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322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docx

四下数学第四单元

沥海镇小电子备课教案(总第17课时)

课题

小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具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重点

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

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预设

1、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

 

(1)1角=(——)元=(    )元 

(2)3角=(——)元=(    )元 (3)9分=(——)元=(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

(板书课题:

小数的意义)

2、学习新课

师: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

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1、教学小数的意义。

  

 

(1)教学一位小数 

   把刚才的题目稍作更改:

(出示米尺)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样1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0.1米      0.3米        0.7米 

小结: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小练:

如果8分米呢?

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

9分米呢?

(2)教学两位小数 

把刚才的题目再做更改:

(出示放大的1分米)题目和上面哪里不一样?

答案一样吗?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这样1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cm4cm8cm

1/100m4/100m8/100m

0.01m0.04m0.08m

小结: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

 

小练:

如果28厘米呢?

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

70厘米呢?

(3)教学三位小数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1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毫米           13毫米             123毫米     

  1/1000米        13/1000米           123/1000米     

 0.001米           0.013米             0.123米 

小结: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三位,表示千分之几。

 

小练:

256毫米呢?

999毫米呢?

指名学生出题,全班化成分数和小数。

 

小结:

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等。

(阅读课本)

3、P34做一做

4、强化概念.启发性提问:

 

①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②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

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③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

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④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练习九1——4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沥海镇小电子备课教案(总第18课时)

课题

小数的读法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具

使学生会读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重点

使学生会读小数。

难点

使学生会读小数。

过程预设

一、复习

1、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0.2   0.05  0.005   0.01……)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

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1.5      40.6      3.134    6.8……)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

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

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

0.2表示什么?

(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

(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

高:

0.58米、厚:

3.5厘米、重:

41.47千克

问:

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

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

读出下面小数

三、做一做:

读出下面的小数

6.5  0.04   6.72    0.058    340.09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     )个0.1

0.07里面有(       )个0.01

4个(        )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沥海镇小电子备课教案(总第19课时)

课题

小学的写法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具

使学生会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重点

使学生会写小数。

难点

使学生会写小数。

过程预设

一、复习回顾

1、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个数位上表示多少?

2、读出下列各数

0.12  3.14  23.05  14.1  402.3

二、教学小数的写法

(1)出示例4:

(集体朗读)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

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师: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

随着时间的增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说明环境受到了污染,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

说得真好,保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师: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试着写一写

学生在写时遇到困难,个别指导

(2)、交流、总结

谁愿意介绍自己写的小数

生汇报……

师:

结合自己写小数的过程想一想,怎样写小数?

生:

……

师:

说得不错。

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出,整数部分是0,整数部分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我们共同总结了写小数的方法

三、做一做:

(1)、p54页做一做

(2)、开火车游戏

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3)、p37第6题写在作业本上

请说一说,你在写数中了解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沥海镇小电子备课教案(总第20课时)

课题

小数的性质

(一)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具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

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过程预设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

为什么?

2、揭示课题:

小数性质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38页例1/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0.1米、0.10米、0.100米的长度分别有多长?

0.1米、0.10米、0.100米各是几分之一米?

可以用哪个比米小的单位来表示?

并分别在刻度尺上指出其长度。

0.1米、0.10米、0.100米都相等吗?

2、观察算式0.1米=0.10米=0.100米,并想一想:

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从右往左看呢?

3、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5.1和5.10相等吗?

为什么?

4、完成做一做。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38页例1、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议一议:

“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句话对吗?

举例说明。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

量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4)0.1米=0.10米=0.100米,从这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

2、让学生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

四、达标训练

1、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

2、下面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

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

(2)0.0004  12.002  60.06   500

(3)0.090  12.00001 0.50605060 30.0

4、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画上等号。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还有问题吗?

(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

0.1米=(—)米=()分米

0.10米=(—)米=()厘米

0.100米=(—)米=()毫米

因为: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小数的性质。

教学反思:

沥海镇小电子备课教案(总第21课时)

课题

小数的性质

(二)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具

1、通过自学,能够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化简,或把整数和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能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难点

能正确地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预设

一、目标导学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1、出示:

0.5千米,0.500千米。

2、提问:

(1)0.5是几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0.5千米表示什么意思?

(2)0.500是几位小数?

计数单位是什么?

0.500千米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3)0.5和0.500是什么关系?

(大小相等,意义不同)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它们大小相等的?

(4)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这节课的知识能够带领大家揭开这个谜)

3、揭示课题:

小数的性质

(2)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

(自学教材39页例3、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怎样化简小数呢?

2、小数的性质还有什么作用?

3、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的1、2题。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39页例3、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①化简下面各数。

0.401.8502.9000.08012.000

②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930.045.48.1814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反馈交流,揭示化简小数的方法和整数与小数的改写方法。

利用投影仪展示出学生的答案,由学生来评价。

强调书写格式,可以让学生再看书,看看书上例题是怎样书写的。

若学生没有出现问题,则提问:

0.080=0.8可以吗?

为什么?

14=14000可以吗?

为什么?

3、总结化简小数和按指定位数改写整数、小数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达标训练(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化简下面各数。

0.601.05000.202090.00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2.575.03008.23651.09

3、去掉下列各数中可以去掉的0。

0.60  6.041.0800 505.4015.0502.70060.06 0.0050 100.10 8.020500.800

4、给下面的物品加上标签(以元为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

茶杯3元2角铅笔6角5分圆规8元橡皮1元3分

()()()()

5、一个数十分位上的数字是4,是百分位上数字的2倍,又是个位上数字的一半,请你写出这个数,并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2)

例2:

化简下面的小数。

例3: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

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70=0.70.2=0.2003=3.000

105.0900=105.94.08=4.080

教学反思:

沥海镇小电子备课教案(总第22课时)

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具

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重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难点

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

过程预设

1、复习引入:

832○799    6124○6214    1003○999     

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师:

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

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

小数大小的比较)

2、学习新课

1、出示例5:

姓  名成绩/m

小  明3.05

小  红2.84

小  莉2.88

小  军2.93

问: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明确:

先比较整数部分

3>2,所以3.05是最大的。

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2.84、2.88、2.93整数部分都相同,则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9>8,所以2.93>2.8()

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8>4,所以2.88>2.84

最后比较结果:

3.05>2.93>2.88>2.84

2、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概括: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练习:

做一做

3、巩固练习:

练习十

4、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小数大小比较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

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

以此类推……

教学反思:

 

沥海镇小电子备课教案(总第23课时)

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具

1. 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重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

难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

过程预设

1、复习导入:

板书:

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问:

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

(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

)有什么不同?

(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2、新知探究

从上题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

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1、例1  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米等于多少毫米?

(板书:

0.009米=9毫米)   

(2)师移动0.009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

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

0.09米=9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

是多少毫米?

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

0.9米=900毫米,原数扩大l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

是多少毫米?

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

9米=9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

 师:

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

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oo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

(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

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000倍......(板书) 

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在书上补充完整)

4.强调:

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

5.练习:

P45做一做

小结:

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沥海镇小电子备课教案(总第24课时)

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一)

课型

新授课

日期

201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教具

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l000倍。

重点

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难点

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过程预设

1、复习引入: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    )。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    )。

 

3、5.24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

     

4、把42.7写成0.427,小数点向( )移动( )位。

     

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

 

6、如果把3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列式?

得多少?

     

7、如果把5000缩小10倍,l00倍,1000倍应怎样计算?

各得多少?

 

2、新知学习

师:

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数缩小倍数用除法计算,我们今天应用学过的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

怎样移动呢?

(板书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1、教学例2

(1):

把0.07扩大l0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