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390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docx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语文试题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

语文试题

出题人:

朱敏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争流(gĕ)苛求(kē)荆轲(kē)坎坷(kē)

B.量体裁衣(liáng)鬼鬼祟祟(suì)封妻荫子(yìn)相机行事(xiàng)

C.百尺竿头殚精竭虑釜底抽薪娇生惯养

D.名列前茅迫不急待责无旁贷积腋成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看过港台几个版本的《笑傲江湖》,再看央视版的,总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央视版的《笑傲江湖》怎么就丝毫没有“江湖”味呢?

B.江南书苑位于蜀山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完善,占尽天时、地利,当仁不让地成为该地区房产板块中的一颗新星。

C.讨论春游计划时,男生主张去郊外探险,女生主张去博物馆,双方意见南辕北辙。

D.全球纸浆价格的上扬和用纸量的增加,造成了当前洛阳纸贵的局面。

3.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成后,将,,,,。

中心还将负责建立中华古籍保护网,在网上及时发布、定期更新全国普查成果。

①并组织专家对全国珍贵古籍进行定级

②同时汇总古籍普查成果

③负责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

④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华古籍目录

⑤建立中华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

A.③④①⑤②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④①②C.⑤④②①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

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

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

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

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

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

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制取原料气。

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

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

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

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

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

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

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

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

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就可以生产出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过程。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损耗大约有四分之一。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

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

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以治闻。

由万州相次九领州而治之,一再至曰鄂州。

二辞不行:

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

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

其尤甚曰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

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

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

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

之。

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

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

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曰:

“公,神明也。

”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自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

初,皇考侍郎为许日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

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

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

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遂归焉。

以景佑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

监狱.。

②箦(zé):

竹席:

鞠(jū):

审讯。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世指为难治者指:

指称,称

B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素:

一向,平素

C公坚不回回:

返回

D亦以是持其身持:

约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D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颜之所以推荐欧阳颍自建宁县往万州代职,是因为他认为万州难治理,需任用非常善于治理的人的缘故。

B.歙州民风不正,人们好打官司,不畏牢狱。

入狱之时,尚穿戴整齐,且自带凉席,以便在牢中国得安然舒适。

C.欧阳颍认为富家失盗是富家二子所为,将其抓获,严加审问,二子供认不讳,后又起获了赃物,百姓叹服。

D.欧阳颍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才干,经丁晋公推荐拜著作佐郎,其后多次任知州之职,景佑元年在家去世。

第Ⅱ卷

四、(26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3分)

(2)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

(4分)

(3)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

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8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夜书怀》 杜甫)

君不见,青海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杜甫)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志洁,。

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

五、(2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何事不可为

李敬泽

要离是位英雄。

该英雄是为了替吴王报仇,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

如此的豪杰咱们历史上很有一些,比如春秋时魏国的大将乐羊,统兵攻打中山国,偏他的儿子当时就在中山,也不知道是做买卖还是留学。

中山方面也没有客气,把小乐按到锅里就给煮了,然后舀了一桶汤送给老乐。

老乐接汤,脸不改色心不跳,端坐在中军大帐中一口一口地喝,喝光了一碗,抹抹嘴,传令攻城。

城自然是攻下来了,老乐的事迹传回魏国。

魏文侯大为感动:

老乐这是为谁啊,还不是为了寡人、为了魏国!

这时候一般应该是下面众人陪着感动,啜泣之声四起,但这回偏有个不知趣的,站出来说了句风凉话:

“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

说这话的叫睹师赞,名字甚怪,在春秋史上根本不算个人物。

但是他应该永垂不朽,因为他说了句人话。

人类之所以直立行走,我认为主要是为了腾出两只前爪打架,但如果我们只会打架,最后两个人恐怕在5万年前就已互相干掉了。

我们伟大的先祖在打架之余还冒出了一个多少有点奇怪的念头:

我是人,不是狼、虎或者鹰。

在千万年的冲突、仇恨、生存竞争中,一些人可能比狼、虎或者鹰更为凶残。

但那个微弱而高贵的念头在另一些人心中未曾泯灭:

我是人,所以,有些事我不能做。

如果我的对手愿意成为更强大的野兽,那么好吧,我仍然要做一个人。

乐羊如果抱着那桶汤哭死过去,那么他是一个人。

当然,做一个人的坏处就是暴露了自身的软弱,暴露了他原来竟有不得不坚守的底线或者叫弱点,而乐羊认为他必须强大,比他的敌人更野蛮,更无所畏惧。

于是,他不再是父亲,也不再是人。

这厮差点儿就因此成了“英雄”,幸有睹师赞揭破了问题的实质:

一个心中没有基本界限的人,一个放弃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立场的人,他还有何事不可为,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明摆着的道理,何以魏文侯和众人都没有想到?

因为他们心里都有更为远大的目标。

他们认为:

为小而舍小,那是罪恶;为大而舍小,这叫品德或者气概。

对此,咱们的古代圣贤一直有不同看法,儒家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甭管多大事儿,先从爱你的父母妻儿做起。

这就像美国人选总统,头一条得是好丈夫好爹。

这种标准当然很刻板,而且也容易憋出伪君子,但至少可以防止“其谁不食”的恶魔。

绕来绕去,不过是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说人话,办人事。

这很难吗?

14.对于乐羊的事迹,当时的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作者的观点怎样?

(4分)

15.作者认为人类为什么“直立行走”?

文中“那个微弱而高贵的念头”是指什么?

你同意他的这些观点吗,为什么?

(6分)

16.结合文章,谈谈如何理解题目“何事不可为”。

(6分).

17.历史上有个“易牙食子”的故事:

易牙,春秋时代的著名厨师,齐桓公对易牙的烹饪颇为赞赏,但日子一久,也难免会产生落套的感觉。

就在齐桓公吃腻了美食而索求人肉时,易牙曾经杀子烹调而进献,从而受到赏识,由一个厨师摇身一变成为齐桓公身边的亲信。

请说说“乐羊食子”与“易牙食子”二者间的异同。

(6分)

六、(12分)

18.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

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

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4)将改为。

19.“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4分)

(1)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

“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

”门采尔很严肃地说:

“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2)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

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

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

沙皇问他为什么停止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

“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20.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

(4分)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

树根谦和地回答: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七、(60分)

21.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柳州地区高中09届九月考

语文答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

(1)

(3分)

(2)

(4分)

(3)

(3分)

12.

(1)

(4分)

(2)

(4分)

13.(两题任选一题)(8分)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夜书怀》 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杜甫)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志洁,。

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

14.

(4分)

15.

(6分)

16.

(6分)

17.

(6分)

18.(4分)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4)将改为。

19.(4分)

(1)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2)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20.(4分)

流水讽刺树根说:

树根谦和地回答:

柳州地区高中19届九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坎坷(kĕ)B.量体裁衣(liàng)D.迫不及待集腋成裘】

2.A【曾经沧海难为水:

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出处:

元稹诗《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当仁不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一般用来修饰人。

南辕北辙:

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

比喻一个人的行动和他的目的正好相反。

洛阳纸贵:

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见于《晋书•文苑传》)。

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3.A【B语意重复,句式结构不一致,去掉“树上”;C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首次”移到“抵达”之前。

4、B【与后面相对应,“将负责”句作第一句,据“普查”,接第二句最好,形成库,才编目录,才定级】

5、B【考点】考查信息的筛选

【解析】B项讲的是煤的属性和储量,不属于原因,答非所问。

6、C【考点】考查文意的归纳和概括

【解析】C项中说的只是“煤变石油”的第二步,“煤变石油”还有第三步加工除去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后,它才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

文中说“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可见可以生产出25%的石油。

曲解原文。

7、C【考点】根据文中信息推理

【解析】A项“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间接液化技术就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观点绝对化。

B项强加因果,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文中说的是“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

”,曲解原文。

D项“四分之一”应是四分之三。

8、C【解析】公坚不回回:

反悔

9、C【解析】代词,他们的A前一个为:

于是。

后一个为:

趁机B。

前一个为:

因。

后为一个为:

用。

D前一个为:

随,介词。

后一个为:

和,连词

10、B【解析】原文是"视……犹……",是把入狱看成像……

11、

(1)译文:

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深感苦恼。

(2)译文:

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

(3)译文:

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像)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以知道了。

12、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

(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

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

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13、

(1)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蝉蜕于浊秽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4.魏文侯大为感动;众人广为传颂,并陪着感动;睹师赞说风凉话:

“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

”作者赞同睹师赞的观点,认为他说了句人话,认为他应该永垂不朽。

15.“人类之所以直立行走,我认为主要是为了腾出两只前爪打架。

”“我是人,所以,有些事我不能做。

”根据文意,应持同意观点。

作者这样写是为下文的进一步阐述观点作铺垫,虽然腾出了两只前爪打架,但正因为他们懂得和野兽的区别,才得以成为人。

(理由合理即可)

16.一个心中没有基本界限的人,一个放弃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立场的人,他还有何事不可为,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3分)所以,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说人话,办人事。

不要怕暴露自身的软弱,暴露不得不坚守的底线或者叫弱点。

(3分)

17.两者不同:

乐羊大义灭亲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易牙只是为了满足君主的口腹之欲,有讨好、献媚的成分。

两者相同:

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两人在都做了不该是人做的事。

18.

(1)“光临”改为“回到”。

(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

(3)“高足”改为“学生”。

(4)“欣赏”改为“高兴”。

每找出并改对一处给1分,只找出未修改或修改不当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应该根据合理情况酌情给分。

19

(1)示例一你在创作上花的时间太少

示例二时间应放在创作上,而不应放在卖画上

(2)示例一你不注意听我演奏,这是对我的不尊重

示例二我为你演奏,您应该倾听。

20、示例:

流水:

你永远处在黑暗中,瞧你丑陋的样子,只知道喝我的汁液,你一无是处。

树根:

是啊,我匍匐地下,默默地汲取,是为了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21、【提示】①该命题具有浓烈的时代感。

中国近期对待“藏独”“台独”“汶川大地震外来援助”都不是轻易说“不”。

(强调“接触”“沟通”“理解”都和此命题关联)

  ②该命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说‘不’”是个传统作文话题,“不要轻易说‘不’”是在传统话题上的推陈出新,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色彩。

此命题对“说‘不’”不是全然否定,也不是全然肯定,要区别对待,行文就要在分寸上拿捏到位。

  ③该命题切合选拔考试实际。

学生在考场可以有话可写,但要符合题意也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解清“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说‘不’”的象征意义。

审题上的些许难度也为选拔考试建立了合适的区分度。

  ④其实“不要轻易说不”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就是永不放弃的意思,另外一个就是不要轻易的去否定别人。

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选。

附:

文言文【译文】

(欧阳)公名颍,字孝叔。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考上了进士,开始担任峡州军事判官,因为有治理的才能而名声远扬,就被州中任命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担任建宁县知县。

不到半年时间,峡路转运使薛颜巡视检查到万州,撤消那些不称职的官吏,认为要替代那些不称职的官吏没有那些能力特别突出的官员是做不到的。

因而上奏朝廷从建宁县派遣欧阳颖前往担任。

到任后又因为治理得力而闻名,从万州担任州级长官连续九次担任州级长官并且都治理得很不错。

一迁再迁而到那叫做鄂州的地方,他两次推辞没有到任:

第一次是安排在彭州,因为母亲老夫人年岁太老,没有到任;最后安排在嘉州,因为年岁已老,而告老还乡,也没有到任。

真正治理的是七个州,大州繁杂宽广,小州民俗恶劣而奸诈,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