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42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docx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

英国宪章运动教案

【篇一:

英国宪章运动知识点整理】

宪章运动:

19世纪30~5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

目的:

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背景:

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在这一改革斗争中起过巨大作用的人民群众仍处于无权地位。

第一次宪章运动高潮1838年以《人民宪章》名称发表请愿书,宪章运动由此得名。

并且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

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

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

结果:

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

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评价:

从表面上看,宪章运动经过20多年轰轰烈烈的斗争,却一无成果,运动因此是失败的。

但宪章运动的原则已经胜利了,尽管宪章运动自身并没有达到目的。

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势力日益壮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了。

但是托利党专权,加上由于生产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引起群众普遍不满,争取议会改革的斗争此起彼伏。

内容:

(1)降低选举资格;

(2)取消56个“衰败选区”以及代表名额,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大城市的代表名额。

结果:

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机会。

但是出力最多的工人阶级却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

影响:

(1)是英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英国议会得以逐步摆脱贵族寡头的统治,逐步扩大资产阶级的民主。

(2)使工业资产阶级一跃而跻身于政治统治者的行列,一步步排挤贵族势力和非工业资产阶级的食利者。

(3)辉格党和托利党在组织上从议会内的团体扩展为具有全国规模的大党,并逐渐演变为自由党和保守党。

1867年的选举改革

背景:

1832年改革后,选取权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广大中下层人民迫切要求进行新的改革,自由党表示支持,保守党一部分为挽救声誉表示准备改革,但是

一些右翼分子坚决反对。

内容:

进一步扩大选民范围;进一步取消“衰败选区”,其空余席位分配给各大城市。

影响:

(1)贵族地主的地位进一步降低了

(2)完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争取参加政权的斗争,资产阶级在下议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3)到此,只有一半成年男子有选举权,只有高工资的熟练工人才有选举权。

拿破仑三世

铁血政策

俾斯麦

普奥战争:

普鲁士与奥地利为争夺德意志统一权的战争。

1866年6月爆发,7月萨多瓦战役

决定性的战役。

普鲁士胜利

《布拉格和约》:

1866年8月23日,普奥双方在布拉格签订和约,主要内容有:

第一,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旧的邦联解散;

第二,奥地利承认普鲁士有权建立北德意志联邦;

第三,奥地利划地给普鲁士,。

奥地利还同意把威尼西亚交还给意大利;第四,双方同意都不干涉南部四邦的独立自主。

宪法纠纷

1861年,热衷于军事改革的威廉一世任用洛恩为陆军部长,委托他草拟军事改革计划,下院的自由党对其中增加现役年限以及将后备军并入正规军等反对。

洛恩准备甩开议会,自由党一再让步。

自由党内部左翼另外成立进步党,称为最大党团,甚至控制了下院,与威廉一世僵持不下。

洛恩认为可以不取得议会支持来治理国家,向威廉一世推荐了铁腕人物俾斯麦,

普鲁士(式)道路

小德意志方案

彼得一世改革:

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

这之前以前,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1)建立正规的陆海军。

1699年起,实行征兵制,开始建立新的正规军和近卫军。

(2)大力建设海军。

(3)改革军官制度,培养军事人才。

打破贵族一入军队就是军官的旧习。

规定2/3的贵族必须参军服役,且必须从士兵当起。

文武官职分成14级。

规定不是凭门第出身,而是看军功和才能来选拔军官

建立中央集权管理。

1711年,彼得废除大贵族杜马,建立了由沙皇任命的参政院,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改革地方管理体制。

(3)改革官制。

年,彼得废除东正教大教长,由宗教会议管理教会,直接隶属沙皇。

教会的世袭领地,也由世俗官员进行管理。

大力扶植工商业的发展。

(2)允许外国人在俄国开办手工工场,高薪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利用外资、技术。

(3)1721年下令,规定工场主可买进

整村农奴,连同耕地。

农奴永久依附于工场。

以此办法来解决农奴制下的俄国缺乏自由劳动力的问题。

(4)进行财政改革,由过去的按户征税,改为按人头征税。

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大力组织出口,限制进口,制定关税法,保护本国的经济发展。

1)取缔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权,由国家管理教育。

(2)废除教会的斯拉夫字体,简化字母笔画,采取简单易懂的新字体,并创办了俄国第一份报纸:

《新闻报》。

(3)取消旧的教会历法,改用欧洲通用的儒略历,即以每年1月1日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4)奖励翻译西欧著作并建立了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科学院等。

(5)积极改革陈规陋习,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6)下令兴建新都圣彼得堡,以作为通往西欧的“窗户”。

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首先,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

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彼得一世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

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所使用的手段是野蛮的

开明专制

叶卡特琳娜二世因政绩卓越,在俄国历史上与彼得大帝齐名。

1762年6月28日,叶卡特琳娜二世发动宫廷政变。

政治上:

维护贵族特权,加强贵族专政,强化农奴制.

(1)贵族和富商有免缴人头税、免服军役、免受体刑的特权。

(2)1765年法令规定,贵族可以流放自己的农奴去做苦工。

(3)1767年法令规定,只要农奴控诉地主,即处农奴以苦役。

不可以控诉地主(4)把大量的土地、农奴赏赐给贵族。

(5)1764年,下令没收教会、修道院的地产,把其变为国家财产。

(6)在政治方面,还进行中央、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彼得一世的改革成果,使得法庭从行政机构中分离出来,行政机构从财政管理中分离出来,从而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比较好的协调。

经济上:

实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对新兴的资产阶级给予了一定的照顾。

对外扩张方面:

进行大肆的扩张、侵略,进一步扩大了俄国的版图。

a、十二月党人十二月党人:

1825年12月起义。

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发动的一场侵略土耳其的战争,英法为了能够从土耳其截得利益,支持土耳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俄国与英法之间的战争。

1852年8月俄国挑动战争,1855年秋,俄惨败。

结果:

1856年2月,《巴黎和约》:

其一,俄国失去在黑海保有舰队及在黑海沿岸保留要塞的权利;

其二,宣布黑海及两海峡中立,对各国商船开放;

其三,俄国归还所占领土。

影响:

俄国的地位一落千丈,统治者认识到要维持统治,必须废除农奴制,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也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赫尔岑:

他是革命民主主义的杰出代表,19世纪50、60年代俄国解放运动主要力量之一,主革命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

出身贵族家庭。

青年时立志献身革命,曾受沙皇政府的迫害流亡国外,出版《钟声》,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奴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还在伦敦组织了革命。

但是他对俄国的发展有空想,认为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他革命的精神鼓舞了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新的革命一代。

别林斯基出身海军医官家庭,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先驱。

车尔尼雪夫斯基出身神职人员家庭,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一个充满了战斗精神的社会活动家。

对农民充满了理解,认为只有农民革命才使其获得解放,积极地抨击农奴制,宣传农民革命的思想。

比赫尔岑更为坚定,但同样有空想。

俄国1861年改革:

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革命运动,震撼了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开始考虑在维护贵族利益的前提下改革。

(2)而由于各种局限,革命民主主义者难以将农民起义统一起来,自下而上的道路失败。

改革的内容:

a、废除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在法律上,农民有从事工商业和选择其他职业的权利,有拥有私有财产和自由支配这些财产的权利。

农民还可以自由的名义进行诉讼,订立各种契约。

b、地主仍然保留对属于他的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但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这在法律上规定是有永久使用权的(所有权是地主的)。

宅旁园地可随时随地向地主赎取。

份地的赎买必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在赎买之前,农民仍须为地主服劳役,或交纳代役租。

法律还规定,份地必须耕种,农民不能随便离开。

1881年的法令规定,地主必须让农民赎买份地。

c、分给农民的份地面积以及服的劳役、交纳的赋税,由地方政府规定。

如果改革前农民使用的土地面积大于份地的最高限定,其多余部分就必须割给地主,这叫割地。

据统计,农民一般由此减少了1/4—1/5的土地,有的地区甚至高达40%。

d、农民赎买宅旁园地的金额是60卢布;份地赎金每俄亩一般是50卢布,比当时的市场价高了一倍。

按规定,农民当时只要交纳赎金的20%,其余的由国家贷款付给地主,农民每年向国家偿还贷款总额的6%,共计49年付清。

e、加强对农民的管理,保留原有的村社,实行连保制。

未经允许,农民不得随便到外地谋生。

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沙皇政府对上层建筑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有:

a、地方自治机构方面:

各地设立州和县的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构——自治

局。

自治机构中有贵族地主、富农、农民的代表,但贵族地主占优势。

1870年在城市也建立了无等级的自治机关——杜马;

b、司法制度方面:

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全国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实行公开的诉讼,有陪审人参加,允许律师辩护;

c、军事方面:

1861-1874年进行。

最重要的是1874年以普通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

同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在全国设立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

d、财政方面:

加强国家财政的集中管理;建立国家银行,建立统一预算和统一收支的制度;建立国家监督局,审查财政收支。

e、教育方面:

颁布初等国民学校条例、中学章程,并给予大学广泛的自治权等。

第一,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实质: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

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社会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了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社会性质变了;

解除了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使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

获得了解放;

农奴的解放,给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加里波第加富尔

马志尼:

在意大利统一道路上,资产阶级民主派思想和政治领袖就是马志尼,他还是共和主义者、“青年意大利”的创始人,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得到了工人与贫民的支持。

他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战争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因为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他领导的民主派走上了靠少数人暴动、暗杀的道路。

民众的不解甚至破坏,多次努力失败。

但是他们唤醒了意大利人民的民族意识,提高了其觉悟和勇气,可以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英国宪章运动

1.

2.

3.

4.

5.

6.

7.

8.原因:

工业革命后,工人在经济上受剥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时间:

1836年~1848年纲领文件:

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人民宪章》组织机构:

全国宪章派学会方式:

罢工、游行、请愿、武装起义失败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性质:

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阶级基础:

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2)实践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要求,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

验教训。

(4)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2.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组织:

共产主义者同盟

①时间:

1847年

②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2)起草者:

马克思、恩格斯

(3)内容:

系统地阐述了科学而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4)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此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巴黎公社

1.原因

(1)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尖锐

(2)直接原因:

普法战争中法国在色当战役中失败;资产阶级对外投降,

企图消灭人民武装。

2.时间:

1871年3月18日

3.巴黎公社建立

(1)时间:

1871年3月28日

(2)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保卫公社的斗争——“五月流血周”

(1)时间:

1871年5月21~28日

(2)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5.意义: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6.国际歌

(2)创作背景:

巴黎公社失败

【篇三:

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习题第七单元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doc】

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的背景

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民主的内涵在新的历史阶段得到拓展和深化。

2.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把工人群众和小资产阶级排斥在议会选举之外。

3.不断壮大的工人队伍开展了争取的斗争。

1.第一阶段(1836—1839年)。

(1)成立组织:

1836年,一批先进的工人组织了“”,试图用合法手段争取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争取自身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2)起草宪章:

1837年,工人协会领导人和议会中的激进议员共同起草了《》,提出改革议会的具体措施,英国“宪章运动”由此开始。

(3)组织请愿。

①《人民宪章》公布后,积极支持,要求实行宪章。

②1839年初,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致议会请愿书,但被议会下院否决。

2.第二阶段(1840—1842年)。

(1)汲取教训,加强组织:

1840年,在曼彻斯特成立“”,随后各地纷纷成立地方宪章协会,宪章运动重新活跃。

(2)提交新的请愿书,提出新要求:

1842年初,宪章派向议会提交新的请愿书,重申了《人民宪章》中的政治要求,还提出限制工时、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要求,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

(3)工人罢工。

3.第三阶段(1847年—19世纪50年代末)。

(1)1847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宪章运动重新活跃。

(2)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胜利,宪章运动规模越来越大。

(3)1848年后,宪章派内部分化,19世纪50年代末,宪章运动结束。

温馨提示:

宪章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在于它所要求的经济、政治变革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社会条件去加以实现,而工人阶级本身也没有达到足以担当实现这些任务的水平。

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1.历史地位:

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1)宪章运动提出的政治纲领多次重现于后来高涨的工人运动之中。

(2)此后,资产阶级激进派、自由党领袖罗素多次向议会提出改革法案,其内容明显受到宪章运动的影响。

(3)1865年,英国国内的选举改革运动兴起,逐步取消了对选举权的种种限制。

(4)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完善了选举制度,英国的政治逐步完善。

3.推动了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1)在英国工人阶级斗争的激励下,法国、爆发了无产阶级为争取民主权利而进行的和平或武装斗争。

如,德国西里西亚地区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完成。

(3)欧洲无产阶级日益走向成熟,同时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民主权利。

4.推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

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

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

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工人的心声,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愿望,也感染了广大的群众,他们纷纷声援工人的罢工运动,将罢工

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

把纪念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

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从此,“五一”成为国际劳动节。

对英国宪章运动的综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受1825年经济危机和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进入高潮。

因改革法案于1832年通过,故有其名。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自本条例获得通过时始,本国境内的每一男性在下列条件下享有选举议会议员之权:

(1)在英国境内出生的公民,或在英国居住两年以上并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人。

(2)年满二十一岁者。

(3)选民册修订时经证明精神健全者。

(4)经要求行使选举权时不因犯罪而正在服刑者。

(5)倘选民在行使选举权时犯有行贿、冒名顶替或伪装选民证等项事情,应根据本条例处罚条款的规定,停止其选举权。

——《人民宪章》

请回答:

(1)在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法案中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哪些阶级?

(2)材料二中对选举权作了怎样的条件要求?

除此之外,《人民宪章》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3)你认为两段材料之间的关系怎样?

解析:

本题以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斗争为背景,以宪章运动为载体,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结合教材回答;第

(2)问,依据材料回答;第(3)问主要考查对两段材料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

答案:

(1)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2)条件要求:

凡年满21周岁、精神健全的男性英国公民(因犯罪而坐牢者及弄虚作假者除外),都有选举权。

内容:

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

(3)在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中,曾起过巨大作用的工人阶级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a.增加了城市选民的人数

b.使议会成为英国最高权力机关

c.使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利

d.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解析:

1832年议会改革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提供了机会,故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即成为英国最高权力机关,故b项错误;英国妇女在20世纪才获得选举权利,故c项错误;议会改革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而不是加速其完成,故d项错误。

2.促使英国宪章运动出现的原因是(b)

①1832年改革未使工人群众和小资产阶级得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③资产阶级镇压人民的抗争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促使宪章运动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但“资产阶级镇压人民的抗争”不是宪章运动出现的原因,排除③。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时间

上不符,排除④,故选b项。

3.英国宪章运动中流行这样一句口号:

“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问题。

”这说明(d)

a.宪章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

b.马克思主义思想被英国工人阶级普遍接受

c.工人阶级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

解析:

“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问题”,而饭碗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故选d项。

4.宪章运动过程中三次请愿运动的共同点有(d)

①宪章派组织发动②工人群众积极支持③请愿中工人阶级独立提出经济要求④因为领导人的动摇而失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

第二次请愿中工人提出经济要求,第三次请愿因领导人的动摇而失败,③④不是共同点。

5.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d)

①宪章运动提出的政治纲领在以后重大工人运动中多次重现②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改革法案,支持议会扩大选举③推动了争取议会改革运动的兴起④迫使议会通过一系列法律,逐步取消对选举权的种种限制

a.①③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的不断斗争,宪章运动提出的政治纲领经过不断的斗争逐步得以实现,②③④都是重大影响的表现,所以全选。

6.英国宪章运动中,人民递交的请愿书一再遭到否决,当时否决人民请愿书的是(b)

a.英国国王

b.议会下院

c.议会上院

d.内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几次请愿书最终都被议会下院否决。

7.187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取消1825年对工会活动的限制令,但同时禁止罢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