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10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线的认识

浦江县白马镇中心小学楼逍遥

教师简介:

楼逍遥,女,1987年7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金华师范学院,现任教于浦江县白马镇中心小学。

从教三年来探索创新,积极参与一项省级课题、二项市级课题的研究与执笔,几年来已有十余篇论文及科研成果在省、市、县级获奖及发表,2009年执笔的课题—《低段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效性研究》获金华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同年还被评为浦江县优秀教师;多次在县、镇级观摩活动中上示范课。

该教师还擅长书法,撰写的作品多次获金华市书法比赛一等奖。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P16-17页“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并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能用数学符号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三种线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画一画。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线。

请你在草稿本上画一条你最喜欢的线。

2.揭题。

有直的线,也有曲的线。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研究曲的线,只研究直的线。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1)线的体验

生活中找一找三类线:

①线的两边都能看到头

②线的两边都看不到头

③线的一边看到头,一边看不到头

(2)线的模型

你能将这三种线画下来么?

(3)线的欣赏

说说看你最喜欢哪种线?

为什么?

2.自学读法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填一填。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2)辨一辨。

(对的打“√”,错的打“×”)

2.拓展练习

(1)数一数,一共有几条线段

A

①AB②IJBC

HD

CD

GFE

()条()条

()条()条()条

四、总结

平移与平行

婺城区北苑小学章立平

教师简介:

章立平,男,1975年10月出生,1994年8月参加工作,教龄16年。

中学高级教师。

曾荣获金华市优秀青年教师,金华市教改之星金奖。

有20余篇论文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数学》、《小学教学》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世纪版数学四上18—2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分析比较,理解“平移产生平行”的发展规律,明确“等距”的基本要求,初步形成平行线的概念界定,掌握画平行线方法。

2.经历平行线“等距”要求、“画法形成”的探究过程,体验图示、实验、归纳、类比等思考方法,发展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3.在“平移与平行”的学习中,能主动表达“等距”规律探求的不同理解,尝试解释所得的“平行”结论,并不断学会与他人合作。

4.通过操作、实验、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提高对数学结论推导过程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回想平

移的运

动方式

提取平

移的先

前学习

经验

1.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有两种常见的运动方式。

2.下面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

3.借助两块三角板实现不同方向、位置的平移运动。

1.回忆“平移与旋转”的学习。

2.辨析“平移与旋转”。

3.学生平移实践,渗透平行线画法。

理解平移的基本要求

格子图

上的平

1.在格子图上,把小棒向右平移5格。

(两种)

2.观察不同图示,比较平移与没有平移的区别。

1.平移实践,并观察前后的图形变化。

2.初步理解和表述平移运动的基本要求。

不在格

子图上

的平移

3.不在格子图上,把小棒向右平移。

4.思考这些不同的平移方法,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特点?

3.平移实践,小组交流操作办法和学习难点。

4.学生借助各种方法把握平移的基本要求。

呈现平

移的简

便画法

5.物体平移,有没有更简便的画法?

6.基于学生思考,呈现物体平移的简便画法。

7.一分钟你能画几条经过平移的线?

5.思考围绕“等距”的快捷画法。

6.观察、描述老师的简便画法。

7.学生实践平移的简便画法。

平移产

生了平

行线

初步形

成平行

线的界

1.这些线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

2.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平行线。

1.表达自己对平移前后所得线的等距思考。

2.借助基本要求认识平行线。

平行线

的辨析

3.下面哪几组线是平行线?

3.快速辨析平行线。

静态的平行线

图示的

平行线

平行线

界定的

再明确

承接上面第3题。

1.为什么这组线不是平行线?

2.这几组没有经过平移的线,怎么也是平行线呢?

3.都是平行线。

除了平移产生平行线……

1.正反对照,强化等距认识。

2.分类思考,在辨析平移产生平行线的基础上,认识确定的平行线。

3.明确“等距”的要求。

生活中

的平行

线

平行线

的生活

联系

1.生活中有这样的平行线吗?

1.提取学生对平行线的生活记忆。

平行线的巩固

勇闯智

慧岛

画平行

线

1.画已知直线、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结合平移方法,明确平行线画法。

找平行

线

1.长方体上的平行线

1.基于面的视角找平行线。

全课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

学生自我知识梳理。

相交和垂直

东阳市湖溪镇中心小学杜美玲

教师简介:

杜美玲,女,1981年出生,教龄12年,多次承担东阳市级公开课。

2007年获东阳市数学优质课一等奖,2008年在小学数学新生代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获金华一等奖和省一等奖。

2010年被评为金华市“521”工程骨干教师。

自任教以来,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多次获奖。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21—23页,相交和垂直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理解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并能正确判断。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垂直关系,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

1、长方体中找平行线

2、长方形中感知垂直

二、理解垂线

1、想一想,你能在b边上画出像a这样的线吗?

1)学生试画

2)全班交流,展示画法

2、观察画出的这些线和b有什么关系?

3、在生活中找一找垂直现象。

4、梳理、完善垂直的概念。

5、回顾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的垂线,和平行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创造垂线

1、创造垂线

你能利用手上的材料创造出垂线吗?

1)学生尝试

2)汇报交流

2、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应用垂线解决问题

淘气要到河边,他可能会怎么走?

哪一条路最近?

想一想,画一画,比一比

四、回顾与反思

回顾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旋转与角

金华市东苑小学吴志坚

教师简介:

吴志坚,男,1979年6月出生,教龄13年。

曾先后获得金华市教坛新秀、金华市教改之星(金奖)、全国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教改实验优秀教师、金华市开发区首届“轻负担高质量”示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先后有40多篇论文、案例在全国、省、市、区级获奖,其中发表3篇。

主持研究市重点课题1项、市规划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与交流,发现并明确旋转能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在此过程中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旋转产生的这些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通过探索与学习,能发现生活中诸多由旋转而产生角的现象,并初步体会旋转与角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生活中一些事物的计量。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基本经验。

【教学准备】

课件、活动角教具(学具)、钟面、折扇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引入新知

1、教具展示两线垂直相交的位置。

2、固定一线,将另一条线做平移,复习平移与平行之间的关系。

3、设疑:

其中一条线可以作平移运动之外,还可以作什么运动?

(旋转)

思考:

绕哪一点旋转?

旋转会得到什么?

(角)

出示课题《旋转与角》

二、实践体验,发现交流

1、猜测关系,初步感知

(1)思考:

相交成直角的垂线绕垂足做旋转运动,角可能会产生哪些变化?

(2)教师用教具对学生的猜测做初步验证,为后面学生的独立操作做铺垫。

(3)想一想:

这样的情形你在生活中碰到过吗?

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操作实践,体验感知

(1)根据课前老师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学习用具。

(2)象前面老师操作一样,边操作边独立思考,旋转与角之间的关系。

(3)把自己操作中的发现和思考中的困惑与同学交流。

3、交流探讨,深入感知

(1)说出你们的发现与困惑,老师相机板书学生的发言。

(2)结合学生的发现和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深入的探讨,关键问题教师用教具配合课件演示加以说明,明确所探讨的内容。

策略一:

对学生的发现和问题进行简单分类,简单问题学生自己解决,稍难问题老师点拨解决,较难问题老师引导解决。

策略二:

在研究旋转产生角的过程中认识平角、周角,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障碍,通过实践操作和辨析明确概念。

4、实践联想,巩固感知

(1)小结前面的学习成果,请同学们再次实践,巩固旋转与角之间的关系。

(2)联想到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旋转产生角的现象?

学生发言,教师用实物适当补充说明。

三、应用研究,巩固提升

1.结合教材试一试,说说生活的平角和周角是怎样形成的,并找一找生活的物体旋转之后都产生乐哪些角?

2.结合教材练一练1,研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夹角,体会时间不同所形成的夹角也不同。

结合教材练一练2,通过画角,再次明确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3.结合教材“你知道吗?

”通过课件展示速度表的动态,沟通旋转幅度、角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体会旋转带来角的变化可以表示某些事物的计量。

四、小结

角的度量

金华市东苑小学赵晓玲

教师简介:

赵晓玲,女,1978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金华师范学校。

曾两次获得金华市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7年获得浙江省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多次在“浙江省数学年会”“浙江省特级教师携手农村大行动”等省、市级活动中承担教学观摩及送教下乡任务,得到一致好评。

多篇论文、案例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案例》等刊物上发表,承担、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实验研究。

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上P26—28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将角数字化的过程,能用数字描述角的大小。

2、结合具体的活动,体会量角器的形成过程,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活动中感受探索的乐趣,形成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硬软件一套、活动角、量角器

学具准备:

量角器及雏形、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将角数字化。

1、数字化

(一)——用0表示角

(1)复习角的相关知识。

(2)活动角一条边逆时针转动,得到六个角。

(3)转动边旋转回来,使角变小,小到两边重合时,用0表示。

2、数字化

(二)——用数字表示角

(1)用数字表示其它六个角。

(2)小结

3、数字化(三)——反方向角的数字化

(1)活动角一条边顺时针旋转,转出四个角。

(2)在作业纸上用数字表示这四个角。

(3)反馈比较,发现问题。

(4)讨论解决办法:

需要统一标准

二、量角器与量角

1、形成量角器雏形

(1)自学课本P27,课件帮助感知1°。

(2)学习0——180°,形成量角器雏形。

(3)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分别多少度。

2、用量角器雏形找角、量角

(1)看度数在工具上找角。

(2)看角在工具上找度数。

(3)量反向角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3、完善量角工具

(1)标注外圈刻度。

(2)用量角器量角。

(3)给出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三、巩固与提升

1、练习:

选读内外圈刻度。

2、疑难角的度量

(1)边太短的角

(2)位置不正的角

3、讨论:

两边都不在0刻度线上,而在其它刻度线上,能否量出角的大小,为什么?

四、全课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你有什么收获?

画角

金东区曙光小学朱雪莲

教师简介:

朱雪莲,女,1977年12月出生,教龄15年。

小学高级教师,金华市第一届中小学特级教师跨区带徒学员。

多篇论文案例在区、市级获奖,其中《和女儿一起成长——从家庭教育反观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之友》发表,市立项课题获第三届教研课题市三等奖。

执教的《买矿泉水》一课获2009年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国家级示范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学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估计、想象、画角等操作活动,建立对角的大小的初步感觉,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量角器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

画非整十度数的角

教学准备:

一副三角板、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新知

1、估一估、量一量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

2、揭题。

同学们已经学会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画法。

(板书:

画角)

如果告诉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把这个角画出来吗?

试一试吧!

二、尝试操作,探究新知

1、画一个60度的角

(1)学生尝试练习

(2)同桌互查,交流画法。

(3)集体交流画法。

A、用三角尺画。

B、用量角器画。

2、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150度和85度的角。

再告诉你两个角的度数你能画正确吗?

先比划一下,150度,85度呢?

现在我们知道画角的工具有量角器也可以用三角板,请你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150度和85度的角。

画之前估一估、比划大小。

学生练习,完成之后检验评议。

画完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讨论一:

为什么85度不能用三角板来画呢?

讨论二:

一副三角板能画哪些特殊度数的角?

怎样思考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现在对于这两种画角的方法你想说点什么?

三、运用提高,巩固新知

选择合适的方法画下面各角:

30度、70度、105度、160度。

同桌交换批改,检查到同桌有错误的请举手。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画角和量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画角和量角时,都要把量角器上的角和画的或者量的角进行重合。

五、机动拓展

在生活中,有些角不要需要精确度数,可以任意画。

有些角需要需要精确度数,如果不用量角器和三角板你能画出90度的角吗?

45度呢?

线与角的练习

婺城区柳湖小学倪军健

教师简介:

倪军健,男,1974年9月出生,教龄14年。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近年来,执教各级观摩课40多节,受到全国、省市专家的好评。

参与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从婺城区到金华市、浙江省乃至全国均荣获一等奖。

数学教学的科研成果和论文,获得全国、省市45项各种等级的奖项。

已发表一部专著《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和学术性教研论文16篇。

省市多家媒体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曾成为杂志《中华教育研究》的封面人物。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P30

教学目标:

1.经历画一画,进一步巩固画线段、射线、直线、平行线、垂直线和角的方法。

2.在练习中发展自主探索规律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感受成功。

教学

流程

环节内容

设计意图

批注

一、

基本

练习

1、画一画

(1)画线段、直线、射线。

画一条线段,把右边的长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画一条射线,把右边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

画一条直线,把右边的长方形分成1个三角形和1个梯形。

(2)过C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和垂直线。

2、画角。

⑴哪几度角是很容易画的?

不用量角器从大到小画出这些角。

⑵根据给定度数画角。

角度

40°

110°

85°

⑶用圆形纸片折一折,画出45°、135°角。

   

进一步明确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并会读线段、射线、直线。

进一步熟练画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方法。

进一步熟练与巩固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灵活地进行画角。

二、

综合

练习

根据上图填空:

⑴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

⑵量一量:

∠1=(),∠2=(),∠3=(),∠4=()

⑶在图中还有哪些角与∠1相等?

有什么新发现吗?

熟练地综合运用线与角的相关知识,并能自主感悟对顶角、内错角、同位角的关系;从而发展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

三、

实践

运用

1、今天我当筑路工:

在新修的公路中间画一条双车道中心隔离线。

2、小探索:

怎么测量出三棱柱子三个角的度数?

发展学生用线与角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四、

小结

通过练习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线与角”的整理和复习

义乌市实验小学朱向阳

教师简介:

朱向阳,男,1975年10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

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曾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教育科研青年标兵、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金华市名师等称号。

现任义乌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兼任义乌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小学数学分会副会长。

主持或执笔的课题成果省级及以上获奖6项,著有个人专著《寻找数学教学的中间地带》,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文章20多篇。

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四上第二单元“线与角”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掌握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征与区别;能正确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关系;掌握角的分类及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

进一步提高作图技能。

2.运用联系的观点,从“点”出发,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线与角”知识的整体建构;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区别和联系中进一步掌握图形的特征。

过程预设:

一、揭题导入

1.揭题

2.引出端点、交点和顶点

二、回顾整理

1.“线”的整理:

直线、射线、线段不同在哪里?

有什么联系?

2.“线的关系”的整理:

怎样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垂直?

3.练习检测

4.“角”的整理:

有序认识各类角以及影响角大小的因素

5.“线与角”知识的整合

三、练习沟通

1.画一画:

按步骤作图,想想有哪些发现。

2.量一量:

测量角的大小,你有哪些发现?

3.数一数:

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线与角”?

四、总结

从“儿童教育”到“教师教育”

——我就这样一路走来

吴正宪

专家简介:

吴正宪,女,特级教师。

现任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数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府“人民教师奖”、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中共中央统战部“先进个人”、“北京教科院职业道德标兵”等称号。

她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

吴正宪是一位受学生欢迎、教师尊重、专家认可的教师,她用行动实践了党和国家对特级教师的要求,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

40年的时光匆匆流过。

我是怎样由一名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转变为引导学生感受美好数学世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立体教师”的?

我又是怎样从习惯于“教材介绍、个人报告、现场评课”的单一教研模式发展到引导教师群体在高质量的案例研修中、在承担富有挑战性任务过程中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团队研修”机制的呢?

最初的追求:

做孩子们喜爱的教师

阴霾过去,迎来曙光

困惑而思,起步探索

钻研理论,走向“新我”

勇于实践,不断攀登

第二个追求:

做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

以“我”为主的接受式培训。

以真实课堂为资源的互动式培训。

新世纪的追求:

构建以专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团队研修机制

由“师带徒”向团队研修转变。

构建有效的团队研修模式和策略。

在与教师共同研修中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的再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