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18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7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植树

植树的季节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散思维,展开述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到题目后你想到了什么?

你又想从学习中了解些什么呢?

简介植树节。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生字并检查。

   3、合作交流识字中遇到的困难和识记生字的好办法,点拨多音字“场”和“澄”的读音。

   4、学生认读含生字的词句,检测认字效果。

   5、教师范读课文,继续帮助学生识字学文。

   6、同桌互相读课文,达到读通、读准。

 三、质疑问难,理解课文

   1、评价学生刚才读书的情况,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自己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通过读知道了春天是植树的季节。

            ②通过读知道了人们在山上、路旁、花园里栽下了小树苗。

            ③通过读知道了植树有很多好处。

            ④通过读知道了人们很喜欢植树。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可视情况相机追问学生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3、默读课文,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可能会问:

     ①什么是“湿漉漉”?

     ②为什么是春天是植树的季节?

     ③为什么说我们现在植树,是为了正在,也是为了将来?

   4、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讨论解决。

   5、全班交流,各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6、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体会春天的植树的快乐。

   7、练习接读4、5、6自然段

     师:

我们喜欢植树,因为我们知道,生:

_______________,师:

我们知道,生:

________________。

     师:

我们喜欢植树,因为我们懂得,生:

_______________,师:

我们懂得,生:

_________________。

     师:

所以,生:

________________,师:

所以,生:

_________________。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听邓爷爷植树的故事。

想想:

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做?

   2、在植树的季节,你想对小树说些什么?

用新学过的词语表达对树木的感激之情和自己殷殷的期盼。

五、熟读练习,指导写字

   1、同桌对对碰游戏,认识16个生字。

   2、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指导写字:

     ①“植”字右边中间是三横。

      “葱”字中间的“匆”不能丢一点。

      “翠”字下面的卒“,一竖不能伸上去。

     ②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③展示自己的成果,相互评价。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

讲述邓爷爷植树的故事。

 2、板书课题:

植树的季节,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质疑……

同学们的问题边读书边解决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的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字、词的认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学生互相评价)

4、说说说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读读,同桌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2、学生汇报。

如:

3、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学生品读,教师点拨。

(1)教师课件出示句子:

一场一场的春雨,把泥土浇得湿漉漉的。

太阳暖暖地照着,开始了呼吸。

师:

树木的生长需要雨水的滋润和暖和的气温、阳光,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春天为什么是植树的季节。

难怪小朋友开始了植树,作者把春天写得多么美丽温暖呀!

同学们想再读读吗(学生感情朗读)?

(2)出示:

风吹着我们的红领巾,像小小的树开放了一朵朵红花。

师:

同学们老师也很喜欢这句话,知道为什么吗?

作者不但将它写的很美,很形象,还在巧妙地赞美少先队们植树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再来读读。

我们把课文前三自然段一齐美美地读读吧。

4、学习课文4----6段。

同学们知道了为什么春天是植树的季节,知道了我们是怎样植树的。

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请同学们合作学习4、5、6自然段。

要求:

(1)各小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讨论。

(2)在组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讨论:

在植树的季节,你想对小树说什么?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5、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喜欢植树,是因为(生:

我们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小树就能撑起高大的伞。

路旁的人就能纳凉,荒山就能变得青葱翠绿,就能见到满坡的红艳艳、黄澄澄的果子。

)我们知道,(我们现在采果子、采伐木材用的树,都是爷爷和爸爸种的。

我们喜欢植树,是因为(生:

我们懂得,当山野长满树木,大地就有了绿色的屏障,风沙就会被制服,空气就会新鲜,泥土就不会被冲走,河水就不会泛滥。

)我们懂得,我们现在植树,(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将来。

)更是为了我们爱护生存的环境,为了我们的美好的生活。

所以,(一听到春雨的声音,我们就想起植树,)所以,(春天总是我们植树的季节。

板书:

春天总是我们植树的季节

四、作业:

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不由得想起了语文天地中的一首诗歌:

出示诗歌,让我们一齐读一读,并且来记住吧!

2、同学们,又是一年春来到,看着细细的春雨,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你会想些什么?

(也可以写下来)

 

 

杨树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用喜欢的方法识字,准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韵律美。

3、激发学生对杨树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关于杨树的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欣赏。

观看有关杨树的课件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说说你对杨树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杨树的诗歌。

二、新课

(一)自学

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1、自读识字:

自读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小节序号。

(二)识字

多种形式识字。

1、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认读生字新词卡片,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小组内组织识字抢答游戏。

(三)交流

整体感知。

1、同桌合作读文。

2、小组合作,选喜欢的方式读文。

(四)诵读

合作读文,体会诗歌韵律美。

以小组为单位,选用不同的方式汇报读文。

(五)评价

全方位评价。

1、同桌合作读文时,相互评价。

2、小组合作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评价。

(六)写字

自学易学的生字。

1、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自主找出易学会的生字,同桌交流学习。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练写。

(七)练习

1、用几句话描述你熟悉的一棵树。

1、先自己去观察,可以边观察边对那棵树说些什么。

2、与同桌交流观察结果。

4、重新组织语言,鼓励学生练习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自学

读中悟,悟中读。

1、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喜欢哪小节就读哪小节。

(二)交流

整体感知。

1、谁能把描写大叶杨可爱形象的那一小节读出来,比一比,谁读得最可爱。

2、人们又是怎样在大叶杨下快乐地生活的,谁来读一读,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高兴、快乐、开心的语气)。

3、同桌交流学习第三小节,相互评价读文。

(三)诵读

熟练朗读,背诵全文。

1、找同学推荐学生读文,其他同学感受全文,练习背诵。

2、同桌合作,练习背诵。

3、分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四)写字

集体合作探讨,突破难点字。

1、认读剩余几个生字并扩词。

2、“向困难挑战”,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准地学会这几个字。

提醒注意:

“谢”中间“身”撇不出头,感字里面的小横不要丢。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练写生字。

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练习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2、大叶杨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它也一定很快乐,因此大叶杨常哗啦啦地唱歌,同学们听过吗?

想一想,大叶杨会唱什么呢?

3、读一读《记住》。

可采取自读识字、同桌合作读文识字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六)、板书:

形象可爱

杨树之歌关爱人类

美化环境

 

一片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学会写9个汉字。

2、能熟练、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激发深长对树木的热爱,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小动物头饰、树叶形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创设情境。

(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同学们想想,小动物们看到这棵美丽的小椿树会怎么做?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

(一)自学

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式识字。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把新认识的生字和在文中连成的词多读几遍。

(二)识字

多种形式识字。

1、认读生字卡片:

看谁读得准,便可以把树叶形的生字卡贴到黑板,最后贴成一棵树。

2、开火车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读得最准。

(三)交流

整体感知。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表示。

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用什么方式读文,合作读文。

(四)诵读

汇报读文,读中感悟。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读文。

对于选择课文剧表演的小组给予鼓励并发放头饰表演。

(五)评价

随机、全方位地评价。

1、指名分自然段时,师生共同评价。

2、小组练读文时,组内进行随机相互评价。

3、以小组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进行评价。

(六)写字

自主学习简单易学的生字。

1、认读生字,并扩词。

2、自主选出简单易学的生字,同桌交流学习。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再练习书写。

(七)练习

听邓爷爷植树的故事。

1、谈谈听了邓爷爷植树的故事后的感想。

2、邓爷爷“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题词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课时

(一)自学

整体感知全文。

1、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2、思考:

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小免子、小猴、小熊是如何对等小椿树的。

(二)交流

多种学法,深入明理。

1、指名读文汇报小免子、小猴、小熊是如何对等小椿树的。

2、通过哪些语言可以看出小免子、小猴、小熊喜欢小椿树,用“――――“画出来。

3、用“……”画出小免子、小猴、小熊摘树叶时表示动作的词。

4、“小心地”“仔细地”说明了什么?

5、讨论:

小动物们的认识和它们的行为是否一至?

6、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深长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7、小椿树最终还像大家喜欢它的那个样子吗?

是谁造成的?

(三)写字

合作探讨,突破难字。

1、认读剩余的几个生字并扩词。

2、“向困难挑战”:

比一比,看谁能又快又准地学会这几个字。

提醒注意:

“滋“字中的幺不要写成。

3、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再练习把字写漂亮,同桌相互议价。

(四)练习

小黄牛来浇水时,小椿树会对他说什么?

讨论:

1、当小动物们摘小椿树的叶子时,小椿树会怎么想?

小黄牛来浇水时,小椿树会对他说什么?

 

第五单元:

青青的山

 

第一课:

山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读懂课文内容,看图了解山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片、看视频资料和各种方式的朗读,领会诗歌的含义。

情感与态度:

在看图、看视频、朗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山寨的美丽、幽静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感受山寨的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

1、观看课件或山寨图片,向学生展示山寨景色。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想想这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2、同学们,你们想去山里玩一玩吗?

山里景色可美了,山里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去山里看看,想去的就跟我来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寨》。

(板书)

二、自学

1、轻声练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句。

(3)标出节数。

(4)互检:

同桌拿出生字卡互相考一考。

2、检查练读情况。

(1)请各组同学按节朗读,正音。

(2)指名朗读全诗,看是否达到正确、流利要求。

(3)说说读了全诗,有哪些词不明白,提出来全班讨论回答。

三、识字:

交流合作,游戏激趣

1、交流:

你认识了哪些字?

学生边说,老师一边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全班一起开火车读。

2、让学生自由分析字形,记忆生字。

3、“小老师”考考你游戏。

检查是否掌握了全部生字。

4、指导书写。

四、有学习掌握生字基础上再读诗歌,要求流利、准确。

五、作业。

1、朗读诗歌。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每个小节诗歌。

2、交流:

从每个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山寨的特点

(一)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

读了这一小节,有什么感觉?

(很累)从哪里看出来?

2、指导读“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

”(通过比较读、重点突出“就是半天”。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句:

真累啊!

这半天路是怎么走的呢?

请你们来读读第二小节吧!

1、齐读。

2、重点指导“七拐八弯、左转右转”的朗读,读出累的感觉。

3、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三)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句:

真奇怪,难道山里的小朋友不住在这里吗?

我们一起到第三小节中找找原因吧!

1、生读第三小节。

2、找原因。

3、怎么找到房子的?

4、指导朗读,突出高兴的心情。

5、用“多亏”说一句话。

(四)齐读全文。

说说你的感受:

你觉得山寨怎样?

你想怎么样?

……

三、指导背诵。

1、逐节朗读背诵。

2、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有感情地背诵。

3、同桌互背。

4、全班齐背。

四、延伸

1、说一说山寨的特点。

画一画山寨及通往山寨的路。

要求:

画出山路盘旋、时隐时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看一看,评一评。

看谁画得最像诗歌中的山寨。

3、你还见过(包括电视上、网上看到的)、或听过哪些山寨?

五、作业。

1、背诵全诗。

2、练习:

(1)、选字组词。

()亮()烟

飘、漂炊、吹

()起()动

(2)填空。

()拐()弯()转()转()遮()掩

本课作业:

1、朗读诗歌。

2、抄写生字。

3、组词、词语填空。

 

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目标:

1、识字14个,写字10个,读懂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句子,

3、通过观察画面和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夷山的奇秀。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看图片、看视频等景物介绍了解武夷山的美

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武夷山的奇秀,体会祖国大好山河的美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看图导入。

出示武夷山的图片或电脑课件。

武夷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风光修理,景色神奇,人们称它为“人间仙境”,今天我们学习《美丽的武夷山》。

2、相互交流收集祖国山河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知道红叶似火的香山、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欣赏过奇妙的黄山,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又一座美丽的名山——“美丽的武夷山”。

二、自学

(读文识字、检查自学、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

圈出你不诗人的字,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识这些字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注意听准字音。

4、小组内读文,注意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三、识字

(兴趣识字,提高效率。

1、读卡片。

学生汇报自己认识的生字或生字词,老师将相应的生字卡并贴到黑板上,同学们齐读。

2、竞赛识字。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绳子。

竞赛方法:

找出四名小评委,分别为四个小组的同学点字,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识字最多。

3、认读词语卡片。

出示词语卡片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快速认读。

四、写字

1、教师指导。

征求学生的意见,找出学生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2、学生指导。

学生做,老师说出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评价

1、自评。

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

指出对方的优点或不足

五、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幅()飘()唤()缓()

福()漂()换()暖()

2、部首加熟字组成学过的字,并组成词语。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多写一些字。

爪+(巴)=(爬)(爬山)日+(京)=(景)(风景)

丁+()=()()纟+()=()()

 

第二课时

一、自学

1、自渎。

轻声读,课文有几小节?

2、指名读。

分小节指名读,每小节告诉我们什么?

交流

(观赏图片、品读课文、体会武夷山的奇秀。

1、第一小节。

指名读。

想想这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特点是什么?

(介绍武夷山的位置和地貌,山水互抱是它的基本特点。

 

2、第二小节。

①轻声读课文,想想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也可以动笔画一画。

②出示武夷山的山景图,一边看一边想。

(山势险峻、造型奇特是武夷山的特点。

(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与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

仿造这一句式让学生练习说“有的.....有的......有的。

”)

③看图想象武夷山的山险峻及造型奇特,有感情读一读。

 

3、第三小节。

指名读文,思考武夷山的水有什么特点?

读了你有怎样的感受?

(武夷山的水绕着山峰转,很清、很静,读了以后仿佛一幅山水画浮现在眼前,美丽极了。

4、第四小节。

读第四小节,思考到武夷山的人们为什么会有“人诗人画”的感觉。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游览一些祖国优美风景区的,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再读课文,想象那样画面,是否有人诗入画的感觉。

(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或者收集到的武夷山风景图让学生在观赏中产生情感,在充分朗读中体会武夷山的秀美,从而培养学生欣赏与阅读能力。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学习技巧。

2、同桌练读,相互学习。

3、小组赛读,体会升华。

4、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5、为什么游武夷山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三、欣赏

配乐和展示武夷山风景图,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静静地缓缓地______

弯弯曲曲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山很好,高得_________。

到了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竹筏。

______,可以______,也可以______。

 

3、给山起名字。

出示32页语文天地地第三题,或收集到大山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给山起名字。

 

板书:

峰峰溪水环绕弯曲回转

武夷山山势险峻造型奇特

溪水(九曲溪)清静山、竹倒映―――像画

本课作业: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部首加熟字组成学过的字,并组成词语。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多写一些字。

3、照样子写词语、句子。

 

 

 

语文天地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天地包括组词、写句子、阅读、金钥匙等内容。

比一比,组成词语,引导学生比较形近字。

照样子写一写,让学生练习修辞和复句。

给山起名字,通过观察图画给山起名字。

读一读,通过自读短文《看山》,来体验山。

读一读,背一背,是背诵古诗《华山》。

金钥匙,继续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教学建议:

比一比,组成词语,在比较形近字时,要引导学生既比较每组字的不同(形旁),也比较每组字相同的地方(声旁),利用学过的知识,抓住字形,分析它们的字音和字义。

照样子写一写,三个例句,第一句一般,第二句较易,第三句较难,教学的重点是第一句,基础好的学生有时间可以练第三句,稍差的学生可以先做第二句,在大家评议第一句后再自己写第一句。

给山起名字,要先分析例子“象鼻山”,讨论:

为什么叫它象鼻山?

引导学生注意,起名字要抓住山的特点,用语要形象、简洁、上口、响亮,还不能太雅,要利于流传,小组讨论,比一比哪组起的好,再汇报,评议。

阅读,两道题要结合学生实际。

生活在山区的学生可以做“读一读”,对于生活在平原从来没爬过山的学生,可以做“读一读,写一写”,也可以两道题都做。

自学这两段文字,要经过认读--体验--朗读--写这样几个阶段,在读和体验的基础上写。

写的时候,主要是写自己看山或到山上去的体验,教师应从观察和想像两个环节去辅导,不应要求学生模仿两篇文字的语言。

《华山》这首诗,全诗几乎都用了夸张的手法,其实又都是实景,写出了华山磅礴的气势,教学时,还可以背诵杜甫的《望岳》。

金钥匙,继续培养默读能力。

这是整个培养默读能力过程中的一次督促检查,可以与阅读题结合起来。

对于还未达到默读要求的学生可以让他在本学期前达到,可以请小老师负责平时督促平时那些暂时后进的学生。

 

 

 

 

第六单元:

讲信用

 

我必须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守信是一种美德,要做恪守信用的好孩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独立识字。

2、通过朗读体会主人公的守信。

情感与态度:

在朗读学习中懂得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讲性用,鼓励自己在生活中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1、培养用多种方法识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受到守信用的品德教育。

教学难点:

1、培养用多种方法识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