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061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

八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

§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使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BCGH,代表模型的是ADEF

A地球仪;B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O2

3.读图:

书本P3图1-2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没有(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2)气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

★(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已。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

2,这是个化学变化(物理或化学)。

2.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读图P5图1-4水分子电解模型图:

(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2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

(2)从中可知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或相同),★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

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铁、铝、铜等。

(注:

联系后面一节中可知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离子、原子三大类)

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

7.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决定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8.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氧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CO2分子;

9.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金刚石、石墨和烯,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数目不同的。

★10.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E

A原子质量小,分子质量大;B原子体积小,分子体积大;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E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1-3原子结构的模型

1.将下列科学家与其提出的相应的原子模型连线:

英国道尔顿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

英国汤姆生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英国卢瑟福卫星模型(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动)

丹麦波尔西瓜模型(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

现代科学家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

★3.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原子核

(带正电荷)中子(中子不带电)

相关说明:

(1)原子核带的电荷数又叫核电荷数;

(2)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

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3)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可以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注:

联系后面讲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4)阅读P14页表格,不难发现下列规律:

★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有些原子中可以没有中子,不同的原子中质子一定不同;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4.下列基本粒子中最小的是:

F;★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基本粒子是:

B;C相同的原子中E数一定相同。

A分子B原子C质子D中子E电子F夸克

★5.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铁元素就是指

所有核电荷数为26的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不讲(讲或不讲)个数。

6.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7.由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2311Na可知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1;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用符号表示):

、、。

8.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金属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

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相互吸引,最终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

可见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离子像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9.硫酸铜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的。

★用线把下列物质与相应构成物质的粒子连起来:

原子铜

硫酸铜

离子干冰

金刚石

分子氧气

§1-4组成物质的元素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指

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

★说明:

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只讲种类,不讲(讲或不讲)个数;而分子、原子和离子是微观概念,可以讲个数,也可讲种类。

2.根据元素的分类,将下列元素分别填入相应类别中:

金属元素①②⑥

★元素固态的非金属③④

非金属元素液态的非金属⑤

气体元素常见气体元素⑦⑧

稀有气体元素⑨⑩

1铁;②钠;③硫;④碘;⑤溴;⑥汞;⑦氧;⑧氢;⑨氩;⑩氦。

★根据物质分类,将下列物质分别填入相应的类别中:

混合物①⑧

物质纯净物单质②③⑥

化合物⑤⑦④氧化物⑦④

其它化合物⑤

①氯化钠溶液;②铁;③液氧;④水;⑤氯酸钾;⑥臭氧;⑦二氧化碳;

⑧石灰水。

3.将地壳中下列元素所含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②①③④⑤①硅;②氧;③铝;④铁;⑤钙;

4.人体中所含元素比例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碳,再次是氢。

5.人造元素是通过核反应制得的,部分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放射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1-5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C可代表的化学意义有:

宏观上表示碳这种元素;微观上表示1个碳原子。

而2C仅表示两个碳原子。

★(注意:

联系化学式知识C宏观上还可表示碳这种物质)

2.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代表个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按元素、元素和元素这样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相同。

3.元素周期表可以横着(按读),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依次

;也可以竖着(按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

★4.熟记1-20号元素,对应序号后写出其元素符号: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9K

20Ca

§1-6表示物质的符号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物质的化学式是由实验测定出来的,一种物质(指纯净物)只有1个化学式。

★2.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写出下列单质的化学式,

氦气He氖气Ne氩气Ar(单原子分子)臭氧O3

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氟气F2碘I2(双原子分子)

铝Al铜Cu铁Fe金刚石C碳C磷P(习惯如此)

★3.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根据化合物中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书写;口决,正前负后,交叉法、约简)

(1)背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用符号填写)

+1价:

K、Na、H、Ag;原子团NH4+

-1价:

F、Cl、Br、I;原子团OH-、NO3-

+2价:

Ca、Mg、Ba、Zn;

-2价:

O、S(显负价时);原子团SO42-、CO32-、SO32-

+3价:

Al、Fe(显高价时);

-3价:

原子团有PO43-。

(一定要背出!

(2)★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完成下列符号组合成的化学式:

(横线上写化学式,横线下写化学式名称)

O

Cl

NO3

CO3

Na

Na20

氧化钠

NaCl

氯化钠

NaNO3

硝酸钠

Na2CO3

碳酸钠

Mg

MgO

氧化镁

MgCl2

氯化镁

Mg(NO3)2

硝酸镁

MgCO3

碳酸镁

Al

AL2O3

氧化铝

AlCl3

氯化铝

Al(NO3)3

硝酸铝

Al(CO3)3

碳酸铝

NH4

NH4Cl

氯化铵

NH4NO3

硝酸铵

(NH4)2CO3

碳酸铵

★4.小结常见化合价的一般规则有:

①化合物中氢总是﹢1价,氧总是﹣2价;②金属元素常显负价;

2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显正价,如SO2,跟氢化合时常显负价,

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5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可以变化的,如在FeCl2中铁显﹢2价;FeCl3中铁显﹢3价。

★标出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请标在N元素的正上方上:

7.NaHSO4中S的化合价是﹢6,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7。

★8.化学式的意义:

以CO2为例,(可读图P32图1-34)

①宏观上可代表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宏观上说明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③微观上可代表二氧化碳分子;

④微观上可说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构成。

(注意:

联系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知识,⑤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

10CO2只代表10个二氧化碳分子,只有这层微观意义。

练习:

10CO2中的氧原子个数与4个N2O5中氧原子的个数相同。

9.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

钠离子Na+,碳酸根离子CO32-;

10.3SO42-表示3个硫酸根离子,它共带6个单位负电荷。

★1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氧元素O②两个氧原子2O③氧气O2④两个氧气分子2O2

⑤氧离子O2-⑥两个氧离子2O2-。

§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原子的质量很小,为了方便表示,就用一种相对原子质量方法来表示。

若C-12原子的质量为M克,氧原子的质量为N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为12N/M。

2.阅读P38页表,知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原子序数为11),则钠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1。

4.由于原子的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所以分子的质量也就用相对的方法表示。

★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SO2=64;②Ca(OH)2=74;③3H2O=54;④KclO3=122.5。

★5.有关化学式的四种基本计算类型:

2N

以NH4NO3为例请计算(写出具体步骤)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M=14+4×1+14+16×3=80;

(2)NH4NO3各元素的质量比mN:

mH:

mO=2×14:

4×1:

3×16=28:

4:

48=9:

1:

12;

(3)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

(4)40克NH4NO3含N元素的质量为mN=40g×35%=14g。

★练习:

多少克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为70克?

解:

M=70g/35%=200g答:

200克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为70克

§2-1空气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参见书本P45页图2-3)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2P2O5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烧杯内水倒吸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剩下容积的1/5。

(3)此实验说明: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稀有气体,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它杂质。

2.空气中各成分有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

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氧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

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

氮气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

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

二氧化碳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供给生呼吸;

稀有气体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

 

§2-2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

1温下无色无味气态;★②不易(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也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④液化时呈淡蓝色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与硫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是S+O2点燃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与铁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是3Fe+2O2点燃F3O4,铁在氧气为燃烧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光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物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

★3.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4.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BCDEF;最复杂、步骤最多的是B。

A铁生锈;B铜生锈;C橡胶的老化;

D生物的呼吸作用;E稻草堆自然发热;F白磷自燃。

6.呼吸作用是个比较复杂的缓慢氧化,以葡萄糖为例,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是:

有机物+氧气酶能量+二氧化碳+水。

6.★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写出化学方程式)

1热分解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

2温下分解过氧化氢:

2H202MnO22H2O+O2;

在②中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7.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

这个过程中是变化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8.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是:

①②③④⑤。

①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②加固体药品;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当气泡连续出现后收集氧气;⑤先移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注意这个实验的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如试管口为何略向下斜?

;实验结束时为何先移导管?

等等。

,参见课本后面的实验内容,自己整理。

★9.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则可能发生爆炸;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不及时散失,则可能引起自燃。

★10.下列有关缓慢氧化,燃烧和自燃说法正确的是:

BC

A缓慢氧化不放热,燃烧放热;B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C它们本质上都是氧化反应;D缓慢氧化最终会引发自燃。

★11.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一是要有助燃剂参与,二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12.由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即可。

13.有一瓶气体是无色气体,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后,本条剧烈地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

B

A氮气B氧气C空气D稀有气体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⑤

①氧气很活泼,可以能和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氧气能燃烧,故和很多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所有的物质着火后可以用水来灭火;

④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因为肯定有氧气参与;

⑤灭火的原理是消灭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

§2-3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铜在氧气中燃烧:

2Cu+O2点燃2CuO

3在氧气中燃烧:

4Al+3O2点燃2Al2O3

4通电分解:

2H2O通电2H2+O2

5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H2O2MnO22H2O+O2

6CH4在空气中燃烧得到CO2和H2O:

CH4+2O2点燃CO2+2H2O

以上反应属于分解反就的是③④化合反应的是①②,从反应本质上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①②⑤。

2.书本P61图2-32和图2-33的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生成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3.任一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原子的也没有变化,只是原子重新组合变成新的分子,这在宏观上的反映是生成物的总质量和反应物的总质量必然相等。

4.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一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以2Cu+O2△2CuO来说明)

①表明反应物是铜和氧气,生成物是氧化铜。

2明反应的条件是加热

3明各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个数比为2:

1:

2

4时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

1:

5

6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对任一反应质量比是不变的)

6.★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

例:

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3.2克氧气,问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

解:

②设需分解X克H2O2

12H2O2MnO22H2O+O2

2

3

⑤X=6.8g

答:

需分解H2O26.8克

参照步骤: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分析题意代入已知物,设未知量

③计算所求物和已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根据质量比列方程:

⑤写出简明答案

§2-4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1.人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2.读图P67页图2-38呼吸系统:

可知由鼻、咽、喉和气管构成了呼吸道,实现了肺的通气;★气体交换的场所主要在肺部。

★3.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产生的。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强

气流流向

吸气

增大

减小

体外到体内

呼气

减小

增大

体内到体外

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主要是在肺中进行的,通过呼吸作用作用实现的

通过气体交换暗红的静脉血变成鲜红的动脉血。

(见图2-40最右幅)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C

A动物和植物一样都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呼吸就是呼吸作用;C在呼吸过程中生物获得能量;

D生物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都是CO2和H2O;

§2-5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机物(无机物或有机物),来制造有机物(有机物或无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过程。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光、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2.将光合作用过程打些比喻,生产原料是AB;生产工厂是D;生产动力是F,得到的产品是:

CE

ACO2BH2OCO2D叶绿体E有机物F阳光

★3.光合作用很复杂,但主要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把简单的

无机物物合成了复杂的有机物物;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实现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4.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见书(P72图2-44):

(1)碘酒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因为碘能使淀粉变蓝。

(2)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的目的是让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尽可能分解掉叶片中的淀粉(淀粉或无机物)。

(3)实验中可知,被光照射到的叶片中产生了淀粉。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B

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构成了生物体的主要部分;

B光合作用是个复杂的化学变化;C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不消耗能量

D光合作用直接提供给植物以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6.CO2的性质:

(1)CO2的物理性质有:

常温下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大,故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微(不易或易或微)溶于水,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

(2)CO2的化学性质有:

①它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②与水反生反应(写出方程式):

CO2+H2O==H2CO3,

其生成物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这种生成物不稳定,加热又会发生分解反应(写方程式)H2CO3△CO2↑+H2O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生反应(写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常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7.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2;实验装置要求在反应时长颈漏应下端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

7.下列有关CO2说法正确的是:

BD

A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BCO2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利用CO2不支持燃烧的物理性质可以用来灭火;D固体CO2又叫做干冰。

★8.有一种无色气体A,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能溶液于水生成B,B呈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成C和气体A。

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据此推断出A、B、C的化学式:

A二氧化碳B碳酸C水。

★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

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过程;

B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晚上只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呼吸作用;

D活的植物体有时进行光合作用,有时进行呼吸作用。

§2-6自然界中的氧和碳的循环

1.阅读书本P79页图2-52图A和B:

实验发现钟罩内先熄灭的是A罩内的蜡烛;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2.下列事例属于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的是ABCD

A煤的燃烧;B人类呼吸C植物呼吸;

D微物分解动植物残体;E植物光合作用

2.臭氧的化学式是O3。

氧气在紫外线作用下能生成臭氧的化学方程式为:

3O2紫外线2O3;臭氧是一种蓝色色的带有腥臭味的气体,它主要位于大气层的平流层(对流层或平流层);臭氧层的作用是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

★4.下列事例不属于碳循环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是:

E

A可燃物燃烧;B植物光合作用;C植物呼吸作用;

D微生物分解残体;E植物的蒸腾作用

5.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所谓的温室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