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8312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A、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B、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D、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答案】A

  【解析】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司法队伍;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各项要求,也需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故选A。

  2、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占主体地位。

  A、劳动力

  B、生产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答案】A

  【解析】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在上述三个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要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者的掌握和作用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它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

故选A。

  3、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涵是()。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答案】A

  【解析】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其中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涵。

故选A。

  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响是()。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C、人口数量的多少可以改变社会的生产力

  D、人口可以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

  【答案】AB

  【解析】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1)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故本题选AB。

  5、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等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法优于旧法

  B、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C、普通法优于根本法

  D、下位法优于上位法

  【答案】A

  【解析】一般而言,法律效力的等级遵循以下规律:

①法律规范的效力首先取决于其制作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地位越高,则效力越高;②同一主体制定或修改的法律规范中,按照特定的、更为严格的程序制定或修改的法律规范,其效力等级高于按照普通程序制定或修改的法律规范;③当以上条件都相同,则后法优于前法;④统一制定机关在某一领域既有一般性立法,又有不同于一般性立法的特殊立法时,特殊立法的效力通常优于一般性立法,即“特殊优于一般”。

  6、XX市XX区公安局向其辖区内的XX驻XX省办事处发送关于安全相关事项使用的文种是()。

  A、请示

  B、报告

  C、函

  D、决定

  【答案】C

  【解析】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余杭区公安局与上海驻浙江办事处为不相隶属机关。

故选C。

  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

  A、实践的

  B、精神的

  C、物质的

  D、发展的

  【答案】A

  【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故选A。

  8、下列哪项属于公务员范围()。

  A、工会职工

  B、消协工作人员

  C、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D、中国民-主同盟机关的工作人员

  【答案】D

  【解析】

  A、B选项中的单位都属于社会团体,其中的工作人员或职位并非公务员。

C选项中已明确写明为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事业单位编制,并非公务员的行政编制。

本题应选择D选项。

  9、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

  A、行为、范围、条件和程序

  B、权限、范围、性质和程序

  C、权限、程度、条件和程序

  D、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答案】D

  【解析】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四条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10、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指()。

  A、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

  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简单劳动和社会劳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它产生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产生了商品的价值。

故本题应该选择B。

  11、西北地区的“沙漠之舟”与青藏地区的“高原之舟”分别是()。

  A、三河牛和三河马

  B、野驴和雪豹

  C、羚羊和滩羊

  D、骆驼和牦牛

  【答案】D

  【解析】西北地区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牲畜也以耐渴的骆驼为代表,被称为“沙漠之舟”。

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

故选D。

  12、甲向乙买马一匹,丙的马走失,认定甲买到的马是他的,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返还马。

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通知乙参加诉讼,乙在本案中居于何种地位?

()

  A、原告

  B、被告

  C、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D、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答案】C

  【解析】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诉讼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由法院通知或自己申请参加诉讼的人。

由于乙对甲、丙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如果甲败诉,乙需返还给甲的购买款。

故选C。

  13、在我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适用条件是()。

  A、中国人民

  B、中国公民

  C、年满18周岁公民

  D、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合法公民

  【答案】D

  【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故选D。

  14、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的承认

  【答案】B

  【解析】哲学上的新事物和旧事物并不是以事物出现的时间早晚来界定的,而是以其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来进行区分的。

故选B。

  15、“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

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以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规范、系统等为必要条件

  B、依法治国应当树立宪法的权威

  C、依法治国意味着法律健全完备了,法治就实现了

  D、依法治国的实现,应做到职权法定、权责对应

  【答案】C

  【解析】依法治国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要以法律为前提,依法办事。

但有法律并不等于能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也不等于就有真正的依法治国,而真正的依法治国则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如果有了完备的法律制度,执行壷౐౐౐౐౐ᙩ౐౐가౐౐౐侤士

  16、下列不适用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是()。

  A、商店销售的电视机

  B、工厂生产销售的汽车

  C、房地产公司销售的商品房

  D、张某雕刻销售的玉器

  【答案】C

  【解析】

  《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17、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

  A、前进上升

  B、下降倒退

  C、水平状

  D、漂浮不定

  【答案】A

  【解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故选A。

  18、甲和乙的家挨着,甲院子里种了几棵芒果树。

树上的芒果成熟了,很多果实掉落到乙的家中,这一事实属于()。

  A、事件

  B、事实行为

  C、民事行为

  D、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A

  【解析】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那些客观现象,即这些事实的出现与否,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或者控制的。

果实掉落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因此属于事件。

故选A。

  19、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遇到下列哪一种情形依法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A、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

  B、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C、犯罪嫌疑人要求会见律师的

  D、共同犯罪的

  【答案】B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故选B。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C、在我国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三亚

  D、我国是一个众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答案】C

  【解析】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

  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日照,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

所以,拉萨被称为我国的“日光城”。

  21、24小时降雨量为

  25.0~

  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

  8.1~

  15.9毫米的雨称为()。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答案】C

  【解析】24小时降雨量小于

  10.0毫米或l小时降雨量小于

  2.5毫米的雨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

  10.0~

  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

  2.5~

  8.0毫米之间的雨称为中雨;24小时降雨量在

  25.0~

  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

  8.1~

  15.9毫米的雨称为大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16.0毫米的雨称为暴雨。

因此C项当选。

  22、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气者,理之依也

  C、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答案】D

  【解析】A选项认为人的主观思维主宰万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C选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选项为老子的观点,“道”是客观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故选D。

  23、划拨存款、汇款是()。

  A、行政强制

  B、行政强制执行

  C、行政强制措施

  D、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B

  【解析】依据《行政强制法》,第十二条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24、下列选项中体现出了同一哲学道理,除了()。

  A、对症下药

  B、与时偕行

  C、见风使舵

  D、入乡随俗

  【答案】B

  【解析】

  A、C、D三项都体现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理,而B项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

故选B。

  25、下列行政组织结构中,()适用于专业区分极为明确的组织。

  A、直线结构形式

  B、职能式结构形式

  C、直线一职能式结构形式

  D、矩阵式结构形式

  【答案】C

  【解析】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而且在大中型组织中尤为普遍。

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如计划、销售、供应、财务等部门)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一指导相结合。

所以直线一职能式结构形式适用于专业区分极为明确的组织。

故选C。

  26、“如果你想走得远,就要和大家一起走,因为可以互相帮助。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答案】A

  【解析】这句话中的“你”和“大家”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这是一种对立存在的矛盾关系,但是二者“可以互相帮助”,故二者也是具有统一关系的。

故选A。

  27、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的主要思想不包括()。

  A、实行标准化管理

  B、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C、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

  D、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长制”

  【答案】B

  【解析】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的主要思想有:

实行标准化管理;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长制”等。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是梅奥的人际关系理念。

  故选B。

  28、乘客购买航空机票时经常发现,无论是同一航班的不同等级座位,还是不同时段的航班,机票价格都存在一定的差价。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变的精神

  B、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可满足乘客个性化的需求

  C、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能增加航班飞行次数

  D、实行机票差价的做法反映了定价机制逐步适应市场

  【答案】C

  【解析】无论是不同时段的机票差价,还是同一航班不同等级座位之间的差价,都不能改变供给机票的总数量,对航班飞行次数没有影响。

故选C。

  29、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1万元,甲以这1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5千元,其中2千元为其劳务管理费用成本。

一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

下列有关该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甲无需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

  B、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

  C、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

  D、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润

  【答案】C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事实。

债务人返壷౐౐౐౐౐ᙩ౐౐가౐౐౐侤士

  3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知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于实践

  【答案】C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实践出真知,即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A说的过于绝对,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实践不一定产生的都是正确认识;B选项也是过于绝对,间接经验也可以获得认识;D项错误,间接经验来自于学习,但它同样来自于别人的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故选C。

  31、下列生活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有的年份会出现无头春,而有的年份又会出现两头春的现象

  B、雨水过后,黄河流域的农村开始春耕

  C、谷雨后,北方地区的杏花、桃花等争相开放

  D、白露过后,北京的人们纷纷换上了夏装

  【答案】D

  【解析】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在公历每年9月7日到9日之间。

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秋天到来。

因此,D项中北京的人们应该是换上秋装而非夏装。

故选D。

  32、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成就不是出自“赵宋之世”的是()。

  A、泥活字印刷术

  B、《四书章句集注》

  C、《清明上河图》

  D、《农政全书》

  【答案】D

  【解析】宋朝时,在科技上,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在文学上,朱熹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在绘画上,张择端描绘了表现北宋故都汴京繁华景色的《清明上河图》,因此

  A、B、C三项正确。

D项《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大型农业科学著作。

故选D。

  33、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的事由、请示事项和()三部分组成。

  A、请求的结束语

  B、目的

  C、意见

  D、计划

  【答案】A

  【解析】请示的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请示缘由,提出请示的原因和理由;

  

(二)请示事项;

  (三)请示结语。

故选A。

  34、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汉盛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从文景之治开始,到汉武帝时期达到顶峰

  B、开元盛世是唐朝开创的盛世,从贞观之治开始,到唐玄宗时期达到顶峰,后因安史之乱爆发导致唐朝开始走向衰败,开元盛世也随之结束

  C、永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对外五征漠北,打出了国威,同时积极与外界沟通。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比汉朝的张骞通西域、唐朝的三藏西天取经都大很多

  D、康乾盛世是指从清朝的康熙二十年到嘉庆元年这一百多年的繁华时期,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答案】C

  【解析】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

永乐盛世和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C项错误,当选。

  A、B、D三项的说法均正确。

  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的是()。

  A、勤政

  B、廉政

  C、依法行政

  D、廉洁自律

  【答案】D

  【解析】行政道德具体规范有:

  

(1)勤政;

  

(2)廉政;

  (3)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4)实事求是,科学行政;

  (5)热情待人,协调行政。

故选D。

  36、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其“特殊性”的本质意味着()。

  A、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启发人们智慧的学问

  C、哲学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D、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的学问

  【答案】C

  【解析】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其“特殊性”的本质意味着它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故选C。

  37、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诗句中的“锦官城”和“锦城”均指的是()。

  A、重庆

  B、成都

  C、杭州

  D、苏州

  【答案】B

  【解析】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其中“锦官城”指的是成都。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其中“锦城”也指成都。

因此B项正确。

  38、下列经济学理论或政策,与之对应不正确的是()。

  A、新自由主义──凯恩斯

  B、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

  C、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罗斯福

  D、自由放任──亚当•斯密

  【答案】A

  【解析】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

而凯恩斯主张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

因此A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

  39、下列诸子百家与其经典语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孟子

  B、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C、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答案】A

  【解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语出荀子而非孟子,A项对应错误,当选。

  40、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物权可分为()。

  A、完全物权与限定物权

  B、主物权与从物权

  C、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D、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答案】C

  【解析】以物权支配力的范围为标准,可将物权分为完全物权和限定物权。

从设立目的角度对限定物权再分类,可将限定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不同,可将物权分为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根据物权是否能够独立存在,可将物权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

故选C。

  41、关于地理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携带使用氧气包,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易造成人体缺氧

  B、小麦的收割时间从南向北越来越晚,是由于纬度升高、温度降低,导致小麦晚熟

  C、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是冷空气不易到达内部的结果

  D、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由于当地的灌溉水源无污染、水质甘甜

  【答案】D

  【解析】D项,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新疆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强烈,夜晚降温快,气温低,积聚了大量糖分,与灌溉水无关。

其他三项说法均正确。

D项当选。

  42、市场机制中最基本的机制是()。

  A、分配机制

  B、竞争机制

  C、创新机制

  D、价格机制

  【答案】D

  【解析】在市场机制中,最基本的是价格机制。

这是因为,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通过价格来表现的,价格是否与价值相符,直接关系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经济利益;价格的变动又直接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正是由于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都要通过价格来实现,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格下进行的。

所以,离开了价格要素,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发挥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故选D。

  4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A、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不可侵犯。

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社会主义的合法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答案】D

  【解析】

  《宪法》第12条规定:

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第13条规定: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