美丽④只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实词的理解。

26.第一人称变第三人称。

【解析】:

解答此题必须先要理解文句的意思,然后再分析人称的变化已很容易了。

27.“善”

【解析】:

分析人物性格可抓住关键词语或重要语句。

28.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罗敷的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

29.她是一位外表美丽,热爱劳动的典型的农家女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理解人物性格,可从人物语言、行为、外貌等方面加以揣摩。

(五)30.友:

动词,亲近、交好;钟鼓:

敲钟击鼓;乐;动词,使…欢乐。

【解析】:

词类活用是考查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需要平时的积累,并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综合理解。

31.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的识记情况。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32.对偶

【解析】:

此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

准确解答此题,必须要熟悉“对偶”这一手法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特征进行再认。

33.一层(前四句):

小伙子听到雎鸠的鸣叫,唤起要同漂亮姑娘结为夫妇的心思。

二层(第五至十二句):

姑娘采摘荇菜,刻画小伙子对姑娘的日夜追求和思恋。

三层(第十三至二十句):

描写小伙子决心追求这位姑娘欢乐、热烈的情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路、层次的把握。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段的意思,并考虑有几层意思,然后再具体划分。

34.描写青年男子对漂亮姑娘的恋慕与追求;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35.①剪裁得当②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自然③结构严密,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注重细节描写④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本单元各课的写作方法的理解,以便能熟练掌握,并自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所写答案意思对即可,或只要符合本文的写作特色,归纳恰当也可以。

36.具体内容略

【解析】:

改编时可运用联想和想像等手法,增加一些故事情节,使文章生动、曲折,但不能改变原文意思。

【新教材发散思维检测】

第六单元测评试卷

(总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又何间焉()②日出东南隅()③小信未孚()④俟其欣悦()

⑤恐遂汩没()⑥仓廪()⑦烨然若神人()⑧溯洄从之()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曹刿请见()无冻馁之患()

请俯身倾耳以请()患

战则请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言和而色夷()虽无所不读()

和虽

久而乃和()虽多而何为()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1分)

A.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B.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也。

D.岂尝执笔/为如些之文哉?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1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B.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使君问罗敷:

“你愿不愿意和我一道乘车而去?

C.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D.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丈夫被征去当差,不知现在是何时。

5.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写出文中古义和今义)(4分)

(1)忠之属也

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牺牲玉帛

牺牲: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大之狱

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宁可愿载不

宁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一句中“牺牲”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B.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

C.《君子于役》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D.《上枢密韩太尉书》是一封求见信,写信人是刚满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收信人却是掌管着全国军政大权的枢密使。

7.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3分)

①《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这一人物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请简要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自己求学的经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陌上桑》一文中写到罗敷遇到太守的调戏,又为何夸她丈夫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题意填空。

(3分)

①《陌上桑》中,连续八句诗是用虚写的手法间接称赞罗敷的美丽动人,语言诙谐有趣,可谓神来之笔。

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雎》中,“君子”由相思难耐而生幻想,与“淑女”美满结合的热烈场面描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陌上桑》中描写罗敷采桑工具之精美的诗句是___。

④《君子于役》写“妇人想念长期在服劳役的丈夫,该不会受饥挨饿吧”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