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4337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24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docx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设计

 

河南省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

设计书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

二00七年二月

 

河南省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

设计书

 

编写单位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

项目负责人

李凤玲

编写人

李凤玲曾志斌曾文青张廷亚姚伟郭杨豪

单位负责人

谢俊卿

总工程师

谢俊卿

提交单位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

提交时间

2007年2月

正文目录

附图目录

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河南省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

地形地质及勘查工程布置图

1∶25000

2

2

河南省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

区域地层综合柱状图

1∶5000

3

3

河南省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

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预想)及资源量估算图

1∶25000

4

4

河南省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

第06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0

1绪言

1.1目的与任务

为了进一步发挥区域煤炭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为解决我省煤炭资源量潜力不足的问题,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于2006年12月立项申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度两权价款项目》(采购编号:

豫财竞争性谈判[2006]53号),承担河南省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项目,项目执行编号M09,勘查矿种为煤炭,勘查工作程度为预查。

本次工作的目的是:

在煤田预测的基础上,在该区寻找煤炭资源,并对所发现的煤炭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价值做出评价。

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要求,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本次预查的具体任务为:

1、初步确定区内地层层序,确定含煤地层时代;

2、大致了解区内构造形态;

3、大致了解含煤地层分布的范围、煤层层数、煤层的一般厚度和埋藏深度,大致了解煤类和煤质的一般特征;

4、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矿产(铝土矿、粘土矿、高岭土矿、铁矿等)情况;

5、估算煤炭预测的资源量。

设计主要工作量:

二维地震勘查47.275km;钻探1150m;测井1150m。

项目工作周期为12个月,即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

2007年12月底提交《河南省伊川县酒后镇东部勘查区煤预查报告》(送审稿)及相关图、表。

预期提交(334)?

煤资源量14488万吨。

1.2工作范围和地理条件

预查区西部及东北部位于伊川县的葛寨乡和白元乡,中东部位于汝阳县蔡店乡,东西长13.5km,南北宽2~4km,呈不规则状分布,面积37km2。

其边界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伊川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边界拐点坐标表

点名

经度

纬度

X

Y

1

112°21′22″

34°20′28″

3802400

19624787

2

112°27′06″

34°20′30″

3802583

19633580

3

112°27′48″

34°19′50″

3801365

19634671

4

112°26′56″

34°19′10″

3800114

19633360

5

112°24′41″

34°19′09″

3800035

19629908

6

112°24′42″

34°18′06″

3806738

20077439

7

112°19′01″

34°18′52″

3808557

20068774

预查区北距伊川县城8km。

伊川县城北距洛阳26km,东距水寨镇4km,分别与陇海、焦枝铁路相接。

县乡公路成网,自伊川县城至平等、鸣嗥和酒后镇,均有公路相通。

洛栾公路、二广高速公路贯通南北,矿区交通极为便捷(图1-1)。

预查区地势总体西北高而东南低,为丘陵—平原地区,海拔标高240~326m,相对高差176m。

地面坡度一般10~15°,属Ⅱ级地形。

区内水系属黄河流域伊河水系。

伊河从预查区西侧通过,最大洪流量7180m3/s,最小流量0.09m3/s。

主要支流为杜康河、杜庄河,自南向北流经本区后注入伊河。

其余流经本区的多为小溪流,平时断流干涸,雨季细流涓涓,遇暴雨时洪水汹涌,溪沟两侧低平地带短时被淹没。

本区气侯属暖温带大陆性气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8.6℃,平均气温14.5℃。

无霜期210天,年平均结冻期100天,最大冻土层深度为34mm,一般为12-19mm。

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季7、8、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33.2mm。

最大年蒸发量2040.4mm,最小年蒸发量1461.3mm,平均年蒸发量1861.9mm。

春冬两季以西风、西北风为主。

夏秋两季以东南风为主。

一、二月和十二月风力较大,最大风速24m/s。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农田以丘陵坡地旱田为主。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烟叶为主。

农村劳动力富余。

矿业主要集中在高山乡北部,以煤炭、水泥和其它建材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伊川拥有一电、二电和正在筹建的第三火电厂,电力资源充足。

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可满足未来矿山的需要。

该区煤资源的勘查,对于促进本区的工、矿业发展,促进县域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勘查区不属自然保护区,没有主要名胜古迹,亦不在禁止和限采的范围。

除占用一些农田耕地外,勘查施工对当地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1.3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3.1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情况

1960~1964年,河南省区测队在本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测量,编制出版了临汝幅1∶20万区域地质图、矿产图及说明书。

较系统的阐明了该矿区区域地质及矿产,确立了本区煤矿的区域地质联系。

1985年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物探队在伊川县开展电测深普查工作,完成电法剖面10条,辅助剖面8条,总长度262.5km,标准点1963个,控制面积300km2,其中包括本区。

其《基岩埋藏深度图》为本次设计依据之一。

1987年~1990年,河南省煤田地质公司组织开展了“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专项研究。

对全省与煤成生有关的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聚煤盆地构造、煤厚、煤质、聚煤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研究。

其中对涉及宜洛煤田区的构造进行了重点阐述,提出宜洛矿区为“逆冲断裂间断夹块”的新认识,为本次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989年,原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1978年编制的前新生界基岩地质图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全省地质、物探、煤田、石油等部门的资料,编制提交了河南省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汇总报告,经豫地字[1989]第446号评审。

该成果已成为编制全省煤炭勘查规划基础资料之一,也为本次预查找煤工作提供了较可靠的基础依据。

1991~1995年,河南省地矿局地调二队开展了鸣皋幅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本区东南部地区做了系统地质工作,提高了区内基础地质研究程度。

1996~1999年,河南地调一队在开展白杨幅、田湖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涉足本区,编写提交了1∶5万地质图说明书。

1.3.2以往矿产工作情况

区域西北部矿产勘查程度较高(图1-2)。

1956年—1960年,河南煤田地质局103队、原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126队在本区开展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共完成钻孔229个,钻探工程量56516.99m,1∶5000地质测量33km2,于1956年提交了《宜洛煤田远景评价报告》、《河南省宜洛煤田李沟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河南省宜洛煤田沈村井田地质报告》、《河南省宜洛煤田马庄井田地质报告》;于1957年10月提交了《河南省宜洛煤田马道井田地质报告》。

该报告将马道井田分为马道区、沙坡区和康坪区分别计算了各煤层储量。

以上报告于1958年由郑州煤管局技术委员会审查批准,批准文号《沈村井田》《马道井田》为(58)煤郑办字15号文,《马庄井田》为(58)煤郑办字16号文。

批准资源储量8811万吨,其中马庄井田3160万吨,沈村井田2324万吨,马道井田3327万吨。

1959年,中南煤田地质局103队提交《河南省伊川高山井田最终地质报告》,提交A+B+C+D级储量2097.6万吨。

同年建红旗井投入开采,目前资源基本采空。

1959年10月——1960年12月由原中南煤田地质局127队提交《河南省高山煤田黄、郑、位勘探区精查报告》。

期间共完成钻孔70个,进尺17328.12m,其中黄村10孔,进尺2642.78m,郑村34孔,进尺9297.01m,位庄26孔,进尺5382.32m,提交A2+B+E1+C1+C2级储量4770.6万吨(包括郑村2962.4万吨,黄村700.8万吨,位庄1107.4万吨)。

1962年3月12日经河南省储量委员会组织评审、批准黄村井田降为“建设设计中间性报告”,郑村井田降为详查,位庄井田降为普查。

1964年高山煤矿移交洛阳地区后,经补充钻探工作,1968年在郑村建谷元井,1974年接替红旗井在黄村井田建红技改井,持续开采至今。

高山井田的勘探和近三十年的开采为本区预查工作提供了系统的煤田地质资料。

1987~1992年,河南煤田地质局二队在包括本区在内的宜洛煤田南部设计进一步普查找煤工作,结合物探电测深资料,提出了对本区进一步工作的新见解,后因国家资金等原因未能实施,已施工的1302孔566.65m见五3煤,638.80m见四3煤,800.7m断失二1煤,证明高山寨断层断陷280米。

为本次预查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2004年,河南省煤田地质三队编制提交了《河南省宜洛煤田马庄、沈村、马道井田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经省评审中心评审,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批准该区资源储量8117万吨,其中二1煤层资源储量7355万吨,一8(现对比为一7)煤层资源储量762万吨。

经矿井历年开采,累计动用资源储量4724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393万吨,其中二1煤层保有资源储量2786万吨,一8煤层保有资源储量607万吨。

2005年,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在区域西北部实施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两权地质勘查项目《宜阳县李沟——樊村煤矿普查》。

项目已完成工作量:

1:

1万地质水文地质测量18km2,地震勘查23.41km,钻探1926m,测井1922m,初步估算煤资源量(334)?

10000万吨。

2006年,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调查队,在本区西北部实施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两权地质勘查项目《伊川县高山煤预查》。

项目已完成工作量:

1:

2.5万地质水文地质测量58km2,地震勘查56km,目前正实施钻探。

上述工作,为本次预查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应说明的是自1983年以来,由于投资经费等因素,该区地质勘查工作一度处于停顿状态,加之覆盖层较厚,尽管该区地质条件对聚煤有利,普遍认为深部有较好的含煤岩系存在,找煤前景良好,但在没有相应物探成果和缺少验证钻孔的情况下,以及技术手段单一、资金短缺等种种原因,找矿未能有大的突破。

本次采用现代地质新理论、新方法,深入解剖深部构造,采用地质、物探、GIS等先进技术,加上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支持,定会有新的找矿突破。

2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

2.1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陆板块)、渑临台坳、伊川—汝阳断陷中的宜南半坡山断垒区,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

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渑池-确山小区。

除大面积分布的古近系~第四系覆盖区外,出露地层下部为新元古界熊耳群、汝阳群、洛峪群碎屑岩、白云岩,中部是古生界寒武系碳酸盐岩及陆源碎屑岩,上部为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和河湖相碎屑岩、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顶部为中生界三叠系碎屑沉积。

2.1.1地层

区域地层走向一般为近东西向,倾向南或北,由老至新依次为中元古界马家河组、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北大尖组;新元古界崔庄组、三教堂组、洛峪口组及罗圈组;古生界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

其中石炭系、二叠系是预查区内最主要的含煤地层。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区域地层简表表2-1

地层系统

厚度

(m)

岩   性   简   述

Kz

第四系

全新统

25

近代河床及河漫滩堆积物,为砾石、砂、亚砂土等。

上更新统

50

为浅黄色亚粘土、亚砂土,以质轻,多孔,具柱状节理为特征。

中更新统

95

为青灰、棕红色未胶结的砂砾石层,浅红色含钙质结核的亚粘土,黄色粘土。

新近系

上新统

大安组

0~118

辉石橄榄玄武岩或辉石安山岩夹砂质粘土,泥岩及泥灰岩。

中新统

洛阳组

12~83

以浅红、棕红、褐黄色砂质泥岩,泥质砂岩为主,夹泥灰岩及砂砾岩,下部以浅黄、黄灰色砂砾岩为主,夹砂质泥岩及似层状钙质结核。

古近系

古新统

陈宅沟组

185~413

下部及上部为红色砂砾岩,夹砂质泥岩及泥岩,中部为红色细粒砂岩、泥岩,夹厚层状砾岩。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区域地层简表续表2-1

地层系统

厚度

(m)

岩   性   简   述

中生界

Mz

三叠系

上统

265~1680

下部为黄绿色细粒长石砂岩、粉砂岩与灰绿、灰黄、暗紫红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互层,夹长石石英砂岩、泥灰岩。

上部为灰黄、黄绿色粘土岩、钙质粘土岩与黄灰、褐灰色钙质粉砂岩互层。

中统

320~975

下部为暗紫、灰紫色粘土岩与灰紫色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夹黄绿色长石砂岩、鲜蓝色泥灰岩。

上部为黄绿、杏黄色长石砂岩与紫红色粘土岩互层,含钙质结核。

下统

375~816

下部岩性为灰紫、紫红色细砂岩、长石砂岩、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夹砂质粘土岩。

上部为鲜红、暗紫红色钙质、砂质粘土岩、粉砂岩,夹暗紫、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含钙质结核。

 

 

Pz

二叠系

上统

石千峰组

356

土门段下部为紫红、黄绿色、灰绿色钙质粉砂岩,钙质泥岩及细粒砂岩,夹中粒砂岩及砾屑灰岩透镜体,上部以灰、灰绿色钙质粉砂岩及细粒砂岩为主,夹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及数层砾屑灰岩,偶见植物化石。

平顶山段为灰、浅灰、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硅质胶结,柱状节理发育,底部常含石英岩细砾,上部夹黄绿,紫红色砂质泥岩1~2层。

上石盒子组

113~359

灰、浅灰、灰绿、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细、中粒砂岩,含紫斑、中部夹硅质泥岩1~4层,包括七八煤层,含煤4层,七2煤层偶尔可采。

底部为田家沟砂岩,岩性为浅灰、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常含砾石或薄层细砾岩,层面含炭质及泥质,硅质胶结,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

下统

下石盒子组

286

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夹浅灰色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及煤层(六1)。

中部由灰、灰绿、深灰、黑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中粒砂岩组成,部分泥岩具紫斑含鲕粒,底部为浅灰、灰绿色细中粒砂岩含少量细砾,称四底砂岩,含四五煤段,含煤3层,其中四3、五3煤层偶尔可采。

下部为灰、浅灰色细中粒石英砂岩,含石英岩砾及泥砾,硅质胶结,称砂锅窑砂岩,其上为紫斑泥岩称大紫泥岩,上部为灰、绿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含煤2~3层,多为炭质泥岩及黑色泥岩代替,称三煤段。

底部为砂锅窑砂岩,岩性为灰色、绿灰色中粒砂岩,底部为粗粒,含砾石,含岩屑及菱铁质假鲕,发育交错层理及波状层理。

山西组

41~124

由浅灰、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细中粒砂岩组成,含煤3~6层,称二煤段。

二1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黑色、粉状煤,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结构简单。

厚0.76~15.14米,平均厚3.00米。

二2煤层厚0.2~1.38m,局部可采。

石炭系

上统

太原组

9.9~84

下部,灰、深灰色灰岩为主,夹泥岩,砂质泥岩及薄层菱铁质泥岩,中部为灰、浅灰色细粒砂岩,俗称胡石砂岩,其上部为灰、深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赋存一煤段,含煤2层,一1、一7煤局部可采。

中统

本溪组

1.6~4.2

灰、深灰色鲕状、豆状铝土矿及铝质泥岩,含黄铁矿晶粒及其结核,含菱铁质鲕粒,中上部偶含古占煤一层。

寒武系

上统

崮山组

178~280

下部为以灰、深灰色白云质灰岩,鲕状白云岩为主,含燧石团块,中部为灰、灰白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泥质白云质灰岩,上部为灰、灰白色含硅质团块或条带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泥质白云质灰岩。

中统

168~688

下部以灰黄、紫红色砂质页岩,条带状泥质灰岩或鲕状灰岩,中部为紫红、黄绿色页岩,砂质页岩,薄至中厚层状泥质灰岩及鲕状灰岩,上部为灰、深灰色厚层状或条带状灰岩,白云质灰岩,鲕状白云质灰岩。

下统

116~269

下部为灰白、黄褐、紫红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含磷砂岩,砂砾岩,暗紫、黄绿色铁、泥质灰岩及灰、深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及豹皮灰岩,上部为紫红、黄绿色泥质灰岩,夹页岩,钙质砂岩及透镜状砂岩。

伊川县酒后镇东部煤预查区区域地层简表续表2-1

地层系统

厚度

(m)

岩   性   简   述

新元古界Pt3

震旦系

罗圈组

0~362

下部为灰黄、黄绿、紫褐等杂色泥质砾岩,其底部为冰碛砾岩,上部为灰绿、紫红色砂质页岩,与薄层细粒砂岩互层及绢云母石英片岩。

洛峪群

洛峪口组

150~250

下部为灰绿色页岩,砂质页岩,间夹薄层砂岩,上部为紫红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常见含泥质条带或燧石团块,夹紫红色砂质页岩。

三教堂组

30~172

淡红、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下部常见铁质锈斑,坚硬,层位稳定。

崔庄组

110~295

下部为褐灰、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底部夹一薄层赤铁矿,上部为灰黑、灰绿、紫红色页岩,夹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夹透镜状菱铁矿及泥质灰岩。

中元古界Pt2

汝阳群

北大尖组

70~855

淡肉红色、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局部地区上部夹含白云岩砾石的钙质砂岩或砂质白云岩,中部夹灰绿、灰黄色砂质页岩薄层。

白草坪组

50~290

以紫红色砂质页岩,肉红色薄层状石英砂岩为主,夹钙质砂岩,上部夹白云岩,岩性变化大,页岩夹砂岩变为互层,而局部地区全部为砂岩,砂砾岩所代替。

云梦山组

187~1005

肉红、紫红、灰白色厚层状粗粒石英砂岩,具条带状构造,夹紫红色页岩,铁质砂岩,局部地区夹安山岩,底部为硅质及铁质胶结的砾岩,砂砾岩,交错层理发育。

熊耳群

马家河组

>1200

下部为灰绿、暗紫红色粗安山玢岩,夹透镜状结晶灰岩,中部以灰绿、暗绿色杏仁状安山玢岩为主,夹透镜状凝灰质砂岩,上部为灰黄、紫红色安山玢岩。

2.1.2构造

预查区所在区域位于华北陆块南部渑临台坳区中部。

渑临台坳是我省重要的煤、铝等沉积矿产成矿区,集中分布了一批石炭—二叠系聚煤盆地,其中伊川—汝阳断陷盆地为主要的聚煤盆地之一。

该盆地的一部分后期形成了半坡山断垒。

组成断垒的构造体系有北部的杨店短轴背斜,李沟向斜,高山背斜和白杨向斜,包括与这些褶皱形变伴生的东西向断裂和与之匹配的北东、北西向两组共轭的断裂系,主构造线方向大致呈东西向展布。

印支运动形成了半坡山断垒,同时发育了东西向的张性断裂。

至燕山运动形成了殷桥断裂、葛家崖断裂、兰家门—魏庄断裂、蝎子山断裂等一系列北西向、北西西向推覆断裂带和被这些断裂分割呈叠瓦状排列的菱形断块,并使蕴藏于褶皱构造中的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一道卷入推覆构造体系,局部发生断落和位移,最终形成区域上阶梯状分布的菱形煤矿区地质格局。

高山煤矿位于宜洛煤田南部半坡山断垒的东南边缘。

煤层受高山背斜南翼和倾伏端控制,主体走向呈东西向,向南和东南倾斜。

受高山背斜南翼发育的东西向高山寨断层影响,高山南部煤层断落。

断落区南部白杨向斜南翼的二1煤层为本次预查的主要对象。

影响区域煤层分布的主要构造有:

(1)褶皱构造

①高山背斜

分布于本区以北,属于被推覆断裂改造、破坏了的倾伏背斜,西北端木栏沟一带仰起,向东南端黄村井田一带倾伏。

受倾伏端影响,二1煤发生倾向东南的弧形偏转。

背斜轴部出露上元古界洛峪群,古生界寒武系,南北两翼各有断裂破坏。

北翼为葛家崖断层破坏,断层以北出露二叠系上统地层(樊店水库处);南翼出露寒武系中上统和石炭系二叠系,后为高山寨断层破坏,但上盘地层仍向南倾斜。

②白杨向斜

北翼为被断层破坏的高山背斜南翼,南翼与北翼对称,属于西部仰起,东部倾伏的向斜。

由于地表全部为古近系、新近系覆盖,向斜完整形态尚待证实。

(2)断裂构造

①锦屏山断层(F1)

位于宜阳县城南侧,沿洛河南岸近东西向展布。

为区域性山前大断裂的一部分,控制了宜洛盆地的形成和发展。

②葛家崖断层(F2)

位于高山矿区北侧,地表为松散层掩盖。

据黄村井田钻探资料,煤系地层明显被断层切割、牵引,发生逆时针位移,断层北东盘出露二叠系和三叠系下统地层,西南盘出露上元古界三教堂组,两侧地层极不协调。

断层走向北西310°,倾向南西,倾角变化较大,属推覆断层。

③高山寨断层(F4)

为高山煤矿南侧发育的一条东西向延展的走向断层,地貌和卫片显示清晰,在高山寨北侧横贯本区。

钻探资料证明上石盒子组砂岩和寒武系灰岩接触,1302孔验证落差280m左右,属倾向南,倾角70°左右的正断层,东西延展长达30km,形成高山、谷元(郑村、魏庄)、黄村井田的南部边界。

与F4主断层伴生的Fa、Fb为支断层,落差各60m左右,主支断层为一组断裂,均为向南倾的高角度正断层,致使二1煤层向南陷落约400m。

④宋店断层(F26)

为依据物探资料推断的隐伏断层,走向60°,沿宋店—伊川一线延展,东段大体与伊河河道走向平行。

倾向南东,倾角不明,落差>500m。

⑤酒后断层(F20)

依据物探资料推断的隐伏断层,走向38°,沿酒后—伊川延展。

倾向北西,倾角不明,落差100m左右。

⑥殷桥断层(F9)

为走向北西的推覆构造。

北端在宜阳县周村东的石板沟,断层的南盘为寒武系地层,北东盘为三叠系地层,断面倾向南西西,倾角60°,走向北北西。

再向北为锦屏山断层切断后,掩于新生界下。

区南东侧的蟒庄村南可见∈、C地层掩于T之上。

岩层产状陡立甚至倒转,向南东延过汝州市温泉镇,延展长度达60km以上。

⑦涧山口断层(F9)

为依据物探资料和地面出露的基岩推断的正断层,走向北西,断层面倾向南西西,倾角不明,落差>1000m。

向南延至汝州涧山口东,向北延展情况不清。

⑧响岗营正断层

走向北西西,倾向南南西,倾角60°。

向西被白沙断层切割,向东交于武庄正断层。

断距约在1000m以上。

2.1.3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分布很少,仅在区域西南部分布有燕山期花岗岩。

对区域煤层无影响和破坏。

高山矿区地表和地下未见岩浆岩。

据宜洛煤矿区西南高崖井田补充勘探中,钻孔中见煌斑岩脉。

高崖井田的二1煤层变为无烟煤,推测为岩浆热力变质所致。

高崖井田西南接近兰家门推覆断裂带,该断裂于西马村煤矿东部通过。

西马村煤矿也是无烟煤。

2.1.4矿产

区域矿产以沉积矿产为主,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的煤炭、煤层气、高岭石和石炭系本溪组中的铝土矿、耐火粘土等,其次为铁矿及石灰岩等。

2.2矿区地质特征

2.2.1地层

预查区属新生界地层覆盖区,西北邻近高山矿区,矿区地质特征应与高山矿区类同。

根据收集以往钻探所见地层情况,预查区由老至新依次为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及第三系、第四系,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

现简述如下:

2.2.1.1寒武系崮山组(∈3g)

为含煤岩系的底板。

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区域上平均厚度229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