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74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单元测试.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测试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中,其人口居前三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民族分布正确的说法是()

A.我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

B.内蒙古全是蒙古族,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

C.江苏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

D.西藏地区没有汉族居住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推出百集电视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中国美丽画卷。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的省区是①

B.②省区人口主要是汉族

C.③省区每年有冰雕节

D.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④

4.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共有32个省级行政区

B.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②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政区

D.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乡三级

5.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

B.南北跨度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C.东西方向经度相差62度,时区相差达4个小时以上

D.最南端位于西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6.小明暑假到广西桂林旅游,可能看到当地民俗活动的是

A.

B.

C.

D.

7.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如下图所示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

A.西藏

B.内蒙古

C.新疆

D.宁夏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满族

D.壮族

9.我国既临海,又在陆上与外国相邻的省区有两个,它们的简称是()

A.辽、桂

B.吉、桂

C.滇、辽

D.闽、辽

某天晚上,小雪同学画了一张“我国东南部与西北部面积比例与人口比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书说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A.北部多,南部少

B.南部多,北部少

C.西北部少,东南部多

D.西部多,东部少

11.我国下列地区终,人口最为稠密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喜马拉雅山脉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天山山脉

12.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历史条件

B.社会条件

C.自然条件

D.经济条件

下面甲、乙、丙、丁四个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以上四省区中,简称为“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以上四省区中,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乙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18.乙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气候区分别是()

A.湿润区半湿润区

B.干旱区半干旱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1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

B.汉族均匀分布于全国各地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

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上图中,关于我国的邻国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唯一和我国海岸相连的国家

B.②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C.③我国的陆上邻国中唯一的发达国家

D.④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21.关于图中的省级行政单位⑤⑥⑦⑧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⑤湘—长沙,⑥桂—桂林,⑦蜀—成都,⑧皖—郑州

B.⑤赣—南昌,⑥桂—桂林,⑦青—西宁,⑧豫—郑州

C.⑤湘—长沙,⑥桂—南宁,⑦蜀—成都,⑧皖—郑州

D.⑤赣—南昌,⑥桂—南宁,⑦川—成都,⑧豫—郑州

22.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之称,因为台湾盛产

A.甘蔗

B.苹果

C.大米

D.柑橘

23.和下图中a、b、c三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a国家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B.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与b国家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与c国家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24.读长江沿岸某区域分布图,回答问题:

(l)商品粮基地的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3)图中城市②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河流

B.气候

C.旅游

D.矿产

二、填空题

25.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共有______个直辖市;与北京市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____。

26.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_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7.你认识下面的省区吗?

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请将①、②、③、④填入相应空格内,并根据题目填空:

28.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三、解答题

2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引起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写两点)

(2)为了加强A地区的生态环境,如图中甲乙丙实验,图中显示森林、草原的作用是(______) 

①防风固沙

②防止水土流失

③涵养水源

④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

(3)C地省级单位的简称是_,该处大部分位于_(干湿区).

(4)B处不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

A.地震B.台风C.洪涝D.寒潮

(5)下列有关南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南海位于热带地区,有丰富是渔业等生物资源

B.南海在行政区域上属于广东省

C.南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黄岩岛及其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土,不容他国侵犯.

30.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别为酒泉、西昌、太原和文昌.请结合表2及图完成下列问题.

表2:

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多年气候统计数据

(1)文昌所在省份的简称是______.

(2)表2气候资料中与西昌对应的是______(填序号),其气候特点是______.

(3)图中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最具气候优势的是______(晴天有利于发射);具备海上运输条件的是______

(4)太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太原所在地形区的特色民居是______。

(5)西昌位于我国的______流域,其河流上游蕴藏着丰富的______资源.

3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

年份(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人口(亿)

 5.9

7.1

10.3

11.34

12.66

13.39

材料二:

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至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亿。

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近十多年来,人口增长速度明显____(上升或下降),这说明我国实行的____政策已见成效。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______孩子的政策。

(2)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以______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3)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我国众多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有利影响:

______;不利影响:

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